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8、我了解的赫尔辛基 ...
-
晚上九点了,赫尔辛基还处在黄昏中。我准备盯着外边的天空,看看到底几点才能天黑。在手机上查了一下,天气软件上边显示,赫尔辛基太阳落山的时间是21点04分。
我们住的宾馆标准间,还是很小的,老姜仍是哎呦的。我拿着从家带来的书,到宾馆那个微型的大堂读。在这儿看书,想要到外边透口气的话也方便,走上十来步就跨到了门外。也确实需要到外边透透气儿,旅行团来了好几拨。大队人马一进来,宾馆大堂立刻十分拥挤了。要等过个十分钟八分钟的,人陆续去房间了,大堂才又宽敞些。
除了人来人往拥挤的压抑,还有另外一样压抑,也不得不出去透透气儿。赫尔辛基人喜欢用灯泡,而且是那种通了电以后还能看见灯丝的。以我不甚准确的常识来判断,灯泡大约是二十五瓦左右的。爱迪生的故乡确实离这儿不远,隔着波罗的海相望。可能爱迪生和芬兰人有亲吧?也可能芬兰人就喜欢节能,能看见就行。至于看没看清,小问题,走近了不就看清了吗!太压抑。
今天早上的雨,下得异常黏人。不大不小,不紧不慢,还湿冷湿冷的。小张说,接我们的大巴就停在边检口岸的停车场里,走过去没多远。面对阴雨天,同行的团友们一看就经验丰富。从包里取出雨伞的速度,就像在纸抽盒里抽出一张纸巾似的。我没有雨伞,只能用手遮在头上,聊以慰藉一下自己的脑袋,不被冰冷的雨点直接砸中罢了!
来到赫尔辛基的第一站,是去一个叫西贝柳斯的公园。当大巴在双向只有两条车道的路上盘来盘去时,我以为我们要到郊区的山里看公园了。路的两边全是树,在冰冷的湿雨里浓绿浓绿的。路上的汽车很少,却总能看见三三两两在雨中骑行的年轻人。这些骑行的人,瘾头可真大!却也比不了我们,我们可是飞了六七千公里来看大树的。
西贝柳斯是个人名,是芬兰著名的作曲家。至于为什么被称为著名的作曲家,大概同那首叫《芬兰颂》的曲子有关。听说,这首曲子是为了鼓舞芬兰人民反抗沙皇俄国的压迫而创作的。所以,西贝柳斯在芬兰不只是位著名作曲家,更像是一位民族英雄。
我对音乐不感冒,我的音乐神经没有被激活。所以,西贝柳斯公园给我的印象只有三个。一个是树多、空气好、安静;一个是那座由六百根长短不一钢管组成的纪念碑,确实很有创意。钢管高低起伏的样子,也像是音乐在流动着;另外一个是银色金属的西贝柳斯头像雕塑。头像旁边的不规则金属,也像是含有音符的意义。
本以为离开了俄罗斯,就不用看教堂了,可以看点儿风物人情什么的。我想错了。到了芬兰,还要继续看教堂。不过,这里教堂上边的那个洋葱头要比俄罗斯教堂上边的洋葱头小了几号,也没那么华丽。这大概与一百多年前,俄芬之间的地位有关。毕竟,曾经的主子可以又大又华丽,曾经的下人就要朴素些的。
为什么总要来看教堂?这个疑问,我问过导游小张。他的回答是,欧洲的教堂,代表着建筑艺术的巅峰。我相信他说的话。因为我们看过的每座教堂,由内到外都像是被仔细雕琢过的艺术品。而且,在上百年是时间里能维持这样的“如旧”,也要花许多钱。欧洲人在对待教堂这件事儿上,十分慷慨。但小张只说了一句话的上半句,把下半句咽了回去。参观教堂,绝大多数情况下是免费的。毕竟,谁敢收上帝子民的门票,上帝能整死他!在这一点上,外国的上帝不如中国的佛祖看得开。
星期一,有雨,上帝不在“红教堂”上班,教堂的工作人员自然也不会来。我们一行人只能在红教堂外面走走,拍拍照什么的。教堂周围静悄悄的,俯看的赫尔辛基城也是一片寂静。一块小石头落到地上,都能惊起三两只飞鸟。
上午看的第二个教堂,是岩石教堂。说它是教堂,不如说它是一个音乐厅。教堂四周全是岩石墙壁,褐色的穹顶像是一个巨大的盘子。穹顶与墙面之间,由许多根混凝土梁连接着,上边覆盖着玻璃。整个教堂,就像是在一块巨大的石头上,向下凿了很深的空间。岩石教堂大约是因为更像个音乐厅的缘故,所以这里是收门票的,三欧元。
走过收票口旁的那段石廊,是教堂最上边的一排长凳。在左手边的那面岩石墙上,分成四列嵌着许多根钢管。钢管的下面,是一架有四层键盘的钢琴。我们进去参观的那十多分钟里,一个小伙子在四层键盘的钢琴上弹了两首曲子。悠扬舒缓的琴声,就是从上面那四列钢管里出来的。岩石教堂是年轻人举办婚礼的首选场所,婚礼的排期已经到半年之后了。
赫尔辛基还蛮有意思的,不光有红教堂,还有白教堂。白教堂附近,又是一个景点很集中的地方。白教堂盘踞在地势的最高处,正对着的台阶下边,是那位被刺杀的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雕像。广场上的鸽子不知道是谁派来的,总在故意找茬。它们轮番站在亚历山大二世雕像的头顶上,每次一只。飞走了这只,来了那只。反正,总有一只鸽子站在上面。
白教堂左边是赫尔辛基大学,右边是芬兰议会大楼。没看明白!就算芬兰的人口只有五百多万,那这两机构的大楼也太小了!
小广场上有几十号不知道是土耳其人,还是芬兰人。他们排成松散的两行队伍,手里拿着土耳其国旗左右摇晃着,嘴里嚷嚷着什么口号。听说是在抗议,但到底为了什么抗议就不清楚了。
赫尔辛基的南码头,确实风景独特。一个小小的海湾里,停靠着好多帆船。大一点儿的帆船,甲板上方有两层。小一点的,看上去能坐下两人一狗就不错了。真的都是带着桅杆,能升起风帆的那种船。一串串白色的,特别干净的小船停在一起,还挺漂亮的。
沿着南码头的石头路走上一会儿。边走边看街边琳琅的店铺,这会儿好像才是在旅游了。每个小店都有自己的特色,有的门前装饰着许多鲜花;有的看上去古雅高贵,落地窗里透出橘黄色的灯光;有的像是水手们聚会的酒吧,门前装饰着一个巨大的螺旋桨。
赫尔辛基人好像不知道什么是赶时间。我们早上在去西贝柳斯公园的路上,看见了好多伙骑行的人。下午在白教堂和南码头这边,又看见了很多骑行的人。南码头街边的小店里,不管是服务员,还是坐在窗边品着咖啡的客人,全然一副悠然愉快的样子。羡慕!嫉妒!我们来南码头这边转转都被限定了时间,要在五十分钟内回去的。
南码头的附近,有一个露天的集市。买海鱼的摊位比较多,其他的东西比较少。女儿在那买了一点儿水果,花了十五欧元。换算成人民币一百二十元左右,但那点水果看上去十分可怜!叫什么来着?名字稀奇古怪的。即便是用汉语标注的我都记不住,更何况还是以芬兰语标注的名字。算了吧,不费那个劲儿去想了。
上午去这次旅行约定的购物店时,买了四百二十欧元的蓝莓片。纯植物萃取的蓝莓片,是芬兰特产,保护视力效果不错。在欧洲买东西,既不用担心有假货,也没必要讲价格。只要自己觉得物有所值,价格能承受就行了。在旅游购物店,同样的东西价格会高些,但不可能买到假的。要是真买到了假的,那相当于买彩票中了大奖。
下午从南码头回来后,我们又到了第二个约定的购物店,卖琥珀的。要不是妻子拦着,我就对那个蜡黄蜡黄的琥珀冲动了。当然,冲动不是去伤害琥珀,那玩意没有生命。我的意思是买下来,给妻子戴。那块如温玉般的琥珀,有三分之二烟盒那么大,手感又软又滑。价格折算成人民币的话,大约是两万七千。可以付现金,也可以刷卡。妻子觉得价格太高了,买了就是“大头”。而处在“上头”边缘的我,硬是被妻子推到了店门外,凉快凉快!
站在琥珀商店门外抽烟时,对面挪威大使馆出来一波人。看那左顾右盼的样子,就知道里边高级官员了。四五个保镖戴着耳麦,西装革履,四肢匀称,看着就很舒服。他们迅速地钻进前后两辆汽车里,飞快地开走了。这根我想买琥珀没啥关系,我就是顺便提了一嘴。
吃完晚饭,天还大亮着,我们就被送到了这个像是在郊区的宾馆。街上连个人影都没有,汽车也半天不见一辆。老姜哎呦着说,这是浪费时间。但我不明白,要是抓紧时间的话,应该去做什么?明天我们要横穿波罗的海,去爱沙尼亚的首都塔林。
一天的赫尔辛基之行,我们算不上来过芬兰,可以算路过了赫尔辛基。现在是赫尔辛基时间的21点43分,外边全黑了。总结一下所感知的赫尔辛基,是:秋雨、茂树、钢管、教堂、帆船、琥珀和悠然的人。
20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