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6、共同的目标 ...
-
秋意最浓时,育才中学迎来了建校六十周年的盛大校庆。整个校园仿佛被投入了一个巨大的节日熔炉,处处张灯结彩,横幅高挂,空气中弥漫着一种不同于运动会竞技感的、更加综合而热烈的庆典气氛。学校筹备了系列活动:文艺汇演、校友论坛、社团开放日、历史成果展……而每个班级也需要拿出一个项目,参与最后的“校庆班级风采展示”评比。
高二(三)班的班会上,班主任刘老师慷慨激昂地做着动员:“同学们!六十年一甲子,这是我们学校的大日子!也是展示我们班集体风貌的绝佳机会!这次风采展示,要求体现班级特色,有创意,有亮点!大家有什么好点子,畅所欲言!”
教室里顿时像炸开了锅,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
“搞个合唱吧!气势磅礴!”
“太老套了!不如演个小品?”
“小吃街!绝对受欢迎!我贡献我妈的独门辣酱!”
“能不能搞点有技术含量的?比如无人机表演?”
“预算呢?你想啥呢!”
意见纷纷杂杂,难以统一。班长敲着桌子让大家安静,最后提议投票表决。几个热门方案被写在黑板上,其中“现场绘制巨幅校庆主题画作”这一项,下面赫然写着提议人:陈薇。她还在下面用小字补充:可由我班美术生主力+体育生协助完成,体现团结协作。
这个提议颇具新意,也巧妙地结合了班级的“优势资源”,立刻得到了不少人的支持,尤其是画室成员和那些觉得唱歌演戏不好意思的同学们。最终投票结果,这个“书画表演”方案以微弱优势获胜。
刘老师对这个结果很满意,目光直接投向了窗边和后排:“季然同学,林骁同学,这个任务,看来又要交给你们牵头了!季然负责设计和绘画主力,林骁负责组织同学协助和后勤保障,没问题吧?”
有了上次板报合作的成功经验,这次被点名,林骁不再像第一次那样惊慌失措和抗拒,反而隐隐有些跃跃欲试。他立刻站起来,胸脯拍得砰砰响:“没问题老师!保证完成任务!绝对给咱班争光!”那架势,像是要上场去打一场必胜的战役。
季然也缓缓站起身,在众人的注视下,轻轻点了点头,算是接下了任务。他的表情依旧平静,但眼神里似乎比上次多了一丝沉稳和了然。
下课后,两人很自然地凑到了一起,周围还围着一群感兴趣的同学,主要是画室成员和篮球队那帮精力过剩的家伙。
“巨幅画作?多大算巨幅啊?”林骁挠着头,问出了最实际的问题。
“学校会提供一块大概三米乘四米的巨幅画布,固定在展示架上。”学习委员翻着通知说道。
“三乘四?!这么大!”林骁咋舌,这可比黑板报大多了,“那得用多少颜料啊?”
“颜料学校提供基础色,特殊颜色可能需要我们自己想办法。”陈薇补充道。
“设计主题呢?”季然开口,问到了关键。
“校庆主题,‘薪火相传,筑梦未来’。要求积极向上,体现学校元素和时代气息。”班长把通知要求读了一遍。
主题有点宏大和抽象。大家又开始七嘴八舌地出主意:画教学楼、画校徽、画历届名人校友、画学生们奔跑的样子……
季然安静地听着,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轻轻划着,似乎在构思。林骁则一边听,一边咋咋呼呼地评价:“这个太普通!”“那个好像还行!”“哎,能不能把咱们班也画进去?”
等大家讨论得差不多了,季然才缓缓开口,声音不大,却让大家都安静了下来:“或许……可以不用具象地画建筑物或者人像。”
所有人都看向他。
“三乘四的画布,很大,适合表现有冲击力的意象。”他继续说着,眼神专注,仿佛已经在脑海中看到了画面,“‘薪火’,可以是抽象的光和火焰的形态,用绚丽的色彩表现传承和活力。‘未来’,可以用流畅的、充满希望的线条和色块来表现,比如星空、轨道、或者生长的藤蔓。中间可以巧妙地融入校徽的变形元素和数字‘60’。”
他一边说,一边拿出速写本,用铅笔快速勾勒出几个简单的构图和元素。虽然只是草稿,但那大胆的构思和抽象的美感已经让周围同学发出惊叹。
“哇!这个想法酷!”
“听起来就好难画……”
“但是效果肯定炸裂!”
林骁看着季然笔下流畅的线条和那充满想象力的构思,虽然对什么“抽象意象”一知半解,但并不妨碍他觉得厉害极了。他用力点头:“我觉得行!就按季然说的办!听起来就比别人班的高级!”
方案方向就这么定了下来。接下来就是具体的分工和准备。
这次合作,和之前的板报截然不同。画布巨大,意味着工作量剧增,而且是在校庆当天现场作画,带有表演性质,还需要考虑时间控制和现场效果。
季然很快拿出了更详细的设计稿和色彩小样。他将整幅画分成了几个大色块区域,设计了主要的色彩流向和需要重点刻画的核心部分。
“我们需要很多人同时上色,铺大色块。”季然指着设计图解释,“这部分可以交给辅助的同学。核心的细节部分和最后的调整,我来完成。”
“没问题!铺色包在我们身上!”林骁大包大揽,立刻开始点将,“大熊,你带几个人负责调大地色,按季然给的配方调!胖子,你心细,带几个人负责这块蓝色的部分,注意渐变!女生们负责这边暖色的部分,一定要涂匀!”他分配起任务来居然有模有样,带着球场上的指挥气势。
季然有些意外地看了他一眼,没想到他组织能力还不错。
林骁接收到他的目光,得意地一扬眉:“小意思!球场上的战术分配比这复杂多了!”
准备工作紧锣密鼓地展开。林骁带着几个兄弟,跑去后勤处领画布、画架、颜料、排笔、水桶,像个包工头一样忙前忙后。他还细心地多要了几件旧T恤当工作服,免得大家弄脏校服。
季然则利用课余时间,带着画室的几个核心成员,在画布上用浅色画笔仔细地打上底稿,标出不同的色块分区,像是制作一幅巨大的填色画。这个过程需要极大的耐心和精准度。
放学后和周末,画室和旁边分配的临时场地就变成了他们的根据地。常常能看到这样的景象:季然穿着沾满颜料的旧T恤,专注地勾勒着关键部位的轮廓,或者调试着某种特殊的颜色;而林骁则吆喝着,指挥着大家打水、调色、铺大色块,时不时拿起巨大的板刷,像刷墙一样豪放地涂刷起来,弄得自己一脸一身颜料,还得意洋洋。
“骁哥!这边蓝色不够了!”
“来了来了!颜料管够!”
“季然!这个绿色调得对不对?你看一眼!”
季然会走过去,仔细看一下,有时点头,有时会亲手调整一下比例:“再加一点黄。”
两人一个沉静细致,一个活跃外放,配合却意外地默契。林骁完全信任季然的专业判断,而季然也开始习惯并依赖林骁高效的执行力和调动起来的热火朝天的氛围。他们之间不需要太多言语,往往一个眼神,一个手势,就能明白对方的意思。
周围的同学也被这种气氛感染。原本觉得画画是件安静事的体育生们,发现这种集体“刷墙”式的创作也挺有意思,干得满头大汗却兴致勃勃。画室的同学们则惊讶地发现,那些平时吵吵闹闹的体育生,干起活来其实很认真卖力,而且力气大,搬东西调大桶颜料特别方便。
大熊一边吭哧吭哧地搅动着一大桶蔚蓝色颜料,一边对旁边细致地勾勒火焰边缘的季然说:“学霸,别说,你这构思真牛!虽然我看不懂,但觉得厉害!”季然抬头,对他轻轻笑了一下,算是回应。
陈薇则拿着小刷子,一边修补着细节,一边对忙着搬运新画布的林骁调侃:“林骁同学,表现不错嘛!越来越有模范搭档的样子了哦!”林骁嘿嘿一笑,毫不谦虚:“那必须的!”
共同的目標,像一条坚实的纽带,将这群性格迥异的少年紧紧联系在一起。汗水、笑声、偶尔的手忙脚乱和互相帮忙擦拭沾到脸上的颜料……所有这些,都融入了那幅渐渐变得色彩绚丽、气势恢宏的巨画之中。
校庆的日子一天天临近,画作也逐渐接近完成。绚烂的色彩、流动的线条、象征着薪火的抽象形态与代表着未来的星辰轨道交织在一起,既有震撼的视觉冲击力,又蕴含着深意,远远超出了最初大家“画点东西”的预期。
最后一天收工,大家看着几乎完成的巨画,都忍不住发出惊叹和欢呼。林骁看着站在画布前,脸上带着淡淡疲惫却眼神明亮的季然,心里充满了难以言喻的成就感和……一种与有荣焉的骄傲。
“辛苦了。”他走到季然身边,递过去一瓶水。
“谢谢。”季然接过水,目光依旧流连在画作上,“大家都很努力。”
“是你设计得好。”林骁真心实意地说,“到时候往那一摆,绝对震撼全场!”
夕阳的余晖透过窗户,洒在绚丽的画布上,也洒在两个并肩站立的少年身上。他们为了同一个目标努力的过程,远比最终的结果,更值得珍藏。
校庆的舞台已经搭好,只等帷幕拉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