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5、载舟水是黎民血 ...

  •   “蛮鞑子群居在野沙地里面的一大片绿洲上,数百年来,他们已经换了许多个居住地,逐水草而居,以牛羊为食,产好马,善骑射,无论男女,身高都普遍比汉人高,力气也很大。这些年来,他们一直都蠢蠢欲动,不断骚扰我国边境地区,但都是小偷小抢,因此我朝也没有太过在意,但这次,蛮鞑子居然攻破了我国的铁门关,是可忍,孰不可忍!”齐鸿福愤慨道。

      “丞相说得有理,皇上,铁门关一直是邱将军驻守的地方,之前都是平平安安的,这次却让蛮鞑子顺利进关,也不知邱将军是一时大意、疏忽失职,还是……叛变了。臣认为,当务之急,应该让驻守在西北的百里将军夺回铁门关,若邱将军继续如此,那我朝的边境危矣。”兵部尚书沉痛地说。

      费恺骋说:“皇上,臣认为,应该在各地广征民兵,派去边疆,保卫国土。”

      林渊立刻站出来反对道:“费国舅此言差矣,上一次疫病造成的恐慌还未消散,北边凛冬期又接踵而来,再加上蛮鞑入关,百姓们早已担惊受怕了许久,若现在在各地广征民兵,亲人远去,孤儿寡母的处境会更加艰难,这只会造成更大的恐慌,届时,民心失,天下乱,载舟水是黎民血,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请皇上三思。”

      ……

      听着一个大臣接一个大臣地将自己的想法抛出来,“臣认为”在承庆帝的脑海里回荡了无数遍,他有些心烦,按揉着自己的太阳穴,疲惫道:“各位卿家都说得有理,现下最能安抚民心的举措便是收回铁门关,把蛮鞑子赶出我朝,最近发生了这么多的事情,各地百姓也多多少少都会躁乱不安,朕决定将百里将军及其驻守在西北一半的士兵调到铁门关,用最短的时间收回铁门关。太子监军,让百姓知道,皇族与百姓同在。”

      *

      陈子晗在厅内踱步,看到孟敛便喜道:“阿敛,你终于回来了,今天蛮鞑入关的消息传来,我便立刻去找你了,可是不见你在房里,你去哪了?”

      “殿下,独有些不舒服,便去太医院拿了些药。”孟敛从怀里拿出一包药草,脸色有些苍白地说。

      陈子晗毫无怀疑地相信了孟敛,他一向如此,待孟敛毫无戒备之心,有些担忧地看着孟敛的脸色,问:“没事吧?”

      孟敛见陈子晗如此信任自己,对自己编造的谎言有些愧疚,摇摇头说:“没事,可能是吃错东西了。”

      陈子晗放下心来,说:“父皇让我去监军,阿敛,你想陪我去吗?”

      监军?孟敛旁敲侧击地问:“殿下,陛下为何派您去监军?”

      陈子晗说:“也许是因为最近发生了太多不好的事情,父皇年纪大了,不适宜长途劳累、御驾亲征,所以便派我去振奋士气。而且借此契机,我也可参与实地作战,对兵法的理解,便不只限于纸上谈兵了。”

      “陛下还有派其他的大臣陪您去吗?”

      “这倒没有。阿敛,我想让你陪我一起去,你不需要骑马上阵,我只是……这么多年都习惯了你的陪伴,若是突然之间没有你,我会很不适应。”

      若说孟敛不想去,那便是假的,这么多年来,无论是小时候的真父亲,进宫后遇见的朴公公,还是最近苏裕给他当的半个老师,无一不在身体力行地给他传授着“保家卫国,忠君爱民”的理念。

      他心中也有一腔热血,用上所学的武术和兵法知识,为了百姓拿起手中的剑,将蛮鞑赶出中土,还中原一片太平。

      可若是去了,他往北走,苏裕待在南边,他跟苏裕也不知道何时才能再见,蛮鞑这场入侵来势汹汹,不是小打小闹,这场战,绝非速决战,一想到这么久都见不到苏裕,他的心便隐隐作痛。

      陈子晗见孟敛想了这么久,也没想出一个所以然,便说:“阿敛,你也不用马上做决定,我们还有半日的时间准备,今晚出发,你再花点时间好好想想,晚点再告诉我吧。”

      孟敛在两难之间作出了一个他日后没有后悔过的答案:“殿下,我去。”

      *

      孟敛走在朱雀大街上,到了苏府门前,正犹豫着是不是真的要进去的时候,康金旺也来到了苏府,准备进去的时候看到孟敛在旁边犹豫不决。

      再仔细一看,这不就是上次给自己送纸条的人吗?他走上去,自来熟地拍了拍孟敛,问:“小兄弟,为何在门口徘徊而又不进去啊?你是不是想找舟济,我带你进去。”

      孟敛没好气地看了好管闲事的康金旺一眼,没想到康金旺像是想起了什么似的,上上下下地看着孟敛,像是要透过他的身体,看到那个当年没好气地对他的那个小孩的灵魂,他说:“难道你就是当年那个叫我苦口叔叔的小孩?上次只顾着纸条的事,没认真看,现在这么一看,倒是像得很啊。”

      孟敛没想到康金旺记性还挺好,这就把他认出来了,只好承认说:“是啊,苦口叔叔,你的记性可真好。”

      康金旺笑着说:“我就说嘛,那对我没有半点好气的样子,怎么可能记不住。”康金旺说这句话的时候真的很欠扁。

      孟敛按捺住想打他的冲动,问:“你也是来找大哥哥的吗?”

      康金旺说:“是啊。要不要一起去?”

      无缘无故多了个碍手碍脚的人,但孟敛也只好跟着他一起去找苏裕了。

      苏裕正在跟曹彦秋谈话,抬头一眼便看见了一起来的二人,康金旺来找他是家常便饭的事了,孟敛也来了,他有些惊讶地起身相迎,问道:“你们怎么一起来了?”

      康金旺说:“不是一起的,只是刚好碰上了,不过,舟济你可真不够意思啊,这位小兄弟便是当年那个有缘的小孩,你居然不告诉我。”

      苏裕笑着说:“冥冥之中自有安排,看,这不是碰上了吗?都来坐吧。”

      看起来总是吊儿郎当的康金旺在见到曹彦秋时,也恭恭敬敬地行了一礼,说:“曹先生好。”

      孟敛早就听说过曹彦秋的名字,也跟着鞠躬,说:“曹先生好。”

      “好。”曹彦秋早就见过康金旺很多遍,而孟敛却是第一次见,此人肤色冷白,唇红眉细,粗看有种阴柔的美,然下颌凌厉,犀颅玉颊,身量颀长,站姿挺拔,但真是美如冠玉,俊秀极了,他多打量了孟敛几眼,苏裕便上前介绍说:“老师,这是孟敛,我跟您讲过的,算是学生的半个学生。”

      “哦?”曹彦秋对孟敛似乎很感兴趣,说:“那便是我学生的学生了,有趣,有趣。都坐都坐,全站在我身边算什么样子。”

      康金旺习惯性地想去苏裕身边坐,被曹彦秋拉住了,说:“人家是师生,你过去干嘛,坐这,是不是嫌弃我这老头子?”

      康金旺觉得有些奇怪,心想,苏裕跟你不也是师生嘛,你俩怎么不一起,但他只在心里奇怪,嘴上只说:“不敢不敢。”便在曹彦秋身旁坐了下来。

      “对了,小孟,你找我有什么事吗?”因苏裕之前不答应承庆帝锦州的事,承庆帝便暂停了苏裕的教学任务,他们已经有一些日子没有见过了,这次孟敛突然上门,一定是发生了什么事。

      孟敛说:“大哥哥,蛮鞑入关的事传得沸沸扬扬,太子殿下被皇上派去监军了,今晚便出发,我也要跟着太子殿下一起去。所以,我这次前来,是替殿下跟大哥哥告别的,殿下在这个节骨眼上,是不可能出宫的,只好由我来替他告别了。”

      曹彦秋神秘地笑笑,不说话。

      苏裕担忧道:“小孟,此去你不知道要多久才能回来,好好地待在军帐中,不要乱跑,千万要保重,我以茶代酒,敬你一杯,就当为你送行了。”苏裕拿起桌上的茶杯,一饮而尽。

      康金旺也有些因着天下风雨飘摇而离别在即的感伤,叹道:“今天刚认出你,你便要离开了,真是世事无常啊。此去珍重,我等着你回来,继续没好气地叫我苦口叔叔,继续两面派。”

      本来情绪有些凝重的氛围被康金旺冲散了,孟敛有些不好意思,假装听不懂地问:“什么两面派?我哪有两面派?”

      康金旺正准备强烈控诉当年孟敛对他和苏裕完全两种态度之时,曹彦秋制止了他,拍了他的头一下,说:“你个小子,净喜欢乱讲话。”

      康金旺委屈地摸了摸头,心想,我可没冤枉那小孩,今儿这曹先生怎么这么偏心。

      曹彦秋从怀里拿出一道平安符,递给孟敛说:“小孟,这是之前我生病时,裕儿给我求的平安符,今日初次见面,也没什么见面礼,今天你便要出发去战场了,我便将这个平安符交给你,保你平平安安,完好无缺地回来。”

      孟敛受宠若惊地接过,说:“多谢曹先生。多谢大哥哥,多谢苦口叔叔。带着你们的祝福,我一定会平平安安地回来的。”

      康金旺还在假装伤心地说:“唉,我永远都是最后一个被小孟记起来的。”

      这次不只是孟敛了,所有人都没好气地看了他一眼,康金旺在四面楚歌之下,越装越委屈,越委屈越装。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