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4、回忆(终):离开 ...

  •   排练室的灯光昏暗,林深抱着吉他调试琴弦,江屿坐在电子琴前,指尖无意识地在琴键上跳跃。窗外蝉鸣喧嚣,却盖不住他呼吸里细微的颤抖。
      林深抬头时,正撞见他盯着琴谱出神,眼眶泛着红,仿佛琴键上落满了无人知晓的雨。
      “屿,这段副歌的电子琴旋律是不是改过了?”林深皱眉,吉他试弹的旋律总与江屿的琴声错开半拍。
      江屿猛地回神,慌乱地按下停止键,琴声戛然而止。“抱歉,我……走神了。”
      他低头擦拭琴键,动作机械得像在完成某种仪式,林深注意到他左手腕内侧有一道新添的划痕,在灯光下泛着淡红。
      “你最近总心不在焉。”林深放下吉他,走到他身边,指尖触到他发烫的琴键,“上次排练你也弹错了和弦,昨天演出时你甚至漏了一段solo。”
      江屿的喉结动了动,声音像被砂纸磨过:“可能是太累了,最近失眠严重。”他转头时,林深没有看见,他的手机屏幕——一条未读消息停在通知栏:“父亲已安排下周飞往瑞士的机票,治疗计划已确认。”
      排练结束后,林深提议去常去的江边散步。夏夜的风裹挟着潮湿,江屿的脚步比往常慢了许多。他忽然停下脚步,望着对岸的灯塔,声音轻得像要被浪声吞没:“林深,如果有一天,我们的歌只能由你一个人唱完,你会怎么改编?”
      林深心头一颤,握住他冰凉的手:“我不会让那天到来。”
      江屿的唇角扯出一丝苦笑,那笑意比夜色更沉:“那我……如果一定要走呢。”
      “不会的,我相信你。”
      路过一家琴行时,江屿驻足在橱窗前。一架古董电子琴在灯光下泛着琥珀色光泽,琴键边缘刻着“1987”的字样。他伸手触碰玻璃,指尖在年份上停留许久:“这琴的声音,像极了母亲生前弹的那架。”林深刚要开口,江屿的手机突然震动,来电显示是“父亲”。
      他远离林深后,接起电话时,背影瞬间绷直,像被无形的手扼住了喉咙:“我知道……我会配合治疗。但请再给我一周,让我把新歌编完……”通话结束,他攥着手机的手微微发抖,指甲在掌心掐出月牙形的白痕。
      次日排练,江屿带来一首未完成的曲子。
      旋律如碎玻璃般清冷,电子琴的音色被调至最低,仿佛怕惊扰了某种脆弱的平衡。林深弹着吉他跟进,却总跟不上他忽快忽慢的节奏。“这段主歌,我想用吉他独奏替代电子琴。”
      江屿突然停下,手指悬在琴键上方,“或许……更适合你。”林深察觉到他眼底的躲闪,追问时,他却将话题转向了编曲细节。
      排练室的角落,江屿的琴谱夹里夹着一张瑞士某精神康复中心的简介,背面用铅笔潦草写着:“或许,离开才是对的。”
      演出前夜,两人在后台整理设备。江屿的琴箱里多了一个从未见过的银色药瓶,标签上印着陌生的外文。林深伸手欲问,江屿却迅速合上琴箱,动作快得像是藏起一片易碎的月光。
      “是维生素,最近总犯晕。”他笑得有些勉强,转身调试电子琴的音效。林深注意到,他反复调整的竟是低音区的混响,那部分在演出曲目中从未使用过。当林深去洗手间时,江屿的琴谱被风掀开一页,密密麻麻的批注里夹杂着:“若无法共奏,至少让他的旋律不被我的裂痕割伤。”
      演出当晚,场馆内荧光闪烁如星海。江屿的琴声比往常更冷冽,副歌部分他刻意压低了音量,让林深的歌声成为唯一的主角。
      高潮时,他本该有一段炫技solo,却忽然将琴声淡出,只留下林深的吉他独奏响彻全场。观众席爆发出欢呼,林深回头时,正对上江屿湿润的眼眶。
      散场后,林深在后台发现江屿的琴键上放着一张纸条:“我要走了,别来送我。新歌的副歌部分,你一定能找到更好的编曲。我给你留下了一个盒子。”
      琴键缝隙里,卡着一枚瑞士航空的登机牌,日期正是次日。
      林深疯了一样拨打江屿的电话,却只听见冰冷的忙音。
      他冲向江屿的公寓,门半开着,电子琴的琴盖虚掩,一页乐谱被风吹得簌簌作响。那页纸上,江屿用红笔圈出了一句歌词:“若裂痕无法愈合,请让余音继续温柔。”窗台边,林深找到了那瓶银色药瓶——瓶身上赫然印着“抗抑郁药物”,生产地正是瑞士。
      夜色吞没了最后一丝星光,林深坐在琴前,弹奏起那首未完成的曲子。电子琴的位置空着,琴键上的温度却仿佛仍在,像一道未愈的伤口,渗着无声的告别。
      雨来的猝不及防,一连下了半个月。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