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3、复健 ...
-
在军区总医院骨科医生的专业指导和严密监控下,陈寰的腿部骨折恢复情况良好。X光片显示,骨折处已有初步的骨痂形成,这是一个积极的愈合迹象。
在医生的允许下,陈寰可以开始进行循序渐进的康复训练了。
林霁自请留在拉萨,一方面他自己也需要一段时间来彻底恢复因失温和过度劳累而受损的身体机能,另一方面,作为医生,他希望能亲自参与并协助陈寰的复健过程。他的申请得到了院方的批准。
自从那天病房里那场无疾而终的谈话后,陈寰虽然依旧话不多,神情也总是淡淡的,但那种刻意回避和推开的姿态明显减弱了。
他默许了林霁的陪伴,在复健时,也会听从林霁的一些建议和搀扶。
复健的过程远比想象中更加艰辛和枯燥。
骨折后的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神经控制能力下降……都需要通过大量重复且往往伴随着疼痛的训练来克服。
首先是躺在病床上进行的肌肉等长收缩训练,防止肌肉进一步萎缩。然后是坐在床边,尝试进行膝关节和踝关节的被动、主动屈伸活动,每一次弯曲和伸直都可能牵扯到伤处,带来尖锐的疼痛。
陈寰总是紧抿着唇,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却极少哼出声,只是按照康复师的指令,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动作,耐心和意志力好得让康复师都连连称赞。
“陈先生真是我见过最能忍、也最配合的病人了!很多病人疼几下就不肯做了,他这眉头都不皱一下的。”
林霁在一旁看着,心里既为他的坚韧感到骄傲,又忍不住一阵阵的心疼。
第一次离开病床,将体重逐渐转移到伤腿上时,陈寰的身体明显晃了一下,脸色瞬间白了几分。
林霁立刻紧张地上前一步,几乎想伸手去扶,但又强忍着,只是紧紧盯着他的每一个细微表情和动作,鼓励道:“慢一点,陈寰,不着急,找到平衡点再用力……”
陈寰深吸一口气,依靠手臂的力量稳稳撑住助行器,额头上青筋微凸,汗水顺着鬓角滑落。
他极其缓慢地让伤腿承受了一部分重量,钻心的疼痛让他闷哼了一声,但最终还是稳稳地站住了。
“很好!非常好!”
使用双拐对于初学者来说极不协调,常常顾得了拐杖就忘了迈腿,动作僵硬笨拙,完全不见平日那个在冰川上步履稳健、指挥若定的陈寰的影子。
这种仿佛变回婴孩学步般的无力感和笨拙感,让他偶尔会流露出几分不易察觉的难堪和焦躁。
林霁知道这时,相比太多空洞的安慰,还不如直接给出具体的指导:“对,先出左拐,对,跟上右腿,很好!重心移过来,稳住……好,再出右拐……”他时刻保持在陈寰身侧一步的距离,既给予充分的空间,又能随时提供保护,仿佛一道无声而可靠的人形护栏。
陈寰觉得,林霁作为医生实在是耐心负责。
他们在康复室的平行杠间来回练习,也会在走廊里慢慢挪动。
林霁甚至还找来了一些模拟日常生活场景的训练道具,比如矮台阶、不同材质的地垫,陪着陈寰一遍遍练习上下楼梯、蹲下捡东西等动作。
训练结束时,陈寰往往浑身都被汗水浸透,累得几乎虚脱。
林霁变魔术般拿出洗好的水果,最常出现的就是苹果,一边削皮切块,一边笑眯眯地“总结表彰”:“今天表现太棒了,比昨天多走了五米呢!奖励一块最大的苹果!”
陈寰接过苹果块,有时会因为疲惫和这种哄小孩般的语气而感到些许无奈。
额前汗湿的发丝黏在白皙的皮肤上,他看着林霁毫无阴霾的笑眼,也会忍不住轻笑出声。
不同于以往礼貌疏离的弧度,带着运动后的潮红和真实的疲惫,眼神也显得柔和了许多,甚至透出几分罕见的不设防的柔软。
这一刻,他只是一个在努力康复的普通人。
林霁看着这样的陈寰,一时发怔。
觉得好像那个总是显得淡然疏离的陈研究员,也沾染上了些许人情意味。
陈寰低声:“我又不是小孩子了。”语气里却没有丝毫责怪,反而带着一丝连自己都未曾察觉的纵容。
林霁晃晃脑袋回过神,继续笑嘻嘻地问:“所以喜欢吗?明天还要?”
陈寰低下头,慢慢咀嚼着清甜的果肉。
在他从小到大的人生里,无论是严厉的父亲、温弱的母亲,还是后来的导师、同事,从未有人用这样带着点戏谑却又无比真诚温暖的方式对待过他。
没有苛责,没有期望,只有单纯的陪伴和鼓励。
一方面有些羞耻,仿佛内心那个从未被妥善照顾过的、渴望关怀的小孩被窥见了。
但另一方面,他又清晰地感觉到,这种感觉……
很好。
非常好。
好到让他几乎贪恋,又好到让他心生惶恐。
不用进行高强度复健训练的午后,拉萨的阳光总是慷慨而温暖。
林霁会推着轮椅,带陈寰到医院楼下的小花园里晒晒太阳,呼吸新鲜空气,医生嘱咐这有助于钙质吸收和心情调节。
医院的花园里种着些耐寒的灌木和格桑花,顽强地开着零星的花朵。长椅上坐着三三两两的病人和家属,有的在低声聊天,有的在安静地看着书,几个腿上打着石膏或头上缠着绷带的孩子在家长的看护下蹒跚学步或玩着皮球。
远处,拉萨城的轮廓在阳光下清晰可见,更远处是连绵起伏的山峦,披着夏日绿意却依旧能看见雪顶。
一切都笼罩在一种懒洋洋暖融融的氛围里,连空气都仿佛慢了下来。
陈寰腿上盖着薄毯,膝盖上放着笔记本电脑或一叠打印出来的数据资料和论文草稿,手指在键盘上敲击着,或者拿着笔在纸上写写画画。
他似乎总是停不下来。
研究站那边偶尔会通过邮件传来一些最新的观测数据摘要,张晨、赵若华他们几个年轻学生,还会趁着轮休日,带着水果和零食跑来拉萨探望他们。
这天下午,和往常一样,林霁推着陈寰在花园里一条相对安静的林荫小道上慢慢走着。
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斑驳的光点,微风拂过,带来一丝凉爽。
陈寰正低头看着一篇文献,林霁则在一旁絮絮叨叨地说着昨晚护士站发生的趣事。
一个身影从不远处走来,步伐从容,目标明确地朝着他们。
那是一个年轻男人,身姿挺拔,穿着剪裁合体的浅灰色休闲西装,面容俊美,肤色白皙,鼻梁高挺,通身透着一种不凡气度。
他的出现,瞬间吸引了周围不少目光。
林霁也注意到了这个人,却更敏锐地感觉到,身前轮椅上的陈寰虽然仍是神色淡淡,情绪似乎却为之一变。
他敲击键盘的手指停顿了,目光从屏幕抬起,落在那个逐渐走近的男人身上。
那个男人径直走到他们面前,目光先是在林霁脸上饶有兴趣地停留了一瞬,然后落到陈寰身上,声音清朗悦耳,带着一种自然的亲昵:“寰哥,好久不见。”
陈寰沉默地看着他,淡淡道:“好久不见。”然后轻轻抬起手,向后拍了拍林霁推着轮椅的手背,“林霁,去帮我打些热水,好吗?”
这话语里的支开意味已经相当明显了。
林霁心里虽然满是疑惑和担忧,但看着陈寰平静的侧脸,还是点了点头:“好,我马上回来。”他看了一眼那个男人,也礼貌一笑。
转身离开一段距离之后,他还是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
只见那个年轻男人已经极其自然地接过了轮椅的推手,微微弯下腰,凑近陈寰耳边,正低声说着什么,姿态看起来亲密而熟稔。
阳光很好,花园里依旧宁静,那两人在一起的画面,从远处看甚至称得上养眼。
陈寰的侧脸线条显得有些冷硬,林霁看不清他具体的表情,但直觉告诉他,陈寰和那个男人之间,似乎存在着某种不寻常的关系。
林霁在热水房磨蹭了好一会儿,又去护士站聊了会儿天,估摸着那边应该差不多了,才提着装满热水的保温瓶慢慢往回走。
他刚走到花园小道的入口,就看到那个年轻男人正从里面走出来,步履从容,脸上依旧带着那种恰到好处的微笑。
林霁朝他点点头,算是打过招呼,便想侧身绕过他去找陈寰。
“请留步。”男人却温和地开口,拦在了他面前。
林霁停下脚步,略带疑惑地看向他。
男人优雅地伸出手,手腕上价值不菲的名表在阳光下闪过一道低调的光泽:“正式认识一下,徐佑安。佑护的佑,安宁的安。”
林霁出于礼貌,腾出一只手与他轻轻一握:“林霁。幸会。”心想这名字倒是跟这副贵公子气质很配。
徐佑安收回手:“听寰哥说,这段时间多亏林医生悉心照料了。”
“分内之事,我是医生,也和陈老师是同事和朋友。”
徐佑安笑容不变:“是吗?说起来,我和寰哥算是旧识了。”
林霁点点头。
“更准确地说,我是他的前男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