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第2章 ...
-
徐暮兰今年五十多岁,与丈夫都是老师,丈夫几年前意外离世。
她早年去过山坳里面支教,那里经济落后,大多孩子都是留守儿童。
现在女人就在镇子上教书。
脸上满是岁月的痕迹,历经小儿子、儿媳的逝世经受巨大的打击,显出了不好的底色,但那股为人师表的正气凛然和书卷气,由内而外散发出。
对于小儿子的唤声,只冷淡轻嗯一声。
车门打开。
衣着干净的女孩从车里走下来,略显紧张局促。望着全然陌生的街道和人,盯着眼前的一大一小看,满是好奇。
宋明主动打破这种氛围,上前揽着宋汝的肩膀,介绍:“小汝,这是奶奶。”
“他是你弟弟,宋熙。”
周边此起彼伏的欢笑与讨论声充入耳朵,大伯父宋明见呆滞的宋汝,揉捏了下她的肩膀,提醒她。
“奶奶、弟弟。”她喊。
徐暮兰望着身侧的男孩子,“小熙,她是姐姐,怎么不喊人呐!”
两个小孩子望着彼此,满是好奇。
他主动伸出手来,“姐姐好。”
宋汝握住他的小手。
陈欢开着车子离开,宋明与徐暮兰提着行李箱往平房里面走,两个一高一矮的孩子跟在大人后面。一路来到宋汝的房间。
“小汝,喜不喜欢?”徐暮兰望向安静的小姑娘。
这房间和宋熙房间挨在一起。
光线充足,房间简单干净,床上的碎花床单醒目,床头放了一只可爱的猫咪闹钟。
“喜欢。”
......
母子俩在屋子里说话,一直是徐暮兰在问问题,宋明在答,问他为什么他哥哥、嫂嫂去世,不给她打电话,宋明说她身体不好,怕她接受不了,是想之后再慢慢给她说。然后又问起赔偿金与公司、厂房的事情。
宋明没有一丝隐瞒的告诉母亲,徐暮兰也从他口中知道,王玫动了里面的二十万借给娘家。
“这个女人要不要脸,丧不丧良心?”
“这可是小汝父母的钱,留给孩子的钱也伸手拿?”
“妈,您小点声别让小汝听见。”
“怎么?...你这个伯父还没脸是吧?”
“我.....我不是这个意思,就是怕对孩子影响不好。”
两个孩子就在院子,日光充足。
彼此不能说认识,那是完全陌生。宋汝只知道在她小时,奶奶从雪地里捡回来一个小男孩,后来收养了下来,父母因为这事和奶奶吵得不可开交,这几年都没有联系。
自此算是与家里断绝了往来,几年没有回家。
上一次回来还是三年前,大儿子与他吵得不可开交,除夕那夜,带着妻女便离开了。
周围邻居和亲戚这些年,都在劝徐暮兰,把小男孩送到孤儿院去。
徐暮兰没有,抗受很多压力。
私下还有在开玩笑,说她收养的这个男孩是当儿子养,还是当孙子养。
当时徐暮兰就不高兴了,放话,以后谁在开玩笑拿这事说事,别怪她没脸,大家亲戚没得做。
“你几岁了?”
“九岁。”
宋汝观察小男孩,发现他长的不丑,皮肤很白,比她这个女孩子还要白,奶奶将他养的很好,一看就很有营养的小破孩。
他睫毛好长,眼睛好大,跟童话书里的小王子似的。
“你上几年级了?”
“三年级。”
“你能跟我讲讲你和奶奶的事吗?”
“嗯。”
两人从屋子里面走出来。
他们看两个孩子在聊天,说的还挺开心,尤其是徐暮兰心里很是欣慰。
“小熙,这是?”徐暮兰拿起宋熙小手上的玩具看了看。
宋熙说:“是姐姐送我的。”
徐暮兰冲宋汝笑笑,“过来~”
宋汝走到徐暮兰面前来,女人摸了摸了她的小脑袋:“以后就在奶奶家安心住下,奶奶会好好照顾你的。”
徐暮兰牵住宋熙的小手和宋汝的手合在一起:“以后你们姐弟要相互扶持。”
宋汝点点头。
宋明在家里待了一夜,第二天就走了,到了镇子的银行就把赔偿金与结余转到了徐暮兰的户头。
他坐着车返程,去往城市继续奋斗,家乡的景物一点一点倒退,蓝天白云皆作为背景。
有人行色匆匆,有人安稳度日。
为着未来拼搏。
徐暮兰是镇子上的教师,帮孙女弄上学更加容易的多。这几天一直在忙碌这件事,宋汝今年上五年级,和弟弟宋熙不在一栋楼。
“姐姐好像生病了,头很热,脸上起了很多红点点。”宋熙用家里的座机电话打给奶奶,语气着急。
徐暮兰吓坏了,拉着乡镇上的医生朋友回家。
徐暮兰看到卧在床上的宋汝小小一只,探了探额头很烫,胳膊、脸上、身上起了很多红点。
医生朋友一番间检查后,捏着体温计说:“39.5度,你家孙女水土不服,加上又是秋季,感冒的高发季。”
“这样,我开点药,你观察两天看看,实在不行就输液。”
“行,麻烦你了。”
徐暮兰将人送走。
她坐在床边问她的状况,宋汝脸颊红扑扑的,大眼睛水红水红的,额前的刘海耷拉,身上满是红点。
徐暮兰去接了半杯热水和凉白开兑成一杯水,然后喂她吃了药。
“乖乖睡一觉,奶奶去给你做饭吃。”
宋汝眼中满是迷茫,希望自己赶紧好起来,怕因为这病自己又会被送走,又因为难受眼睛湿漉漉的发红,看起来可怜又弱小。
像个脆弱的洋娃娃。
宋汝点点头,将眼睛闭上。
替孙女掖好被子,徐暮兰牵着宋熙的手走出去带上了门。
“奶奶,姐姐会好吗?”宋熙抬起头,目光满是单纯。
“会的,只是有些水土不服。”
“小熙喜欢姐姐吗?”
“喜欢。”
孩童心思单纯良善,宋熙什么都懂。
别人的那些话,他知道自己是奶奶捡来的孩子,不姓宋,里面的姐姐才是奶奶的亲孙女,她真正的亲人。她爸爸妈妈出车祸没了。
虽然他们都是没父母的孩子,但是本质上还是不同的。
怀揣着这种心理,宋熙懂事、小心翼翼,讨好型性格。
从小到大他都很懂事,从不和别的小朋友打架,给奶奶惹事。
-他不讨厌宋汝,第一眼看到就不讨厌。
徐暮兰去厨房准备食材,宋熙围坐在灶前烧火,不断的添柴。她熬了点粥,做了两道小菜,炊烟寥寥升起,香味溢出。
宋熙跑到房间里,发现她醒了,去倒温水给她喝。
“姐姐,你还难受吗?”小男孩声音稚嫩青涩,似乎还带着小心翼翼,手里捧着温水递上。
宋汝接过来水杯,低头喝水:“好多了。”
“我现在肯定好丑。”毕竟小女孩都是爱美的,又是处在青春期的少女。
因为宋汝这话他打量了她一眼,九岁的他其实可以分辨出美丑,但奶奶从小就教他,不评价他人、看低他人。
但他觉得她好看,和他在镇子上见过的女生都不一样。
“姐姐病好了,红点就可以下去了。”
宋汝捧着水杯自言自语:“我的病会好吗?”
宋熙说:“会的。”
晚饭简单,白粥、两个小菜。
徐暮兰捧着粥喂她吃,少女脸上满是腼腆眼中满是陌生,用力眨了眨泛酸的眼睛。
“你生病先吃点清淡的,等你病好了奶奶再给你做点好吃的。”
“奶奶,我的病什么时候可以好?”
“怎么了。”
徐暮兰望着少女有些生涩的眼神,好像有话要说却难以开口。
在她又问询了一遍,宋汝才红着双眼,哽咽:“要是我的病总也不好,我是不是就不能留在这里了?”
徐暮兰将她抱住,爱怜的抚摸她的小脑袋,给予她温暖并且同她保证不会将她送走的。
“以后奶奶会好好照顾你,不会让人欺负你。”
“好。”
宋汝这病生了半个月,身上的红点一点点消了,徐暮兰带她去医生阿姨那里看病,她撒谎了。其实水土不服的症状还在,她自己强忍着没说。
宋北平和林吟的骨灰就葬在宋家祖坟上,宋汝病好了后,徐暮兰带着两个孩子去看他们,女人哭的跟个泪人似的,宋汝也一个劲的抹着泪。
徐暮兰抱住两个孩子说:“我会照顾好两个孩子,不让他们吃苦,抚养他们长大。”
徐暮兰把宋汝的学籍弄好,安排好了一切。
女人骑着带棚的电三轮送两个孩子上学,路上颠簸。十一月的清晨带着极重的霜露,一大一小将手揣进兜里取暖。
一高一矮对坐,因为颠簸膝盖碰在一起。
宋汝伸手替弟弟把一边掉落的围巾搭上去,替他掖了掖,很有姐姐的模样。
“你冷不冷?”
“不冷。”
然而,宋汝触碰他的小手发现很是冰冷。
宋汝握住他冰凉的手,对上一双黑曜石般的眼睛,她冲他甜甜的一笑。
她笑起来很好看,唇角弯弯,眼尾上扬像是月牙。驱散清晨的霜露,那一抹柔和的光闯进他小小的世界。
宋汝这个名字,随着血肉长在他的心里。
“你的手和冰一样,我给你暖暖。”
宋熙有些不适应的将手抽出来,揣进口袋里,看起来有些嫌弃:“你的手一点也不暖和。”
宋汝盯着小男孩高冷的调调,和眼中一丝不太自然的神色。
宋汝和他相处了快一个月。
对他有些了解,跟个小大人似的,不是那种很活泼的小男孩,但也不内向,只是话少。
但是他特别的懂事,会照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