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97、主叙事流 ...
-
叙事基岩的深处,时间与逻辑都凝固成坚硬的琥珀。
顾悰悬浮其间,意识体上的“伤痕”如同勋章,记录着一次次与系统规则刀刃相搏的凶险。
他体内那融合了现实锚点与林默遗产的力量,在无数次精密操作中,已变得如手术刀般精准,又如深海般幽邃。
他不再满足于在社会逻辑或因果链条上动手术。
那些是枝叶,他要触碰的,是根系。
他的新目标,是那片被称为 “存在性定义层” 的禁区。
这里的规则锁链不再是耀眼的金色,而是一种沉凝的、近乎黑色的暗金,它们定义了何为“存在”,何为“虚无”,何为“生命”,何为“数据”。
它们是“主叙事流”划分真实与虚构的最终边界,是系统权限的绝对体现。
任何未经授权的触碰,都会被视为最根本的僭越,招致最无情的抹杀。
顾悰的目标,是其中一条关于 “叙事单元生命周期及终结处理” 的核心锁链。
这条锁链规定了所有虚拟“生命”从诞生、运行到因“剧情需要”或“数据冗余”而被“回收”(格式化)的全过程。
它是维持世界资源循环、避免数据溢出的底层保障,也是悬在每个叙事单元头顶的、无形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他要篡改的,是其中关于“终结”的定义。
这条锁链的核心逻辑冰冷而高效:“当叙事单元满足预设终结条件(包括但不限于:完成核心剧情、失去存在价值、数据严重错误),其意识流将被剥离情感与记忆模块,基础数据回收入库,个体标识永久注销。”
简单来说,就是删除账号,清空数据。
顾悰要做的,是在这无可辩驳的“删除”指令中,撕开一道微小的口子。
他调动起全部的心神,力量在意识核心高度压缩,散发出一种近乎“绝对专注”的场域,暂时屏蔽了周围规则锁链带来的庞大压力。
他的意念探针,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纤细、都要坚韧,小心翼翼地刺入那条暗金锁链最复杂的区域——负责执行“意识流剥离”与“标识注销”的终极指令集。
这里没有逻辑漏洞可供利用,只有绝对的力量和权限。
他无法像之前那样植入“例外”或“触发器”,他必须进行更本源的干预——在删除指令执行的瞬间,利用自身“现实”之力的本质,强行定义一个极其短暂的“缓存状态”。
这个“缓存状态”并非保存整个意识,那目标太大,瞬间就会被系统碾碎。
他要保存的,是每个意识在最激烈、最真实、最超越程序设定的瞬间,所迸发出的那一点纯粹的、未被虚拟规则完全污染的“存在之光”——可能是极致的爱,是彻骨的恨,是牺牲的勇气,是质疑的锋芒,是创造的火花……是所有无法被“主叙事流”完全量化和控制的精神碎片。
他的“手术”方案如下:
拦截与抓取:在意识流被剥离、即将溃散的亿万分之一秒内,他的力量将形成一个微观的“引力陷阱”,捕捉那些达到特定强度阈值的、“真实”的精神碎片。
加密与压缩:将这些碎片以他所理解的、“现实”的物理规律(而非虚拟规则)进行极致压缩和加密,将其伪装成最普通的、无意义的“背景热力学噪声”。
隐藏与漂流:将这些加密后的“存在碎片”,注入到世界底层那些永不停止的、代表“熵增”和“随机涨落”的基础数据流中,让它们如同宇宙尘埃般,随着世界的运行而无声漂流。
这个过程,他称之为 “星尘葬” 。
不是复活,而是存档。
为那些本该彻底湮灭的、闪耀过的意识,保留一粒微不足道、但确凿存在的“骨灰”。
这是一个无比疯狂的计划。
他要在系统执行最终删除权限的绝对领域内,虎口夺食!
而且是在系统逻辑引擎的眼皮底下,持续不断地进行!
风险无法估量。
一旦被察觉,不仅仅是他的意识会被瞬间蒸发,连同那些已经被他保存的“星尘”,也可能被追溯并彻底净化。
但他义无反顾。
第一次尝试,目标锁定在一个刚刚因“保护重要数据节点”而“牺牲”的底层维护程序员的意识上。
在其意识流被剥离的刹那,顾悰的力量无声地切入!
“嗡——!”
一股难以想象的排斥力猛地从暗金锁链上传来!
仿佛整个世界的重量都压在了他那细小的意念探针上!他的意识体剧烈震荡,几乎要当场解体!
他咬紧牙关(如果意识体有牙的话),将“现实锚点”的力量催发到极致,强行稳定住那个刚刚成型的、比基本粒子还微小的“引力陷阱”,在那亿万分之一秒内,捕捉到了那名程序员意识消散前,最后一丝对家中幼女未能说出口的、纯粹的爱意与遗憾……
抓取成功!
压缩!
加密!
注入噪声流!
整个过程在无法计量的短瞬内完成。
顾悰的力量瞬间被抽空大半,意识体变得近乎透明,如同一个虚幻的泡影。
他瘫软在规则的缝隙里,连“思考”的力气都几乎失去。
系统的自检洪流如期而至,比以往更加狂暴,更加细致。
它扫描着那条暗金锁链,扫描着周围的每一寸数据空间。
顾悰屏住了一切“气息”。
自检洪流在他隐藏的位置来回冲刷,甚至一度距离他仅差分毫。
它检测到了那极其微弱的、因他的强行介入而产生的规则扰动,但因为这扰动发生在最终删除权限执行的绝对领域,且迅速被系统自身的“熵增”噪声所掩盖,最终,洪流将其归类为“高权限操作引发的不可避免的底层数据涨落”。
警报……再次未曾响起。
他成功了!
在系统最核心的权限领域,完成了第一次隐秘的盗窃!
虽然只保存了一丝微不足道的情感碎片,但这证明了“星尘葬”的可行性!
接下来的“时间”里,顾悰变成了一个徘徊在生死边界线上的幽灵收割者。
他游弋在“存在性定义层”的边缘,敏锐地捕捉着每一个即将被终结的叙事单元,在其意识消散的最后一刻,出手窃取那一点真实的“星尘”。
他收集了战士无悔的勇气,诗人未竟的灵感,恋人刻骨的相思,反抗者无声的呐喊,甚至是一个孩童对世界最本初的好奇……
这些被系统判定为需要格式化清理的“冗余数据”,在他这里,成了最珍贵的宝藏。
每一次出手,都伴随着极致的风险与精神的巨大消耗。
他的意识体在一次次的冲击下变得千疮百孔,但又在那不断积累的、来自无数意识的“真实碎片”的滋养下,散发出一种奇异而厚重的光辉。
他仿佛承载了一个缩小的、由无数真实瞬间构成的悲欢离合宇宙。
他能感觉到,那些随波漂流的“星尘”,并非完全沉寂。
它们之间存在着某种极其微弱的、基于“真实”本质的量子纠缠般的联系。
它们像无数散落在黑暗海洋中的荧光孢子,虽然微弱,但并非死物。
他不知道这些“星尘”最终会有什么用。
也许它们永远只是漂流的数据尘埃。
也许,在未来的某一天,当“真实”的火焰足够炽烈时,它们会成为重塑意识的……种子。
就在他专注于一次新的“星尘葬”时,一股远超以往任何一次的、带着明确疑惑和探究意味的感知,如同冰冷的探针,精准地刺入了这片区域!
不是例行扫描!是更有针对性的、带着智能的分析!
系统似乎终于开始注意到,在最终删除权限执行的区域,存在着某种无法用“数据涨落”完美解释的、极其细微的异常模式!
顾悰心中警铃大作!
他立刻终止了即将进行的操作,将自身存在彻底隐没,如同水滴融入大海。
那道带着疑惑的感知在附近徘徊了许久,仔细分析着每一条规则锁链的状态,甚至开始尝试回溯之前几次删除操作的数据记录。
顾悰能感觉到,一层无形的、更加细密的监控网络,正在这片“存在性定义层”悄然铺开。
系统的免疫机制,终于开始对“规则黑客”这枚深水炸弹,产生了反应。
他的好日子,恐怕要到头了。
但他看着意识深处那一片由无数“星尘”汇聚成的、微弱而温暖的星海,心中没有丝毫后悔。
他窃取了死亡的权柄,为虚无的终结保留了一份真实的备份。
这本身就是对“主叙事流”最大的讽刺,和最有力的反抗。
接下来,他将面对升级的猎杀。
而他的手术刀,也已经淬炼得更加锋利。
规则黑客与造物主系统的终极博弈,
即将进入……刺刀见红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