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44、荣耀 ...

  •   元春其人在红楼中便如烟花一般,一夜璀璨之后,寂然无声。王喜凤不懂上层们想布怎样的局,可元春是颗明晃晃的棋子没错了。
      人在江湖,不论贵贱,谁也免不了被当做棋子的命运。
      贾家早已无力执掌局势,王子腾看着春风得意步步高升,焉知不是惑敌之计。所谓的四王八公,各有心思,早不是曾经的铁板一块。
      王喜凤这样离家族核心尚有十万八千里的边缘人,更不会了解到其中的秘辛。这样无知无觉的幸福生活,其实也挺美好。贾府未来的发展大计自然有高个子们去头疼。就如赵姨娘,平日里上蹿下跳好像哪哪都有她,可府里真有事,她也只能做个缩在角落里恍然如梦的鹌鹑。
      小人物往往连知晓自己命运的资格都没有。
      如今倒也不是替贾府操心未来的时候。毕竟还有鲜花着锦烈火烹油燃尽贾府最后一丝气运的省亲剧情没走呢。

      贾府姑娘们的日常相对固定。除了三节两寿,或者夫子告假,没有双休也没有月休,若不是女孩子的课量不大,王喜凤还真适应不了这样缺乏自由度的学习安排。
      就像宝玉,为啥厌学那么严重,动不动就装病逃课?学堂课程排的满,时不时还有罚抄,夫子照本宣科,各种负面效果加持,能学进去的人真的干什么都能成功。
      天气越来越冷,无论起床还是出门就越发考验人的意志力。虽说谁也不缺那件从头遮到脚的大氅,可被风刮的生疼的脸何其无辜!
      这日起床只觉得格外冷,外头阴沉沉一片,大概又是见不到太阳的一天。中午散了学,王喜凤拿热茶配点心垫肚子,小鹊又来了。

      入了冬,赵姨娘那里的消息就多起来。不是病了要补身子,就是冷了要添物件,用的自然是贾环的名义。
      王喜凤很理解赵姨娘的心理。
      贾母在意几个女孩子,王夫人自然不能薄待了去,一应份例都是上好的,偶尔还赏些别的。而贾环就没这待遇了。贾母和王夫人都不怎么上心,贾政更是从来不管这些内宅之事,赵姨娘想上眼药都找不到拉踩对象,只能将主意打到探春身上。
      王喜凤理解赵姨娘疼爱儿子一片慈母心,也不是不舍得赵姨娘讨要的那些鸡零狗碎的玩意,可她并不喜欢有人总是这么有恃无恐。赵姨娘是笃定探春不会将这种事情声张开,才越发舍下脸面来试探她的底线。
      其实赵姨娘并不缺那一两半钱的银子。她受宠多年,贾政看着也不是个抠门的,不可能没存私房。要知道为了整宝玉跟凤姐,她可是大手笔许了马道婆几百两银子。
      她只是不忿探春跟她不亲近,变着法子找存在感罢了。再则,无论是王夫人还是贾母赏的东西(如笔墨衣料等)都是上好的,无论她还是贾环都摸不着边,也就只能从探春这里要一些过过瘾。贾环也能达成类似“宝玉有的我也能拥有”的错觉。

      一直说探春跟赵姨娘关系复杂,并不是仅仅是嫡庶问题。否则,贾环跟赵姨娘那么亲近,怎么探春就要避开一射之地?不过是探春一个姑娘家,为了以后身份高一些好找婆家,打小就抱给了王夫人抚养,大些又去了贾母那里,本意就是淡化她庶出这个短板,自然不能大张旗鼓跟赵姨娘上演母慈女孝。
      这样就把探春架到了半空。她亲近赵姨娘,则前功尽弃;不亲近,又让人说嘴,便是生母赵姨娘都觉得她凉薄。
      王夫人稳坐钓鱼台,可不就是明白这一点?
      偏赵姨娘按捺不住,分分钟露出行迹。府里谁得了什么东西,那是半点都藏不了。贾环得了好处,更是忍不了半点,肯定是要炫一炫的。届时无论是探春主动孝敬的还是赵姨娘母子索要的,从结果上看都表明她们不愧是血脉至亲,关系亲密。
      这样会碍谁的眼,一目了然。
      作为一个知道自己讨好不讨好王夫人都没啥好结果的无辜游戏玩家,她并不在意王夫人的心情。问题是赵姨娘不知道呀,她却毫无顾虑。难怪“不是蠢就是坏”这样将人一棒子打死的结论会在网络上大受追捧呢!

      小鹊虽然顺利带回了两支上好的湖笔,心里却一阵阵发慌。三姑娘虽然看着和颜悦色,让人给她上茶,又吩咐立即开箱子找笔,可临行时侍书送她出门时瞥她的那一眼真的有些不同寻常。
      虽然她知道这种时候若是扭头就走,能避开许多的麻烦,可她却不敢。毕竟没有这回还有下回,除非以后她都不用替姨娘跑腿办事。
      要不说这小鹊机灵呢,一个人的耐心是有限的。这回躲过了,下回可能从和风细雨酝酿成暴风骤雨呢?
      侍书很满意她的上道,压低了声音道:“近来环三爷那边办事的人有懈怠还是如何?我们姑娘说,她虽不方便亲自出面,倒可以寻个时机跟琏二奶奶或者太太撒个娇提一提。”
      小鹊心里按按叫苦,却不得不硬着头皮敷衍过去。
      侍书根本没指望她答出个所以然来,不过是让她传个话而已。至于赵姨娘是继续作还是收敛些,那是之后的事了,想必姑娘自有安排。
      王喜凤其实没什么心思跟赵姨娘搅和。收敛些彼此清静,若还是这么三不着两,她只能上演技了。有些人真的不能拿正常脑回路去揣度,你想留体面,人家可能觉得你好拿捏?
      她总归是个当棋子的命,还是远嫁那种,顾影自怜都来不及,哪来的闲情雅致去呵护别人的自尊心?

      很快,大家都没这个闲工夫动心眼子了。
      先是元春封妃的大喜事犹如春雷般击中了所有人的心。傻子都知道家里出个皇家人能带来什么样的荣耀。
      之后,离家一年多的贾琏终于带着林黛玉顺利返京,一群人聚在荣庆堂又哭又笑。贾琏给老太太磕了头,早被贾政贾赦叫出去商讨大事。女眷们寒暄了一阵,便陆续散去,给这对祖孙留出说私房话的时间。
      林家诸事贾琏早在给贾母的信中汇报过,对于黛玉的安排,林如海也在病逝前送信与贾母做了交代。故贾母跟黛玉只是问起一路辛苦,身体如何,吃什么药等等。
      宝玉从学堂回来,得知林妹妹已然回府,连绛云轩都来不及回,见过贾母便要去看林妹妹。贾母劝他消停些,妹妹刚回来,且容她歇口气缓一缓罢。
      宝玉远远望见黛玉那边有人进进出出,搬箱子抬水闹腾的紧,便知道贾母所料不差,转头回房不提。

      贾府各房兄弟姐妹们都收到了黛玉送来的手信,全是上好的笔墨纸砚,有许多都是林如海多年珍藏。这么个心思玲珑的姑娘,家逢巨变,也算一夜长大。她依然沉浸在失去亲人的痛苦中,也对自己的处境有了更深刻的感悟。
      赵姨娘又有话说了。有薛家的大手笔在前,林姑娘如今一样是客居贾府,却只送了一套不当吃不当喝的文房四宝,自然让赵姨娘以为贾环一如既往被打发叫花子似的敷衍了。哪里知道全府的哥儿姐儿得的都是这几样东西。
      二房的大姑娘封妃,赵姨娘与有荣焉,腰杆子都硬挺了几分。府里如今的大事早就传扬开,估摸着要修个气派的园子,迎娘娘省亲。有这等新奇的大事在前,无论探春还是黛玉,暂时都在她的视线范围之外。
      王夫人只觉得赵姨娘这些时日往正房服侍越发殷勤。她与赵姨娘相处这么些年,什么尿性一望便知。赵姨娘时常说些三不着两的话,做些匪夷所思的事,她一向不搭理。有时候人自己就能把自己作死,她近期又着实忙,实在懒得多给眼神。

      贾府出了娘娘,在贾府的社交圈里总得热闹一阵,不仅王夫人,家里的爷们太太奶奶们各有各的忙。摆宴庆贺往来走礼的新一轮交际,直累的上上下下人仰马翻。不巧的是,恰恰碰到年底,工作量再加一倍。凤姐两口子代表着贾家里里外外忙活,虽说有点人逢喜事精神爽的意思,累也是实打实的。
      贾府如今就跟打了鸡血似的,呈现出一种不正常的蓬勃,仿佛肾上腺素爆棚,急需找点什么工作并尽力完成它,以此获取无上的成就感。
      凤姐究竟忙到什么程度?连王喜凤都被分摊了些抄礼单写帖子的活儿,问就是她字写得好。凤姐来请王喜凤帮忙时的原话是:总不能白放着自己家的好帮手不用,反倒去麻烦亲戚们(宝钗和黛玉)?
      啊,这大概就是给王夫人抄佛经抄的好,传出了好名声?
      王喜凤并不反感这样的任务,反倒是凤姐能想到找她,大概也是经过一番权衡。如今两位宝二奶奶候选人有那么些微妙的拉扯感,跟谁亲近都不大好,如果她是凤姐,她也会选择避开。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