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文化为桥 ...

  •   阮氏拿下城西地块的消息,像一阵春风,吹散了此前笼罩在公司上空的阴霾。庆功宴后的第二天,阮允棠陪着父亲办理了出院手续,回到阮家老宅休养。庭院里的银杏叶又落了一层,踩上去沙沙作响,像是在为这场来之不易的胜利喝彩。

      沈千鹤一早就来了老宅,手里拎着一个竹篮,里面装着新鲜的蔬菜和水果。“阮总,我来看看您。”她走到阮父身边,笑着递上水果,“医生说您刚出院,要多吃点新鲜蔬果,补充维生素。”

      阮父接过水果,笑得合不拢嘴:“千鹤啊,真是麻烦你了,天天跑来看我。这次阮氏能度过难关,拿下地块,你可是大功一件。”

      “阮总您太客气了,”沈千鹤有些不好意思地说,“我只是做了点分内的事,主要还是阮允棠厉害,顶住了这么大的压力。”

      阮允棠坐在一旁,看着沈千鹤忙碌的身影,心里暖暖的。庆功宴上,她当着所有人的面,郑重地宣布成立阮氏文化板块,由沈千鹤担任负责人,专门负责古籍修复中心和传统文化体验馆的筹备工作。当时台下掌声雷动,而沈千鹤眼里的光芒,比任何灯光都要耀眼。

      “千鹤,”阮允棠站起身,走到她身边,“文化板块的筹备方案,你那边有什么想法吗?我们可以聊聊。”

      “我正想跟你说呢。”沈千鹤眼睛一亮,从包里拿出一个笔记本,“我这几天整理了一些思路,古籍修复中心可以分为修复区、展示区和交流区。修复区要配备专业的设备和工具,邀请国内顶尖的修复师入驻;展示区可以陈列一些修复好的古籍和修复过程的纪录片,让大家了解古籍修复的魅力;交流区可以定期举办讲座、 workshops,邀请专家和爱好者一起交流学习。”

      她顿了顿,继续说道:“传统文化体验馆可以设置书法、国画、茶道、香道等体验项目,还可以和学校合作,开展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我已经联系了几位老朋友,他们都是传统文化领域的专家,都愿意来帮忙。”

      阮允棠认真地听着,时不时点头:“你的想法很好,很全面。资金方面你不用担心,公司会全力支持你。场地的话,城西地块那边已经开始规划了,文化板块的区域会按照你的要求来设计,保证满足所有功能需求。”

      “太好了!”沈千鹤兴奋地说,“我还担心场地不够用呢。对了,我想在古籍修复中心旁边,建一个小小的图书馆,收藏一些珍贵的古籍和传统文化书籍,让大家可以免费借阅。”

      “没问题,”阮允棠笑着说,“只要你觉得有必要,我们都可以安排。我相信,在你的带领下,这个文化板块一定会成为城西地块的亮点。”

      两人坐在银杏树下,一边喝茶,一边讨论着筹备方案的细节。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来,落在她们身上,温暖而惬意。阮父坐在不远处的摇椅上,看着这两个并肩而坐的女孩,眼里满是欣慰。他知道,阮允棠找到了可以携手一生的人,而阮氏,也迎来了新的希望。

      接下来的日子里,沈千鹤全身心地投入到文化板块的筹备工作中。她每天早出晚归,跑遍了城市的各个角落,考察场地、联系专家、采购设备、制定课程,忙得不可开交。阮允棠也尽量抽出时间陪她,帮她解决遇到的问题。

      有一次,她们去考察一个古籍修复设备供应商,对方报价虚高,态度还十分傲慢。“沈小姐,我知道你们阮氏财大气粗,但我们的设备是行业顶尖的,这个价格已经很优惠了。”供应商坐在沙发上,跷着二郎腿,语气不屑。

      沈千鹤皱了皱眉,耐着性子说:“我们看重的是设备的质量和性价比,你这个报价明显高于市场价格,而且我们了解到,你们的设备在售后服务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

      “你这是在质疑我们的产品?”供应商脸色一沉,“我看你们还是回去再考虑考虑吧,要是觉得价格高,就别买我们的设备。”

      阮允棠站起身,走到沈千鹤身边,眼神冰冷地看着供应商:“做生意讲究的是诚信,你这样漫天要价,还拒绝沟通,我看我们也没必要再谈了。”她顿了顿,又说,“据我所知,你们最近遇到了资金周转问题,要是失去了阮氏这个客户,我想你们的日子恐怕会更不好过。”

      供应商的脸色瞬间变了,他没想到阮允棠会这么了解自己公司的情况。“阮小姐,我……我不是那个意思。”他连忙站起身,态度缓和了许多,“价格方面,我们可以再商量,再商量。”

      “不必了。”阮允棠拉着沈千鹤的手,转身就走,“我们会选择更有诚意的合作伙伴。”

      走出供应商的公司,沈千鹤看着阮允棠,眼里满是敬佩:“阮允棠,你太厉害了,几句话就把他镇住了。”

      “对付这种人,就不能太客气。”阮允棠笑了笑,揉了揉她的头发,“你呀,就是太善良了,容易被人欺负。以后再遇到这种情况,别跟他们废话,直接给我打电话,我来处理。”

      沈千鹤心里暖暖的,点了点头:“好,我知道了。”

      经过这件事,两人的关系更加亲密了。她们不仅是工作上的伙伴,更是生活中的依靠。阮允棠会在沈千鹤加班晚了的时候,开车去接她,给她带一份热乎的夜宵;沈千鹤会在阮允棠累了的时候,给她泡一杯热茶,陪她聊聊天,缓解她的压力。

      转眼就到了深秋,阮家老宅的银杏树叶落得满地都是。沈千鹤的文化板块筹备工作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古籍修复中心和传统文化体验馆的主体工程已经完工,正在进行内部装修和设备调试。

      这天,两人忙完工作,又回到了老宅。沈千鹤蹲在银杏树下,捡着地上的银杏果,阮允棠站在她身后,手里拿着一件驼色大衣,轻轻披在她肩上。“小心着凉,”阮允棠的声音温柔,“等下整理完,我们去吃你最爱吃的那家淮扬菜。”

      沈千鹤抬头,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落在她脸上,她伸手握住阮允棠的手,指尖相扣,温暖而坚定。“阮允棠,”她轻声说,“谢谢你。”

      “谢我什么?”阮允棠笑着问。

      “谢谢你相信我,支持我,”沈千鹤的眼里含着泪水,却笑得很灿烂,“谢谢你在我最需要的时候出现,陪我一起做喜欢的事。和你在一起的这些日子,是我这辈子最开心、最幸福的时光。”

      阮允棠的心猛地一软,她蹲下身,轻轻擦掉沈千鹤脸上的泪水,认真地说:“千鹤,该说谢谢的人是我。如果不是你,我可能早就撑不下去了。是你让我明白,原来生活不止有商场上的尔虞我诈,还有这么多温暖和美好。和你在一起,我才觉得自己是完整的。”

      她顿了顿,从口袋里拿出一个小小的盒子,打开,里面是一串用银杏果核做成的手串,正是沈千鹤之前答应给她做的。“这是你之前说要给我做的手串,我自己找师傅打磨了一下,加了几颗小珍珠,你看看喜欢吗?”

      沈千鹤接过手串,戴在手上,大小正合适。手串上的银杏果核泛着温润的光泽,搭配着小巧的珍珠,格外好看。“我很喜欢,谢谢你。”她抬起头,看着阮允棠,眼里满是深情,“阮允棠,我想和你一直这样走下去,永远不分开。”

      阮允棠的眼睛也湿润了,她紧紧地抱住沈千鹤,声音哽咽:“我也是,千鹤,我也是。我想和你一起,看着我们的文化板块越来越好,看着我们的未来越来越精彩。我想和你一起,度过每一个春夏秋冬,直到永远。”

      远处传来老宅里的钟声,悠长而宁静。金黄的银杏叶在风中轻轻飘落,像是在为这两个相爱的人祝福。她们紧紧地拥抱在一起,感受着彼此的心跳和温暖,仿佛整个世界都只剩下她们两个人。

      没过多久,阮氏文化板块的古籍修复中心和传统文化体验馆正式对外开放了。开业当天,来了很多人,有政府官员、文化界的专家、媒体记者,还有很多对传统文化感兴趣的市民。

      沈千鹤穿着一身浅蓝色的旗袍,站在台上,向大家介绍着文化板块的相关情况。她的声音温柔而坚定,眼里满是自信和光芒。阮允棠站在台下,看着她,脸上露出了骄傲而温柔的笑容。

      开业仪式结束后,很多人都留下来参观体验。孩子们在书法教室里认真地写着毛笔字,老人们在茶道馆里悠闲地品着茶,年轻人在古籍修复展示区里,好奇地看着修复师们工作。整个文化板块都充满了欢声笑语,热闹而温馨。

      沈千鹤走到阮允棠身边,脸上满是疲惫,却笑得很满足:“阮允棠,我们成功了。”

      “是啊,我们成功了。”阮允棠握住她的手,轻轻捏了捏,“千鹤,这都是你的功劳。你用自己的热爱和坚持,创造了这么美好的一切。”

      “不,是我们一起的功劳。”沈千鹤摇摇头,笑着说,“没有你的支持和帮助,就没有今天的一切。我们是最好的伙伴,也是最相爱的人。”

      阮允棠看着她,眼里满是深情:“没错,我们是最好的伙伴,也是最相爱的人。千鹤,余生很长,我想和你一起,把这份热爱和美好,一直延续下去。”

      沈千鹤点了点头,靠在阮允棠的肩上,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阳光洒在她们身上,温暖而耀眼,像是为她们照亮了一条通往未来的光明之路。

      豪门的纷争早已远去,现实的考验也化为了成长的勋章。阮允棠和沈千鹤,这两个原本生活在不同世界的女孩,因为一场意外的相遇,结下了不解之缘。她们在风雨中并肩同行,在信任中彼此成就,最终在满院银杏的见证下,收获了事业的成功和真挚的爱情。

      未来的路还很长,或许还会有新的挑战和困难,但她们知道,只要彼此在身边,就没有什么能阻挡她们。她们会一起守护这份来之不易的幸福,一起筑造属于她们的梦想家园,一起在岁月的长河中,书写一段关于爱、信任与坚守的美好篇章。而那棵见证了她们相遇、相知、相爱的银杏树,也会在每一个深秋,落下满院金黄,为她们的故事,增添一抹最温柔的色彩。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