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7、16.临行 ...

  •   又是光打雷不下雨的一夜。
      赵铮坐在“清心”二字匾额的下方,四周似乎一切如常,不多什么,也不少什么。
      窗外晦暗如斯,他忽觉心中隐隐作痛,仿佛血肉之间,裂变生长出了一双澄澈空灵的眼睛。
      案上的青铜灯盏照亮了他眼前,噢,那竹筒没了,定是长安已经替他收拾好了。
      想起长安的沉稳,便想到另外那两个活宝的喧哗。赵铮不禁笑道:“那白绫确实非我所有,而是近水楼台江娘子之物。”
      夜里,在赵镕入幕更衣之时,赵铮便抽出了那大红婚服上的双鹤羽翼,看时,竟是一条白绫。他虽不知何故,但今夜江娘子言语中似乎略带感伤,又有一位她似乎很在乎的兰公子缺席,他隐隐担忧这喜事成了丧事,于是藏起了白绫。
      是以,小山送到江娘子手中的,便是一件真正鲜艳明媚的婚服了。
      赵铮不愿见近水楼台出事,大约江娘子见到婚服时已知其意,也并未怪罪。
      他吹熄了烛火,还未走到榻前,便有人猛地开了门。
      “殿下!”
      赵铮吃了一惊,见是长泰:“何事?”
      “呃……”长泰手持灯盏,尴尬一笑,走到案前重新点燃了火光,“殿下,今夜那个黄历上说了,宜燃灯夜寝,殿下还是……还是别灭灯了吧……”
      赵铮一笑,猜到了这小子准是躲在门外守着自己,道:“好,不熄灯,长泰你坐。”
      长泰刚坐下,便听到了一件他此生闻所未闻之事。
      赵铮躺下,闭上了眼:“长泰,给我讲个故事吧,什么都好。”
      长泰“噢”了一声:“奴婢想想啊……”他默想,给殿下讲故事,势必要给殿下一个美好的未来,叫殿下放弃轻生的念头。念及此,他道:“嗯……从前有一个小公子,他呢,长得呢普普通通,但也人模人样。他住在一个大园子里,这个园子里有一个凶悍的老管家,一个痴傻的二管家,和一个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小管家……”
      故事越讲越长,长泰越说越兴奋,不由得偏离了这个故事的初衷。不知讲了多久,他带着困意道:“那一天,王宫西门外人山人海,小管家见自己是金榜下的第一名,一回家便告诉了小公子,小公子高兴地跳了起来,又奖励给小管家一个漂亮媳妇儿……”
      “说什么呢?”
      长泰眼睛惺忪,揉了揉眼,方看清推门而入之人是长安,边打哈欠边道:“噢,长安啊,殿下叫我给他讲故事呢,你瞧,睡得可香了……”
      长安瞧了一眼已然正襟危坐的殿下,笑道:“是吗?”
      长泰转眼一瞧:“呀,殿下,你何时起的?”
      赵铮起身,走到窗前,见天已破晓,笑道:“故事很好,最宜燃灯夜寝、闭目养神。我生怕醒来是大梦一场,如今不是,便放心了。”
      长泰哑然:“闭目养神……殿下一直清醒着?!”
      长安失笑道:“你呀,是讲了一夜的故事,还是讲了一夜的笑话儿呢?好了,趁着天色尚早,快去囫囵睡一下吧。”
      “噢……”长泰确实困极了,但难掩面上委屈之色,哀怨道,“殿下,奴婢告退。”便去了。
      赵铮在长安的服侍下换好了衣裳,出了庭院,恰是东方日出之际。
      灿烈的朝霞洒在庭前,洒在赵铮和长安二人身上。
      霞光之下,赵铮长身玉立,恍若遗世独立。长安不言,立在他身后,享受着这份安静。
      “长安。”良久,赵铮唤道。
      “奴婢在。”长安道。
      赵铮转过身,他的人一半在阳光之下,一半在阴影之中:“你们可后悔随了我,后悔去临邑?”
      长安笑道:“殿下,长安不悔,亦知无人后悔。”
      赵铮侧了身,这一回,他的整个人全然立于初升的漫天红霞之下了。
      日就月将斋中一如往常,在此守护了百年的槐树轻声一叹,檐上作巢的燕雀叽喳碎语,日头正从白虎园一角烧起一片火红。赵铮站了很久,似乎想将这一切记在心头,带回北方。
      长安轻声道:“殿下走得这样急,仿佛对京州的一切了无留恋、全无牵挂,但其实,殿下心中还是有一些恋眷的吧?至少,对这十一年,对这白虎园……”
      “不早啦,走吧。”赵铮笑着迈开了步子,检视了一番庭院中大大小小的随行之物,确实不甚多,反倒是晋王那一车的珠光宝气,叫人的目光第一眼就被吸引了去。
      刘奇又拎了两个布袋走出来,一见赵铮便眉开眼笑道:“殿下,这里有殿下十一岁时在上元节做的兔子花灯,十五岁那年画的字画,还有十八岁抄的《心经》,平日里啊,奴婢都当压箱底的宝贝藏着,这回差点儿老糊涂了忘了带了,奴婢是辗转反侧了一夜都在想啊,哎呀,还好想起来了!但奴婢总觉得,好像还差了点儿什么没带似的……”
      赵铮笑道:“刘翁,这些都是无用之物了,照你这样收拾,马车可就装不下了。”
      刘翁神气道:“殿下,这怎会是无用之物?!殿下不是说过吗,无用之用,方是大用!这都是奴婢的宝贝呢,若马车装不下,奴婢就自己背着!”
      似乎……是有一年上元节,他在西市那儿同人家几个小童子做兔子形状的花灯来着;似乎也有一年,他照着冬天的大雪胡乱挥毫出了一幅字画;两年前抄的佛经,倒是记忆犹新,却好像也已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情了。
      不知哪里冒出来这些回忆,赵铮笑道:“敝帚自珍。这些东西,除了刘翁,谁又会这般视为珍宝?”
      刘奇却紧紧抱着手中那两个布袋道:“奴婢喜欢便足够了。”
      长安缓缓道:“奴婢会。”
      长安的声音很轻,赵铮正好假装这声音已被长风拂去,自己一身轻松,大步去了。
      正午时分,白虎园外响起一阵鞭炮声,随后,内侍长郑文贞踏进了园门。
      赵铮在白虎影壁前躬身行礼,似是已等待良久的样子:“郑大人。”
      “临王殿下。”郑文贞行礼,笑着取出袖中诏书,“今日终于肯见奴婢一面啦?”
      赵铮笑问道:“郑大人为何自炮竹声中来?”
      郑文贞叹道:“临王殿下这般着急出京,等不及听见明岁的炮竹,奴婢只好提前燃放,也祝殿下此去,一路顺风。”
      赵铮笑道:“如此,多谢郑大人了。”
      郑文贞颔首,慢条斯理地开启手中诏书。
      赵铮及白虎园中众人跪拜听旨。
      “孤获承天序,用建藩辅。公子铮,宽仁孝悌,温文肃敬,自请戍边,兹封临王。”郑文贞略顿了顿,他宣读诏谕三十载,声音素来稳如泰山,这一次却叫人听出了他内心的惆怅。
      赵铮却笑着抬起头,听他说完最后一句:“非诏,永不得入京。”
      刘奇的面上已有泪痕,只得自己悄悄用衣角擦了。
      长泰耳边嗡嗡作响,大约是还未睡饱的缘故。这一个字一个字他似乎都知道,但连起来却不知郑大人在胡诌些什么,仿佛每一句都不像是人话。只是君命如山,他亦不敢放肆。
      长安远远地瞧着赵铮的方向。
      郑文贞道:“殿下昨日心愿,君上已修书云中,不日即可到达。”
      赵铮开颜,爽朗高声道:“臣,谢君上!”三拜大礼之后,接过了郑文贞手中诏书。
      “四哥!”
      白虎园里跳进来一个春风得意的少年。
      赵铮笑道:“六弟,来送我?”
      赵镕往旁边一闪:“可不止本王呢!”
      他的背后,一人如青松般挺立,一袭蓝袍更衬得他温文尔雅。
      赵铮行礼道:“大哥。”
      赵镕哼道:“好你个四哥,叫本王叫了那么多年的晋王晋王晋王,大哥逢年过节有一趟没一趟地在京州,你倒好,开口就叫人家大哥!”
      赵铮也奇怪,不知为何,叫他哥哥时竟觉得这般寻常,仿佛他们真如寻常人家的寻常兄弟一般。
      兰王赵钰人如其名,温润如玉,他笑道:“四弟,你的生辰及冠礼送得迟了些,四弟莫要怪罪。”
      赵铮道:“不敢,多谢大哥。”
      赵钰笑着递上一方胡桃木匣:“一点绵薄心意,还望四弟笑纳。”
      赵镕不由笑道:“上次本王生辰,大哥送给本王一盆‘黄金甲’,本王一瞧啊,就知道是兰王府后院的手笔!这世间除了本王大嫂,还有哪家贵人有这般手艺,能手植名花、不染凡俗的?四哥四哥,你快打开看看,大哥最是别出心裁,这次又送了什么好东西给你?”
      赵铮打开胡桃木匣,是一块碧色的玉。
      一块……
      “璞玉?”赵镕惊道。
      “正是一块璞玉。”赵钰笑道,“愿四弟如此璞玉,随心雕琢,随性而活。”
      赵铮笑道:“成美,多谢大哥的贺礼。”
      吁——
      白虎园外,等待已久的马声开始骚动。
      赵铮昂首直视阳光,道:“大哥,六弟,临邑路遥,就此别过!”
      赵钰道:“四弟珍重。”
      赵镕目送着赵铮上了一辆在他眼中无比简陋的马车,不由得皱眉:“四哥,坐本王的金马车走吧!”
      马车上,赵铮掀起了布帘笑道:“六弟,你的金马车太招摇,我怕我到不了临邑,便被人劫掠一空了!”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7章 16.临行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
作者公告
素昧平生的朋友们,这里是平明孤客。我呢,既是《鲲宁元年》的作者,也是其中的一员。欢迎大家来书中看我:)故事写完,我也该放下执念,重新做人咯~希望大家开心快乐每一天!
……(全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