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1、第 51 章 ...
-
九月的风带着深秋的清冽,吹得小区里的银杏叶簌簌落下,铺在地上像一层金黄的地毯。沈清和蹲在阳台整理花盆,把枯萎的香草剪掉,刚要起身,就看见厉沉舟拎着一个纸箱子进门,箱子上印着“手工陶瓷”的字样,边角还沾着点泥土。
“王阿姨说她老家的亲戚寄了批陶罐过来,特意给咱们留了两个,说用来装腌菜正好,”厉沉舟把箱子放在玄关,拆开后露出两个青灰色的陶罐,罐身上还刻着简单的兰草纹,“我刚才去取的时候,阿姨还说等她孙子周末过来,要带孩子来咱们家看蓝莓苗。”
沈清和凑过去摸了摸陶罐,手感粗糙却温润,是老手艺的质感:“这陶罐真好看,比咱们之前买的玻璃罐更有味道,刚好用来腌萝卜干,上周买的白萝卜还在冰箱里呢。”他说着转身去厨房,从冰箱里拿出三根白白胖胖的白萝卜,“明天咱们就晒萝卜干,再用这个陶罐腌上,冬天配粥吃肯定香。”
厉沉舟点头,把陶罐拿去阳台通风,又想起什么:“对了,林哲说江叙的甜品店下周要做店庆活动,邀请咱们去帮忙,还说要给咱们留最新的试吃品,是用咱们上次酿的青梅酒做的青梅挞。”沈清和眼睛一亮,手里的萝卜差点掉在案板上:“青梅挞?用咱们的青梅酒做的?那肯定好吃,到时候咱们早点过去帮忙。”
第二天一早,两人就把白萝卜切成条,撒上盐腌出水分,然后摊在竹筛上,放在阳台晒太阳。沈清和每隔一小时就去翻一次萝卜条,确保每一面都能晒到太阳,厉沉舟则去菜市场买了些干辣椒和花椒,说要给萝卜干增加点风味。“上次王阿姨教我用花椒和干辣椒炒香,拌进萝卜干里,又香又开胃,”厉沉舟把调料放进橱柜,“等萝卜干晒好了,咱们先给阿姨送点尝尝,让她指点指点。”
晒萝卜干的间隙,沈清和想起之前腌的蓝莓蜂蜜水应该能喝了,便从橱柜里拿出玻璃罐,打开盖子就闻到一股清甜的果香。他倒了点在杯子里,加了温水搅匀,递给厉沉舟:“你尝尝,甜度怎么样?要是不够甜,下次再加点蜂蜜。”厉沉舟喝了一口,蓝莓的酸甜混着蜂蜜的温润,在喉咙里留下淡淡的清香:“刚好,不用再加了,冬天喝这个暖身子正好。”
周三晚上,林哲发来消息,说店庆活动定在周六,让他们上午十点过去帮忙布置场地,还特意叮嘱沈清和带上之前腌的蓝莓蜂蜜水,说江叙想试试用它做新的饮品。沈清和立刻回复说没问题,又跟厉沉舟商量着要带点什么礼物去,最后决定做一筐艾草馒头,早上蒸好带过去,让店里的员工也尝尝。
周六早上,沈清和五点就起床了,和厉沉舟一起揉面团、做艾草馒头。翠绿的艾草泥揉进雪白的面团里,蒸好后像一个个小小的翡翠馒头,散发着淡淡的艾草香。“正好做了二十个,够店里的人吃了,”沈清和把馒头装进保温筐,“再带上一罐蓝莓蜂蜜水,咱们早点过去,别让他们等急了。”
两人赶到甜品店时,林哲和江叙已经在布置场地了。店里挂着彩色的气球,门口摆着小桌子,上面放着试吃盘和宣传册。“你们可算来了,”林哲放下手里的气球,接过保温筐,“这艾草馒头也太香了,我先替大家尝尝。”他拿起一个馒头咬了一口,艾草的清香和面粉的香甜在嘴里散开,忍不住点头:“好吃!比外面买的还香,江叙,你快尝尝。”
江叙放下手里的蛋糕胚,接过馒头尝了一口,笑着说:“确实好吃,等会儿我用蓝莓蜂蜜水做饮品,配着这个馒头,肯定很受欢迎。”沈清和把玻璃罐递给江叙:“你随便用,要是不够,家里还有,我再回去拿。”
四人分工合作,厉沉舟和林哲负责在门口招呼客人,给路过的人递试吃品;沈清和则帮江叙做饮品,把蓝莓蜂蜜水倒进杯子里,加冰块和薄荷叶,做成清爽的蓝莓蜂蜜饮;江叙则在后面做青梅挞,把青梅酒熬成酱,铺在挞皮上,再放上新鲜的青梅果肉。
十点多的时候,客人渐渐多了起来。一个小女孩拉着妈妈的手走进店里,看到青梅挞眼睛一亮:“妈妈,我要吃那个!”江叙笑着递过去一块试吃的青梅挞,小女孩咬了一口,眼睛弯成了月牙:“太好吃了!有甜甜的酒香味。”小女孩的妈妈也尝了一口,点头说:“确实不错,酒香不浓,还带着青梅的酸甜,很适合孩子吃。”
沈清和递过去一杯蓝莓蜂蜜饮:“您尝尝这个,用自家腌的蓝莓蜂蜜做的,没有添加剂,孩子也能喝。”小女孩妈妈接过杯子尝了一口,惊喜地说:“这个也很好喝!清爽不腻,你们家的东西也太实在了。”
忙到中午,客人稍微少了点,四人终于能坐下来休息。江叙给每人端来一块青梅挞和一杯蓝莓蜂蜜饮,笑着说:“今天多亏了你们帮忙,不然我们俩肯定忙不过来。”厉沉舟咬了一口青梅挞,青梅酒的醇香和挞皮的酥脆完美融合,忍不住说:“这青梅挞比我想象中还好吃,以后咱们可以经常做,放在家里当甜点。”
下午三点多,店庆活动结束。四人收拾好场地,林哲提议去附近的公园散步,放松一下。公园里的银杏叶已经黄了,风吹过,叶子像蝴蝶一样飘落,地上铺了厚厚的一层。“咱们拍张合影吧,”沈清和拿出手机,“这么美的景色,留个纪念。”四人站在银杏树下,阳光透过树叶洒在他们身上,沈清和按下快门,定格下这美好的瞬间。
散步的时候,江叙说起想在甜品店加一道“邻里特供”的甜点,用大家送的食材做,比如王阿姨的玉米面、沈清和的蓝莓,还有厉沉舟酿的青梅酒,每道甜点都标注着食材提供者的名字,让客人也能感受到邻里之间的温暖。“这个主意太好了,”沈清和立刻赞同,“下次我再种点草莓,到时候给你送过去,做草莓蛋糕。”
回到家时,已经是傍晚了。沈清和想起晒在阳台的萝卜干应该晒好了,赶紧去看——萝卜干晒得金黄,摸起来干干爽爽的,散发着淡淡的咸香。“可以腌了,”沈清和把萝卜干收进盆里,“咱们现在就炒调料,拌进去,明天就能吃了。”
厉沉舟把干辣椒和花椒放进锅里炒香,然后碾碎,和盐、糖一起拌进萝卜干里,再装进王阿姨送的陶罐里。“这样腌上三天,味道就进去了,”厉沉舟把陶罐盖紧,“等好了,咱们先给王阿姨送一罐,再给林哲和江叙送一罐,让他们也尝尝咱们的手艺。”
周日早上,沈清和刚起床,就听见敲门声。打开门一看,是王阿姨带着孙子来了,手里还拎着一个布袋子,里面装着刚做的芝麻糖。“听说你们昨天去帮忙做店庆活动,累坏了吧?”王阿姨走进屋里,把芝麻糖放在桌上,“这是我昨天做的芝麻糖,给你们补补,也给小朋友当零食吃。”
小朋友跑到阳台,看着蓝莓苗,好奇地问:“叔叔,这是什么呀?能吃吗?”沈清和笑着说:“这是蓝莓苗,现在没有果子了,等明年夏天,就能结出甜甜的蓝莓了,到时候请你吃。”小朋友高兴地拍手:“好啊好啊!我最喜欢吃蓝莓了。”
厉沉舟从厨房端出刚蒸好的艾草馒头,递给王阿姨和小朋友:“阿姨,您尝尝这个,昨天做的,还热乎着呢。”王阿姨接过馒头,咬了一口,点头说:“好吃!艾草的香味很浓,比我做的还好吃。”小朋友也拿起一个馒头,吃得津津有味,嘴角还沾了点艾草屑。
聊了一会儿,王阿姨要带孙子回家了。沈清和把腌好的萝卜干装了一罐,递给王阿姨:“阿姨,这是咱们昨天腌的萝卜干,您带回去尝尝,配粥吃正好。”王阿姨接过罐子,连声道谢:“太谢谢你们了,每次都想着我,你们真是好孩子。”
送走王阿姨,两人坐在阳台的小椅子上,晒着太阳,喝着蓝莓蜂蜜水。厉沉舟忽然说:“下周咱们去买些菜种吧,冬天可以在阳台种点小青菜,比如菠菜和油麦菜,既能当盆栽,又能吃。”沈清和点头:“好啊!我之前看邻居种的菠菜长得很好,咱们也试试,到时候炒菠菜吃,肯定很新鲜。”
下午,两人去菜市场买了菜种和花盆,还买了些肥料。回到家后,厉沉舟负责翻土、种菜种,沈清和则在旁边帮忙浇水,两人配合得格外默契。“等菜种发芽了,咱们每天都来看看,”沈清和看着花盆里的菜种,眼里满是期待,“说不定过两个月,咱们就能吃上自己种的青菜了。”
晚上,两人做了简单的晚饭——炒青菜、清蒸鱼,还有一小碟腌萝卜干。沈清和夹了一口萝卜干,脆爽可口,带着淡淡的辣椒香,忍不住说:“太好吃了!比外面买的萝卜干还香,以后咱们每年都腌点,冬天吃。”厉沉舟点头,给沈清和夹了一块鱼肉:“快吃鱼,这鱼新鲜,多吃点补身体。”
吃完晚饭,两人坐在沙发上看电影。沈清和靠在厉沉舟的肩膀上,看着屏幕上的画面,偶尔喝一口蓝莓蜂蜜水,心里满是幸福。他知道,未来的日子里,还会有很多这样的美好时光——和喜欢的人一起种菜、腌菜,和朋友、邻居一起分享美食、聊天,把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都过得满是烟火气和暖意。
第二天早上,沈清和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去阳台看菜种,虽然还没发芽,但他还是小心翼翼地浇了点水。厉沉舟走进来,递给他一杯热牛奶:“别着急,菜种发芽需要时间,咱们耐心等。”沈清和接过牛奶,笑着说:“我就是太期待了,想早点看到它们发芽。”
两人吃完早餐,厉沉舟去上班,沈清和则在家收拾屋子,顺便把昨天剩下的艾草馒头装了一罐,准备下午给林哲和江叙送过去。收拾完屋子,他坐在阳台的小椅子上,看着花盆里的菜种,又看了看橱柜里的陶罐和玻璃罐,里面装着腌萝卜干、蓝莓蜂蜜水和青梅酒,每一样都是他们亲手做的,带着生活的温度。
沈清和拿出手机,翻出昨天在公园拍的合影,照片里的四人笑得格外开心,背景是金黄的银杏树。他把照片设成手机壁纸,心里想着,以后还要和他们一起去更多的地方,拍更多的照片,留下更多美好的回忆。
深秋的阳光透过窗户洒在身上,暖暖的。沈清和知道,不管季节怎么变,只要身边有喜欢的人、要好的朋友和温暖的邻居,日子就会一直这么美好下去,充满烟火气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