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空降 ...
-
午后的阳光透过昆投大厦22楼宽大的玻璃窗,在地板上投下明净的光斑。
付函润坐在宽大的办公桌后,鼻梁上架着一副黑金细框眼镜,手里捏着一份厚厚的项目报告。
他是昆投最年轻的投资经理,靠的绝非侥幸。当年继父宋国正曾提议送他出国深造,被他婉拒了。
他选择了凭借自己的实力,考入本省那所顶尖学府,那也是宋然非的母校。尽管他入学时,宋然非已临近毕业,但那个人的影响早已潜移默化地渗入他的人生。
“你心思细,适合财会和经济,或许做做投资也不错。”
宋然非随口的一句话,就给他的人生定下了基调。宋然非的话,他一定会听。
毕业后,他靠着近乎严苛的自律钻研和出色的业务能力,挤进了昆投这个海市最大的投资平台,并以工作方便为由,早早搬离了宋家,独自居住。
他从财务部做起,然后抓住机会转入投资部门,数年耕耘,也算在这片精英荟萃之地扎下了根。
宋国正和苏琳对他没有过多要求,对他目前的状况也算满意,这种不过分关注、亦不过分疏离的态度,恰恰让他感到自在。
“付经理,”内勤小陈抱着一摞资料进来签字,他接过来,一边签字一边听小陈带着兴奋的分享八卦,“跟您汇报个事儿,听说最近要空降一位管理层,好像是副总监级别。”
付函润闻言抬头,推了推眼镜,语气平淡:“嗯,知道了。”他靠项目实绩晋升,对高层的人事变动向来兴趣不大。
小陈见他反应冷淡,又补充道:“大家都在猜是谁家派来的呢,阵仗不小。”
付函润微微颔首,依旧没什么表情:“该知道的时候自然会知道……不过,必要的消息灵通还是要的,你留意着点。”
他虽不热衷,但也深知信息通畅的重要性。
小陈会意,应了声便退了出去。
付函润重新将注意力放回报告上,并未将这个小插曲放在心上。
直到几天后,董事长张涛亲自领着那位传说中的“空降兵”走进他的办公室,他才真正愣住了。
“函润啊,来,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宋任裴,新上任的投资副总监,以后就分管你们投资二部、三部和并购部。”张涛笑容满面地介绍着,语气带着和以往不同的刻意的熟稔。
宋任裴?
付函润看着那个穿着剪裁精良的深灰色定制西装,身形挺拔,面带得体微笑的男人,镜片后的眼睛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愕然。他怎么会在这里?
宋任裴显然也未曾预料到会在此情此景下见到付函润。
在他的印象里,每次见到这位小表哥,对方总是穿着休闲随意的衣物,带着一种居家的柔软感。而此刻,付函润一身合体的深色西装,戴着眼镜,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周身散发着清冷而专业的气息,少了几分平日的温顺,却多了一种禁欲的、让人想要打破的严谨。
“付经理,久仰。”宋任裴率先伸出手,笑容无懈可击,语气是标准的职场寒暄。
他瞬间就打定了主意,不在外人面前暴露两人那层尴尬的亲戚关系。
付函润立刻领会,伸出手与他快速一握,触之即分,同样客套地回应:“宋总,欢迎。”
“任裴在摩根士丹利实习过一年,很有经验。”张涛又插了一句。
摩根士丹利,付函润挑了挑眉,确实是很漂亮的简历。
他的目光在宋任裴身上短暂停留,心中了然。以宋家的背景,将刚刚回国、拥有漂亮学历的宋任裴安排进昆投担任高职,并非难事。
只是他没想到,这位看似游戏人间的小少爷,会选择从这里开始。宋氏集团根植地产,投资板块一直是短板,看来宋国正这是有意让宋任裴来此学习和积累,为日后回归宋氏铺路。
两人心思各异,表面上却是一派和谐。更巧的是,付函润所在的投资三部,正好归宋任裴分管。
“以后还请付经理多多关照。”宋任裴唇角微勾,语气里带着一丝听不出真假的意味。
“宋总客气了,是我要多向领导学习。”付函润回答得滴水不漏,但隐隐有些揶揄。
张涛对两人之间这“初次见面”的融洽氛围很满意,又寒暄了几句,便带着宋任裴去往下一个部门打招呼。
付函润坐回椅子上,摘下眼镜,揉了揉眉心。
过去三个月里,两人维持着那种隐秘而荒唐的关系,他原以为宋任裴只是个无所事事、享受生活的富家子,除了床笫之间那些不走心的调情,他们几乎不涉足彼此的日常生活,以至于他完全不知道宋任裴的职业规划,更没料到对方会突然空降成为自己的顶头上司。
他已做好面对一个“甩手掌柜”式上司的准备。
然而没几天付函润就发现这位年轻的副总监竟然并非纨绔,宋任裴对待工作的专注和严苛,与他私底下的放纵形成了鲜明对比。他心里那点因关系户而产生的轻视渐渐散去,转而以纯粹的职业态度与之合作。
而那层不可告人的私人关系,似乎也因为骤然转换的场景和骤然增加的工作量,被心照不宣地按下了暂停键。
半个月后,合作方致泰资本推荐了一个半导体领域的重点项目。
在一次项目讨论会后,宋任裴翻看着笔记,做出了决定:“这个项目潜力大,但细节还需要深入厘清。下周一,付经理跟我一起去趟深城,实地考察一下。”顿了顿又说“我和致泰的周民远周总约好了,他也会过去。”
周民远是典型的创业型富二代,背靠海市医疗器械巨头领高集团,自己出来搞投资管理公司,整合产业链上下游,做得风生水起,能力和魄力都属上乘。
付函润闻言,点了点头:“好,周总做事风格虽然比较激进,但为人可靠,项目判断也很精准。”付函润与周民远在工作上有过不少接触,算得上熟络。
宋任裴看了付函润一眼,对他如此自然地评价周民远略感意外,但并未多言,只是将出差行程正式敲定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