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秋意里的新机与齿轮外的联结 ...


  •   第一节:社团招新与意外的“对手”

      九月的风裹着清甜的桂花香,漫过青澄中学的校门。教学楼前的梧桐树下,五颜六色的社团招新帐篷排成了长队,海报上的艺术字在阳光下闪着活泼的光。钟晓蹲在“机械爱好者社团”的摊位后,正小心翼翼地把双芯怀表的缩小模型摆到展示架上——这是他和沈恪特意为招新做的展品,黄铜表壳被打磨得锃亮,轻轻拨动齿轮,还能发出清脆的“咔嗒”声。

      “钟晓!快过来!”赵磊的声音穿透人群,他拽着陶桃和孟小雨,气喘吁吁地跑过来,“航模社那边搞大动作了!沈恪居然在帮他们调试会飞的机械鸟,围了好多人!”

      钟晓心里一动,刚站起身,就看到不远处的航模社帐篷前挤得水泄不通,隐约能听到人群里的惊叹声。他拍了拍手上的灰尘,拎起工具箱:“去看看。”

      挤过人群,钟晓一眼就看到了沈恪。他穿着简单的白色T恤,蹲在铺着蓝色绒布的桌子前,手里拿着一把小巧的螺丝刀,正专注地调整机械鸟翅膀上的齿轮。那只机械鸟通体木质,翅膀上嵌着细密的金属齿轮,阳光透过翅膀的缝隙,在他脸上投下细碎的光斑。

      “你怎么在这儿?”钟晓走过去,轻轻碰了碰沈恪的胳膊。

      沈恪抬起头,眼里还带着调试时的专注,看到是他,嘴角立刻漾开笑意:“航模社社长是我表哥,今天人手不够,我来搭把手。”他指了指机械鸟,“刚改装了传动结构,现在能模拟真实鸟类的扑翅动作。”说着,他按下开关,机械鸟的翅膀缓缓展开,齿轮咬合转动,竟真的扑腾着翅膀,低空飞了半米高,引来一片欢呼。

      “厉害啊!”钟晓由衷地赞叹,目光落在机械鸟的齿轮组上,“这传动比算得很精准,不过要是换成黄铜齿轮,磨损会更小,续航能更长。”

      “正想找你聊这个。”沈恪站起身,拍了拍裤子上的木屑,“咱们社团招新情况怎么样?”

      钟晓无奈地耸肩,指了指自己冷清的摊位:“大家觉得机械太枯燥,都往有趣的社团跑。”他瞥了眼航模社热闹的场面,心里有点不是滋味——明明机械是一切精密装置的核心,却总是被忽略。

      “有了。”沈恪眼睛一亮,拉着钟晓走到帐篷角落,“航模的核心其实就是机械传动,我们搞个联合活动怎么样?‘齿轮驱动航模展’,把机械原理和航模展示结合起来,既能让大家看到机械的魅力,又能帮航模社丰富内容,一举两得。”

      旁边的航模社社长周扬听到这话,立刻凑过来:“这个主意太棒了!沈恪负责航模改装,钟晓你精通机械结构,你们俩搭档,肯定能搞出不一样的东西!”

      正说着,一个穿着蓝色运动服的男生拨开人群走了进来。他个子高挑,背着黑色的工具箱,手里拎着一架银色的金属航模,眉宇间带着几分傲气。“表哥,这是我新做的齿轮航模。”男生把航模放在桌上,目光扫过钟晓,当看到他胸前别着的齿轮胸针时,眼神顿了顿,“这位是?”

      “这是钟晓,机械爱好者社团的,也是双芯怀表的设计者之一。”周扬介绍道。

      男生挑了挑眉,伸出手:“周宇,隔壁班的。听说你们做了个双芯怀表?”他语气里带着点不以为然,“不过航模的精度要求可比怀表高多了,怀表齿轮误差0.1毫米或许能凑合用,但航模齿轮差0.05毫米,都可能飞不起来。”

      钟晓握住他的手,指尖传来微凉的触感:“精度确实重要,但传动逻辑更关键。”他指了指周宇的航模,“你的航模用的是单电机驱动双螺旋桨,虽然结构简单,但负载太大,长时间飞行容易过热。”

      周宇愣了一下,显然没料到钟晓一眼就看出了问题,但嘴上仍不服软:“那你们倒是做个能比我这架飞得更稳、更久的航模出来看看。”

      “好啊。”沈恪上前一步,站在钟晓身边,目光平静却坚定,“两周后的航模展,我们拭目以待。”

      周宇撇了撇嘴,拿起航模转身离开,临走前还不忘丢下一句:“别到时候拿不出东西来。”

      看着他的背影,赵磊愤愤不平:“这人也太狂了!钟晓,你们一定要做出好东西,打他的脸!”

      钟晓笑了笑,眼神落在机械鸟的齿轮上:“放心,我们会的。”沈恪拍了拍他的肩膀,两人相视一笑,眼里都燃起了不服输的光——这不仅是一场比拼,更是一次证明机械魅力的机会。

      第二节:钟表店的协作与隐藏的难题

      接下来的日子,钟表店成了钟晓和沈恪的“秘密基地”。每天放学铃声一响,两人就拎着书包往钟表店跑,连赵磊约他们去打球都被拒绝了。

      “你们俩再这样下去,就要变成‘机械宅’了。”钟晓父亲把两杯冰镇橙汁放在工作台上,看着两人埋首在图纸里的样子,无奈又好笑,“今天又要忙到几点?我炖了排骨汤,记得喝。”

      “谢谢钟叔!”沈恪抬起头,揉了揉发酸的眼睛,“我们在优化传动结构,争取今晚把图纸定下来。”

      摊开的图纸上,画满了密密麻麻的线条和标注。钟晓用红笔圈出传动部分:“普通航模用单电机驱动,我们想试试双电机,但两个电机转速很难同步,容易导致机身失衡。”他拿起一个齿轮模型,“就像怀表的两个表芯,如果没有联动结构,走时就会有误差。”

      沈恪拿起游标卡尺,仔细测量着手里的航模零件:“怀表的双芯靠联动齿轮同步,我们或许可以在两个电机之间加一个同步齿轮组,让动力均衡分配。”他在图纸上画了个交叉咬合的齿轮图案,“这样既能保留双电机的动力优势,又能避免转速差带来的问题。”

      钟晓盯着图纸看了半天,突然一拍大腿:“我爷爷的旧工具箱里有个同步齿轮的样品!是他当年研究双芯怀表时做的,正好可以参考!”他蹲在墙角的老木柜前,翻找了十几分钟,终于举着一个黄铜制的小模型出来。

      那模型巴掌大小,两个齿轮相互咬合,中间夹着一个小巧的联动轴,表面布满了细密的纹路,显然是经过无数次打磨的成果。沈恪接过模型,用手指轻轻转动齿轮,联动轴随之平稳转动,没有一丝卡顿。“就是这个!”他眼睛发亮,“我们可以按照这个比例缩小,用更轻便的铝合金材质,减轻机身重量。”

      接下来的几天,两人分工明确:钟晓负责打磨齿轮和联动轴,沈恪则调试电机参数和航模机身。钟晓的手指因为长时间握砂纸,磨出了淡淡的红痕,但他毫不在意,每次打磨完一个齿轮,就举到灯光下仔细检查,确保齿距误差控制在0.03毫米以内。

      这天傍晚,钟晓正在打磨一枚细小的同步齿轮,因为过于专注,手指不小心蹭到了桌角的毛刺,顿时划出一道细细的口子,鲜血立刻渗了出来。“嘶——”他倒吸一口凉气,下意识地想把手指塞进嘴里。

      “别动!”沈恪的声音突然响起,他放下手里的电机,快步走到钟晓身边,一把拉住他的手,“怎么这么不小心?说了打磨时要戴手套。”他的语气带着点责备,但动作却格外轻柔。

      沈恪从抽屉里翻出医药箱,拿出碘伏和创可贴。他先用棉签蘸着碘伏,小心翼翼地擦拭伤口,生怕弄疼钟晓。钟晓看着他专注的侧脸,阳光透过橱窗落在他的睫毛上,投下浅浅的阴影,心里突然涌起一股暖流。“我没事,小伤口而已。”他小声说,耳尖却不由自主地红了。

      “小伤口也得处理好,万一感染了怎么办?”沈恪皱着眉,仔细地把创可贴缠在他的手指上,“接下来的打磨工作我来做,你负责图纸校对。”

      钟晓想反驳,却对上沈恪认真的眼神,到了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只能点了点头。两人重新回到工作台前,沈恪握着砂纸,模仿着钟晓的手法打磨齿轮,动作虽然有些生疏,却格外认真。钟晓则趴在图纸上,用笔标注着需要调整的参数,偶尔抬头看一眼沈恪,嘴角会不自觉地扬起。

      窗外的桂花树落下几片淡黄色的花瓣,飘在工作台上,被夕阳染成温暖的橘色。钟表店里,除了砂纸摩擦金属的“沙沙”声,还有两人偶尔的低语交流,时光仿佛被拉长,变得温柔而缓慢。

      “对了,”沈恪突然开口,“周宇昨天放学路过钟表店,在门口看了好久,好像在看我们的进度。”

      钟晓愣了一下:“他来干嘛?”

      “不知道,”沈恪笑了笑,“可能是想提前打探敌情吧。不过这样也好,说明他重视我们的作品。”

      钟晓点点头,目光重新落在图纸上:“不管他,我们做好自己的就行。”他拿起一枚打磨好的齿轮,放在沈恪打磨的齿轮旁边,两个齿轮咬合在一起,转动起来流畅无阻。“你看,我们的齿轮,比想象中更默契。”

      沈恪看着他眼里的光,心里一动,轻声说:“嗯,就像我们一样。”

      钟晓的心跳漏了一拍,抬头看向沈恪,正好对上他温柔的目光。两人都没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彼此,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桂花香气,还有一丝难以言说的默契在悄然滋生。

      第三节:意外的求助与立场的转变

      周五下午的社团活动课,钟晓正在摊位上组装同步齿轮组,突然听到身后传来一个有些别扭的声音:“喂,你有空吗?”

      他转过头,看到周宇站在摊位前,手里拎着一个损坏的航模零件,脸色不太自然,眼神也有些闪躲。“怎么了?”钟晓疑惑地问。

      “我的航模齿轮卡住了,试了好几种方法都修不好。”周宇把零件放在桌上,声音低了几分,“你……能不能帮我看看?”

      钟晓愣了一下,随即拿起零件仔细检查。零件上的齿轮组已经有些变形,咬合处卡着细小的木屑,几个齿牙也有明显的磨损痕迹。“是齿轮咬合处进了异物,加上长时间高速转动,齿牙磨损严重。”他从工具箱里拿出镊子,小心翼翼地夹出木屑,“你这齿轮用的是塑料材质,太脆了,不适合高速运转,下次可以换成黄铜或者铝合金的,虽然重一点,但耐用性强很多。”

      周宇站在旁边,看着钟晓专注的样子,脸颊微微发烫。之前他因为听说钟晓和沈恪做了双芯怀表,心里不服气,故意说那些挑衅的话,可现在看到钟晓毫无保留地帮自己分析问题,他突然觉得有些羞愧。“之前我说的话……有点过分,”他挠了挠头,声音很轻,“对不起。”

      钟晓正在打磨磨损的齿牙,听到这话,抬起头笑了笑:“没事,大家都是喜欢机械的人,有不同意见很正常。”他把修好的零件递给周宇,“试试吧,应该能正常转动了。”

      周宇接过零件,安装到航模上,按下开关,齿轮果然顺利转动起来。“太谢谢你了!”他的眼睛亮了起来,“你们的双芯怀表我后来去校史馆看了,确实做得很精致,特别是联动结构,比我想象中复杂多了。”

      “我们也是试了很多次才成功的。”钟晓指了指桌上的航模图纸,“其实航模和怀表的原理有相通之处,都是靠齿轮传动实现功能,关键在于精准和平衡。”

      “我知道!”周宇突然兴奋起来,“你们设计的双电机同步结构,是不是参考了怀表的双芯联动?我之前在书上看到过类似的原理,但一直没搞懂怎么应用。”

      “差不多,”钟晓耐心解释,“我们加了同步齿轮组,让两个电机的动力相互制衡,这样就能避免转速差……”

      两人正聊得起劲,沈恪拎着一袋子零件走了过来。看到周宇,他愣了一下,随即了然地笑了笑:“看来你们聊得很投机。”

      “沈恪,”周宇看向他,语气诚恳,“之前是我太骄傲了,你们的设计确实很棒。航模展那天,我可以帮你们搭展示台,我爸是做木工的,我跟着学过一点,能做出带灯光效果的展台,保证让你们的作品更显眼。”

      钟晓和沈恪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惊喜。“真的吗?那太好了!”钟晓高兴地说,“我们正愁展示台不够有特色呢。”

      “当然是真的!”周宇拍了拍胸脯,“而且我还可以帮你们测试航模的飞行稳定性,我参加过好几次航模比赛,对飞行参数很熟悉。”

      沈恪拍了拍他的肩膀:“那我们就是合作伙伴了。”

      这时,陶桃和林薇薇抱着一摞校刊路过,看到三个男生凑在一起讨论图纸的画面,忍不住停下脚步。“没想到周宇也被他们‘圈粉’了,”陶桃笑着对林薇薇说,“看来机械的魅力真不小。”

      林薇薇举起相机,“咔嚓”一声拍下这张画面。照片里,钟晓指着图纸上的齿轮组,沈恪和周宇认真地听着,阳光透过帐篷的缝隙洒在他们身上,氛围格外和谐。“这张照片一定要登在校刊上,”林薇薇笑着说,“标题就叫《齿轮转动间的和解》,肯定很受欢迎。”

      接下来的几天,三人经常一起在钟表店忙碌。周宇带来了自己的工具箱,帮着调整航模的飞行参数;钟晓和沈恪则专注于优化传动结构。原本的“对手”变成了搭档,三个男生因为对机械的热爱,渐渐熟络起来,偶尔还会为了一个设计细节争得面红耳赤,但转眼又会一起埋头研究解决方案。

      “我发现,和你们一起做航模,比我自己一个人做有意思多了。”一天晚上,周宇喝着钟晓父亲炖的排骨汤,由衷地说,“以前我总觉得自己做得最好,不愿意和别人合作,现在才知道,两个人的想法加起来,能比一个人厉害十倍。”

      钟晓笑了笑:“机械从来不是一个人的事情,就像齿轮,只有相互咬合,才能转动起来。”

      沈恪点点头,看着桌上的航模:“等航模展结束,我们可以一起参加下个月的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说不定能拿个奖回来。”

      “好啊!”周宇立刻响应,“有你们俩在,肯定没问题!”

      三个男生的笑声回荡在钟表店里,窗外的月光透过橱窗,照亮了工作台上的齿轮和航模,也照亮了三个少年因热爱而闪闪发光的眼睛。

      第四节:航模展的高光与新的约定

      航模展当天,天气格外晴朗。青澄中学的操场上,各个社团的展台一字排开,而“机械爱好者社团”与“航模社”的联合展台前,早早就围满了人。

      周宇搭建的展示台果然不负众望。展台用透明的亚克力板做成三层结构,底层装着蓝色的LED灯,中间层放置航模,顶层则摆着双芯怀表的模型和传动原理示意图。灯光亮起时,整个展台像一块发光的蓝宝石,格外引人注目。

      钟晓和沈恪设计的“双芯联动航模”被放在最显眼的位置。这架航模通体银灰色,机身由轻质铝合金打造,两个螺旋桨并排安装在机头,桨叶上贴着细小的反光贴,机身侧面刻着一个精致的双芯怀表图案——这是钟晓熬夜刻上去的。

      “这航模看起来好酷啊!”一个低年级女生指着航模,眼睛亮晶晶的,“它和别的航模有什么不一样吗?”

      钟晓笑着拿起遥控器:“它用了双电机同步传动结构,就像双芯怀表一样,两个电机相互配合,既能提供更强的动力,又能保持机身稳定。”他轻轻按下起飞键,“大家可以看看它的飞行效果。”

      随着“嗡”的一声轻响,航模缓缓升空。两个螺旋桨在同步齿轮的带动下,以完全一致的转速转动着,航模先是在低空平稳盘旋,然后突然加速,直冲高空,接着又灵活地完成了360度旋转、倒飞等动作,整个过程流畅平稳,没有一丝晃动。

      人群里爆发出阵阵惊叹声,相机快门声此起彼伏。林薇薇举着相机,不停地按下快门,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精彩瞬间。“太稳了!比专业航模还厉害!”有人忍不住赞叹道。

      周宇站在展台旁,自豪地向围观的同学介绍:“这架航模的核心传动结构,是钟晓和沈恪设计的,我负责优化了飞行参数和展台搭建。它的续航时间能达到二十分钟,比普通航模多了一倍!”

      “真的假的?”一个男生惊讶地问,“我之前的航模最多飞十分钟就没电了。”

      “是真的,”沈恪解释道,“双电机的动力分配更均衡,减少了不必要的能量损耗,加上我们选用了高容量锂电池,续航自然就提升了。”他指着航模机身,“而且机身采用了轻量化设计,整体重量比同类型航模轻了15%,进一步降低了动力负担。”

      正说着,李老师和几位物理老师走了过来。教机械原理的张老师俯身观察着展台上的传动模型,手里拿着放大镜,仔细查看齿轮的咬合情况。“齿距误差控制在0.03毫米以内,咬合间隙均匀,”张老师抬起头,眼里满是赞赏,“这个精度,就算是专业的机械模型也很难达到。你们是怎么做到的?”

      钟晓挠了挠头,有些不好意思地说:“我们参考了怀表齿轮的加工标准,每天放学后都在钟表店反复打磨,试了几十次才成功。”

      李老师笑着拍了拍两人的肩膀:“这种精益求精的态度,值得所有同学学习。下个月的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你们一定要带着这个作品去参加,我相信一定能取得好成绩。”

      “真的可以吗?”钟晓惊喜地睁大眼睛,他之前只是觉得做出航模很有成就感,从来没想过能参加比赛。

      “当然可以,”张老师接过话,“我来当你们的指导老师,帮你们完善参赛报告,把传动原理的专业分析写得更详细些。”

      沈恪和周宇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兴奋。“太好了!”周宇激动地说,“有张老师指导,我们肯定能发挥得更好!”

      航模展持续到傍晚,夕阳把天空染成了温暖的橘红色。当最后一批同学离开后,三人瘫坐在操场的看台上,看着远处渐渐暗下来的展台,脸上都带着疲惫却满足的笑容。

      钟晓从书包里掏出一个小盒子,打开后里面是三枚小巧的铜质齿轮,上面分别刻着“钟晓”“沈恪”“周宇”的名字,齿轮边缘还刻着细密的螺旋纹,和双芯怀表的齿轮纹路一模一样。“这是我昨天晚上做的,”他把齿轮分给两人,“算是我们合作成功的纪念章。”

      沈恪接过刻着自己名字的齿轮,指尖摩挲着冰凉的金属表面,心里暖暖的。“我也有东西要给大家。”他从背包里掏出三个笔记本,封面是他手绘的“双芯联动航模”图案,“以后我们可以把设计思路、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都记在这里,不管是比赛还是以后做其他作品,都能用上。”

      周宇把齿轮揣进兜里,接过笔记本,翻到第一页,看到沈恪写的一行字:“机械的魅力,在于齿轮的咬合,更在于伙伴的同行。”他抬头看向钟晓和沈恪,眼眶有些发热:“以前我总喜欢一个人琢磨机械,觉得自己厉害就行,现在才知道,和你们一起讨论、一起解决问题,比独自成功更开心。”

      钟晓拍了拍他的肩膀:“以后我们就是‘机械三剑客’了,不管是比赛还是搞发明,都一起上。”

      “对了,”沈恪突然想起什么,从书包里拿出一张图纸,“我昨天晚上改了一下航模的传动结构,想在同步齿轮组上加一个微调装置,这样就能根据飞行环境调整转速,适应不同的风速。”

      钟晓和周宇立刻凑过去,三人头挨着头,在夕阳下小声讨论起来。晚风拂过,带来桂花的甜香,远处的教学楼亮起点点灯光,操场上偶尔传来零星的嬉笑声。

      “比赛前,我们还要再优化几次结构,”钟晓指着图纸上的微调装置,“我明天去钟表店找找合适的零件。”

      “我负责查资料,看看有没有更轻便的材料,”周宇补充道,“减轻机身重量,还能再提升一点续航。”

      沈恪点点头:“我来画详细的改装图纸,明天我们在钟表店集合。”

      三人相视一笑,手里的铜质齿轮在夕阳下泛着温润的光。他们知道,航模展的结束不是终点,而是新的开始。接下来,还有比赛要准备,还有更多的机械奥秘等着探索,还有无数个在钟表店一起打磨齿轮的日子。

      夜幕渐渐降临,操场上的人越来越少。钟晓、沈恪和周宇并肩走在回家的路上,路灯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手里的齿轮轻轻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像在为他们即将到来的旅程伴奏。

      属于他们的高二时光,因为机械而相遇,因为合作而温暖,也终将因为这份共同的热爱,在未来的日子里,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而那些藏在齿轮里的约定,那些并肩前行的默契,会像双芯怀表的转动一样,精准而坚定,永远不会停歇。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7章 秋意里的新机与齿轮外的联结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