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4、崔毓 ...

  •   那晚宫宴上无暇留意,今日一见,方觉崔毓容貌清秀,近乎少年,与一身沉稳气质分外反差。
      听说陇西与胡人来往甚密,崔毓看似也有些异族血统,皮肤白皙,发梢微蜷,一双浅棕色瞳仁如琉璃珠般剔透蕴光。
      他客气地行了个礼,“叨扰谢大人。”

      “无妨,倒是望崔大人恕我不便起身,失礼了。”谢执半趴在床,微笑中丝毫不显窘迫。
      其实内心又把宁轩樾骂了一通——为何卧室不多放两把正经椅子!环顾一圈,让崔毓坐摇椅总归有失体面,唯有折腾刚被宁轩樾放回原位的椅子。

      崔毓落座,不易察觉地愣了一下。他将手中的包裹搁在桌面,淡声道:“我平日里爱搜罗永平城中的吃食,这几家都标榜自己是正宗江南点心,我吃过觉得味道不错,这回带了一些给谢大人。”
      他唇角忽然微弯起一点弧度,淡漠神色中顿时透出几分稚拙气,有点不好意思似的。
      “不过我没去过南方,正不正宗,也吃不出来。还望谢大人不要嫌弃。”

      谢执失笑:“怎么会,崔大人有心了。”

      二人沉默了一瞬。
      崔毓夜里登门,必然不是为了送一提点心。谢执耐心等着,果然崔毓冷不丁开口:“谢大人,其实我今日来,是想问问雁门一役的事,我总觉得,宫宴上您有些话没有说出口。”

      此言一出,屋内气氛陡然紧绷。

      谢执不动声色地“哦?”了一声。
      “崔大人指的是什么话,不知可否解释得再清楚一些?”
      崔毓还是先前那副冷淡的表情,吐出轻描淡写五个字:“军械和战报。”

      谢执一时间没有开口。
      崔毓像是从他的眼神中读出了什么,飞快补充道:“武威公驰援雁门,传回的战报乍看无懈可击,但我多方查证,总觉得谢将军退兵的速度快得离奇,如果不是世人所称的‘佯装撤退’,其中必有蹊跷。”

      见谢执扬了扬眉,他神情丝毫未动,“蒋中济移交刑部后我见了他一面,他说谢将军在战事伊始就显得心事重重,分发起军备格外抠搜,其中定有隐情。他这些年来屡屡想要伸冤,苦于没有证据,这回抓着我,自称这条贱命可以不要,逼……呃,恳请我一定要给端王点颜色看看。”

      他冷冰冰的语调重复起蒋中济的慷慨陈词,有种诡异的反差感。谢执默默为手下莽夫汗颜了一会儿,反问崔毓,“崔大人,恕我无礼,敢问你一个刑部侍郎,为何对雁门一役如此上心?”

      “我……”崔毓不自然地抿了抿唇,“我一直对,谢将军,颇为钦佩。”
      他拧了把膝盖上的衣褶,语速又快起来,“谢将军回京述职时我亲眼见过,总觉得他不是这种背信弃义之人,因此始终对此事耿耿于怀,借公务之余试图查探。
      “我在刑部这几年,接触过几起山匪劫掠、纨绔斗殴之类的案子,核验证物时,竟然有几件出自官营工坊的兵器,但呈报之后又不了了之。”

      话说到这个份上,也算是主动坦白了诚意。谢执虽没有完全打消顾虑,但心知查明此事总归绕不过崔毓,因此斟酌了一下,慢慢说道:“的确,你猜得没错。”

      他言简意赅地陈述了一遍军需补给的前因后果,接着道:“起初瞒着将士,也是怕动摇军心。开仓库当晚谢将军就往朝中发了战报,接连数封毫无回音,便从军中派遣可靠的精兵亲自送信,依然杳无音讯。”
      剩下的话他咽回了肚子里。
      不论信还是人通通下落不明,一次两次或许是意外,十几次呢……还会是意外吗?

      崔毓的脸又白了一度,敏锐地捕捉到言外之意。他甚至跳过了直接发问这一环,而是道:“谢将军,你回京时可曾经过驿站?”

      谢执摇摇头,对崔毓生出几分欣赏。
      他年纪轻轻升至刑部侍郎,想必并不全是靠陇西崔氏的祖荫。
      这回谢执并未隐瞒。他当时失血过多,生怕一停下换马就再也爬不上马背,何况胯/下的是千里良驹,即便疲惫不堪也未必输给驿站的马匹,因此一路径直南下,并未耽搁。

      军械偷梁换柱,驿站疑点重重,七零八落的线索从江南散布至北疆,汇成一张狡兔三窟的巨网。

      从崔毓的脸上看不出什么端倪。这个人好像蒙着一层夜深露重的霜,什么情绪都是朦胧的。
      “我明白了。”他按了下膝头就要起身,垂着眼不知道在琢磨什么,“今日就先告辞了。”

      他来得突兀,告辞得同样突兀,谢执一句“留步”话音未落,侧门“咔嗒”一声滑开。
      四目猝然相对,宁轩樾轻飘飘错开谢执惊愕的眼神,转向崔毓笑道:“崔大人,还请留步。”

      崔毓眼珠朝椅子表面转了一下,竟没露出多少讶异,一言不发地停在原地。
      宁轩樾自袖中掏出一张票据,“我同扬州铸冶场的陈大人谈了笔‘大生意’,可惜南下时钱没带够,回京才补齐——这是永平一个钱庄的凭据,崔大人,查去吧。”
      闻言谢执皱眉,“什么生意?”
      宁轩樾没看他,只笑道:“买了些见不得光的好东西。”

      眼看着余光里的谢执眉头皱得更紧,宁轩樾上前两步,将票据塞进崔毓手里。
      崔毓看了他一眼,收拢五指,语气尖锐地问:“殿下何时如此热心了。”

      这语气冷得快能冻出冰碴子了。
      宁轩樾不禁疑惑:我何时同他解下过梁子?
      嘴上还是不咸不淡地跑火车,“日行一善。”

      崔毓用古怪的眼神盯了他一会儿,忽然干脆地抽手推门而去。

      门一关,谢执的目光径直射向宁轩樾,“你向陈烨买了什么?兵器?你不要命了?!”
      宁轩樾摊手笑道:“这不是刚付完定金,生意还没成嘛。”
      谢执强忍焦躁,“所以是殿下神机妙算,早就算好了要将此事移交刑部——”
      宁轩樾笑眯眯:“那是自然。”
      谢执不理会他,冷笑着把话说完,“——然后等着刑部把你去扬州铸冶场挥霍的消息捅到御前?”

      宁轩樾哭笑不得,冲他眨了眨眼,“谢大人,你这算不算是关心我?”
      谢执满心盘算着对策,没空搭理他的调笑。宁轩樾讨了个没趣,凑近床沿,“我直觉军械这事儿没这么简单,打草惊蛇就不妙了,还是找个由头从钱庄入手查探最好。崔毓此人脾气古怪,他想做什么未必同你我商量,我只好先拦住他再说。”

      谢执火还没消,听到崔毓的名字,分了点心,“崔大人瞧着怎么和你有仇似的。”
      “我也奇怪。”宁轩樾摸着下巴,“说起来崔毓和你略有渊源。你还记得那个造反的秦王么?他母家就是陇西崔氏一个旁支,手下有支小打小闹的军队,秦王就是靠这起兵的。他倒台后,陇西的散兵游勇还小小骚乱了一阵子,我记得就是你大哥赶去镇压的。”

      这番话恍然唤起谢执的回忆。当时他随军迁至北疆不久,不知天高地厚,又没什么打仗的经验——简称缺心眼儿——还未谢岱不让自己去陇西闹了阵脾气。
      这么一说,他忽然想起崔毓的名字为何隐约耳熟。“我哥押贼首回永平,崔毓……也是当时随军赴京的?”

      “不错。”宁轩樾颔首,“说是代表陇西崔氏陈情,差不多就是入京当质子的意思。”
      谢执想起崔毓那张天寒地冻的脸,心情不由得有些复杂。

      “行了。”宁轩樾舒了口气,“夜深了,我也该回去了。”
      他恐怕是天下头一个如此光明磊落的蟊贼,翻窗翻得那叫一个风姿卓绝,掩上窗户前还不忘从夹缝中抛下一句,“谢大人,好眠。”

      谢执对此人的脸皮叹为观止。

      不过蟊贼从宫中偷的秘药当真效果奇佳,三日后,谢执已勉强能下地行走,强撑着参加年后第一次朝会。
      那日宫宴上他当庭一跪,为谢氏洗冤,成了百官年里头关起门来的谈资,谁知还没出年关,又传出谢执刚复官便被太子杖责、紧接着太子被皇上禁足的闹剧,满朝文武更是惊叹,满腹好奇烧燎得抓心挠肝,苦于请帖、拜帖统统被婉拒,不得窥探其真容。

      谢执参加此次朝会,反倒是出乎众人意料。见他清清朗朗地站在前列,大殿内外的文武百官纷纷窃窃私语。
      “太子把太傅打得起不来床,怕不是夸大其词吧。”
      “那太子禁足又所为何故?”
      “这……”

      新年第一次朝会,辞旧迎新的琐事拉拉杂杂商议了一个多时辰,百官站得腰痛腿僵,连背后编排人的乐子都没滋没味起来。
      冬末春初的风时而飕飕刮过,割破比冬衣还厚重的困意。百官冻得一激灵,懵然抬头时,却见前头的谢太傅还是站得挺拔如青竹,心下不禁震了震。

      就在这时,一个谁也没料到的人霍然出列。

      宁轩樾手捧奏疏,气定神闲地迈向殿中,立于群臣之前。
      “年前臣奉旨南下,遍历江淮,见沿途书塾破败,寒门子弟别无出路,手中三寸笔墨,难抵一尺耘锄。反观州县官署,世家子弟充塞,官吏名目繁多,署中诸事却百废待兴。”
      他话音微妙地一顿,好似浑然不觉背后芒刺般的目光,朗声道:“臣谏议,扩张文苑,立国子学于各州县,为寒门士子,广开登进之路。”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34章 崔毓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
    作者公告
    已开启段评,无限制,欢迎大家多多冒泡,~ 有榜随榜更,无榜隔日更,作话标注下章更新时间 一定不会坑!喜欢的宝宝们点点收藏叭,希望不要养肥呀ww 感谢每一份喜欢(比心)
    ……(全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