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6、程映说话了 ...
-
姜泠问程映送外卖最重要的是什么,程映回答是遵守交通规则。姜泠醍醐灌顶,又问来不及的情况下怎么办,程映回答那也不能冒险。姜泠问扣钱怎么办,程映回答那也没办法。
姜泠思考的不只是这么简单,是在突然被分配到手机里的订单。当然,骑手可以选择拒接,可是一旦接单就必须按照规定配送。姜泠认为程映的高效是因为他严谨的逻辑,他的脑子里自然生成了一套合理的算法,但分配单是另一种系统算法,这会打破程映原本的规划,如果这个人不是规规矩矩的程映,那么……铤而走险难免。
物理中经常假设不存在摩擦力,因为这样好算,这些计算机程序在设计的时候往往也不会考虑外力,哪怕思考如程映般缜密也没有用,下一天雨试试,全乱。
夏天本来就多雷阵雨,湖城还是一个偶尔需要对抗台风的地方,姜泠想起第一次见到程映,他肯定是在那场大雨里出了意外。
姜泠本来是听程映的话不出门,但后来是因为下大雨出不了门了。
现在外面的大雨比起来的那天差不了多少,雷声没那么大而已,程映现在还没回来,姜泠还不敢给他电话,一个人握着手机在家里焦急等待。
现在的系统看来智能,但是太缺乏“以人为本”的理念,要是能有做出更精确数字控制就好了,比如同时接单不可超几单,订单间距离不可超多少公里,订单高峰时间拉长配送时间等等,但是这样一来骑手收入必然会减少,也不利于平台间的竞争。
系统程序不一定有BUG,但是它由人创造却始终不是人。人才是最重要的。
下午两点多了,程映还没回来,雨还在下。姜泠已经饿过头了,家里很幸运地还剩两盒泡面,先吃吧,吃饱了才有力气想事情。
到三点的时候程映还没回来,姜泠等不了了,可是这得上哪里找人啊,越等越暴躁,他妈的下雨天是有多少不懂事的要吃外卖!吃吃吃,吃你妹啊!姜泠拿着伞准备出门,雨也小了一些,打算去又一城蹲守。
刚走出小区就看见前面有个穿雨衣的高个子推着电瓶车走来,姜泠向他奔去,踩着积水的道路跑了起来,“程映!程映!”
程映不是听到的,是看到的,他这水花踩的都飞起来了。
雨衣里的人已经湿透,一半是雨水一半是汗水,发丝里的水好几次都进眼了,想停下来但是单子一直送不完,程映有那么几瞬觉得今天这一天都过不完了。
撑到电瓶没电,手上最后两单是靠大朋去送的,这车一路推了将近三公里,人快虚脱了。
姜泠帮忙把程映身上的湿哒哒的衣物都扒了下来,直接推他进浴室去洗热水澡,看着地上那双脏兮兮的鞋叹了叹气,又是这双破损的回力帆布鞋!
姜泠先上楼替他拿了一套干净的换洗衣服,然后开始煮面。
程映洗完澡吃了面彻底动不了了,从11点到2点半就没停下来,铺天盖地的大雨之下只能不断加速,从来不敢冒险的人今天逆行了好几次……累是其次,关键是怕了。
程映直接在沙发躺下了,想睡一会儿。姜泠想让他去房间睡,但是他的腿还在发抖,只能进房间拿了毯子给他盖上,他累得没三秒就睡着了。
怎么会糟糕成这样!
程映的手机在他湿透的腰包里震动,里面有一些湿掉的皱巴巴的散钱,还有保护很好的体外机。未接来电堆了三十几个,现在是大朋打来的,姜泠拿起手机蹑手蹑脚走进房间接电话。
“映哥,你到家没有!?到了你就嗯一声!”大朋非常急切。
“是我姜泠,他吃完东西睡了。”
“好好好,那我就放心了,你家里有没有可乐和生姜啊,煮个姜茶给他驱驱寒,不然感冒了可不好,这都快开学了!”
“我知道了,你也是,别感冒了。”
“谢谢你啊姜泠,幸好有你。”
姜泠望着沙发上躺着的人,说话都是梗着的,“挂了,我去买生姜和可乐。”
姜泠去小区蔬菜店买生姜,走到半路只想咆哮,为什么程映他要过得这么辛苦!姜泠蹲下来抱住了双膝,本来就是个爱哭的人,这一刻几近失控。
姜茶不难,姜切丝和可乐一起煮开就行。煮不开的是心里的疼痛。
程映睡了将近四十分钟才醒,可乐姜茶装在保温杯里,还热着,姜泠拿给程映。程映揉了揉眼睛,拿起保温杯嗅了嗅,抬头看着姜泠,一副不可思议的样子。
姜泠指指耳朵。
程映竟然忘了自己现在听不到。
“喝完,别感冒了。”
程映点点头。
“下午别出去了,在家歇着。”
程映笑笑,“嗯。”
“回你家,还是就在我这儿呆着?”
程映喝完姜茶又在沙发躺下了,姜泠笑了,“好好休息,困就再睡会儿。”
程映已经睡醒,笑意盈盈地看着姜泠,说:“姜泠,谢谢你。”
姜泠瞬间愣住,嗳?他说话了?不是“嗯”!
程映很满意,终于把他的名字叫出来了。头顶那盏灯可真漂亮啊,堆叠的几何图形,晚上的时候灯光很暖。
姜泠席地而坐靠着沙发,痴痴地看着程映笑中带着疲惫的脸,“你的声音真好听。”
程映侧身转向姜泠,专注地看着他的黑白分明的眼睛……世界上有很多很多好听的声音,每到夜里就会在程映的脑海中盘桓,可惜现在都听不真切了,就算这声音那么近,近得就在不足一分米之处。
程映打字:“我会说话的,但我发现我说不好了。”
姜泠抓抓头,他大概是太久没说话才会这样,“慢慢来,会好起来的,我陪你练。”
程映点点头,打字说:“晚上一剪天下要聚餐,店庆活动。”
姜泠问:“聚餐吃什么?”程映想打字回答,姜泠手掌按住了手机屏幕,“试一下。”
“……”程映咬了咬嘴唇,“……火、锅,火锅。你,也去。”
姜泠非常满意,程映说的一点问题也没有,指指自己的脖子说:“你看我都这样了肯定不能吃这个啊,要不这样,你们吃的差不多的时候我去找你。”
程映点点头,附赠了一个字:“好。”
“你以前不是喜欢嗯吗,怎么不嗯了?”
“那,嗯。”
“……”姜泠腹诽这是什么坏小孩!
姜泠笑着说:“其实我以前特别不爱说话,但觉得挺想跟你说话,就……就不一样。”
程映笑了笑,“晚上,我带你,去个地方,好吗?”
“好啊,你再睡会儿,我也困了。”姜泠把毯子给他盖好,又拿了个枕头出来。这让程映想起还有爸爸照顾的时候。
……
程映想给姜泠做完晚饭再走,反正吃饭的地方不远。
上次做了西瓜西米露,他都吃完了,碗都舔的很干净,今天要做蜂蜜柠檬绿茶,现切柠檬加蜂蜜腌渍,绿茶泡三五分钟后取出茶叶,再把蜂蜜柠檬放进去,冰箱里冷却一下午后饮用,冰冰凉特别爽。
这款绿茶是老爸过去的学生送的,这些人并不知道老爸离开已经两年了。茶叶带着淡淡的茉莉香,正是老爸喜欢的味道,而且还是今年的新茶,程映一直舍不得喝。
老爸爱茶,要是他知道这个绿茶被这么折腾肯定要心疼半天,暴殄天物啊。
姜泠有些吃不消他在厨房忙忙碌碌,这个不声不响忙碌的人已经悄悄钻进了心里最柔软的角落。可他是个男的啊。在别人家不知道,在管家,这是大忌!
姜泠怀疑自己是要步姜昱海那个死人大逆不道的后尘了。作孽。
姜泠怀着复杂的心情看着程映做的香肠虾仁蛋炒饭,它的样子这么好看,肯定也特别好吃,你看它配料丰富、营养均衡,一点不奢华,但很饱腹。
程映换了一身新衣服,白色T恤和牛仔裤,挺好看的。走的时候姜泠还没开吃,于是乎现在程映家里只剩了姜泠一个人在默默吃饭。
姜泠吃饱后坐了会儿,除了窗外的蝉鸣之外很安静,靠着椅背闭眼冥想,这个世界上有很多情感是不被接受的,而自己生生撞枪口上了。今天很自觉地把碗洗了,总不能天天饭来张口吧。程映家的碗都是骨瓷的,还是一整套,管茹也喜欢这样的餐具。
姜泠用那只猥琐的“第三只手”打开了吊柜,里面有一个陶瓷药罐,一个炖锅,泛着一股子陈年旧事的味道。看了一眼就立刻关上了,因为感觉后面有双眼睛。
“叔叔,您儿子做饭真好吃,”姜泠走到遗像前郑重鞠躬,说,“我一个人挺难过的,这一年您让他陪陪我吧,不出意外的话人这辈子能活七老八十,这一年对他来说就是过眼云烟,一点儿也不会打扰他以后的生活。”
姜泠关上程映家门的时候对自己摇头笑了笑,刚才又莽撞了。他说不定就是一直这么对朋友的,看得太重了不是自己给自己找事?
不能用一次的心动给自己胡乱下定义。
七点多太阳才下山,姜泠按照程映给的地址去找火锅店,是一家四川老火锅店,离又一城不算远,点评分数不错。
姜泠其实也挺想认识程映的朋友,但是那些人是程映的过去。姜泠害怕从别人口中听到关于程映的过去,那天早上卢溢轻飘飘的几句就已经让人受不了了。
姜泠至始至终就没觉得自己会和这座城市有什么关系,这一年过去之后就会回到离管茹离外婆很近的地方,至于程映,他应该也有自己想去的地方。
走到一半姜泠停下了,也许程映压根还没想过以后去哪。
李沐的朋友多半也都是残疾人,他们都是在市残联的帮助下实现就业的,李沐家里还算有点积蓄,能帮他把理发店开起来,他很幸运。但李沐也很羡慕程映,至少程映还能靠做手术恢复常人80%左右的听力。
程映感受到李沐的快乐,即使他什么也听不到。一转眼三年了,李沐店刚开业的时候他刚成年没多久,他开心地说再也不需要花爸爸妈妈的钱了。
他做到了,一开始是很难的,齿轮效应原理,过了很费力的时间以后就会越来越顺利。
程映时不时看着外面,姜泠应该快来了。其实已经吃得差不多,只是大家舍不得散场。
姜泠稍微耽搁了一会儿是因为要买份礼物给Tony李,毕竟是店庆,程映一看就不是那种会给人备礼的孩子,而且让他白吃人家一顿饭也不大好。
姜泠从点评网得知李沐也是个聋哑人,技术和服务都不错,一个清秀帅气还不会瞎聊天硬推销的Tony老师太完美了,但是冲着他去理发的姑娘说他店里的设备差了那么点,其他贵的未必买得起,但一套戴森的吹风机还是可以的。
姜大发很爽气地把那一晚赚的都花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