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9、岁月回甘 ...
-
入秋后的玫瑰园褪去了盛夏的热烈,白玫瑰的花瓣带着淡淡的霜意,却依旧开得从容。谢无归蹲在温室角落,小心翼翼地将一株刚扦插的“雪影”幼苗移入新盆,指尖沾着的营养土还带着湿润的凉意——这是他和陆惊寒培育的第三代“雪影”,枝干更壮,花苞也更饱满,像极了他们如今安稳的日子。
“小心点,别碰掉嫩芽。”陆惊寒的声音从身后传来,他手里端着一个竹编托盘,上面放着两盏温茶和一碟玫瑰酥。经过大半年的练习,他用单手端托盘的动作已经稳稳妥妥,只是手腕处还会下意识地微微用力,留下浅浅的红痕。
谢无归直起身,活动了一下发酸的腰,接过温茶抿了一口:“你怎么过来了?不是在回复线上订单吗?”
“刚把最后几个订单发出去,”陆惊寒在他身边的矮凳上坐下,目光落在那株新苗上,眼里满是笑意,“小张说这批‘雪影’预售反响很好,很多顾客都留言说,想亲眼看看这株见证了我们故事的玫瑰。”
谢无归笑了笑,指尖轻轻拂过幼苗的嫩芽:“那等明年春天,我们就搞个‘雪影’品鉴会,请大家来玫瑰园做客,尝尝你做的玫瑰酥,看看这新苗开花的样子。”
“好啊。”陆惊寒点点头,拿起一块玫瑰酥递给他,“刚烤好的,还热乎着,你尝尝味道怎么样。”
玫瑰酥的甜香混着黄油的醇厚,在舌尖慢慢化开。谢无归咬了一口,忽然想起第一次吃陆惊寒做的玫瑰酥,还是在南城的出租屋,那时的玫瑰酥带着些微的焦糊味,却让他觉得是世上最美味的食物。而现在,酥皮层层起沙,玫瑰馅甜而不腻,就像他们的日子,经过岁月的打磨,愈发温润回甘。
正说着,温室的门被轻轻推开,小张带着一个陌生的中年女人走了进来。女人穿着素雅的连衣裙,手里捧着一本磨损严重的画册,正是谢无归的第一版画册。
“谢哥,陆哥,这位是李女士,特意从南城过来的。”小张介绍道,“她说看了你们的纪录片,想来玫瑰园看看,还带了样东西要给你们。”
李女士走上前,脸上带着些许局促,却难掩眼里的激动:“谢老师,陆老师,我是你们的读者,也是……当年给你们做过康复治疗的医生。”
谢无归和陆惊寒对视一眼,都有些意外。
“当年陆先生截肢后,我是他的康复主治医生。”李女士叹了口气,翻开手里的画册,里面夹着一张泛黄的便签,“那时候陆先生情绪很不稳定,拒绝所有治疗,我劝过他很多次,他都不听。直到有一天,他把这本画册藏在枕头下,我才知道,他心里一直有个念想,有个要等的人。”
她把便签递给陆惊寒,上面是一行熟悉的字迹,是陆惊寒当年写下的:“等玫瑰开,等他来。”
陆惊寒的指尖触到便签,微微颤抖。他早已不记得自己写过这样一张便签,却清晰地记得,那些在医院的日子,是这本画册支撑着他,让他在绝望中守住了最后一丝希望。
“后来我调去了南城工作,就再也没有陆先生的消息。”李女士看着他们,眼里满是欣慰,“直到前段时间看到你们的纪录片,才知道你们终于在一起了,还把日子过成了这么好的样子。我真为你们高兴。”
谢无归握住陆惊寒的手,掌心的温度传递过去,安抚着他翻涌的情绪。“谢谢您,李医生。”他轻声说,“当年辛苦您了,也谢谢您一直记得我们。”
“该说谢谢的是我。”李女士笑了笑,“你们的故事,也给了我很多力量。我见过太多因为伤病放弃生活的人,而你们,却用爱和坚持,把破碎的日子重新拼凑起来,还过得这么精彩。”
李女士在玫瑰园待了一下午,谢无归和陆惊寒陪着她走遍了园里的每一个角落,给她讲这些年的经历,讲“雪影”的传承,讲线上店铺的趣事。临走时,李女士拿出一个精致的盒子,递给陆惊寒:“这是我托朋友从国外带回来的辅助器械,戴上它,能帮你分担右手的力量,做精细活会更方便。”
陆惊寒接过盒子,心里满是感动:“谢谢您,李医生,您太客气了。”
“不用客气,”李女士摆摆手,“希望你们以后的日子,越来越好,也希望这株‘雪影’,能永远盛开。”
送走李女士后,陆惊寒回到小木屋,迫不及待地拆开了盒子。辅助器械是特制的,轻便且贴合手臂,戴上后,能借助机械力固定物品,也能减轻右手的负担。他试着用它拿起画笔,虽然还有些生疏,却能稳稳地在纸上画出一道流畅的线条。
“你看!”陆惊寒兴奋地叫谢无归过来,眼里满是孩子般的喜悦,“我能用它画画了!”
谢无归走过去,看着画纸上那道简单却流畅的线条,眼眶瞬间红了。他想起陆惊寒曾经因为无法再画画而失落的样子,想起他单手练习打包时磨出的茧,想起他无数个在深夜默默练习的夜晚。如今,这小小的辅助器械,终于让他重新拾起了画画的乐趣。
“太好了,惊寒!”谢无归的声音哽咽,“以后我们可以一起画画了,你画玫瑰,我画你。”
陆惊寒笑着点头,眼里闪着泪光。他戴上辅助器械,重新拿起画笔,在画纸上小心翼翼地勾勒着玫瑰的轮廓。谢无归坐在他身边,也拿起画笔,画下他专注画画的样子。阳光透过落地窗,洒在画纸上,也洒在他们身上,温暖而美好。
日子在平静与喜悦中悄然流逝。陆惊寒戴着辅助器械,渐渐能熟练地画画、做手工,他画的玫瑰虽然依旧算不上精湛,却充满了生命力,被谢无归当作赠品随花束寄出,收到的顾客都赞不绝口,甚至有人特意留言,想要收藏他的画作。
线上店铺的生意越来越红火,他们雇了两个小镇上的村民帮忙打理花田和打包订单,谢无归和陆惊寒也终于有了更多的时间陪伴彼此。他们会在清晨一起去看日出,看第一缕阳光洒在玫瑰园的花海上;会在午后坐在石凳上,喝着温茶,聊着天,偶尔拿起画笔,合作完成一幅画;会在傍晚沿着乡间的小路散步,看夕阳把天空染成橘红色,听风吹过稻田的声音。
谢无归的母亲也常来玫瑰园小住,她学着做玫瑰酥、玫瑰酱,还会帮着照看订单。有一次,她看着陆惊寒用辅助器械熟练地画画,忍不住感慨:“无归,当年是妈糊涂,没看清谁才是真心对你好。现在看到你们这么幸福,妈也就放心了。”
谢无归握住母亲的手,心里满是释然:“妈,都过去了,我们现在很好,以后也会一直很好。”
陆惊寒也笑着说:“妈,您放心,我会一直照顾好无归的,我们会一起守着玫瑰园,守着这个家。”
母亲点点头,眼里满是欣慰。她知道,这个曾经让她反对、让她担忧的孩子,如今已经成了谢无归最坚实的依靠,成了这个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冬天来临的时候,玫瑰园的温室里依旧温暖如春。第三代“雪影”开得正盛,洁白的花瓣在灯光下泛着淡淡的光。谢无归和陆惊寒坐在温室里,戴着厚厚的围巾,手里捧着温茶,看着眼前的玫瑰,心里满是幸福。
“惊寒,”谢无归轻声说,“明年春天,我们就举办‘雪影’品鉴会吧,邀请所有支持我们的读者和朋友,来玫瑰园做客。”
“好啊。”陆惊寒点点头,“我们还可以在园里搭个小舞台,你弹琴,我唱歌,再给大家分享我们的故事。”
谢无归笑了:“你还会唱歌?我怎么不知道?”
“以前不会,现在想学着唱给你听。”陆惊寒看着他,眼里满是温柔,“唱给你听,唱给玫瑰听,唱给我们这一路走来的岁月听。”
谢无归靠在他的肩膀上,心里满是憧憬。他知道,明年的春天,一定会格外热闹,玫瑰园里会挤满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他们会带着祝福而来,带着感动而归。而他和陆惊寒,会在这片充满爱的玫瑰园里,继续相守下去,把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都过成诗一般的模样。
窗外的雪花轻轻飘落,覆盖了玫瑰园的土地,却盖不住温室里的温暖与生机。“雪影”的花瓣上凝着薄薄的霜,却依旧开得坚韧而纯粹,像极了他们的爱情,历经风雨,却愈发芬芳,在岁月的长河里,永远回甘。
春寒料峭时,玫瑰园已悄悄酝酿着生机。第三代“雪影”的花苞缀满枝头,像缀了满枝的星星,温棚里的暖光漫过花瓣,映得谢无归眼里也亮堂堂的。他正蹲在花畦边,给新抽的嫩芽缠上防护网,防止早鸟啄食,身后传来陆惊寒轻快的脚步声。
“品鉴会的物料都备得差不多了。”陆惊寒手里拿着一张清单,单手翻看着,辅助器械让他翻纸的动作流畅了许多,“小张联系了镇上的糕点铺,定制了玫瑰主题的茶点;林溪从南城寄来了一批包装纸,说是最新的设计,印着我们画的‘雪影’。”
谢无归直起身,拍了拍手上的土,接过清单看了两眼:“读者报名的人数怎么样?别太拥挤了,咱们园里站不下。”
“放心,小张筛选过了,控制在五十人以内,都是最早支持我们、留言最真诚的读者。”陆惊寒笑着递过一杯温姜茶,“刚煮的,驱驱寒,你蹲了这么久,膝盖该凉了。”
谢无归接过茶,指尖触到温热的杯壁,心里也暖融融的。他看着陆惊寒鬓角的碎发被风吹起,忽然想起去年冬天,陆惊寒戴着辅助器械,在灯下一遍遍练习写邀请函的样子。那时他的字还带着些僵硬,却一笔一划写得认真,每张邀请函上都画着一朵小小的“雪影”。
品鉴会当天,天公作美,是个晴朗温暖的日子。读者们陆续赶来,大多是年轻人,手里捧着谢无归的画册,脸上带着期待的笑容。有人举着相机,对着满园的玫瑰拍照;有人围在温棚里,对着第三代“雪影”啧啧称奇;还有人认出了谢无归和陆惊寒,小心翼翼地走上前,想要签名合影。
“谢老师,陆老师,我从高中就看你们的画册了!”一个扎着马尾的女孩递过画册,眼里满是激动,“那时候我爸妈不同意我学画画,是你们的故事鼓励我,让我坚持到现在,现在我已经是美术学院的学生了!”
谢无归接过画册,认真地签下名字,陆惊寒在旁边画了一朵小小的玫瑰,笑着说:“恭喜你,坚持自己的热爱,永远都不晚。”
女孩感动得红了眼眶:“谢谢你们!我今天特意带了自己画的‘雪影’,想送给你们。”她从背包里拿出一幅画,画纸上的“雪影”开得盛艳,背景是夕阳下的玫瑰园,笔触细腻,满是爱意。
谢无归接过画,心里满是触动:“画得真好,谢谢你,我们会好好珍藏的。”
品鉴会的流程简单而温馨。谢无归分享了“雪影”的培育历程,从最初出租屋的那株幼苗,到如今满园的新枝;陆惊寒则讲了他们一路走来的故事,没有刻意渲染苦难,只说“幸好,我们没有放开彼此的手”。讲到动情处,台下有人悄悄抹眼泪,也有人用力鼓掌。
茶点时间,大家围坐在花田边的长桌旁,品尝着玫瑰酥、玫瑰酱,喝着玫瑰茶。陆惊寒戴着辅助器械,给大家分发电竞,动作熟练自然,有人好奇地问起他的辅助器械,他坦然地展示给大家看:“这是一位老朋友送的,帮了我很多忙,让我能重新拿起画笔,做自己喜欢的事。”
“陆老师,您不觉得辛苦吗?”有个男生轻声问,“失去一只手,还要打理这么大的玫瑰园……”
陆惊寒笑了笑,转头看向谢无归,眼里满是温柔:“辛苦是有的,但身边有想守护的人,有热爱的事,就不觉得苦了。而且,”他顿了顿,举起自己的右手,“我还有这只手,还有无归,还有这么多支持我们的朋友,已经很幸运了。”
谢无归握住他的手,补充道:“生活总有不完美,但重要的是,我们能在不完美中找到美好,在苦难中学会相守。就像‘雪影’,经历过风雨,才开得更坚韧,更动人。”
台下响起热烈的掌声,有人大声说:“祝你们永远幸福!祝‘雪影’永远盛开!”
掌声中,谢无归和陆惊寒相视而笑,阳光落在他们身上,落在满园的玫瑰上,温暖得让人挪不开眼。
品鉴会结束后,读者们陆续离开,留下了满满的祝福和许多亲手制作的小礼物:有人送了手绘的明信片,有人送了自己做的玫瑰香包,还有人送了一本厚厚的留言册,上面写满了真挚的话语。
小张帮着收拾场地,看着满院的狼藉,却笑得合不拢嘴:“谢哥,陆哥,今天太成功了!好多读者都说,以后每年都想来参加我们的品鉴会!”
谢无归和陆惊寒坐在石凳上,翻看着留言册,心里满是感动。陆惊寒忽然指着其中一页,笑着说:“你看,有人提议我们开个玫瑰主题的民宿,让大家能住下来,慢慢感受玫瑰园的美。”
谢无归凑过去看了看,眼里闪过一丝心动:“这个主意不错。我们可以把小木屋旁边的空房收拾出来,改成民宿,再在院子里种上更多的玫瑰,让大家能在这里体验田园生活。”
“好啊。”陆惊寒点点头,“等忙完这阵子,我们就开始规划。以后,我们的玫瑰园不仅能看花、买花、看画,还能让大家住下来,感受这里的日子。”
夕阳西下,读者们的身影渐渐远去,玫瑰园恢复了宁静。谢无归和陆惊寒并肩坐在石凳上,手里捧着留言册,看着眼前的玫瑰园,心里满是憧憬。
温棚里的“雪影”开得正盛,洁白的花瓣在夕阳下泛着淡淡的金光。他们知道,这满园的玫瑰,不仅是他们爱情的见证,也是无数人心中美好与坚韧的象征。而他们的故事,还在继续,就像这抽芽的新枝,在岁月里慢慢生长,渐渐回甘。
未来的日子里,他们会一起打理民宿,一起迎接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一起培育更多的“雪影”,一起把这片玫瑰园,变成一个充满爱与温暖的地方。或许还会有新的挑战,但他们不再害怕,因为他们知道,只要彼此在身边,就能把每一个日子,都过得像这盛开的玫瑰一样,芬芳而热烈。
春寒料峭时,玫瑰园已悄悄酝酿着生机。第三代“雪影”的花苞缀满枝头,像缀了满枝的星星,温棚里的暖光漫过花瓣,映得谢无归眼里也亮堂堂的。他正蹲在花畦边,给新抽的嫩芽缠上防护网,防止早鸟啄食,身后传来陆惊寒轻快的脚步声。
“品鉴会的物料都备得差不多了。”陆惊寒手里拿着一张清单,单手翻看着,辅助器械让他翻纸的动作流畅了许多,“小张联系了镇上的糕点铺,定制了玫瑰主题的茶点;林溪从南城寄来了一批包装纸,说是最新的设计,印着我们画的‘雪影’。”
谢无归直起身,拍了拍手上的土,接过清单看了两眼:“读者报名的人数怎么样?别太拥挤了,咱们园里站不下。”
“放心,小张筛选过了,控制在五十人以内,都是最早支持我们、留言最真诚的读者。”陆惊寒笑着递过一杯温姜茶,“刚煮的,驱驱寒,你蹲了这么久,膝盖该凉了。”
谢无归接过茶,指尖触到温热的杯壁,心里也暖融融的。他看着陆惊寒鬓角的碎发被风吹起,忽然想起去年冬天,陆惊寒戴着辅助器械,在灯下一遍遍练习写邀请函的样子。那时他的字还带着些僵硬,却一笔一划写得认真,每张邀请函上都画着一朵小小的“雪影”。
品鉴会当天,天公作美,是个晴朗温暖的日子。读者们陆续赶来,大多是年轻人,手里捧着谢无归的画册,脸上带着期待的笑容。有人举着相机,对着满园的玫瑰拍照;有人围在温棚里,对着第三代“雪影”啧啧称奇;还有人认出了谢无归和陆惊寒,小心翼翼地走上前,想要签名合影。
“谢老师,陆老师,我从高中就看你们的画册了!”一个扎着马尾的女孩递过画册,眼里满是激动,“那时候我爸妈不同意我学画画,是你们的故事鼓励我,让我坚持到现在,现在我已经是美术学院的学生了!”
谢无归接过画册,认真地签下名字,陆惊寒在旁边画了一朵小小的玫瑰,笑着说:“恭喜你,坚持自己的热爱,永远都不晚。”
女孩感动得红了眼眶:“谢谢你们!我今天特意带了自己画的‘雪影’,想送给你们。”她从背包里拿出一幅画,画纸上的“雪影”开得盛艳,背景是夕阳下的玫瑰园,笔触细腻,满是爱意。
谢无归接过画,心里满是触动:“画得真好,谢谢你,我们会好好珍藏的。”
正热闹时,几个穿着体面的中年男女走进了玫瑰园,为首的男人眉头紧锁,目光扫过满园的年轻人和墙上挂着的谢无归与陆惊寒的合影,脸上露出明显的不耐。他们是镇上招商引资的考察团,原本是听说玫瑰园名气大,想来看看是否有合作可能,却没料到是这样的场景。
“这就是所谓的网红玫瑰园?”男人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到周围,“搞这些不男不女的东西,还招这么多年轻人来追捧,真是世风日下。”
旁边的女人附和着,眼神里满是鄙夷:“听说两个男人凑在一起过日子,还弄这么多花花草草,想想都觉得恶心。这种违背伦理的事,居然还敢大肆宣扬,真是不知廉耻。”
“同性恋就是心理扭曲,”另一个男人撇了撇嘴,声音故意抬高了几分,“难怪一个断了手,一个性格阴沉沉的,都是遭了报应!”
这些话像淬了毒的冰锥,狠狠扎在在场每个人的心上。原本热闹的氛围瞬间凝固,年轻读者们停下了交谈,眼里满是愤怒,却又不知该如何反驳。小张气得脸都红了,想要上前理论,却被谢无归轻轻拉住。
谢无归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握着画笔的手微微颤抖。他以为这么多年过去,小镇的风气早已开放,以为他们用爱和坚持换来的安稳,能被世人温柔以待,却没想到,那些根深蒂固的偏见,依旧能轻易地将他们刺伤。
陆惊寒的身体也僵住了,空荡荡的左袖口在风中轻轻晃动,像在无声地控诉。他下意识地握紧了右手,指甲嵌进掌心,疼痛让他保持着清醒。他转头看向谢无归,看到他眼底强忍的红血丝,心里像被刀割一样疼。
“我们的感情,从来都不恶心。”陆惊寒往前迈了一步,挡在谢无归身前,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我们没有伤害任何人,凭自己的双手打理玫瑰园,凭真诚对待每一个人,我们的日子过得坦荡而认真,比某些只会用偏见评判别人的人,干净得多。”
为首的男人愣了一下,显然没料到这个断了手的男人会这么直接地反驳。他脸色一沉:“你还敢顶嘴?同性恋就是违背自然规律,是道德败坏!我看这玫瑰园也没什么投资价值,满是不正之风!”
“道德败坏的不是我们,是你们这些用恶意揣测别人的人!”刚才送画的女学生忍不住站了出来,“谢老师和陆老师的故事那么温暖,他们的爱情那么坚韧,你们凭什么用这么肮脏的话侮辱他们?”
“就是!我们来这里,就是因为被他们的故事打动,被他们的爱情感动!”另一个男生也站了起来,“同性恋不可耻,可耻的是你们的偏见和恶意!”
越来越多的读者站出来,围着考察团的几个人,纷纷反驳着他们的言论。原本压抑的氛围被愤怒和支持取代,那些充满恶意的话语,在众人的声讨中渐渐被淹没。
考察团的几个人没想到会引起众怒,脸色一阵青一阵白,在众人愤怒的目光中,狼狈地转身离开了玫瑰园,临走时还撂下一句:“等着瞧,这种伤风败俗的地方,迟早要被取缔!”
他们走后,玫瑰园里安静了片刻。年轻读者们看着谢无归和陆惊寒,眼里满是担忧和歉意:“谢老师,陆老师,对不起,让你们受委屈了。”
谢无归勉强笑了笑,摇了摇头:“不关你们的事,是我们早就该想到,偏见从来都不会轻易消失。”他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那些“恶心”“违背伦理”的字眼,像针一样扎在他的心上,让他想起了当年被父母逼迫、被世人非议的日子。
陆惊寒握住他的手,掌心的温度传递过去,试图安抚他的情绪:“别往心里去,他们不懂我们的日子,也不配评判我们的感情。”他转头看向在场的读者们,眼里满是感激,“谢谢你们刚才为我们说话。”
“我们只是说了实话!”女学生看着他们,眼里满是坚定,“你们的爱情不可耻,值得被尊重!以后我们还会来支持你们,还会向更多人分享你们的故事,让更多人知道,真爱无关性别,无关残缺,只关乎彼此的坚守与珍惜。”
读者们纷纷点头,有人拿出手机,拍下满园的玫瑰和墙上的合影,发在社交平台上,配文:“在归寒玫瑰园,见证了最纯粹的爱情和最坚定的坚守。偏见永远无法打败真爱,愿每一份勇敢的爱情,都能被世界温柔以待。”
品鉴会继续进行,气氛却比之前更热烈、更真诚。大家围坐在一起,分享着自己的故事,诉说着对偏见的反抗,对真爱的向往。谢无归和陆惊寒看着眼前这些年轻而坚定的面孔,心里的阴霾渐渐散去。
傍晚时分,读者们陆续离开,留下了满满的祝福和鼓励。小张看着谢无归和陆惊寒,轻声说:“谢哥,陆哥,你们别难过,那些人的话不算数,我们知道你们是什么样的人,玫瑰园是什么样的地方。”
谢无归点点头,心里满是感动。他看向陆惊寒,陆惊寒也在看他,眼里没有了刚才的隐忍和痛苦,只剩下温柔和坚定。
“我们回去吧。”陆惊寒轻声说。
两人并肩走在花田的小径上,夕阳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交叠在一起,再也分不开。风过玫瑰园,带来阵阵花香,吹散了那些恶意的话语,也吹暖了他们的心房。
“惊寒,”谢无归轻声说,“刚才那些话,我其实……还是有点难过。”
“我知道。”陆惊寒握紧他的手,“我也难过,但我更庆幸,我们没有因为这些偏见而放弃彼此,没有因为这些恶意而否定我们的感情。”他顿了顿,转头看着谢无归,眼里满是笑意,“他们说我们恶心,说我们违背伦理,可他们不知道,我们的爱情,比很多所谓的‘正常’感情,更真诚,更坚韧,更值得被珍惜。”
谢无归笑了,眼里的红血丝渐渐褪去:“是啊,我们的爱情,像‘雪影’一样,经历过风雨,经历过偏见,却依旧能顽强地盛开,依旧能保持纯粹和坚韧。”
回到小木屋,陆惊寒给谢无归倒了杯温茶,坐在他身边:“以后可能还会遇到这样的事,还会听到这样的话,但我们不用怕。我们有彼此,有小张,有林溪,还有这么多支持我们的读者,我们不是一个人。”
谢无归靠在他的肩膀上,心里满是温暖和坚定:“嗯,我们不用怕。只要我们紧紧握着彼此的手,坚守着我们的爱情和玫瑰园,就没有什么能打败我们。”
月光透过落地窗,洒在他们身上,洒在满室的画作上,洒在窗边那株盛开的“雪影”上。洁白的花瓣在月光下泛着淡淡的光,像在诉说着:真爱无关性别,无关残缺,无关世俗的偏见与恶意,它只关乎两颗彼此珍惜、彼此坚守的心。
未来的路,或许还会有偏见与恶意,或许还会有风雨与挑战,但谢无归和陆惊寒都知道,只要他们在一起,就能携手面对所有的一切。他们的爱情,会像这满园的玫瑰一样,在岁月里愈发坚韧,愈发芬芳,在世俗的偏见中,绽放出最动人、最耀眼的光芒。
考察团的恶意像一场突如其来的寒流,让品鉴会的余温迅速冷却。但那些年轻读者离开时留下的坚定眼神,却像火种,在谢无归和陆惊寒心里燃着不灭的光。
“真爱无界”活动的余温,像春日的暖阳,融化了小镇长久以来的偏见坚冰。谢无归和陆惊寒索性将活动常态化,每月的最后一个周末,玫瑰园都会向所有心怀善意的人敞开大门,不仅有玫瑰品鉴、故事分享,还邀请了心理医生和律师,为受偏见困扰的人提供免费咨询。
消息传出去后,越来越多的人从四面八方赶来。有躲在父母身后、不敢承认性取向的年轻人,在分享会上哭着说出自己的心事;有因残疾被职场歧视的中年人,在这里找到了重新出发的勇气;还有不少家长,带着困惑而来,在倾听与交流中,学会了理解孩子的不同。
谢无归和陆惊寒成了大家最信任的“倾听者”。他们会坐在石凳上,耐心地听每个人诉说烦恼,分享自己的经历——那些被家人逼迫的日子,那些被世人非议的痛苦,那些彼此扶持着走过的艰难岁月。他们从不刻意说教,只轻声告诉对方:“你没有错,错的是那些狭隘的偏见。”
陆惊寒用单手给每个来访者递上一杯温玫瑰茶,辅助器械让他的动作愈发熟练。有个因小儿麻痹症导致腿部残疾的男孩,看着他空荡荡的袖口,小声问:“陆老师,你会不会觉得,自己和别人不一样,很奇怪?”
陆惊寒笑了笑,摸了摸男孩的头:“不一样不代表奇怪,反而可能是独一无二的礼物。你看这玫瑰园里的‘雪影’,它和其他玫瑰品种不同,却开得最坚韧、最干净。我们每个人都是一朵独特的玫瑰,不必强迫自己长成别人喜欢的样子。”
男孩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后来,他成了玫瑰园的常客,每次来都会帮忙打理花田,慢慢变得开朗自信,甚至能勇敢地在分享会上,讲述自己与残疾共处的故事。
随着活动影响力越来越大,南城的公益组织主动提出合作,想要把“真爱无界”的模式推广到更多地方。谢无归和陆惊寒欣然同意,他们一起去南城、去周边的小镇举办分享会,带着“雪影”的幼苗,把坚韧与包容的种子,撒向更广阔的土地。
有人把他们的故事拍成了短视频,发布在网上,很快就收获了数百万的点赞和转发。视频里,谢无归在花田里画画,陆惊寒用单手剪枝,两人相视而笑的画面,配上他们的旁白:“爱情无关性别,人生无关残缺,所有真诚的坚守,都值得被世界温柔以待。”
越来越多的人被他们打动,纷纷留言支持,甚至有人特意赶来玫瑰园,只为了说一句“谢谢你们,让我知道我不是一个人”。之前那些抵制他们的小镇居民,也渐渐改变了态度。有人主动来玫瑰园帮忙,有人带着孩子来参加活动,甚至有考察团里的一位成员,私下联系谢无归,愧疚地说:“之前是我太固执,你们做的都是好事,我为自己的偏见向你们道歉。”
玫瑰园的生意也越来越红火,线上订单源源不断,民宿的房间提前三个月就被预订一空。谢无归和陆惊寒用赚来的钱,成立了一个小小的公益基金,专门用来帮助那些因偏见和歧视陷入困境的人——给贫困的残疾学生提供助学金,为受职场歧视的人提供法律援助,给缺乏家庭支持的同性情侣提供临时庇护。
深秋的一天,玫瑰园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是当年送陆惊寒辅助器械的李医生。她看着满园的生机和来来往往的人群,眼里满是欣慰:“我从来没想过,你们的故事能影响这么多人。现在的玫瑰园,不仅是爱情的见证,更是温暖的港湾。”
谢无归笑着递过一杯玫瑰茶:“这都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我们只是想告诉所有人,偏见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因为偏见而放弃自己、伤害别人。”
陆惊寒补充道:“就像这玫瑰园,当年差点被风雨摧毁,现在却能繁花似锦。只要我们彼此扶持,互相包容,就能把偏见的风雨,变成成长的养分。”
李医生点点头,从包里拿出一个盒子:“这是我新托朋友带回来的辅助器械,比之前的更轻便,功能也更全,希望能帮到你。”
陆惊寒接过盒子,心里满是感动。他戴上新的辅助器械,试着拿起画笔,在画纸上画了一朵小小的“雪影”,线条流畅而坚定。谢无归坐在他身边,也拿起画笔,在旁边画了一只手,轻轻握住那朵玫瑰。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玫瑰园里,满园的玫瑰都镀上了一层温暖的光晕。分享会还在继续,有人在诉说,有人在倾听,有人在流泪,有人在微笑。风过玫瑰园,带来阵阵花香,也带来了此起彼伏的笑声和掌声。
谢无归和陆惊寒并肩坐在石凳上,看着眼前的一切,心里满是平静与幸福。他们知道,偏见或许永远不会彻底消失,但只要还有人愿意站出来,愿意传递爱与包容,就会有越来越多的偏见被打破,越来越多的人能勇敢地做自己。
陆惊寒握住谢无归的手,指尖摩挲着他掌心的玫瑰枝戒指:“无归,我们做到了。”
谢无归转头看着他,眼里闪着泪光,却笑得无比灿烂:“是啊,我们做到了。”他们不仅守住了自己的爱情和玫瑰园,还为更多人撑起了一片蓝天。
未来的路还很长,或许还会有新的挑战,但他们不再害怕。因为他们知道,彼此是对方最坚实的依靠,还有无数心怀善意的人,与他们站在一起。他们的爱情,会像这满园的玫瑰一样,在岁月里愈发坚韧、愈发芬芳;他们的故事,会像“雪影”的种子一样,在更多人的心里生根发芽,绽放出包容与希望的光芒。
风过无声,玫瑰常开。那些曾经的伤疤与偏见,都已化作岁月里最珍贵的馈赠,见证着他们跨越性别、跨越残缺、跨越世俗的爱情,在时光的长河里,永远回甘,永不凋零。
隔天一早,小张气急败坏地跑进来:“谢哥,陆哥,你们快看镇上的公告栏!”他手里捏着一张拍下来的照片,照片里的公告字迹潦草,通篇都是“伤风败俗”“污染风气”的字眼,末尾还写着“呼吁全镇抵制玫瑰园,取缔不良场所”。
谢无归的指尖微微发颤,陆惊寒接过手机,目光扫过那些刺眼的文字,脸色沉了下来。更糟的是,镇上的几家小卖部开始拒绝给玫瑰园送货,甚至有人在玫瑰园的老门上涂了污秽的涂鸦,用红漆写着“恶心”“滚出去”。
“太过分了!”小张气得直跺脚,“我去跟他们理论!”
“别去。”陆惊寒拉住他,声音平静却有力,“冲动解决不了问题,只会让他们更有借口抹黑我们。”他转头看向谢无归,“我们不能被偏见打垮,反而要让他们看看,我们的日子只会过得更好。”
谢无归点点头,眼里闪过一丝决绝。当天下午,他们就在社交平台发布了一条公告:“归寒玫瑰园将举办‘真爱无界’主题活动,邀请所有被偏见伤害过的人,来这里共赏玫瑰、分享故事。我们相信,爱情无关性别,人生无关残缺,所有真诚的坚守都值得被尊重。”
公告一出,瞬间引发轩然大波。之前参加品鉴会的读者纷纷转发支持,不少有过类似经历的人留言报名,甚至有南城的公益组织主动联系,想要提供帮助。林溪也第一时间赶回来,带来了大批花材和宣传物料:“我就不信,偏见能压得过真心。”
筹备主题活动的日子里,打压从未停止。考察团的人找过村委会施压,说玫瑰园“败坏小镇风气”,要求收回土地;有人深夜偷偷跑到玫瑰园,折断了好几株长势正盛的白玫瑰;甚至有家长告诫孩子,不许靠近“不道德的地方”。
陆惊寒每天早上都会带着小张去修补被破坏的花畦,单手扶着锄头翻土时,残肢的神经会隐隐作痛,但他从未停下。谢无归则把那些被折断的玫瑰枝捡回来,做成干花标本,配上台词“伤痕亦是勋章”,挂在温室的墙上,成了最特别的装饰。
“他们以为这样就能让我们退缩?”陆惊寒给干花喷上保鲜剂,语气里带着不屑,“我们经历的苦难,比这严重百倍千倍,这点打压,算不了什么。”
谢无归从身后抱住他,下巴抵在他的肩膀上:“有你在,我什么都不怕。”
主题活动当天,来了比预想中更多的人。有牵手而来的同性情侣,有带着残疾却笑容灿烂的年轻人,有支持孩子追求真爱的父母,还有不少特意赶来声援的小镇居民。温室里的“雪影”开得正盛,墙上的干花标本和大家带来的故事,让整个玫瑰园都充满了坚韧的力量。
活动进行到一半,考察团的人又找来了,为首的男人指着满园的人,厉声呵斥:“你们还敢顶风作案!真当小镇的规矩是摆设吗?”
不等谢无归和陆惊寒开口,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站了出来——是老张的妻子,她手里拿着一束白玫瑰,走到男人面前:“我丈夫当年为了帮他们,卖了家里的牛,最后还倒在了玫瑰园里。我看着他们一步步走到今天,靠自己的双手过日子,没偷没抢,没伤害任何人,他们的感情比很多人都干净!”
“是啊!”一位年轻的母亲接着说,“我儿子也是同性恋,他善良懂事,只是爱上了一个同性的人,这有什么错?你们凭什么用自己的偏见,毁掉别人的幸福?”
越来越多的人围了上来,你一言我一语地反驳着。考察团的人被围在中间,脸色一阵青一阵白,那些曾经用来攻击谢无归和陆惊寒的话语,在众人的声讨中,显得格外苍白无力。
“我们只是想让大家知道,”谢无归走到人群中央,声音温和却坚定,“偏见从来都不是真理,真爱也不该被定义。我们不会因为别人的恶意就否定自己,也不会因为打压就放弃彼此。玫瑰园会一直在这里,欢迎每一个心怀善意的人。”
陆惊寒走到他身边,握住他的手,高高举起:“我们的爱情,我们的生活,从来都不恶心。恶心的是那些用恶意揣测别人、用偏见伤害别人的人。”
人群中爆发出热烈的掌声,掌声经久不息,盖过了所有的质疑与恶意。考察团的人在众人的目光中,狼狈地离开了玫瑰园,这一次,他们再也没有留下任何威胁的话语。
活动结束后,很多人留下来帮忙收拾场地,有人主动提出要给玫瑰园送货,有人愿意免费帮忙宣传,还有人给他们出主意,如何应对后续可能的打压。小张看着眼前的一切,眼眶红红的:“谢哥,陆哥,你们看,善良的人还是更多。”
谢无归笑了,眼里闪着泪光。他看着身边的陆惊寒,看着满园的玫瑰,看着那些真诚的面孔,忽然明白,偏见或许永远不会消失,但爱与支持,永远能战胜恶意。
接下来的日子里,玫瑰园的名气越来越大,不仅因为满园的玫瑰和动人的故事,更因为它成了一个象征——象征着对偏见的反抗,对真爱的坚守。越来越多的人慕名而来,不仅是为了看花买画,更是为了感受这里的温暖与力量。
考察团的打压渐渐没了声响,镇上的人也渐渐接纳了他们。有人会主动来玫瑰园帮忙,有人会带着孩子来写生,甚至有之前抵制他们的小卖部老板,也悄悄送来新鲜的蔬菜,不好意思地说:“之前是我糊涂,你们别往心里去。”
深秋时节,第三代“雪影”迎来了盛花期,洁白的花瓣在风中摇曳,芬芳四溢。谢无归和陆惊寒坐在石凳上,看着满园的生机,心里满是平静与幸福。
“你看,”陆惊寒指着不远处的一群孩子,他们正在花田里写生,画纸上的玫瑰开得格外鲜艳,“那些曾经被禁止靠近的孩子,现在也能在这里自由地画画了。”
谢无归点点头:“我们做到了。”他们不仅守住了自己的爱情和玫瑰园,还为更多被偏见伤害的人,撑起了一片小小的天地。
陆惊寒握住他的手,指尖摩挲着他掌心的玫瑰枝戒指:“以后,我们还会遇到很多事,但只要我们在一起,只要我们坚守本心,就没有什么能打败我们。”
谢无归靠在他的肩膀上,看着夕阳渐渐下沉,把玫瑰园染成一片橘红。风过玫瑰园,花香混着岁月的回甘,漫过心底的每一处角落。那些曾经的伤疤,那些世俗的偏见,都成了他们爱情里最坚硬的铠甲,见证着他们的坚守与成长。
他们知道,未来的路还很长,偏见或许还会偶尔出现,但他们不再害怕。因为他们明白,真爱从来都不需要向世俗妥协,只要两颗心紧紧相依,就能在偏见的风雨中,绽放出最坚韧、最动人的光芒,就像这满园的玫瑰,无论经历多少打压,依旧能年年盛开,芬芳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