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赎骨 ...

  •   青布车帘掀开的刹那,黎澍袖中仿品判官笔突然寸寸龟裂。
      车中人蟒袍玉带,面皮却像糊歪的纸人——正是三年前他亲手从甘肃刑场救下的“知府”苏克哈!
      “黎大人别来无恙?”苏克哈指尖捻着支真品判官笔,笔毫浸在琉璃盏的血浆里,“您押当的宝贝,我可日日用童犯心头血养着呢。”
      文森特突然暴起扑向马车:“艾米莉的眼角痣为什么在你万民伞上?!”
      苏克哈轻笑挥手,车后转出个戴镣铐的少女——金发碧眼,右眼角一点朱砂痣灼目!
      “哥……”少女嗓音嘶哑如砂纸磨铁,“甘肃的粥棚……是炼人油的……”
      ---
      文森特脑中炸开腥臭的记忆:
      乾隆五十四年,甘肃旱灾。苏克哈的粥棚热气蒸腾,幼妹艾米莉捧着破碗欢呼:“哥!有粥喝了!”
      可木勺捞起的……分明是半截浮肿的手指!
      他拽着妹妹逃时,见棚后大锅熬着粘稠人膏,官吏笑着将膏液灌进蜡烛模具。
      “傻洋妞。”苏克哈踹倒文森特,“你们兄妹的蓝眼睛,正好做‘佛光烛’的点睛料!”
      混乱中艾米莉被拖走,她最后的声音扎进文森特耳膜:“跑啊!别回头!”
      “我回头了……”文森特此刻颤抖如落叶,“我看见你的蓝眼睛……在蜡烛里烧。”
      ---
      苏克哈将真品判官笔抛向黎澍:“笔还你,换这洋大夫的命。”
      黎澍接笔的刹那,左臂冤魂刻名剧痛——石锁的悲鸣混着艾米莉的哭喊,几乎撕裂魂魄!
      “黎澍!”塔娜突然割破掌心按在他臂骨上,萨满血纹路般渗入刻痕,“你骨头里的声音……太吵了。”
      暖流涌入时,黎澍听见石锁的耳语:“黎举人,选活路!”
      他猛地将判官笔扎进自己心口!
      鲜血顺着笔杆沟槽灌入琉璃盏,苏克哈怀中的血盏突然炸裂。
      “阴司判官笔认主——”黎澍脸色惨白如纸,“除了我心头血,它谁的命都不收!”
      ---
      血浆迸溅中,艾米莉颈间镣铐“咔嗒”断裂。
      她竟从口中吐出一枚蜡丸,捏碎后露出半块发霉的窝头!
      “石锁哥给的……”艾米莉将窝头塞进黎澍染血的掌心,“他说您最爱吃这个。”
      黎澍如遭雷击——蜡丸窝头正是当年山东祭坛上,石锁省给他那半块!
      苏克哈突然尖啸着撕下面皮,露出遍布尸斑的真容:“你以为救的是人?”
      他腹腔“噗”地裂开,钻出数百条沾血的经卷虫——正是阿林保胸刻的金刚经文字所化!
      “和珅大人用万卷佛经养我们。”虫群聚成苏克哈的头颅大笑,“佛光?不过是人油烛照出来的!”
      ---
      虫群扑向众人时,老陶突然砸碎酒葫芦,将烈酒泼满全身:“老子盗了一辈子墓,今天烧回真佛!”
      火折子点燃胡须的刹那,塔娜的骨铃卷起旋风,将火焰旋成火龙卷吞向虫群!
      “不要!”黎澍想起老陶妻儿死于火灾的旧事。
      火焰中的老陶却咧嘴一笑:“判官大人,替我刻个名——就写‘酒鬼陶三’!”
      经虫在火中劈啪炸响,竟凝成和珅的虚影:“黎澍,七月十五圆明园,本官等你用判官骨……”
      话未说完,艾米莉抓起燃烧的窝头砸中虚影:“你们连孩子的口粮都偷!”
      虚影溃散时,远方突然传来钟鸣——
      乾隆皇帝驾崩了!
      ---
      京郊荒道上,黎澍背着烧伤的老陶跋涉。
      每走一步,心口的笔伤便涌出黑血,将怀中那半块窝头染得更暗。
      “黎举人……”背上的老陶气若游丝,“石锁那孩子……跟我孙子真像……”
      他忽然哼起俚俗小调:
      “窝窝头,蘸香油,白案师傅愁白头……”
      “愁完饥荒愁血税,愁得童子变骷髅!”
      塔娜默默撕下衣襟裹住黎澍心口。布条缠紧时,他看见她腕间旧疤叠新伤——全是喂血留下的。
      “塔娜。”黎澍将染血的窝头掰下一块给她,“萨满的血……什么味?”
      少女舔舔干裂的嘴唇:“跟你刻在骨头上的名字一样……又苦,又烫。”
      夕阳将众人影子拉长,像一地碎裂的魂魄。
      文森特搀着妹妹突然开口:“去澳门吧,毁了那吃人的妈阁庙。”
      艾米莉蓝眼睛映着晚霞:“哥,这次我绝不让你一个人回头。”
      文森特替妹妹梳头时嘀咕:“这打结的金毛,比验尸房的肠子还难解!”
      艾米莉反手将窝头渣塞进他嘴里:“堵不住你的臭嘴!”
      “摇疍船,葬深湾,窝头换得白骨帆……”
      “贵人烛,童子惨,判官笔写奈何寒!”
      黎澍将半块窝头捧给朝阳:“石锁,你省下的不是口粮。”
      晨光中,窝头孔洞里钻出一株嫩绿的新芽—— 在这人吃人的世道,总有人把活命的机会,塞进别人嘴里。
      众人夜宿破庙时,黎澍心口判官笔突然自己立起,在墙上血书:
      “七月初七,葡商费尔南多携‘龙气烛’离澳。”
      “押运人:盛住之女盛娇娇(年十二)”
      血字下角,竟浮现一枚小小的窝头印记!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