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5、第 45 章 ...
-
夜色温柔,月儿缓缓由远处海平面升起,温柔的月光穿过花园树梢和窗台倾进屋来……
待我们吃过晚饭和洗漱后,来到厅堂给观世音菩萨上过香。伊人坐到茶席间开始煮茶。我走在居室内,抚摸着过往熟悉而历经岁月沉淀的旧物,纤尘不染却是备感亲切,如同衣服,穿过之后上面便会留下穿着者的味道和气息。
身旁,婉转空灵的古曲乐声传来……缱绻缠绵,这是一首古筝曲《月儿高》。旋律古朴动人,委婉缠绵,优雅华丽,它诠释了月亮从海上升起直到西山沉没这一过程中的种种景色和意境。宛如佳人言:曲始音律层层递升,犹如一轮明月从海上冉冉升起,把人们带到一种朦胧变幻的意境中去,“冰轮”初升,如诗似画,情景交融,有“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缠绵情意。曲中旋律灵动跳跃,节奏多变,示出了皓月当空,美轮美奂的景致,皎洁莹白的月光,倾洒在大海、高山、河流、人间……的上面,月中的世界绮丽婀娜,银光灼灼,诗意朦胧,令人迷醉,有“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浓浓乡情;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豪情;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遥望祝愿……。曲尾浪漫舒展的音律,描出了玉兔西坠的画面,月光下一片幽静,似仙境再现,天空中点点星光陪伴着月亮。
窗外,月儿高照,风吹过,花园传来阵阵花香。乐曲近尾声,缓缓而止。我望着安琪,只仿佛停就在绝美乐曲中忘了回过神来。“为妻献丑了!”安琪道,嫣然一笑。
“闻得心中曲,今见曲中人。感怀倾城故,何须复红尘。”我笑,为安琪解下手指上的胶布指甲。
伊人将三只茶杯轻轻摆茶台上,开始沏茶。我和安琪坐近身旁。
“许久不曾见安琪这般满心欢喜了罢!”伊人喝着茶,莞尔一笑,目光落在安琪身上,又仿佛望着我。
“只见今夜月儿温柔,故心血来潮罢。”安琪低眉,微笑,月容些许羞涩。
“有人说:我们能感觉到天上的月,而我们心中也有一片月,人心之月与天边之月是相应的,包容的,所以才说“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确实,如果我们能把心眼放开到天一样大,月不就在其中吗?只是一般人心眼小,看起来山就大于月亮了。月到天心,风来水面,用微细的心情才能体会到,既能遥望明月,又能感知心灵之月,那才是永恒之美。”我望一眼窗外苍穹之上月儿,回过头来,喝了口茶。
“也许,我们会遇见美好的人与事,或惊鸿一瞥、或朝暮可见。”伊人道。
“感受与否在于人心,而悲欢离合,是因果。”安琪淡泊。清冷一笑,纤纤玉指拿着茶杯,见热气袅袅娜娜宛如脚踏祥云之仙女渐飘去。
“今复得与君重逢,乃幸事。”伊人笑,举杯。
我和安琪亦举杯。
“感怀、心中日月与朝暮。”
安琪望一眼窗外夜幕,“往后我们便可以一起做衣服啦!待明天和若文见见这座城市十余载的沉浮与歌舞升平罢。”
“东方明珠和南京路步行街便不去了罢,每次去明珠上皆有种赶鸭子上架感觉下来时亦时常要排长队,步行街这些年的变迁与修改亦少去许多老上海的味道,去了亦是人潮汹涌毫无漫步之感。我和家里人搬至此好些年了依然觉得不适应。还是不及故乡姑苏城的古典含蓄有生活气息。”
“人潮涌动,话说‘东方巴黎’的上海向是如此罢。生命气息倒是浓郁,只是热闹而清冷。”我笑。
“那么、我们先去淮海路的思南公馆走走,看花园与老洋房在夕阳下的旧上海繁华。”伊人道,“信步其间,每当和煦的阳光透过茂密的梧桐叶,洒在花园洋房的鹅卵石的墙面上,思南公馆的个性和气质在这片静谧中彰显无遗。仿佛叫人回到旧上海十里洋场的歌舞升平和花罗蝶舞间。嗯、之后穿过鸟语花香而热闹的人民广场,前往上海博物馆瞻仰青铜器书画古玉陶瓷、下午去豫园、而后再去新建的上海中心大厦俯观上海夜景、末了经过外白渡桥,感受地与海承天相接地的自由奔放……再回来。嘻嘻!”
“伊人真是信手拈来又信口开河。这么多地方一天时间哪里去得了!”安琪微笑,“再说了,若文身体才恢复不久,如何能长时间四处走动啊?”
“我的身体,倒是无妨。”我笑。望着安琪和伊人,“只怕你们会累坏才是!”
“时值春夏好时节,不如上午去豫园走走,见小桥流水人家、疑是身前无尽路之古典园林花树与华夏古建筑风韵罢?”安琪望伊人,而后目光落在我身上,“下午再去上海博物馆瞻仰历史风华。晚上我们再到上海中心大厦观看城市夜景。夜经外白渡桥回来,如何?”
“亦可。”伊人莞尔。
“如此甚好。”我道,“十年了,却也有些好奇这座过往熟悉城池的当下模样。”
“良辰应是短暂,我们也该歇息了罢。”安琪道。
“岁月弹指一挥间,如白驹过隙。”伊人离去,身影藏进书房隔壁房间。
我将茶具收拾,关上居室通往花园的木门。和安琪步入之前有伊人的房间。
夜如水温柔。窗外,月儿高照,静如花照水。床上,我和安琪相拥而眠……
月兔西落。
温暖晨曦由远处海边的地平线缓缓升起,透过花园映照进居室来。我们起床洗漱完毕,吃过早餐,一起给花园的花树过淋水,之后进屋给观世音菩萨上了香。安琪和伊人便进卧室更衣简单整理妆容,二女皆着上汉服,我亦然。
清晨,奥迪行驶在人流稀疏的城郊马路上,两旁行道树上皆满绿,微风由车窗吹拂进来,穿过脸庞柔软而清爽,带着些许淡淡的不知名花儿清香。红绿灯变得密集,进入市区,整座都市车水马龙,早已行人如织穿梭在各处出口和入口,钢筋水泥森林般的高楼大厦玻璃墙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恍然看去有种令人目眩感。昼睡夜醒的高大路灯下一排排车流红灯此起彼伏,人们宛如流入深海的鱼群,跃跃欲试中带着些许不耐烦的隐忍,隐忍里透着浮躁和似乎无处可去却又不甘寂寞的心如止水冷清……
走走停停,隐藏闹世深处的古典豫园轮廓豁然清晰身旁,它只安静坐落那里,身处都市却又仿佛与这都市的繁华格格不入,有种遗世独立感。
入得豫园,便是明朝至今历经外侵略战争动乱摧残……之后,再度修复古香古色的三穗堂。这里亦曾是文人墨客荟聚之地。几个大红灯笼高挂门前,时值当下,微风过处仿佛旧时迎春楼等风月地的圆润与婀娜多姿女子,披帛轻动却也吸引着文青与附庸风雅者和游人,乃繁华城池中一处清幽好去处!身处三穗堂,见雕梁画栋,古色古香弥漫开来,屋外小桥流水颇有江南韵味。
远见豫园内碧水间一位洁白高大的荷花仙子石像端立水面荷花上。近见之亭亭玉立又婀娜多姿,衣裙蹁跹,鬓发如云、形神间翩若惊鸿,婉若游龙,慈眉善目又巧笑倩兮。若是真人,美貌应可比肩此时身着汉服的安琪和伊人。
万花园里姹紫嫣红,厅堂内古朴庄重的雕梁画栋纹饰家具纤尘不染,仿佛不久园主人尚在此喝茶感前朝代兴衰落幕。厚重木门上,历经岁月沧桑的古旧漏窗和泥塑仿佛见证和述说着一个又一个时代的沉浮。步过古朴婉转的月亮门来到观山水皆宜造型典雅的两宜轩,稍作停留,至亦坊,过来是一处曲径通幽的复廊,游廊中间用一面墙隔开,墙上错落有致开挖各式观景窗,由窗子向里向外望,皆见花木葱郁,在雕梁画栋间影影倬倬。出得游廊花瓶状弄门步过美人靠和碧水重门间,两旁山石林立疑是身前无尽路,转瞬便豁然开朗的萃秀堂,深隐于大假山北麓,面临峭壁,北倚高墙,古木交柯,佳卉盈庭,环境清幽淡雅,静坐堂中推窗便可近观大假山景。此处现设古玩店。旅游景区里的文物古玩皆一路货色——贵而不精,甚至绝大部分浑水摸鱼以假乱真,打眼文玩爱好者居多。豫园本身便具有浓郁的文化底蕴和文物聚集气息,这里倒是有那么几件开门古物,却也是价格不菲。稍作停留我们便穿过弄门。来到碧水云天处,鸟窝般的奇形怪状石头和堆砌水面的石桥过去是峰峦叠嶂的假石山,涓涓流水由山上流下,山下是犹如人间仙境的碧水云天,烟雾缭绕犹如仙境,一旁长着青苔的古树林立郁郁葱葱见亭台楼阁掩映期间。漫步青石铺设的太湖石游廊,这里倒是不错,中为小桥,两侧有鹅项靠,可以坐观山光水色。廊中间竖一太湖石立峰,远观亭亭玉立,近见其婀娜多姿如美人腰。
我们继续前往豫园中间的会景楼,若身处三面环水高大端庄的会景楼便可将整个豫园尽收眼底。不过,当下整个豫园很多地方已进行改造,登楼望去甚至可见洋鬼子的kfc和m餐厅,故作罢。我们由穿行其间时如画中人、花照水的积水玉廊去往玉华堂和其余地方……
午时过,在豫园里吃过午饭,我们便出来前往上海博物馆。
“若是遇到上元节灯会、花会的豫园,便有趣多了。”路上,伊人意犹未尽道。
安琪莞尔一笑:“还有晒袍会,将可见到各种风格衣裳。”
我笑:“届时登上会景楼,方觉风光无限好罢!”
伊人嫣然一笑:“不过,届时游人亦不少。”
“谁又能说不是。”我白其一眼。看马路前方绿路灯转红,停下。
“安琪,这位公子好凶哦!”伊人娇嗔。
“嘻嘻、姐姐莫气,回头我替你教训他便是!”安琪信誓旦旦。
“若文该庆幸我们正在马路上。”伊人说着,小粉拳在我面前比划几下。“待回头我和妹妹再收拾你!”
我双手合十,“娘娘息怒!臣这便领两位娘娘游山玩水去。”见红绿灯转,沿途前行。
待我们穿过鸟语花香和行人如织的人民广场。不远处,上海博物馆青铜鼎般的门脸展现眼前。
上海博物馆陈列面积共计12000平方米,一楼为中国古代青铜馆、中国古代雕塑馆和展览大厅;二楼为中国古代陶瓷馆、暂得楼陶瓷馆和展览厅;三楼为中国历代书法馆、中国历代绘画馆、中国历代玺印馆;四楼为中国古代玉器馆、中国历代钱币馆、中国明清家具馆、中国少数民族工艺馆和展览厅。
很快,我们进到博物馆一楼。虽说每天限量观展,此时的观者并不多,千余平米的展厅内行人寥寥,一楼分门别类展列着古旧而严肃威严的青铜器和古代雕塑,以青铜鼎和编钟为首珍。
简单观览后来到二楼陶瓷器展厅,也许古典端庄的陶瓷器比冰冷严肃的青铜器有温度而讨喜些,人们来往穿梭于五颜六色间,左瞧瞧又看看,犹如游走古玩鬼市上。我们探行其中,所见多是孤品,古朴素雅的陶器、古香古色光泽圆润的陶瓶方樽各器或艳红夺目或青花瓷清雅婉转。
来到三楼书画展厅,瞬间宛如进去一个古时朝代……这里绘有婀娜多姿、眼波流转而顾盼生辉的仕女,有宫廷乐宴、亭台楼阁、更有青山绿水、文人雅士、花树园林……久远又栩栩如生,不觉使人仿佛画中游。书法方面:簪花小楷,洒脱豪放的赤壁赋草书、行云流水的行楷……应有尽有。只叫人流连忘返。另有历朝玺印。
告别书画厅。来到四楼的古代玉器馆。上至古朴的红山文化高古玉器,下至极致巧夺天工而百花争艳的明清古玉器,她们从容地站在那里,仿佛无言述说着其身处朝代的歌舞升平与沧海桑田。以形、神、工、沁、器,等方式将华夏自古至今各朝代的脉络呈现出来:红山文化古朴玉器下文明曙光初现的石器时代;端庄典雅的夏、商、周时期礼玉代表的礼制社会;灵动多变的春秋战国玉器象征礼玉到饰玉——人权的至高无上;庄重、瑰丽大气而美轮美奂的汉玉器,真正代表了古代第一个皇朝盛世;灵动婉转的晋玉,是一个朝代的超脱;多元化而生活气息浓郁的唐玉器,一件“飞天”便将唐朝的歌舞升平与奔放淋漓尽致呈现;生活气息愈浓厚而民间化的宋玉器则将宋朝重文化、民间生活丰富化添上浓墨重彩一笔;辽、元时期则是后续的缩影;直至明、清,玉器由明朝的粗犷刚毅转向清朝的精巧繁复和自然流畅……
行至清朝古玉旁,见一件件精美繁复的玉器,安琪脸庞染上一抹落寞:“遗憾是玉器怎么精绝,同为华夏厚重传统文化的汉服却是在明朝那个最天子守国门,不和亲不割地的朝代落幕后跟着落幕了。”
“亦汉服将汉服形制推向极致的巅峰朝代。”伊人道。
“朝代沉浮。谁之过?也许、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罢!”我道。和安琪、伊人离开。
“历史,厚重。亦是沧桑的。”出了博物馆,车子行驶在人民路上,伊人道。似要打破之前压抑的气氛,望向车窗外华灯初上的人民广场,“嗯、似乎闻到花树的阵阵香气。”
我将车窗完全摁下来,想将身后的沉默落去,告别。“嗯、似乎是。”
“令人慰藉是清朝的落幕终于迎来民国的峥嵘崛起……亦迎来了端庄、雍容庄重的旗袍。”安琪莞尔一笑。似要放下方才的惆怅。
人民广场附近简单吃过晚饭,出来黑夜早已彻底来临。遥远便看见一座高矗入云的圆柱形建筑,将附近的环球金融中心和东方明珠睥睨眼下。“那便是新建的上海中心大厦。”安琪道。
“嗯!站其上天台,伸手应可摘星辰罢?”我笑。
“倘若不被风吹走的话!”安琪和伊人道,嫣然一笑。
“是否?蓦然回首。会发现离月亮依然遥远。”我笑。将些许惆怅隐去。
仿佛远无尽头的街道上车水马龙,密密麻麻而整齐划一的汽车灯迷离闪烁,人行道、天桥、十字路口红绿灯下、各处摩天大楼之间进进出出走走停停的人流、拼命不知疲倦闪烁的霓虹,人身处期间,似乎那么渺小。汽车驶入陆家嘴到达中心大厦之下……
购票后,乘坐电梯不久便上到118层的观光厅,此时玻璃墙外脚下是整座城池的五光十色夜景,近看眼下是闪闪发光的东方明珠、环球金融中心和金茂大厦、等建筑;远眺世博园、虹桥机场,等地尽收眼底;一览苏州河与黄浦江蜿蜒同奔长江共入东海;黄浦江上过往打着航行灯的船只仿佛古人常言的蚱蜢舟,彼此诉说着夜和露珠的故事;四通八达的瘦长街道上车流如蚂蚁和浮游生物,因遥远细小而看不见的人……不知为何,睥睨眼下纷繁华丽的城池,回头看见周围浮华热闹的过客,不觉意兴阑珊。
“我们回去罢。”安琪低眉。牵起我的手。
“嗯!”我应着,望一眼身旁的伊人:“伊人,我们回家罢。”
夜,向后推进。
离开中心大夏和陆家嘴。我们沿着黄埔江畔行驶……苏州河上是以巨型钢铁为外衣寒凉刚硬的外白渡桥,穿行于桥上在此时接近凌晨里,似乎能感受地与海承天相接地的自由奔放。“若文,我说过、无论何时,我都会站在你的前边。”安琪望着我。温柔的语气些许沙哑。
我深情望一眼安琪:“心中日月,与共晨钟暮鼓。”
伊人莞尔一笑: “朝与暮。”
“朝朝暮暮。”我轻轻呢喃,望向后视镜与伊人目光相望。
车子远离身后城池繁华。进入郊区,前往家的方向……
“若文,”
“嗯?”我应着。
“明天,我们便回去【傾城旗袍會館】,就是之前的咖啡屋。【傾城】目前有旗袍、汉服、和玉器。安琪道,略显歉意,“抱歉!之前未经与你商量,我便和伊人擅作主张……”
“既是我们心之所向,此乃顺理成章之事!”我微笑。
此时,回到郊区熟悉的瓦房外。伊人将木门打开,彼此进屋。
夜色温柔,月儿游走云间若隐若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