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9、一些好日子 ...

  •   过了好多天,赵朗带着结案报告来找严序,脸上带着如释重负的疲惫。

      "货车司机招了。他们是个流窜作案的独立团伙,专门在城乡结合部的集市下手。"赵朗把报告递给严序,"和我们之前推测的一样,利用改装货车运输,得手后立刻跨省流窜。"

      报告上写着主犯的动机:因为自己年幼时被拐卖的经历,产生了扭曲的报复心理。

      易小天安静地坐在角落,听到这里时,正在削炭笔的手顿了顿。

      "那个右尾灯破裂的桑塔纳,是他们专门用来踩点的车,停在车库那天是在蹲守一个目标家庭。"赵朗叹了口气,"多亏小天画出了司机的脸,让我们比对了前科档案,锁定了他的身份。"

      案子破了,但办公室里没有欢呼。这个结局带着一种沉甸甸的质感。罪恶的链条往往始于更早的伤痛,而正义的到来并不能抹去所有伤痕。

      严序合上报告,看向易小天。少年拿起刚削好的炭笔,在素描本上画了一条路。路上有荆棘,有坑洼,但在路的尽头,画了一盏小小的灯。

      结案报告在严序的书桌上放了三天。

      结案本该让人松一口气,但严序注意到,易小天似乎陷入了一种莫名的焦躁。他不再像往常一样沉浸在摄影或绘画中,而是在公寓里无声地踱步,有时会长时间地站在书架前,看着那一排排厚重的档案盒。

      直到周五晚上,严序半夜醒来,发现书房的灯亮着。

      他走过去,看见易小天坐在地毯上,周围散落着几个打开的档案盒。那都是些已经结案的旧卷宗,有些甚至已经泛黄。少年没有乱动里面的文件,只是极其小心地翻阅着,眼神专注得像在寻找某种失落已久的线索。

      严序没有开灯,只是靠在门框上,在阴影里安静地看着。

      他看到易小天拿起一份十年前的失踪儿童案卷宗,对着附件里那张模糊的照片看了很久,然后拿起自己的素描本,开始凭借惊人的遗觉象能力,试图还原那个孩子清晰的面容。

      他又看到少年翻出一桩悬而未决的盗窃案现场照片,指着照片背景里一个被所有调查人员忽略的镜面反光,那里隐约映出了半张未被记录的脸。

      易小天一页一页地翻着,用他独特的视角,在这些被时间尘埃覆盖的旧案里,寻找着被遗漏的细节,寻找着那些或许还能被弥补的遗憾和还能被接续的线索。

      他抬起头,看到门边的严序,动作顿住了,像是做错了事的孩子,下意识地想将手中的卷宗放回去。

      严序走过去,没有责怪,而是在他身边坐下,拿起那份他刚放下的旧案卷。

      “这个案子,”严序的声音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清晰,“失踪的孩子叫李文文,当时七岁。她的母亲,每年她失踪那天,都会去派出所问一次进展。”

      易小天猛地抬起头,眼睛在黑暗中闪着光。

      严序看着他,很轻地拍了一下他的肩膀。
      “不着急,我们还有时间。”

      半个多月后,严序拿到一封来自法制杂志的一个面向青少年的小型摄影,主题是“我眼中的光”,比赛主办方的信。

      严序拆开信,是一张制作精美的获奖通知书。易小天的照片《阅读者》,获得了比赛的 “评委会特别奖” 。获奖评语写道:“该作品以独特的视角和充满温度的光影,捕捉了阅读时静谧而强大的力量,展现了少年摄影师敏锐的情感洞察力。”

      随信附带的,还有一小笔奖金。

      严序拿着那封信,在窗前站了许久。然后,他走到正在黑板墙上涂鸦的易小天身边,把信和奖金一起递给他。

      易小天困惑地接过,看着那张纸。他认识上面的字,认得那张照片的缩印图,也认得“奖”这个字。但他从未寄过照片。他抬起头,疑惑地看着严序。

      严序指了指照片,又指了指易小天,然后,做了一个竖起大拇指的动作。

      “你的照片,”他顿了顿,努力寻找着更准确的词,“得了奖。很多人觉得,很好。”

      易小天愣住了。他低头看看信,又抬头看看严序,反复几次。然后,一种前所未有的、明亮而炽热的光芒,从他眼底缓缓升起,逐渐蔓延到整张脸上。那不是简单的开心,而是一种被世界看见、被认可的巨大的震撼和喜悦。

      他没有欢呼,也没有跳跃,只是紧紧攥着那封信和装着奖金的信封,把它紧紧地、紧紧地贴在了自己的心口。他转过身,面向那块画满了奇思妙想的黑板墙,肩膀开始微微地颤抖。

      严序没有打扰他,只是静静地站在他身后。

      他知道,对于易小天而言,这不仅仅是一个奖。这是他那沉默的世界里,发出的第一声清晰而响亮的回音。这束来自外部世界的肯定的光,比任何治疗都更能照亮他前行的路。

      而严序心里清楚,这第一束光,来自易小天自己按下快门的那一瞬间,源于他内心从未泯灭的、对美和情感的感受与表达。

      某个周二早晨,严序在厨房煎蛋时发现盐用完了。

      这个发现让他怔了片刻。在过去独居的十年里,调味品总是在将要用尽前就被补充,这是他用案件管理思维经营生活的成果。但现在橱柜里常出现拆到一半的薯片,冰箱门上贴着易小天用拍立得拍的彩虹糖排列图。生活开始有了缺口和意外。

      易小天光脚跑进来,往煎蛋上撒了把葡萄干。严序看着那些在油花里翻滚的紫色小点,最终没有制止。

      这是他们现在的关系。严序划定安全区,易小天在区内自由涂鸦。

      少年最近迷上了拍水珠。浴室玻璃门上的冷凝水、晨跑时叶片悬垂的露珠、甚至严序刚倒的威士忌里沉浮的冰珠都成了他的模特。有次严序发现他在拍自己发梢将落未落的水滴,镜头追着那点晶莹从湿发跟到锁骨。

      “这张不错。”严序当时评论道,“但构图上移三公分会更佳。”

      现在易小天的摄影作品不再只是证据素材。客厅墙上出现一组四连拍:严序翻阅案卷时无意识转笔的瞬间。少年给这组照片取名《思考的弧度》。

      赵朗来做客时盯着照片看了很久:“你小子把他拍得像个哲学家。”

      易小天得意地晃着脚尖,在素描本上写:他本来就是。

      某些夜晚,严序还是会从关于迷宫的梦中惊醒。某次他发现枕边多了张拍立得,照片里他熟睡的脸被画上夸张的猫胡须,下面一行小字:「噩梦禁止入内」。

      他开始教少年认字。不是从拼音开始,而是对照着《摄影构图入门》认“黄金分割”“景深”。有天易小天举着超市促销单跑过来,指着“买一赠一”四个字,眼睛亮得惊人。

      他们共同发明了手语之外的沟通方式。严序把茶杯放在茶几东侧代表“需要安静”,易小天把画笔插在颜料罐排列成钟表指针形状暗示“想去写生”。有次少年把群青和赭石混成灰紫色,严序立即取消了当晚的咖喱饭,那是他们约定中“心情欠佳”的颜色信号。

      深秋的周末,易小天在旧货市场看中个生锈的铁皮相机箱。严序习惯性要分析材质磨损度,却见少年把脸贴在冰凉的铁皮上,睫毛在颧骨投下细碎的影子。

      那天严序学会了讲价。最后他扛着箱子,易小天抱着卖家附赠的一盆薄荷,两人踩着梧桐落叶往回走。少年忽然把薄荷举到严序鼻尖,清冽的香气混着晚风,严序在那一刻理解了“不需要意义的快乐”。

      当晚的铁皮箱子被改造成储物柜,装着易小天收集的鹅卵石、电影票根和严序不再需要的安眠药瓶。少年在箱盖内侧贴了张字条,墨迹像振翅的鸟:

      这里装着我们的好日子。

      严序在下面添了一行小字:继续填充中。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