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7、为商贩诊病,收获特殊谢礼 ...
-
初秋的晨雾尚未完全散去,仁心堂的大门就被轻轻推开。一位背着硕大货囊的中年男子踉跄着走了进来,货囊上赫然印着“长安 - 洛阳”的字样,显然是一位常年往返于这两地的商贩。他脸色蜡黄,额角渗出虚汗,一手扶着门框,一手紧按腹部,疼得眉头紧锁:“大夫……麻烦……给我看看……这肚子疼得实在撑不住了……”
林薇刚将靖安侯的调理方案整理成册,见状立刻放下纸笔,迎上前去,扶着男子在长椅上坐下。指尖触及男子的手腕,只觉脉象弦紧,再观察他的舌苔,发现厚腻且带有淡淡的黄渍。“大哥,您这肚子疼了多久?是间歇性疼痛,还是持续不断?最近是否常吃生冷食物,或者在赶路时未能按时用餐?”
男子喘着粗气,断断续续地回答:“疼了……有三天了,一阵比一阵剧烈,尤其是赶路时,疼得直冒冷汗。我常年在外奔波,有时来不及吃饭,就买些凉胡饼充饥,前几天在洛阳还喝了点凉酒……”
“您这是由于饮食不规律和寒凉刺激,导致的慢性肠胃炎急性发作。”林薇迅速做出诊断,随即转身前往药柜取药,“我先为您开具一副温中散寒、和胃止痛的药方,再给您拿些藿香正气散,以缓解疼痛。稍后,我会教您几个食疗方,方便您在赶路时制作,逐步调理肠胃。”
苏景从里屋走出,听到两人的对话,也上前查看男子的舌苔:“林薇说得没错,您的肠胃积寒已久,单靠药物治疗只能治标,无法治本,需从饮食和作息上进行长期调理。今后赶路时,尽量携带温热食物,避免食用生冷寒凉之物。”
男子接过林薇递来的药包,满怀感激地说:“谢谢大夫!我常年在外奔波,肠胃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之前在其他医馆也诊治过,服药后虽有好转,但不久又会复发。您提到的食疗方,如果方便制作,我一定会认真照做。”
林薇微笑着点头,从抽屉中取出一张纸,工整地写下食疗方:“您看,这款‘生姜小米粥’极为简便,只需携带些许小米和生姜,在客栈借个陶罐即可煮制。生姜能驱散寒气,小米则有益于养胃;另外还有‘炒麦芽茶’,只需用炒过的麦芽泡水饮用,便能助消化、化积食,缓解腹胀,您平日里不妨多饮用一些。”
男子仔细地将纸折叠好,放入怀中,随后从货囊里掏出几文钱递给林薇:“大夫,这是诊金和药钱,请您收下。若这些药和食疗方确有疗效,待我下次再来长安,必定多带些洛阳的特产以示感谢!”
林薇接过钱币,又从柜台上拿起一小包炒麦芽,递给男子:“这包麦芽您先拿着,路上即可泡水饮用。若您觉得效果显著,今后路过仁心堂,欢迎随时前来复诊,我会根据您的具体情况调整药方。”
男子再三道谢后,背着货囊缓缓离去。春桃目送他的背影,感慨地说:“这些商贩真是太难了,常年风餐露宿,连顿热饭都吃不上,难怪会患上肠胃病。”
“是啊,”林薇叹了口气,“他们赚的都是血汗钱。以后遇到这样的商贩,咱们尽量多提供些帮助,比如教他们一些简单的食疗方法,或者为他们准备些便于携带的草药包,也能让他们少受些苦。”
接下来的几天,仁心堂陆续接待了几位商贩,他们都是因常年奔波而患有肠胃病、关节痛。林薇针对他们的症状,逐一制定了治疗方案,并特意准备了“便携草药包”,里面装有炒麦芽、生姜片、藿香正气散等,方便他们在赶路时使用。商贩们对此感激不已,纷纷表示以后会多向同行推荐仁心堂。
一周后的清晨,之前曾来就诊的洛阳商贩再次踏入仁心堂。这次,他并未背负那巨大的货囊,而是轻巧地提着一个精致的木盒,脸上洋溢着笑容:“林姑娘,苏大夫,我来复诊了!您开的药和食疗方真是立竿见影,这几天肚子再也没疼过,赶路也觉得精神百倍!”
林薇仔细为他诊脉,发现脉象已然平缓,舌苔也恢复了正常,不禁欣慰地说:“太好了!您的肠胃状况明显改善,以后还是要多加注意饮食,尽量避免生冷食物。这次来长安,是还在赶路吗?”
男子笑着摇了摇头,轻轻打开手中的木盒:“这次是专程来感谢您的!这木盒里装满了洛阳的特产,有‘洛阳铲’(此处指洛阳特色糕点,非考古工具)、牡丹酥,还有我托人从龙门石窟附近采摘的‘龙门茶’,这茶能清热降火,您平时看病辛苦,喝这个再合适不过了。”
木盒中的糕点散发出诱人的香甜气息,茶叶则带着淡淡的清香,显然是经过精心挑选的。林薇连忙推辞道:“大哥,您真是太客气了!治病救人是我们的职责所在,您不必如此破费。这些特产还是留给您的家人享用吧。”
男子却坚持道:“林姑娘,您就收下吧!我常年在外奔波,饱受病痛之苦。这次有幸遇到您,不仅治愈了我的疾病,还指导我如何调理身体,这份恩情我铭记在心。这些特产虽不值多少钱,却是我的一片心意。您若不收,我反而会感到不安。”
苏景见状,笑着打圆场:“林薇,既然是大哥的一片心意,咱们就收下吧。以后大哥再来长安,若有什么不适,随时来医馆,咱们再悉心为他诊治。”
林薇这才接过木盒,心中满是温暖:“那真是太感谢您了!这些特产我们很喜欢。您若以后在赶路途中感到不适,也可以托人来仁心堂捎信,我们会将药方和食疗方案告知您。”
男子又坐了一会儿,聊了聊洛阳的风土人情,才起身离开。春桃凑过来,目光落在木盒里的糕点上,兴奋地说:“林薇姐,这洛阳铲看起来真好吃!咱们中午尝尝怎么样?还有这龙门茶,泡一杯肯定很香。”
林薇笑着点头:“好啊!中午咱们就尝尝这些洛阳特产,也让张婶一起品味。以后若有商贩来就诊,咱们还可以跟他们聊聊各地的特产和风土人情,说不定还能学到不少新知识。”
中午时分,张婶将洛阳铲和牡丹酥摆上桌,又泡了一壶龙门茶。众人围坐在一起,品尝着洛阳的美食,谈笑风生。洛阳铲外皮酥脆,内馅香甜,散发着淡淡的桂花香气;牡丹酥形似牡丹,入口即化,花香四溢;龙门茶则清香醇厚,饮之爽口宜人。
“这洛阳的糕点真是美味!”张婶一边品尝着牡丹酥,一边赞叹道,“我年轻时曾去过一次洛阳,那里的牡丹花开得极为绚丽,比长安的牡丹还要娇艳。若有机会,真想再去看一看。”
苏景也笑着接过话茬:“洛阳作为古都,历史悠久,拥有众多名胜古迹,比如龙门石窟、白马寺。若以后医馆不那么繁忙,我们可以一同前往洛阳游览,也算是一次放松之旅。”
林薇心中一动,联想到现代的洛阳,那里的龙门石窟、白马寺依旧是闻名遐迩的旅游景点。没想到在大唐时期,这些地方便已是著名的名胜古迹了。“若能成行,我定要去龙门石窟一游,听说那里的佛像雕刻极为精湛。”
春桃兴奋地说:“我也想去!到时候林薇姐可以给我们讲洛阳的历史,师父可以给我们讲当地的药材,张婶可以给我们做家乡菜,肯定特别有意思!”
众人越聊越开心,庭院里洋溢着欢声笑语。林薇望着眼前的景象,心中洋溢着幸福。从穿越到盛唐,到在仁心堂安顿下来,再到如今收获商贩的感激、与伙伴们畅想未来,她早已将这里视为自己的家。
下午,一位来自江南的商贩来到医馆。他常年往返于长安与江南,主要经营丝绸和茶叶。他表示最近总是感到头晕乏力,还频繁失眠,希望能请林薇诊治。
林薇为他诊脉,发现脉象细弱,舌苔淡白,显然是气血不足且长期劳累所致。“大哥,您这是气血不足,再加上赶路劳累,才会出现头晕乏力、失眠的症状。我给您开一副补气血的药方,再教您一个‘红枣桂圆茶’的食疗方,平时赶路时泡着喝,有助于补气血、安神助眠。”
商贩接过药方,满怀感激地说:“谢谢林姑娘!我长年在外奔波,熬夜赶路是家常便饭,确实感觉身体每况愈下。您推荐的红枣桂圆茶,我这就去采购些红枣和桂圆,以后赶路时随身携带。”
林薇又从柜台上拿起一小包红枣和桂圆,递给商贩:“这包您先拿着,路上就能派上用场。若您觉得效果不错,下次来长安时,不妨多带些江南的茶叶,我们也品味一下江南的茶韵。”
商贩笑容满面地回应:“没问题!下次我来长安,一定给您捎上最上等的西湖龙井和碧螺春,让您好好领略江南茶叶的风采!”
接下来的日子里,越来越多的商贩慕名来到仁心堂就诊。他们来自五湖四海,不仅带来了各地的特产和独特风土人情,也带走了仁心堂的精湛医术和深切关怀。林薇和她的团队根据商贩们的实际需求,持续优化治疗方案和食疗配方,还特别研制了“商贩专用草药包”。这个药包内含针对肠胃病、关节痛、失眠等常见病症的草药,极大地方便了商贩们的携带和使用。
一天傍晚,林薇坐在庭院中,目光落在桌上琳琅满目的各地特产上——洛阳的龙门茶、江南的丝绸、蜀地的蜀锦、岭南的荔枝干,心中涌起无限感慨。这些特产不仅是商贩们的一片心意,更是他们对仁心堂的深厚信任和高度认可。
“林薇姐,你看!这是今天那位岭南商贩赠送的荔枝干,听说在长安颇为罕见,咱们要不要尝尝?”春桃手捧一袋荔枝干,兴高采烈地走过来问道。
林薇接过荔枝干,剥开一颗放入口中,甜美的滋味瞬间在舌尖散开。“真好吃!比我在现代品尝过的荔枝干还要甜美。这些商贩们真是用心良苦,每次来访都带来如此丰富的特产。”
苏景走过来,目光落在桌上的特产上,微笑着说:“这正说明咱们的医术和服务赢得了他们的认可。这些商贩常年奔波在外,接触面广,他们的口碑宣传比咱们自己推广更为有效。今后,仁心堂的名声说不定能传遍大唐的每一个角落。”
林薇点头赞同,心中充满了希望。她深知,前方的道路虽漫长,但只要坚守“医者仁心”的信念,用心诊治每一位病患,仁心堂必将成为大唐百姓心中最坚实的依靠,让“仁心”之光照耀天下。
夜色渐深,仁心堂的灯火依旧明亮。林薇仍在灯下认真整理商贩们的病例和治疗方案,桌上特产散发出淡淡的香气,仿佛在讲述着一个个温馨的故事。她明白,这些故事还将延续,而她,会始终坚守在这里,以自己的医术和爱心,为更多的人们带来健康与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