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旧书的新途与温柔的期许 ...
-
到了约定这天,楚易观如约来到了图书馆后门。他脑海中预想的,是堆积如山的待处理旧书和一种略带悲壮的告别氛围。然而,眼前的景象却让他微微一愣。
只见聂清柰和一位图书馆管理员老师,正将平板小推车上那一摞摞清理出来的旧杂志和书籍分门别类捆扎好,再整齐地码放进几个半人高的硬纸箱里。
西斜的阳光暖融融地照在那些泛黄、卷边的书页上,空气里漂浮着更加浓郁的纸张陈腐气味,却奇异地混合着一种……充满希望的忙碌感。
“你来了。”聂清柰抬起头,额角沁着细密的汗珠,几缕发丝黏在脸颊旁。
她今天穿着一件浅蓝色的工装裙,外面套着校服,袖口沾了些许灰尘,看起来比平时更多了几分烟火气。
她对他露出一个浅浅的笑容,指了指地上的书箱,“这些是准备参加明天校园二手书市的。”
“二手书市?”楚易观有些意外。
“嗯。”聂清柰轻轻拂去一本《科幻世界》封面上积年的灰尘,动作轻柔得像是在抚摸一只沉睡小动物的脊背,“与其让它们在库房里被时间彻底遗忘,不如给它们一个遇见新主人的机会。也许,会有人需要它们,喜欢它们呢?”
她的声音一如既往的轻柔,但话语里蕴含的意味,却与楚易观原先想象的“记录消亡”截然不同。
这不是一场悲壮的诀别,而是一次温情的“放生”,一次充满期许的传承。这个行为,如此贴切地符合她那种安静守护、并相信美好会延续的本性。
楚易观心中一动,一种比预想中更柔软的情绪漫了上来。他默默放下背包,走上前,开始帮忙将剩下的书籍装箱。
他的手指触碰到那些粗糙或光滑的封面,感受到不同年代纸张的质感,仿佛在触摸一段段凝固的时光。
聂清柰负责最后的整理和归类。她拿起一本封面是八十年代女明星的《大众电影》,仔细地抚平边角的卷曲,轻声自语,又像是说给楚易观听:“不知道现在,还会不会有人惦念起她当年的模样。”
过了一会儿,她又捧着一本旧版《儿童文学》发了会呆。书的封底是幅色彩鲜亮的水粉画,画着麦田里的稻草人,头顶停着两只麻雀,远处还有个追蝴蝶的小孩。
她指尖轻轻蹭过画里的稻草人,语气里带着点怀念:“小时候总对着这种画发呆,想着要是能去麦田里跑就好了。希望拿到这本书的人,也能守住这份孩子气的喜欢。”
她的不舍,不再是面向终结的哀悼,而是转向未来的、对未知机缘的温柔期盼。每一种情绪,都具体地附着在一本本不同的书、一幅幅不同的画上,情感层次变得无比丰富而真切。
楚易观看着她在夕阳余晖中忙碌的侧影,看着她对待每一本书时那专注而近乎虔诚的神情,一种强烈的创作冲动涌上心头。
他拿出速写本,铅笔在纸面快速游走。他不再仅仅勾勒场景,更试图捕捉她眼神中对那些旧物未来的期盼,捕捉她指尖流淌的珍视,捕捉阳光在她发梢和旧书封面上跳跃的光斑。
他画下了她怀抱一摞书籍时微微用力的手腕,画下了她发现一本有趣的书时、眼中一闪而过的亮光,画下了她与管理员老师低声交流时、那认真而柔和的表情。
最后一箱书被搬上推车,管理员老师道谢后先行离开,将剩下的整理工作交给了他们。空旷的后门空地,只剩下楚易观和聂清柰,以及那几箱满载着时光与希望的旧书。
聂清柰轻轻舒了口气,走到楚易观身边,目光落在他尚未合上的速写本上。当她看到画中那个在书堆里忙碌、眼神温润的自己时,她微微怔了一下,随即,一抹更深的、带着羞涩与感动的红晕,悄然爬上她的耳廓。
“谢谢你,”她的声音比刚才更轻了些,像怕惊扰了画中的静谧,“谢谢你记录下它们……‘出发’的样子。”
她用了“出发”这个词。楚易观的心像被羽毛轻轻拂过。
“这样,”聂清柰抬起头,望向天边那抹绚烂的晚霞,语气宁静而满足,“就算明天,它们没有全部找到新的归宿,至少……它们也已经被郑重地告别过了。它们的价值,在被挑选、被整理、被期待的过程中,就已经被重新确认了一次。”
这一刻,楚易观深刻地理解了聂清柰的世界。她守护的不仅仅是物品,更是物品背后承载的情感、记忆与可能性。她的温柔,是一种极其强大而积极的力量。
两人一起将推车和书箱暂时安置回库房。走在被暮色笼罩的校园小径上,周围安静得能听到彼此的脚步声。
“明天的书市,”楚易观忽然开口,“我会去。”
聂清柰侧过头看他,眼睛在暮色中显得格外明亮。她没有问“你去做什么”,只是了然地点了点头,唇角弯起一个柔和的弧度。
“那本《树上的男爵》,”她轻声换了个话题,“你看完了吗?”
“快了。”
“柯希莫最后也没有走下树,但他拥抱了更广阔的世界。”她说,像是在做注脚,也像是在诉说某种心照不宣的共识。
楚易观明白她的意思。保持距离的观察,与深情的投入,并非不可调和。就像他此刻,用画笔记录着她的“出发”,本身就已经是一种最深情的参与。
他将她送到通往教职工宿舍的岔路口。
“明天见。”聂清柰挥挥手,转身融入渐深的暮色。
楚易观站在原地,直到她的身影消失。他低头看了看手中的速写本,翻到最新的一页,在那幅“出发”的画作右下角,添上了一行小字:
“为旧时光,寻找新彼岸。”
他知道,明天的二手书市,将不仅仅是旧书的流转,更是一场关于情感、记忆与温柔期许的无声典礼。
而他,已经用自己的方式,参与并记录了这场典礼最动人的序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