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第七章 ...
-
岳飞当然也不会闲坐着,他练兵缉盗,自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几个月下来,竟是还没上战场,军心所归,甚至比上一世更为肃然诚服。
靖康二年九月,皇帝命岳飞亲率五万大军,北上抗金。
金皇听闻赵桓在应天府号召勤王,用岳飞为天下大元帅,聚兵拒敌,不觉大怒,、即令金牙忽银牙忽二元帅,各领兵五千为先锋。又下令大王子粘罕,同着元帅铜先文郎,率领众平章,领兵十万,杀奔应天府而来!
行军自八盘山,便与金军先锋遇上。岳飞令三百军士用强弓硬弩,在两旁埋伏。命帐下七品都统张英前去带了五十人马引战。
初次交战,宋军以八百精兵大败金兵,金牙忽银牙忽两先锋死在岳飞抢下。这一战,全歼金军一万人。
这是宋金交战史上的第一场胜仗,且是以少胜多,岳飞之名名扬天下。
不日,行至青龙山处。
岳飞对张所笑道:“此山比之八盘山更妙,这一次粘罕来了,定叫他有去无回。”
张所笑道:“殿下用兵,老臣佩服。殿下只管吩咐就好。”
岳飞微笑着点头,看向他手下众将:“有张帅这句话,我就放心。还望诸位将军齐心协力,打消金国图谋,灭了金国嚣张气焰。”
岳飞手下之兵,俱是从勤王军中挑出的精锐,帐下将领,除了与他自小长大的王贵,张保,汤怀,其余全是他这几个月剿匪降服的山大王。也是前世他帐下大将。他自然也信得过。
结果这一战打了三天,歼灭金兵七万余人,平章等十二人。岳飞活捉了金国王子粘罕,他手下杨再兴杀了元帅铜先文郎。
这场战争金国兵将心神俱憾,但岳飞麾下大军士气高昂。
至此金国南侵以失败告终。
至此,岳飞之名,妇孺皆知。
十一月,大军还朝。
皇帝大喜,大封将士。
十一月,金皇遣使者谈判,两国签定五十年互不侵犯条约,大宋放回金国大皇子粘罕。
此时,朝臣们提议迁回国都汴梁,天子以为然。
靖康三年四月,天子重新回到京都汴梁,时隔一生,再次回到皇宫。
靖康三年五月,天子颂守节节度使陆登等人。又有礼部侍郎李若水宁死不屈,高风亮节,犒赏其后人。
天子表现的温情款款,颇有人情味,朝堂民间一片称颂。
皇帝加封敬王岳飞开府仪同三司,食邑三千五百户。岳飞固辞,皇帝不悦道:“昔日永宁王乃质子之身,建安天子厚赐王爵,永宁王安然无辞。今岳郎你朕之伴侣,朕亲封敬王,克前人未尽之功,固辞不受却为那般?”
岳飞也只得受了。
朝中慢慢又明争暗斗起来。
皇帝态度不明,岳飞冷眼旁观。
大概只有这两人才真正明白,金国狼子野心,只怕这份合约他们连五年也遵守不下去。
靖康三年九月,发生了一件可大可小的事。
当日和徽宗一起被抓到金国的抗金义士秦桧逃回了汴梁。
皇帝和岳飞面面相觑,随后双双莞尔。
皇帝下旨在崇政殿召见秦桧。
秦桧心中并不像脸上表现的那么平静。
他在两年前就恢复了前世的记忆。对于这个似是而非的大宋他惶恐过,疑惑过,但终究还是决定回来。
毕竟,不管如何,他都是要回来的。
岳飞这次这一仗打得漂亮,这个赵桓对于岳飞也太过信任。
他想到了一种可能——这个皇帝也是知道前世的。
可是,那又如何?
在金国坐井观天多年的皇帝大约也只知道口口声声要迎回二圣的岳飞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