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4、瓷皿试新方,海港寻异士 ...

  •   怡亲王府水云轩内,弥漫着一种混合了浓烈蒜香、草药清苦和...一丝焦糊味的奇异气息。新的甜白釉器皿已被苏琳视若珍宝,整齐地排列在特意腾出的干净案几上,在透过窗棂的冬日阳光下,散发着温润如玉的光泽。

      苏琳此刻正全神贯注,进行着一项跨时代的试验--用甜白釉广口罐蒸馏提纯大蒜素油。她小心翼翼地往罐底加入捣烂的蒜泥和少量清水,罐口用多层桑皮纸仔细封住,只留一个极小的孔,插着一根细长的、同样用甜白釉小瓶充当的冷凝管(内装着冷水),冷凝管出口则对准另一个收集甜白釉小碟。

      下方,小碳炉的火苗被严格控制着,只发出轻微的噼啪声。

      小顺子和芸香大气不敢出,一个负责盯着炭火,一个拿着湿布随时准备“灭火”。粘杆处甲十三则隐在暗处,目光如炬地记录着这前所未见的制药景象。

      时间一点点过去,罐内开始发出咕噜咕噜的微响。终于,一滴、两滴...淡金色的油状液体,极其缓慢地滴落在下方的小碟中,比之前静置分层法得到的油滴更加清澈透亮,蒜素特有的浓烈辛辣气息被高度浓缩,带着一种近乎刺鼻的“纯净”感。

      成了!苏琳如获至宝地捧起那只收集了几滴精油的小碟,凑到鼻尖深深一嗅,那强烈的味道让她精神一振,也差点呛出眼泪。有了这套“御用装备”,她的实验室总算摆脱了石器时代,勉强迈入了陶瓷时代。

      喜悦过后,现实的冷水立刻浇了下来。她看着墙角那堆积如山、需要手动剥皮捣碎的大蒜,再对比这蜗牛爬行般的蒸馏速度,以及雍正那张越来越长的试药名单,刚刚升起的希望瞬间被巨大的工作量压垮。

      【苏琳内心(瘫倒):救命...效率是提高了一丢丢,但离工业化生产还差着十万八千里,我的手腕子!我的睡眠时间!四爷,您老人家知道什么叫可持续发展吗?您这是要把我榨成药渣啊!我需要劳动力,需要工具,需要...呜呜呜...】

      她一边哀嚎,一边认命地拿起新剥的大蒜,咬牙切齿地捣起来,脑海里疯狂循环着杠杆、滑轮、齿轮的简易机械图。突然,她动作一顿,盯着石臼里被捣出的蒜汁,一个大胆(且带着点报复性恶趣味)的念头冒了出来。

      【苏琳内心(狡黠一闪):四爷不是要数据吗?不是要祥录其效吗?嘿嘿...】

      她放下石杵,拿起一份新的“试药”记录单。这次名单上是一位宗室旁支的老福晋,症状是“冬日咳喘,痰多气促,入夜尤甚”,典型的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苏琳嘴角勾起一丝专业的微笑,提笔在治疗方案一栏,郑重写下:
      “取新制高纯度‘蒜素精华油’一滴,混合于温蜂蜜水中,每日晨起空腹服下。另,取此油两滴,置于温热水中,以口鼻吸入其蒸汽,每日三次。观察咳喘、痰液性状变化,祥记之。”

      【苏琳内心(邪恶小泡泡):嘿嘿,老福晋,对不住啦!这蒸汽吸入法...保证让您印象深刻!四爷要效果?给您效果,顺便也给您老人家提供点宫廷八卦素材~】

      万里之外,帝国东南海疆的门户--泉州港。

      冬日的海风带着咸腥的湿冷,吹拂这刺桐港(泉州古称)千帆林立的壮观景象。高耸的福船、修长的广船、造型奇特的“鸟船”(闽南渔船),以及几艘挂着异域旗帜、船身更加高耸、船帆层叠如云的“夹板船”(西方帆船),密密麻麻地挤满了航道和码头。码头上人声鼎沸,各种口音的吆喝声、讨价还价声、号子声混杂在一起,空气中弥漫着鱼腥、香料、茶叶、桐油和潮湿木材的复杂气味。

      两个穿着不起眼靛蓝棉布短打、头戴斗笠的精干汉子,如同两滴水融入了这篇喧嚣的海洋。他们正是粘杆处东南司派出的干员,代号“鱼鹰”和“海东青”。两人看似随意地在码头货栈区游走,目光却锐利如鹰隼,扫过堆积如山的货包和形形色色的人群。

      【鱼鹰内心(快速评估):樟木箱装茶叶,麻袋装蔗糖,藤筐装瓷器...大宗货品,市舶司抽分记录应不难查。】
      【海东青内心(锁定目标):那边!弗朗机人(葡萄牙人)的商馆,还有红毛夷(荷兰人)的仓库,他们的夹板船卸下的货箱规格不一,多覆油布,形迹可疑。】

      两人默契地分开。鱼鹰走向一间挂着“顺记牙行”招牌、门口站着几个机灵伙计的铺子。牙行,正是这港口鱼龙混杂之地消息最灵通的所在。

      鱼鹰操着一口熟练的闽南腔,装作打听一批“暹罗(泰国)沉香木”的行市,顺手将一小块碎银子塞进老牙人手里:“阿伯,最近海上可有什么新鲜事?听说红毛鬼又运了些稀罕物件来?”

      老牙人掂了掂银子,浑浊的眼睛闪过一丝精明,压低声音:“后生仔,稀罕物件?有倒是有,红毛鬼那边,前些日子卸下来几个大铁笼子,用黑布蒙得严严实实,神神秘秘,听说是从什么‘阿非利加’(非洲)运来的活物,叫什么‘其拉夫'(长颈鹿),长得怪模怪样,脖子老长!弗朗机人那边嘛...”他左右看看,声音压得更低,“他们运来的箱子里,有几口特别沉,上岸时磕了一下,听声音...不像是香料瓷器,倒像是...铁家伙!”

      【鱼鹰内心(警铃微震):活物?铁家伙?非贸易常物,需查】

      与此同时,海东青则绕到了红毛夷商馆的后巷。他身手敏捷地攀上附件一处货堆,借着阴影的掩护,观察着商馆后院。果然看到几个穿着紧身短上衣、灯笼裤的红毛水手,正指挥着苦力将几个盖着油布的长条木箱搬进一间加固的库房。箱子沉重,苦力步履蹒跚。一个看似管事、留着大胡子、穿着考究呢绒外套的红毛夷人(荷兰东印度公司代表范.德.文特尔),正拿着一个硬皮本子,用鹅毛笔快速记录着什么,神情专注。

      【海东青内心(凝神):箱体狭长,形制特殊,绝非普通货物,那红毛管事手中之物...似书非书,上面画满怪异符号】

      几天后,两人在市舶司外围的茶馆碰头,交换情报。

      鱼鹰:“打听到了,弗朗机人上月确实进过一批特殊‘药材’,登记的是‘金鸡纳树皮’,数量不多,被一个姓林的粤商高价收走了,据说此物极其苦涩,专治‘打摆子’(疟疾)”
      海东青:“红毛夷的箱子里,可能是‘火器’!我摸到他们丢弃的油布,有浓重的油脂和硝石味!那管事手里的本子,画着各种精巧的杠杆、齿轮图样,还有看不懂的文字标注!”
      鱼鹰:“还有!码头上的通译说,前几日有个落魄的泰西人(泛指欧洲人),像是传教士,在找船,想北上。那人会几句生硬的官话,总念叨什么‘上帝的旨意’、‘传播真理’,还随身带着几本厚厚的大书,封面上画着...人的骨头和肉(解剖学),脾气古怪,没人愿意载他,现在窝在城南破败的天主堂里”

      【鱼鹰、海东青内心(碰撞出火花):金鸡纳树皮(奎宁),疑似火器图纸,懂人体构造的泰西传教士,这泉州港,果然藏着皇上要的“奇人异技”!】

      养心殿。

      灼火将胤禛冷硬的侧脸映照在御案后的屏风上。他面前摊着两份密报。

      一份来自水云轩:详细记录了苏琳使用甜白釉器皿成功提升蒜素精华油纯度的过程,附有清晰的新旧油样对比描述(色如淡金,质更澄澈,气愈辛烈)。同时,也如实汇报了为那位老福晋制定的“口服+蒸汽吸入”创新疗法,以及预计的“显著疗效”和可能的“轻微刺激反应”。

      另一份,则是粘杆处东南司以六百里加急送来的泉州密报。上面清晰的列着:
      一、查货线索:金鸡纳树皮(奎宁)少量入港,去向粤商林某。效用:或可治瘴疟(鬼热病)。”
      二、疑点:红毛夷商馆秘运沉重长箱,疑为火器。其管事持有绘制精巧杠杆、齿轮图之册
      三、发现目标人物:泰西传教士一名(姓名不详,自称保罗)),滞留城南旧天主堂。通晓人体骨骼脏腑图(疑为医士),性情孤僻,欲北上。

      胤禛的目光在“金鸡纳树皮”、“治瘴疟”、“机巧图册”、“通晓人体骨骼脏腑图”这几个词上反复流连。指尖的墨玉玄蛇扳指,在烛光下流转着幽深的红芒。

      他缓缓抬起眼,目光似乎穿透了重重宫墙,看到了水云轩里那个正对着大蒜咬牙切齿、却又总能捣鼓出“奇迹”的身影。

      他拿起朱笔,在泉州密报上,于金鸡纳树皮、机巧图册、泰西传教士保罗三处,重重圈下!

      “着粘杆处东南司:
      一、追查林姓粤商,务必寻回金鸡纳树皮,验明效用。
      二、设法取得红毛夷管事手中图册副本或祥录其要!
      三、严密监控泰西传教士保罗,探其虚实深浅,寻机接触!”

      笔锋如刀,力透纸背。帝王的目光,已牢牢锁定了泉州港涌动的暗流。他像一个最精明的棋手,将苏琳这枚异数之棋,与泉州寻来的三枚奇子,一同推向了名为“帝国未来”的棋盘。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74章 瓷皿试新方,海港寻异士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