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2、第 32 章 ...
-
金胜昔半扶半抱着几乎脱力的方知有,走出了那栋令人窒息的老楼。冷雨打在脸上,反而带来一丝清醒。他在小区门口拦了辆出租车,对司机说了酒店地址,便将方知有揽进后座。
方知有一直低着头,身体微微颤抖,无声的泪水浸湿了金胜昔胸前的衣料。金胜昔没有安慰,只是紧紧握着他冰凉的手,一遍遍用指腹摩挲着他腕间的木珠,无声地传递着自己的存在。
到了酒店,走进温暖干燥的房间,方知有才仿佛从那种巨大的情绪冲击中稍稍回神。他挣脱金胜昔的怀抱,踉跄着走进洗手间,锁上了门。
金胜昔没有去打扰,他知道方知有需要独处的时间来整理情绪。他走到窗边,看着楼下被雨水冲刷得油亮的街道,行色匆匆的路人,心里沉甸甸的。方母那些尖锐的话语还在耳边回响,但他更心疼的是方知有所承受的压力和痛苦。
过了许久,洗手间的门才轻轻打开。方知有走了出来,眼睛红肿,脸色苍白,但眼神已经恢复了平静,甚至带着一种经历过风暴后的、异样的坚定。他洗了把脸,头发湿漉漉地贴在额前,显得有几分脆弱,却又格外清醒。
“对不起,”他声音沙哑,“让你看到这些。”
金胜昔走过去,抬手用指腹轻轻擦去他眼角未干的湿意,动作温柔。“该说对不起的是我,如果不是我……”
“不。”方知有打断他,摇了摇头,眼神清亮地看着他,“你刚才说的那些话,我都听到了。谢谢你,金胜昔。”
谢谢你的坚定,谢谢你的维护,谢谢你愿意为我,直面这场最难堪的风暴。
金胜昔看着他,心里软得一塌糊涂。他拉起方知有的手:“走,带你去个地方。”
他拉着方知有出了酒店,没有打车,只是沿着湿漉漉的巷弄慢慢走着。穿过熟悉的拱桥,拐进一条烟火气十足的老街,最后在一家看起来其貌不扬、甚至有些破旧的面馆前停下。门口支着大锅,翻滚着奶白色的汤底,空气中弥漫着鳝丝和爆鱼交错的香气,在这寒冷的雨天里,显得格外诱人。
“这家店,我小时候常来。”方知有有些意外地看着熟悉的招牌,低声说。这是他记忆里属于家乡的味道,没想到金胜昔会找到这里。
“猜到你可能会想来。”金胜昔拉着他走进店里。店面不大,桌椅油腻,但热气腾腾,坐满了附近的街坊,嘈杂而充满生机。
两人在角落坐下,金胜昔熟练地点了两碗虾爆鳝面,又加了一份焖肉。热腾腾的面条端上来,浇头油亮,香气扑鼻。金胜昔将焖肉夹到方知有碗里。
“尝尝,是不是原来的味道。”
方知有拿起筷子,夹起一截面条,吹了吹热气,送入口中。熟悉的味道瞬间在口腔里弥漫开来,面条劲道,浇头鲜香,热汤顺着食道滑下,仿佛一直暖到了冰冷的四肢百骸。这味道,关联着童年,关联着那些尚未被家庭期望压得喘不过气的、简单快乐的时光。
他低着头,一口一口地吃着,热气熏蒸着他的眼睛,视线又开始模糊。
金胜昔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地将自己碗里的鳝丝也夹到他碗里,然后也埋头吃了起来。
有时候,食物比语言更有力量。这碗热气腾腾的面条,像是一个温暖的避风港,暂时隔绝了外界的风雨,也抚慰着彼此内心的创痕。
吃完东西,身体暖和了,心情也似乎平复了许多。两人走出小店,雨已经小了很多,变成了细密的雨丝。
“接下来怎么办?”金胜昔撑着伞,问道。
方知有看着湿漉漉的青石板路,沉默了片刻,然后说:“我想……再去见一个人。”
“谁?”
“我奶奶。”
方知有的奶奶住在不远处的一个独门小院里。不同于父母住的小区,这里更安静,也更老旧。
敲响院门,过了一会儿,门吱呀一声开了。一位头发银白、穿着朴素棉袄、面容慈祥的老人出现在门口,看到方知有,脸上立刻露出了惊喜的笑容:“知有?你怎么回来了?也没提前说一声!快进来,外面冷!”她的目光落到金胜昔身上,带着善意的疑惑,“这位是?”
“奶奶,这是我朋友,金胜昔。”方知有介绍道,语气比在家里时轻松了许多。
“奶奶您好。”金胜昔连忙躬身问好,态度恭敬。
“哎,好,好!快进屋,屋里暖和!”奶奶热情地把两人让进屋里。
小屋不大,陈设简单,却收拾得干干净净,电暖器散发着融融暖意,窗台上养着几盆长势喜人的绿植,充满了生活气息。
奶奶忙着给他们倒热茶,拿自家炒的南瓜子。
“奶奶,您别忙了,我们坐坐就走。”方知有拉住奶奶的手。
“忙什么!你好不容易回来一趟!”奶奶嗔怪地看了他一眼,然后目光在金胜昔身上转了转,笑眯眯地说,“小金是吧?长得真精神。跟我们知有是同事?”
“不是的,奶奶。”金胜昔看了方知有一眼,见他微微点头,便坦诚道,“我是做自媒体工作的,录播客节目。和知有……是在路上认识的。”
“路上认识的?”奶奶有些好奇,但并没有深究,只是拉着方知有的手,仔细端详着他,“瘦了,工作累不累?”
听着奶奶絮絮叨叨的关心,方知有一直紧绷的神经终于彻底放松下来。在这个小院里,在奶奶面前,他不需要伪装,不需要辩解。
坐了一会儿,方知有犹豫了一下,还是轻声开口:“奶奶……我爸妈他们……可能对我有些误会。”
奶奶正在剥瓜子的手顿了顿,抬起眼,那双饱经风霜却依旧清亮的眼睛看了看方知有,又看了看安静坐在一旁、眼神清正的金胜昔,似乎明白了什么。
她轻轻叹了口气,拍了拍方知有的手背:“你爸妈那个脾气,我清楚。他们啊,就是太想让你好了,怕你走弯路,怕你吃亏。”她顿了顿,语气温和而睿智,“可这路啊,到底是自己走的。鞋合不合脚,只有自己知道。”
她拿起几颗剥好的瓜子仁,放进方知有手里,慈爱地看着他:“知有啊,奶奶老了,不懂你们年轻人那些新潮事儿。但奶奶知道,你是个有主见、心里有数的孩子。你从小到大,没让奶奶操过心。你选择的路,只要是正道,是认真的,奶奶就支持你。”
她又看向金胜昔,目光温和而通透:“小金啊,我们知有,心思重,有时候爱钻牛角尖,但他是个好孩子。你们年轻人交朋友,互相照顾,互相督促着往好里走,这就挺好。”
没有质问,没有偏见,只有最质朴的关怀和最通透的理解。
方知有的眼圈瞬间又红了,他紧紧握住奶奶布满皱纹的手,声音哽咽:“奶奶……”
金胜昔心中也充满了感动和敬意。他站起身,对着奶奶,郑重地说道:“奶奶,您放心。我会好好照顾知有,珍惜他。”
奶奶笑着点了点头,眼神温暖。
从小院出来,雨已经停了。天空虽然依旧阴沉,但空气清新了许多。
“你奶奶真好。”金胜昔感慨道。
“嗯。”方知有点了点头,心情明显轻松了许多,“她一直这样。小时候父母忙,我大多是奶奶带大的。”
奶奶的支持,像阴霾中的一缕阳光,给了他们莫大的慰藉和勇气。虽然父母那边的壁垒依旧坚固,但至少,他们并非孤立无援。
回到酒店,方知有收到了父亲发来的一条短信,内容很短:
“晚上回家吃饭。”
没有称呼,没有多余的话,但这条短信本身,似乎意味着某种态度的松动,或者至少,是一个愿意继续沟通的信号。
方知有把手机递给金胜昔看。
金胜昔看完,握住他的手,眼神坚定:“我陪你。”
这一次,方知有没有再犹豫,他回握住金胜昔的手,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