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2、第31章 ...
-
2013年,春末
广城的春天是被木棉染红的。
碗大的花朵“噗嗒”一声砸在警局院子的水泥地上,带着沉甸甸的声响,一如过去几年里那些掷地有声的日子。
办公室里,键盘敲击声与电话铃声交织。
最大的变化是墙角那台新添置的电脑屏幕上,实时运行着初代的动态人脸识别系统。
姜琏琏正对着它讲解:“瞧,系统初步筛选,我们再人工复核,效率高多了!”她语气里的自豪,是新技术在这片土壤生根发芽的嫩芽。
“可不嘛,”廖繁春抱着一摞档案凑过来,一口东北腔依旧爽利,“这玩意儿再灵,也得靠咱“闺女”这双‘火眼金睛’不是?”她顺手把一杯热奶茶放在姜琏琏桌上,“喏,多糖,补补脑细胞。”说完,投来一个来自老母亲般欣慰的眼神。
室外,一辆熟悉的车停下,李秦——如今该叫李处了——提着几盒精致的手信走了进来。办公室立刻响起一片欢呼。
“李局!想死我们了!”赖明天第一个冲上去,动作却比几年前稳当了许多。那次的冲动让他付出了代价,也收获了成长,如今虽是把锋利的刀,但刀鞘已更加牢固。
李秦笑着分发点心,目光扫过全场,最后落在廖繁春和正在分析数据的张锦身上。“怎么样,我走了以后,没被新领导“穿小鞋”吧?”
“哪儿能啊!”廖繁春咧嘴一笑,“就是没您在这儿‘护犊子’,我们干活都得掂量着点儿,生怕给您丢人。”
这话引来一片会心的笑声。
林诚武接过点心,递给身旁的项扬,动作自然流畅。项扬安静地笑着,值班时依旧会看恐怖小说,但再也不需要人陪了,因为林队总会“刚好”在他身边。
李秦被大家围着,说些市局的新鲜事。他特意走到张锦和廖繁春身边,低声道:“你俩,一个没少,挺好。”
与此同时,审讯室内,气氛却与外面的暖春格格不入。
老K人在五监里,望着铁窗外出神。
一缕阳光恰好照在他花白的鬓角上。曾经在毒品涉黑线“翻云覆雨”的男人,此刻只是一个等待法律“净化”的囚徒。负责结案律师会面的女警注意到,他的视线始终追逐着窗外枝头跳跃的一只麻雀。
“看什么?”警官例行公事地问。
老K沉默良久,才缓缓开口,声音沙哑:“那只鸟……挺自在。”他顿了顿,像是自言自语,“我小时候,也想当个鸟贩子,觉得能天天和自由的家伙待在一起……后来,却造了个最漂亮的“笼子”,把自己关了进去。”
他话里没有悔恨,只有一种深不见底的疲惫。
王贵明亲手建立的“万芳酒店”富丽堂皇,庭芳满员,如今回看,竟比不过这间狭小审讯室透进的一缕光。命运馈赠你的每一份礼物,都在暗中标好了价格,而他,早已透支了一切。
走廊上,廖繁春隔着单向玻璃静静看着。张锦悄然走到她身边。
“人性复杂,”张锦轻声道,“但法律的意义,就在于给所有复杂一个清晰的答案。”
廖繁春点点头,握住她的手:“走吧,我的‘张老师’,咱回去呗。”
她们的“家”,是新搬来那间整洁的公寓里,逐渐增多的东北特色——窗台上晒着的榛蘑,冰箱里冻着的酸菜,以及茶几上那套被廖繁春带来的、略显突兀的彩瓷茶具。廖繁春系着围裙,正在厨房里忙活,锅里的猪肉炖粉条咕嘟咕嘟冒着热气。
“我跟你说,这粉条得咱那旮沓的才劲道……”她一回头,看见张锦正倚在门框上,指尖轻轻摩挲着那个她从白城探亲回来求的护身符。
四目相对,无需多言。廖繁春夹起一筷子菜,吹了吹,自然地递到张锦嘴边:“尝尝咸淡。”
张锦张口接过,眼角弯起温柔的弧度:“嗯,是老家味道。”
最深切的爱意,往往不是“我爱你”的直白,而是融于烟火气的“我知道你需要什么”的懂得。她们或许已在彼此的目光里,找到了比血缘更深的羁绊。
夜色渐深,张锦在书房整理材料,廖繁春则在客厅,对着电脑屏幕傻笑。屏幕那头,是她在白城的老父母,背景里是纷扬的雪花。
“爸,妈,看我这不好好的吗?广城可暖和了,木棉花开得老好看了!”
“你呀,别光顾着工作,得多照顾小张,人嘉是读书人,心细,你也学着点……”王秀梅絮叨着。
廖繁春回头,看见张锦正端着水杯站在身后,显然听到了对话。她对着口型,无声地说:“看,我妈多稀罕你。”
张锦脸一热,把水杯塞给她,转身走了。
廖繁春却看到她转身时,那微微扬起的嘴角。她们的双城生活,一头连着广城的木棉,一头系着白城的雪,而爱,是连接南北的无形桥梁。
几天后,张锦的调令下来了,任市直总队技术支队副支队长。
消息传来,大家起哄要她请客。
聚餐地点选在了以前常去的街边大排档,烟火缭绕,人声鼎沸。
赖明天举起杯:“张队,以后可得多罩着我们!”
姜琏琏眼眶红红:“‘学姐’,我会加油的!”
林诚武和项扬也举杯,一切尽在不言中。
廖繁春没说什么漂亮话,只是在桌下,紧紧握住了张锦的手。
她看着眼前这群吵吵闹闹的伙伴,又想起了李局离开时说的话:“警察这工作,就像在一条漆黑的隧道里摸索。但只要你身边有可以托付后背的战友,心里有一定要走出去的信念,就总能看见光。”
聚餐结束,两人漫步在回家的路上。
张锦突然停下脚步,从包里拿出一个用丝绒布仔细包好的东西,递给廖繁春。
“给你的。”
廖繁春打开,愣住了。那是《马大帅》、《刘老根》的全套光盘,盒子上还有她当年戏谑写下的“张锦同志学习资料”。
“这……”
“替我保管好。”张锦推了推眼镜,夜色掩盖了她微红的脸颊,“下次回…娘家,你要带我看真的‘维多利亚’,还要给我讲这里面的每一个梗。”
这不是暂别,而是一个关于未来的、郑重的约定。最深情的承诺,不是我等你,而是我们约定,在彼此都变得更好的未来里,不见不散。
廖繁春把光盘紧紧抱在怀里,像抱着全世界最珍贵的宝藏。她咧开嘴,笑得像个孩子:“那必须的!服务必须到位!”
眺望远方,木棉絮飘起,如北方的雪,温柔地覆盖了整个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