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第五章:距离与靠近 ...
-
夏末的阳光透过教室窗户,在课桌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悦蓉坐在靠窗的位置,望着楼下涌动的新生人潮。附中高中部的开学日,校园里满是穿着崭新校服的身影,洋溢着对新生活的期待与不安。
“听说今年高一有八个班呢!”
“实验班是哪几个来着?”
“一班和二班,按入学成绩分的。”
同学们的议论声飘进耳中,悦蓉低头整理新发的课本。她以中考全校第三的成绩自然分进了一班,这意味着更重的学业压力和更高的期望。奶奶为此特意去庙里还愿,说是菩萨保佑。
班主任是位严肃的物理老师,姓周,据说带出过不少竞赛获奖学生。他站在讲台上,眼镜片后的目光锐利地扫过全班。
“高中不是义务教育,跟不上可以随时申请去普通班。”周老师开门见山,“实验班的进度快,要求高,受不了压力的现在就可以走。”
教室里鸦雀无声。
悦蓉轻轻转动手腕上的链子。父母曾经说过,等她上高中要买条更好的礼物。现在,这条飞机手链成了唯一的纪念。
下课铃响,同学们纷纷离座。悦蓉收拾好东西,准备去图书馆——那里是她计划中的午休去处。
“悦蓉?”一个熟悉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她转身,看见刘丞站在走廊里,胸前别着高一的校徽。三个月不见,他好像长高了些,金丝眼镜换成了黑框,显得更加稳重。
“恭喜,实验班。”刘丞微微一笑,“周老师带班,你很幸运。”
悦蓉这才意识到,刘丞也分在了一班。她点点头,“你呢?”
“我也在一班。”刘丞说着,从书包里掏出一个U盘,“这是暑假整理的物理竞赛笔记,可能对你有用。”
悦蓉接过U盘,轻声道谢。周围有几个同学投来好奇的目光,她不由得低下头。
“中午一起吃饭吗?”刘丞问,“可以带你熟悉下食堂。”
“我带了饭。”悦蓉轻声拒绝。
刘丞并不坚持,只是点点头,“那明天见。有不懂的随时可以问我。”
望着刘丞离去的背影,悦蓉轻轻吐出一口气。她确实带了饭——奶奶精心准备的便当,但原本打算一个人在天台吃。
正当她犹豫着要不要改变主意去食堂时,手机震动了一下。
“抬头,看对面教学楼三楼窗口。”
悦蓉下意识地抬头,对面教学楼的一扇窗前,一个熟悉的身影正用力挥手。李恺轩穿着附中高中部的校服,笑得像个偷吃到糖的孩子。
她愣住了,手机又震了一下:“惊喜吗?我也考上了!”
悦蓉几乎是小跑着穿过连接两栋教学楼的天桥。李恺轩等在天桥另一端,张开手臂做出一个夸张的欢迎姿势。
“你怎么...没告诉我?”悦蓉气喘吁吁地问。
“想给你个惊喜啊!”李恺轩得意地挑眉,“压线录取,差点就没考上。我妈说这是奇迹,我说这是爱情的力量。”
悦蓉瞪他一眼,嘴角却忍不住上扬,“胡说什么。”
“真的,要不是想着能和你一起上学,我最后一个学期才不会拼命学习呢。”李恺轩自然地接过她的书包,“吃饭了吗?听说附中食堂比咱们初中好多了。”
就这样,悦蓉原本计划中孤独的午餐时间,变成了和李恺轩的食堂“探险”。他似乎已经摸清了食堂的布局,哪个窗口打菜量多,哪个阿姨手不抖,如数家珍。
“你来过?”悦蓉好奇地问。
“上周报名那天就来考察过了,”李恺轩得意地说,“还发现天台是个吃饭的好地方,人少,风景好。”
他们最终真的去了天台。微风拂过,带来初秋的凉意。悦蓉打开奶奶准备的便当,李恺轩眼睛一亮。
“奶奶做的糖醋排骨!分我一块好不好?”
“你自己不是买了饭吗?”
“食堂的没奶奶做的好吃...”
最终李恺轩心满意足地蹭到了两块排骨,作为交换,他贡献出自己的鸡腿。两人并肩坐在天台的长椅上,分享着午餐,像从前无数个中午一样。
“刘丞和你同班?”李恺轩突然问。
悦蓉点头,“嗯。刚才在走廊遇到,给了我这个。”她拿出U盘。
李恺轩接过来看了看,“人还挺好。不过,”他凑近一些,压低声音,“我觉得他对你有意思。”
悦蓉差点被饭噎住,“乱说什么!我们就是讨论学习。”
“男生最懂男生,”李恺轩哼哼道,“不过没关系,近水楼台先得月,我现在可是和你一个学校了。”
悦蓉低头吃饭,耳根微微发烫。
下午的课间,李恺轩又出现在悦蓉班级门口,引来不少注目。他靠在门框上,毫不避讳地大声问:“蓉蓉,周末去图书馆吗?我知道附中附近有家不错的。”
几个同学窃窃私语,悦蓉感到脸颊发热,快步走到门口,“你小点声。”
“干嘛,又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李恺轩笑得一脸无辜,“说好了啊,周六早上九点,校门口见。”
就这样,开学第一周,全校几乎都知道了高一实验班的悦蓉,有个初中就在一起的男朋友——尽管悦蓉一再否认,但没人相信。
“只是朋友,”她向好奇的同桌林薇解释,“从小一起长大而已。”
林薇眨眨眼,“懂的懂的,青梅竹马嘛。”
周五物理课,周老师宣布了竞赛小组的招募通知。“高一新生也可以报名,但要经过选拔考试。”他的目光扫过全班,在悦蓉和刘丞身上各停留了一瞬,“有兴趣的同学下课来拿报名表。”
下课后,几个同学围上讲台。悦蓉犹豫着,没有动。
“你不报名吗?”林薇问,“听说进了竞赛组有可能提前保送呢。”
悦蓉摇摇头,“高一课程重,我想先适应一下。”
其实真正的原因是,竞赛培训需要团队合作和频繁的课后练习,意味着要花更多时间与人相处。她一想起父母曾经对她竞赛成绩的期待,就感到胸口发闷。
放学时,李恺轩照例等在她班级门口。今天刘丞也因为值日晚走,三人恰好在走廊相遇。
“蓉蓉,明天...”李恺轩先开口。
“悦蓉,竞赛组...”刘丞同时说。
两人顿住,对视一眼。李恺轩率先笑起来,“同学先请。”
刘丞推推眼镜,“竞赛组的选拔考试在下周三,我觉得你应该参加。”
悦蓉还没来得及回答,李恺轩就插话:“什么竞赛?你要参加竞赛?”
“只是考虑。”悦蓉轻声说。
“必须参加啊!”李恺轩比她还激动,“你那么厉害,不参加浪费天赋!”
刘丞点头表示同意,“周老师带竞赛组很有经验,你会有很大发展。”
就这样,在两人的鼓励下,悦蓉拿了报名表。周末的图书馆之约也顺理成章地变成了备考复习。
周六的图书馆,悦蓉和李恺轩坐在靠窗的位置。秋日的阳光温暖而不灼人,在书页上投下柔和的光晕。
“这道题其实可以这样解...”李恺轩在草稿纸上写着公式,突然停顿了一下,“不过你可能知道更简单的方法。”
悦蓉接过笔,“这里用能量守恒更直接。”
“对哦!我怎么没想到!”李恺轩一拍额头,“还是你厉害。”
他们沉浸在物理题中,不知不觉一个上午过去了。当图书馆的钟声敲响十二下时,悦蓉惊讶地发现自已竟然完全忘记了时间,像从前那样享受解题的乐趣。
“饿了,”李恺轩伸个懒腰,“我知道有家面馆不错,离这儿不远。”
面馆很小,但干净整洁。老板娘似乎认识李恺轩,笑着问:“今天带女朋友来了?”
悦蓉的脸一下子红了,李恺轩却笑嘻嘻地不否认,“阿姨,两碗牛肉面,一碗不要香菜,多放葱花。”他记得她的口味。
等待上面的时候,李恺轩忽然说:“其实我能考上附中,得多谢你。”
悦蓉疑惑地看着他。
“最后几个月,每次想放弃的时候,我就想,要是考不上,就不能天天见到你了。”他低头玩弄筷子,“然后就能再多做一套题。”
悦蓉的心轻轻一颤。她想起自己最黑暗的那段日子,也是李恺轩每周不变的探望和短信,让她有勇气继续前进。
“谢谢。”她轻声说。
“谢什么?”
“一切。”
面来了,热气腾腾。李恺轩吃得稀里哗啦,悦蓉小口小口地吃着,心里涌动着难以言喻的情绪。
周一的选拔考试,悦蓉自然通过了。周三放学后,她第一次参加竞赛组的活动。周老师看到她,难得地露出一丝微笑。
“悦蓉,你和刘丞一组。他基础扎实,你们可以互相学习。”
刘丞向她点点头,挪出旁边的位置。活动结束后,他主动提出:“要不要去阅览室?我有些新的学习资料可以给你。”
就在这时,李恺轩的声音从门口传来:“蓉蓉,好了吗?说好一起去书店的!”
周老师皱起眉头,“无关人员请不要在活动室外喧哗。”
悦蓉感到一阵尴尬,快速收拾好东西,“刘丞,资料明天再看好吗?”
刘丞推推眼镜,看不出情绪,“好,明天见。”
走出活动室,李恺轩一脸得意,“ 我出现的时间,完美吧?”
“你是故意的。”悦蓉瞪他。
“当然,”李恺轩理直气壮,“再不来,你就要被别人拐跑了。”
夕阳将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悦蓉走在李恺轩身边,忽然意识到,无论她如何推开他,如何保持距离,这个男孩总会找到方式靠近,就像阳光总会找到缝隙照进生命。
而也许,她并不真的想推开他。
“明天,”她忽然说,“要不要一起来竞赛组?周老师说有兴趣的同学都可以听听。”
李恺轩眼睛一亮,“真的?我可以吗?”
“反正没人会赶你走。”悦蓉轻声说,嘴角扬起一个浅浅的弧度。
那一刻,李恺轩的表情像是得到了全世界最好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