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雨停之后,光还未来 ...
-
周四清晨六点二十五分,天色仍旧铅灰,像一张被揉皱又摊开的旧报纸。校园的柏油路面积着一层薄薄的水镜,倒映出尚未苏醒的天空,偶尔一阵风掠过,水面便碎成细密的涟漪。沈昼踩着操场边缘尚未干透的积水,水珠从银杏叶尖滴进领口,冰得他轻轻吸气。远处看台的红旗软塌塌地垂着,颜色被雨水洗得发暗,像一张未干的处分单,被风贴在半空。公告栏前围着三三两两的学生,声音不高,却足够把“沈昼”“江野”“大过”三个词切成细碎的玻璃渣,一路滚到他脚边。沈昼没有凑近,只把书包肩带往内拢了拢,绕开人群,像往常一样去食堂二楼买豆浆。刷卡机“滴”一声响,食堂阿姨抬头:“今天不加糖?”沈昼摇头。其实他讨厌苦味,只是昨晚写检讨到凌晨,舌根还残留着菊花枸杞的涩。
六点半,早读铃响。沈昼踏进教室时,江野的位置空着,桌面干净得反常——连一支笔都没留下。后排有人窃窃私语:“听说停课三天,回家反省。”另一个人压低声音:“好像还要转学。”沈昼听不真切,只觉得空调风吹在湿鞋上,冷意顺着脚踝一路往上爬。他把英语书翻到单词表最后一页,指尖在“resonate”这个单词上停顿很久,墨水被指腹的温度晕出一圈淡蓝。
第一节下课,班长许随安抱着一摞试卷进来,经过沈昼桌边时,轻轻放下一枚回形针。沈昼展开,里面夹着一张便签:【老赵让你第二节下课去办公室,别迟到。江野也在。】字迹瘦长,末尾画了小小的闪电符号。沈昼把便签对折,塞进笔袋夹层,像把一条预警的蛇收进暗盒。
第二节下课铃响,走廊比往常喧闹。沈昼敲门进办公室,老赵正在给窗台上的绿萝浇水,水壶口断断续续,像故意拖延时间的秒针。江野站在办公桌前,背对门口,肩膀比一周前薄了一些,耳后的头发被雨水打湿,贴在皮肤上。老赵没回头,声音却精准地砸过来:“停课三天,回家反省,写三千字检查,下周一交。”停了一秒,又补一句,“江野家长已经来过电话,工作调动,月底转学,手续同步办。”
沈昼的手指在身后绞紧,指节泛白。江野侧过脸,对他极轻地摇了一下头,意思是“别开口”。老赵终于放下水壶,转身时带倒了一摞练习册,纸张哗啦散了一地。沈昼蹲下去捡,视线与江野短暂交汇,对方眼底平静得像一面结冰的湖,湖底下却有什么东西在无声翻涌。
十分钟后,两人被“释放”。走廊尽头,阳光透过雨后的云缝,落在地面上,像被撕开的锡纸。沈昼站在光斑里,声音低到只有两个人能听见:“月底?”江野用脚尖碾着一小块粉笔头,语气淡得听不出情绪:“月底。”粉笔被碾成更细的粉末,沾在他鞋底,像无法被清扫的证据。
午休,教室只剩风扇的嗡鸣。沈昼把检讨本摊在膝上,第一行写了“尊敬的教导处”六个字,就再也落不下去。他抬眼,看见江野的篮球外套挂在椅背,领口还有昨天的雨渍。沈昼走过去,手指在布料上停了很久,最终只是把它叠成方方正正的豆腐块,塞进自己书包侧袋。外套上还残留着洗衣粉的味道,混着一点雨后泥土的腥气,像一段尚未干透的记忆。
下午第三节是体育,操场积水未退,老师临时改成室内自习。沈昼没去,他拿着检讨本去了空实验楼。三楼最靠里的化学实验室,门锁坏了半年,一直没人修。推门进去,阳光从高窗斜射进来,照在布满灰尘的试管架上。沈昼把检讨本摊在讲台,却打开草稿纸,开始写另一份东西——【实验记录:距离变量与心率波动】样本A:江野;距离:0m(同教室)→500m(回家路线)→1287km(海南直线);心率:72→89→?备注:误差来源未知,待测。
他写得极慢,像在拆解一道永远解不完的证明题。写完后,他把草稿纸折成极小的方块,塞进实验服口袋,和那只被剪断的耳机线放在一起。
傍晚六点半,江野出现在图书馆后门。他背着单肩包,帽檐压得很低,手里拎着便利店塑料袋,里面是两罐热牛奶。沈昼坐在台阶最上层,膝盖上放着展开的检讨本,只写了三行。江野把牛奶递给他,指尖碰到沈昼的,温度透过铝罐传递。
“写不完了?”江野问。
“写不完。”沈昼答。
“那就别写了。”江野坐下,和他隔着半臂距离,“老赵要的是态度,不是字数。”
沈昼没接话,只是拉开牛奶拉环,热气冒出来,在两人之间形成短暂的白雾。江野侧头看他,突然伸手,指腹擦过沈昼下唇——沾了一点奶沫。沈昼下意识屏住呼吸,心跳却不受控制地漏了一拍。江野收回手,在裤缝上蹭了蹭,像在擦掉什么不该留下的痕迹。
“十七天。”江野声音很低,“还有十七天。”
沈昼“嗯”了一声,喉咙发紧。
“十七天,够我写完检查,也够你……”江野停顿,像在斟酌用词,“把公式补完。”
沈昼转头看他,雨后的天光映在江野眼睛里,像一汪尚未起风的湖。沈昼突然伸手,抓住江野的手腕,指尖按在那道浅浅的静脉上,脉搏在皮肤下奔跑。
“误差可以修正。”沈昼声音哑得几乎听不见,“只要你别换坐标系。”
江野没回答,只是反手扣住沈昼的手指,掌心相贴,温度交融。远处,广播响起晚自习预备铃,声音穿过雨后潮湿的空气,变得模糊而柔软。
十七天。
雨停了,光还没来。
他们坐在图书馆后门最高的台阶上,影子被路灯拉得很长,像两条尚未交汇的平行线,在地面无限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