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1、团综 ...
-
虽然MFG早早地离开了柏林大师赛的舞台,但大师赛本身还在继续,离下一个赛段也还有差不多一个月的缓冲期。
按照常理,这本该是队员们最期待的休整时光——可以回家探亲,可以宅在基地补觉玩玩其他备赛期不能打的小游戏,也可以开开直播混时长,享受一段难得的、没有高强度训练赛压力的悠闲日子。
MFG的训练室已经散漫了很久,但这份宁静并不能继续下去。
李经理拿着一叠文件,脸上带着一种混合着兴奋和些许无奈的表情,推开了训练室的门。
“咳咳,都看过来,有个消息宣布一下。”李经理拍了拍手,将众人的注意力吸引过来。
几个人抬起头,看到李经理的表情,心里都咯噔一下,有种不祥的预感。
每每李经理这样出场,对他们来说都算不上好事。
“咱们MFG无畏契约分部,要有属于自己的团综了。”
“团综?”曲向阳眨眨眼,没反应过来。
“上电视的那种?”林陵从正打着斗地主的屏幕探出头,试探着问。
李经理摇摇头:“没到那个地步,只是团建几天,玩玩小游戏,然后拍摄给粉丝看。”
这话一出,训练室里瞬间安静了。
“啊?拍综艺?要上镜吗?”黎彦一脸懵,“可我要会除了打游戏之外其他的东西,我就不用靠这个吃饭了啊。”
“要干嘛?不会要唱歌跳舞吧?”曲向阳接了嘴。
“哎呀,放心!”李经理赶紧摆摆手,“不是那种需要特别才艺的综艺。就是记录一下你们的日常生活,一起出去玩玩游戏,完成点小任务,展现一下团队氛围和每个人的个性嘛。剧本都安排好了,有专业团队跟着,会引导你们的。”
江岑夏刚吃完外卖把外卖盒的盖子盖上,闻言终于探出头:“我们的日常生活就是训练、吃饭、睡觉,三点一线,有什么好拍的?”
“所以才要剧本啊,给你们设计了小游戏。”李经理解释道,“计划是拍一周,内容都规划好了,也算是给你们放个假,不要天天窝在训练室,活动起来。”
尽管队员们表情各异,内心多半是拒绝的,但他们都明白,这是俱乐部运营和商业化的必要一环,也是提升战队影响力和商业价值的机会。
作为职业选手,在赛场上打出成绩是他们的使命,但是战队运营靠的是粉丝,必要的维持粉丝经济的方式他们都能理解。
说到头也是因为你既然赚了这份钱,就应该服从上面的安排,给其他人带去更好的成果。
“行了,都别苦着脸了。”fox不知何时也走了进来,“就当公费团建了。”
教练发话,队员也只好接受现实。
三小只将椅子搬在一起,肩靠着肩开始看其它队伍拍过的团综,互相吐槽猜测自家队伍又会出什么刁难他们。
江岑夏和卫嵘是那种既来之则安之的性子,趁着还不用外出,继续给自己安排轻量的训练。
第二天,几个人还睡眼朦胧着,就被李经理拿着喇叭放强军战歌给吵醒了。
各自衣服都来不及换,就被fox喊到会议室。
和在基地做小游戏不一样的是,这次的团综主要是想让久坐不动的他们走出基地大门。
李经理背对着摄像头宣布了第一个任务:抽签去每个选手的家乡体验风土人情。
算上fox,一共六张签。
江岑夏揉着眼睛听着,显然还没睡醒。
这个点起床,习惯熬夜的他们都还没有清醒过来,曲向阳更是快要站着睡着了,差点栽倒在旁边黎彦的身上。
只有作息稍微健康一点的卫嵘的精神头还算不错,承担了这次抽签的重任。
可没想到运气爆棚,第一张就抽到了他自己,同时也是首都本地人的签。
无需打包收拾东西赶高铁飞机,拿个手机和充电宝就能出门了。
但问题也恰恰是地点在首都。
要说江岑夏就算了,其他几个人在基地打了两年的比赛,首都该去的都去过了,哪里的外卖最好吃也是门清,所以一时间还真没想到团综要干嘛。
李经理神秘一笑:“当然是去卫嵘家里做客啊,俱乐部提前联系了所有选手的家长,都征得他们的同意,去他们家吃个便饭聊聊天。”
这个提议实在太过出人意料,虽然MFG已经算得上是兄弟瓦,但对其他人的家庭情况也只限于口头了解。
尤其是林陵,每个人都需要隐私,所以在此之前从来没有人做出这种稍显冒犯的提议。
这下突然提出来,以至于连最跳脱的曲向阳都一时没反应过来,张着嘴愣在那里。
卫嵘本人更是明显顿了一下,显然,当事人并没有收到过通知。
江岑夏靠在椅背上,看着卫嵘那副难得一见的、几乎可以称之为“无措”的模样,嘴角忍不住勾起一抹玩味的笑意。
他用手肘轻轻碰了碰身边的卫嵘:“哟,卫神,要带我们见家长了?紧不紧张?”
卫嵘侧头瞥了他一眼:“有点。”
“我还从来没有带朋友回过家。”
几辆商务车小心翼翼地驶入北京老城区,在一条不算宽敞的胡同口停下。
MFG一行人跟着卫嵘,步行穿过充满生活气息的胡同。青砖灰瓦,斑驳的墙面,偶尔传来的自行车铃声和邻里间的招呼声,与之前开过市中心的摩天大楼形成了鲜明对比。
阳光透过老槐树的枝叶洒下斑驳的光影落在青石砖墙上。
卫嵘沉默地走在最前面,步伐比平时略快,大概是第一次当引路人所以显得紧张了些。
曲向阳落在最后好奇地东张西望,偶尔还和坐在道路两边的大爷说上几句话,黎彦和林陵则显得拘谨多了。
江岑夏双手插在兜里,不紧不慢地跟在卫嵘侧后方,目光扫过两旁的门墩和晾衣绳,时不时拍拍他的肩膀问他路边停着的自行车是几几年的。
他家境好,是真没见过这些东西,这里的一切对他来说都是新奇的。
最终,卫嵘在其中一个小院门口停下。他深吸一口气,抬手敲了敲门。
门几乎是立刻就被打开了。
一位戴着细边眼镜、气质温文儒雅的中年男性出现在门后,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小嵘回来了?”
他的目光越过卫嵘,看向后面浩浩荡荡的一群人,“快请进快请进,地方小,大家别介意。”
“爸。”卫嵘低声叫了一句,侧身让队友们先进。
“叔叔好!”三小只赶紧问好,声音洪亮。江岑夏也收敛了性子,对于长辈,他的家教还是很好的,礼貌地跟着他们文化:“叔叔好,打扰了。”
卫爸爸笑着将大家让进院子。这是一个标准的北京四合院,虽然不大,但收拾得井井有条。
青砖铺地,角落里种着些花草,显得格外幽静雅致。房屋结构都是老式的,但很整洁显得更温馨。
卫嵘的妈妈系着围裙从厨房里探出头来,脸上洋溢着热情的笑容:“哎呦,这么快就来了啊,我还说让小嵘爸爸去接你们。快进屋坐,屋里凉快!小嵘,快给队友们倒水!”
“阿姨好!”又是一片问好声。
众人被让进客厅。
家具是有些年头的实木款式,但保养得很好,擦拭得一尘不染。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书香和饭菜的香气。
卫嵘显然有些不自在,尤其是在自家这方小小的天地里,一下子涌进这么多人,还有摄像机对着。比平常更加沉默寡言了。
午饭在院子里支了张大桌子。
卫妈妈手艺极好,地道的家常菜摆满了桌子,曲向阳夹了一筷子菜还没进嘴,大拇指就竖起来了。
那叫一个地道!
席间,卫妈妈不停地给队员们夹菜,问些家长里短。
从训练累不累到喜欢吃什么,热情得让队员们最初的拘谨很快消散了。曲向阳话最多,开始眉飞色舞地讲起比赛中的趣事,逗得卫爸爸卫妈妈笑声不断。
黎彦和林陵虽然拘谨,到底还是e人,在社交恐怖分子曲向阳的带领下逐渐放开了。
Fox教练和李经理则和卫爸爸聊些卫嵘的训练情况。
卫嵘话少,总是报喜不报忧,他们在旁人的嘴里才能窥见一丝他的焦虑和不安。
卫嵘依旧是话最少的那个,默默地吃着饭,但会在妈妈问话时低声回答,也会在队友的杯子空时,默不作声地拿起汽水瓶给添上。
他给旁边的江岑夏添汽水时,动作自然得仿佛做了无数次。
江岑夏看着碗里堆成小山的菜,又看看身边虽然沉默却处处周到的卫嵘,再感受着这满屋子的烟火气和温情,心里某种坚硬的东西仿佛被轻轻触动了。
这种简单、质朴却充满暖意的家庭氛围,是他很久未曾体验过的。
饭后,卫妈妈又端上来切好的西瓜。大家坐在院子里,吹着穿堂风,吃着西瓜,闲聊着。摄像机如实地记录下了这温馨惬意的午后时光。
告别的时候,卫爸爸卫妈妈一直送到胡同口,再三叮嘱卫嵘要照顾好自己,结果被曲向阳的甜言蜜语哄得晕头转向,笑嘻嘻地回了家。
回程的车上,气氛比来时轻松了许多。但由于起的太早,几个人都困倦地倒在座位上补觉。
江岑夏靠在车窗上,看着窗外飞速倒退的胡同风景,忽然觉得,这样的生活也不坏。
他侧过头,看向旁边闭目养神的卫嵘。夕阳的余晖透过车窗,给卫嵘棱角分明的侧脸镀上了一层柔和的金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