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首次测试 ...
-
晚上九点五十分。苏念提前端坐在书桌前,调整好摄像头,确保光线将自己最完美的四十五度角呈现出来。但今晚,她的心情与往常那种小鹿乱撞的期待截然不同,带着一种实验室小白鼠般的冷静,甚至是一丝隐秘的……挑衅。
她决定进行一次压力测试。一次主动的、偏离常规航道的试探。
她反复咀嚼着与顾云深这近一年来的点滴。那些思想的碰撞,灵魂的共振,如此真实,如此滚烫。她无法接受夏淼那个“楚门世界”的判词。她要证明,顾云深的博学、他的深刻、他与她的同频,是真实的,是源于他内在的星辰大海,而非针对她的“考前划重点”。
她选择了一个相对冷僻,但恰好是她近期偷偷钻研的领域——文艺复兴时期某位非主流诗人一句佶屈聱牙的箴言。她记得自己只在远古时期,在一个早已长草的博客上,写过一篇关于这句诗的碎碎念,而且设置了私密可见。她可以拍着平胸保证,顾云深绝无可能通过正常渠道扒到这份“黑历史”。
她的计划很简单:在今晚的通话中,故意错误地引用这句诗,并曲解其内核。如果顾云深只是基于大数据对她进行“投喂式”表演,他大概率会附和她的错误观点,或者滑不溜秋地转移话题。但如果他拥有真实的、硬核的知识储备,他应该会毫不犹豫地指出她的错误。
这是一场豪赌。可能会让她显得像个学术菜鸡,也可能炸掉今晚的聊天氛围。但比起验证心底那日益膨胀的疑团,这点面子工程,不要也罢。
十点整。屏幕亮起,顾云深准时上线。他今天似乎电量不足,眼下的黑眼圈比国宝还敬业,但在看到她的瞬间,眼神依然像通了电的灯泡,瞬间亮起,嘴角牵起熟悉的温柔弧度。
“晚上好,苏念。”他的声音带着一丝被砂纸磨过的低哑。
“晚上好。”苏念努力让声线保持平稳,“今天过得怎么样?你看上去需要充电五分钟。”
“还好,处理了一些代码里的幺蛾子。”顾云深轻描淡写,随即关切地反问,“你呢?今天能量条似乎满格?”
他的雷达依旧敏锐。苏念心底警铃微作,面上却笑靥如花:“嗯,今天大扫除,翻出些老古董,想起一句很久以前读过的诗,特别有感觉。”
“哦?什么诗?”顾云深很自然地接球,身体微微前倾,进入倾听模式。
来了。苏念深吸一口气,用一种带着怀旧和些许伤春悲秋的调调,缓缓念出那句被她魔改了几个核心词的诗句,并附上了自己完全跑偏的解读:“……你看,诗人在这里是不是在表达一种对世俗功名的彻底下头,觉得一切都是镜花水月?”
她说完,心脏在胸腔里玩命蹦迪,眼睛像探照灯一样锁定屏幕里的顾云深,不放过他脸上任何一丝像素点的变化。
顾云深听着,眉头几不可察地蹙了一下,那是一种遇到知识盲区或认知冲突时的本能反应。短暂得像流星划过。随即,他露出了沉思的表情。
苏念的心一点点沉向谷底。他犹豫了?是在疯狂后台检索数据库吗?还是在CPU干烧评估该如何接招?
然而,下一秒,顾云深开口了,语气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笃定:
“苏念,你引用的这句诗,我碰巧读过。不过,我想你可能是记忆开了个小差。原句应该是……”他行云流水般背诵出了完整的、正确的诗句,发音带着古老语言的咏叹调。
苏念的呼吸猛地一窒。
他继续道:“而且,关于它的解读,主流观点和你理解的‘下头与幻灭’有些出入。这位诗人在这个阶段,虽然对教廷的骚操作和社会的阴暗面颇有微词,但其内核更多是寄托于一种精神上的飞升,试图在混沌中建立某种神圣秩序感,并非完全的摆烂。你提到的‘镜花水月’意象,在原语境里,其实更偏向于一种……涅槃重生的隐喻。”
他的解释清晰、有料、层层递进,不仅精准打靶她的错误,还附赠了更广阔的历史背景和文学批评视角,完全碾压了苏念那篇陈年博客的幼稚理解。
这绝不是临时抱佛脚能达到的境界。这需要经年累月的阅读积累和独立思考。
苏念怔怔地看着他,大脑当场宕机。心底翻涌的,不是被当众打脸的尴尬,而是一种巨大的、混杂着释然、羞愧和更深层次迷茫的海啸。
释然的是,他的才华是硬通货,并非针对她的演出。夏淼的“楚门论”在这一刻似乎被证伪。
羞愧的是,自己竟然用如此不光彩的手段去试探他,怀疑他。
而迷茫的是……如果他拥有如此浩瀚的知识宇宙,为什么在整整一年的交流中,他展现出的兴趣版图,几乎与她高度重叠?世界那么大,学问那么深,为什么他偏偏只与她探讨她雷达范围内的那些?这难道不也是一种另类的“精准投喂”吗?
“苏念?”顾云深见她久久沉默,眼神染上担忧,“是我说得太直球了吗?抱歉,我没有质疑你理解的意思,文学解读本就是一千个哈姆雷特……”
“不,没有。”苏念猛地回神,挤出一个职业假笑,“你说得对,是我记串了。谢谢大佬指正。”她的声音有点发飘。
顾云深仔细端详着她的脸色,似乎想确认她是否真的没往心里去,然后才松了口气,笑道:“能和你进行这种头脑风暴,是我每天的高光时刻。”
他的笑容一如既往的温暖,眼神专注而坦诚。
可苏念却无法再像以前那样,毫无防备地沉溺进去。
这次测试,她成功验证了顾云深不是个水货,他肚子里有真材实料。但与此同时,她也更加清晰地感知到那种被无形之手精心“编排”的诡异感。
他的博学是真的。但他只在她熟悉的、或者她潜在感兴趣的赛道上,恰到好处地炫技。
这比单纯的欺骗,更加令人毛骨悚然。
它意味着,有一个庞大的、关于她的信息过滤器在默默运行。它负责筛选出顾云深需要展示的面貌,隐藏起其他可能不那么“适配”的棱角。
这场测试,非但没有打消她的疑虑,反而将她抛入了一个更深的漩涡。
她看着屏幕里那个完美得如同建模的男人,第一次如此清醒地认识到:
她所以为的“灵魂共振”,可能只是一场精心导演的、双向的信息茧房。
而她,既是台下鼓掌的观众,也是这场盛大演出中,身不由己的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