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初程 ...

  •   下午六点的影视基地停车场还堵着,黎聿的保姆车刚停稳,副驾的经纪人就递来份打印好的名单:“《春日舞台》的学员资料,刚整理完。晚上抽空过一遍?”

      黎聿刚解下安全带,指尖捏着资料页翻了翻,目光在“导师阵容”那栏顿了顿——沈砚之的名字挨着他,后面印着“音乐导师”的标注。他眉梢微挑,没说话,只把资料折了折塞进外套口袋。

      七年前他们本是同一个预备团的,一个主唱一个舞担,练歌房里常凑着改动作、顺和声,是旁人眼里拆不开的一对。后来团没出道就散了,两人各奔东西;五年前又以不同方式同时出道,再后来在行业酒会上遇见,也只成了擦肩而过、相视一笑的陌路人。

      “节目组下午又来问了次服装,”老周跟着下车,压低声音补了句,“说想让你第一天录的时候穿得‘亲和点’,别总跟走红毯似的。你之前那几件高定肯定不行,我让助理在酒店房间备了休闲装。”

      黎聿“嗯”了声,步子没停。他刚拍完夜戏,眼下泛着浅青,脊背却仍挺得笔直,黑色风衣扫过车门时带起点风,连跟过来的场务都下意识放轻了脚步。圈内都知道黎聿是“冷咖型”——看着疏离,却从不出错。从男团C位到三金影帝,他用了五年,靠的就是这份“拎得清”,连接综艺都是头一回,还是被老搭档林姐半劝半哄来的。

      上了电梯,老周又絮叨:“明天下午彩排,林姐估计早到,沈砚之那边刚发消息说也会提前去。你要是累,晚半小时没事,他们不会说什么。”

      “不用。”黎聿终于开口,声音低磁,“正常时间到。”他顿了顿,指尖敲了敲口袋里的资料,“学员里有没有特别拔尖的?”

      “有个叫池煜祺的,初选视频我给你发过,跳舞很干净。”老周想了想,“沈砚之好像也提过他,说是……挺稳的小孩。”

      电梯门开了,黎聿迈步出去,没再接话。回房后他把风衣扔在沙发上,先去浴室洗了把脸,冷水扑在脸上时,紧绷的神经才松了点。镜子里的人轮廓锋利,眼尾微微下撇时才显点人味——这还是当年在团里练表情管理时逼出来的习惯。

      他走到桌前拿起资料,翻到学员页时,果然先看见池煜祺的照片:寸头,白T恤,站在练功房镜子前,眼神亮得很,和镜头里的拘谨全然不同。黎聿指尖在照片边缘顿了顿,又往下翻,直到看见导师分工表才停住——他做大导师来带学员们的舞台表现和主持,其他三个导师分别带vocal、舞蹈、即兴发挥,倒不冲突。

      手机震了下,是林姐发来的消息:“明儿见!别对小孩太凶啊,他们都怕你~”

      黎聿扯了扯嘴角,回了个“知道”。放下手机时,他又点开池煜祺的初选视频——屏幕里的少年穿着针织毛衣,抱着吉他弹唱一首老派粤语情歌,眉眼柔和,嗓音却清冷得像淬了冰的水。

      视频结束的黑屏映出黎聿的脸,他指尖在屏幕上点了点,低声自语:“还是个禁欲美人系的主唱。”

      窗外的天彻底黑透了,酒店楼下的路灯亮起来,晕出暖黄的光。黎聿把资料合上放在桌角,转身去拿助理准备的休闲装——一件深灰连帽卫衣,搭黑色工装裤,确实比高定顺眼多了。他对着镜子拉了拉帽绳,帽檐压到眉骨时,才算有了点“不是去领奖”的松弛感。

      “就这么着吧。”他对着镜子说了句,算是给明天的自己定了调。

      ——

      还有两周开播,今晚官号在大眼娱乐官宣了导师阵容。池煜杭忙完,把帖子转发给弟弟。

      知了知知:有有,沈砚之你见过了吧?其他三位导师里,陆燃你该知道,去年《说唱你我他》的冠军,资深rapper;温棠倒是不温不火,舞蹈很厉害,在歌曲领域也有点建树;黎聿更不用说,三金影帝,不过让他来当唱跳舞台的导师,确实有点奇怪。

      鱼鳍:我倒觉得不奇怪。听说他早些年和沈老师在一个团里训练,后来负责公司出事黄了,才各奔东西的。

      鱼鳍:他俩都是男团出身,大概黎聿更适合当演员,才转了型吧。

      知了知知:你了解得还挺多。砚之是我们公司的,我熟些,其他导师还得你在节目里自己摸。

      知了知知:我给你找了个刚转正的实习生当助理,晚会让他加你微信。别说哥哥不给你找好的啊有有,主要是公司最近腾不出人手。这小助理特会来事,正好配你这种“性冷淡”。

      说完见弟弟没回,池煜杭又补了句:

      知了知知:互补。

      鱼鳍:滚。

      池煜祺看着官宣贴发呆。这次的四个导师,除了那位女导师,剩下的他都算比较了解:沈砚之之前见过;陆燃是因为rapper性子大差不差,他心里也算有底;倒是黎聿,头回上这类综艺,还以导师身份公布,着实惊动了不少人。也不怪他诧异,黎聿是他同校学长,当年在学校就是校草,出道后更火,只是他入学时黎聿都快毕业了,实在谈不上多了解。

      多想也无益。池煜祺洗了澡躺在床上,见微信有好友申请,想起是哥哥找的助理,随手通过了。

      小助理叫卞昭,发来消息说让他明天去江市踩点彩排,熟悉下流程。池煜祺回复完,就丢了手机闭目休息。

      ——

      第二天,池煜祺在空灵娱乐楼下和卞昭接上了头,两人一同往江市赶。

      路上,卞昭从背包里翻出份台本递过去:“池哥,这是《春日舞台》的台本,我刚路上翻了翻,流程和机制都写得挺明白,不难懂。不过这出道模式我真是头回见,特意问了带过上一季选手的学姐——她带的艺人没出道,但说这机制还算人性化,就是特讲究选手间的配合。您要是看台本时有啥疑问,直接跟我说就行。”

      池煜祺应了声,指尖捏着那几页纸翻看起来。《春日舞台》办到这季是第三季了,头一季时压根没掀起啥水花——毕竟它的出道机制和普通选秀差得太远,那会儿没人愿意花心思琢磨。直到第二季,有个原本粉丝基数不大的歌手扎进节目里,最后竟以断层第一的成绩solo出道,偶像道路走得如火如荼,这档节目才算真正被观众盯上。

      他随手划开手机搜了搜,上一季那位冠军叫谢清和,出道后热度就没降过:不光频频被知名工作室递橄榄枝,发的专辑、出演的舞台,每次都能在榜单上挂好久,人气旺得很。

      台本里写着,节目录制参考了前几年男女团选秀的路数,走的是录播形式:四位导师从头坐到尾,既要点评选手表现,也得下场指导,偶尔还得配合着搭台演出,连选手去留的关键决定也攥在他们手里。选手是从线上线下报名、各地海搜里筛出来的,一共96个,个个都带着点潜力和才华——有已经小有名气的流量明星,有艺术学院里拔尖的学生,也有想靠这节目往前挪一步的圈内年轻偶像。风格更是没设限,小众舞种素人、音乐制作人、偶像团体里的成员都有,说白了就是想把各种路子的艺术力量攒到一块儿来。

      最关键的是录制全程封闭:除非遇上啥不可抗力的事,或是中途被淘汰了,不然从开始到结束,选手都不能踏出录制区域半步。这次提前一周让来踩点,就是为了让大家早摸透流程,心里能更踏实些。

      池煜祺翻到初舞台部分时顿了顿——开播后的初舞台,节目组要求选手带个人自创舞台,其他节目初舞台都是团队完成,这是他第一次见必须solo的,而他们就靠这第一波表演分组别。他指尖在纸页上顿了顿,心里倒挺稳:自己手里那首歌,他有底气。

      这两年网络上其实正流行“文艺复兴”的说法——年轻人不爱追新歌了,反倒乐意翻出老歌听,还总琢磨着给老歌改改编曲、填填新词。也难怪网友调侃“越活越回去”:这几年冒出来的歌手,质量实在参差不齐,写出来的歌自然也好不到哪儿去,听多了难免腻。像他这样,写一首火一首的原创歌手,今年竟像是独一份似的。

      想到这儿,池煜祺忍不住轻嗤了声——倒有种自己揣着优势进了赛场,等着“收割”的古怪感觉。他合上台本往腿上一放,望着窗外往后退的树影,指尖无意识地敲了敲膝盖。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2章 初程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