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3 ...

  •   穿梭机到达隧道尽头后,张闻胜最后一个从中走出。看着整齐列队的特战队员们,他知道用不着训话,更用不着鼓舞士气,他们能否活下去,靠的不是他而是过往数年刻苦的训练。
      “装备在那边,准备好的,跟我进去。”
      随着张闻胜的命令发出,队列立刻一分为二,一半去处理早已抵达的物资,一半跟在他身后走向电梯间。
      “将军就位。”
      听到系统通报,守备人员们方才纷纷起身行礼,脸上挂着傻乎乎的表情。
      “展示连云动态。”张闻胜虽然一直有在关注着连云的动向,可头盔内的战术信息毕竟不如光场展示的细节丰富,而且那些笨蛋也需要知道自己该做什么。
      与此同时,联合指挥中心内的闫和靖也正在关注着连云的变化,并保持每隔三分钟就发布一次动态的频率向所有关键人员进行同步。这种信息密度,相较于之前的确有所加强,但也不至于会让内奸产生怀疑的程度。
      坚持下去,一切威胁都将迎刃而解。
      将分区信息从关注范围中移出,闫和靖紧盯着核心防线,作出他执掌长城守护区的首个重大决定,“将警报升级为橙色。机动弹药调配开始,重点保护三级目标。”
      “报告将军,裂云弹头换装完毕,30秒后可发射。”
      “许可。”张闻胜看向两处被放大的目标画面,等待着制导炮弹命中后的反馈,只有完成测试攻击后才能确定他的想法能够实现。
      裂云弹头是专门用来崩解多层云体的母子弹头,扁平体的结构内最多能够装载200枚裂云弹,进入目标区域后可分上下两区广角度发射子弹,能满足数公里长的崩解线布划。如果裂云弹能顺利进入冻云层的间隙,就说明之前感受到的生物信号并非敌人的作战单位,至少不具备拦截导弹的能力。除去破坏之外,利用裂云弹头还可以进行区域侦查。
      “确定收到信号,前置点观测到的生物信号没有发现。云层数量和厚度还在分析中。边缘区域底层平均厚度在33至72米区间。”
      “使用中程导弹攻击中、上层冻云。”张闻胜看着裂云导弹反馈回来的信息,听着闫和靖发出的命令,微微点头认可。连云共有四层,中层厚度约15米,上层厚度约30米,顶层厚度预计在80米以上。底层厚度不均且内部情况复杂,厚度数值并没有太多参考价值,如果尝试崩解的话,失败率肯定会很高。
      如果通过高射炮穿透底层行不通,那么留给他们的时间将会非常有限。
      中间层可以利用吗?
      按照张闻胜所想,如果连云底部结构过于致密导致难以破坏,那么也就只能选择从情况更为复杂的连云头部进入。
      云头的形态,往往能看出冻云内部的情况是否稳定。
      如同此时这样壮丽的连云,内部必然蕴涵着磅礴的能量,各层之间说不定还曾发生过碰撞,导致顶层冻云要比以往更高,距离中层更远些。
      这样的形态,说不准真是人为因素导致的。
      中层结构失稳,与上下云层发生碰撞的风险就会增多。按照预设方案,是以高射炮阵瞄准裂云弹攻击区域进行穿透破击,可如今肯定是不能再按照常规模式进行了。
      要是科技水平还在巅峰时刻,完全可以用激光炮开几个洞,可现在能用上的武器,怕也只有库房里的老古董亢龙游空器了。
      游空器是微动力航空器,主要用于气象研究,特殊的结构能够让其在逆风中保持稳定的情况下,拥有较好的速度并节省能源的消耗。
      借助几台老古董,差不多能将三十人送上去。往返几次,特战队就可以陆续登上连云,问题是冰层能承受多少人和装备的重量。
      “调两台重质弹发射器到后区。”看着预测模型的发展态势,闫和靖决定启用非标设备,“橙色警报,准备再次升级。”
      “橙色警报就已经是直径5米以上冻云碎片……”
      “没人希望那会发生,但必须要提前预留出足够的撤离时间。”,闫和靖不希望将军再分心来担心这类事情,凡事他能承担的就都承担下来——橙色加强警报是长城守护区有权直接发出的最高级别警报。
      “综合以往攻击效果以及风速与温度拟合模型分析,出现大块碎片穿过守护区导致城市被摧毁的概率可不低啊。”
      “穿透事件在历史上也算不上罕见,近期也没有严重灾害等级的记录。”
      “链雷准备。”闫和靖的声音有些发紧。
      位于五号发射井瞭望塔上的张闻胜,则下达了更为激进的命令,“下轮裂云导弹,采用交叉布设方案,配合链雷进行精确布设。”
      “这与标准战术可是差得有点儿多啊,会出乱子的。”尽管将指令都一条不差的发了出去,可参谋们还是怀疑这样做是否妥当。
      “这不是我能选择的。”闫和靖的回复很简单,他知道这是最恰当的策略。现在还没人确切知道将军的行动方案,因此解释越少泄密的机会就越小。
      八百公里范围内的长城守护区同时响起冲击警报声,将承受坠云直接撞击的警报级别瞬间就拉高了三级,参谋们立刻将拟定好的疏散隐蔽命令发出。
      “所有战术指令输入指挥系统,做好随时隐避的准备。”闫和靖开启自动指挥系统,标准程序将会按照预设逻辑直接执行而不会再继续等待指挥中心的许可,面对着大量复杂信息时人类的反应已经难以跟上,相对来说还是机器更可靠些。
      分层的冻云,有时抵达海岸线的时间会略有偏差,究竟是上层还是下层会更快些很难分析预判。在沿岸热气流的影响下,底层冻云的高度通常会略有上浮,导致其与上层冻云之间的距离不断缩小。当气压变化时,顶部区域的冻云则会加速下沉,导致其与下方冻云的距离缩小。这些都是冻云难以被高效利用的原因,可这次张闻胜感觉他的老对手找到了机会。
      如果敌人真隐藏在冻云之间,那对于长城和背后城市中的居民而言无疑将会是一场灭顶之灾。这样的风险,特战队也将会遇到,但他们所承担下的危机将会挽救数百万人的生命。
      多次探测之后,连云头部区域的情况逐渐明朗。
      “确定相对稳固的区域,寻找可登陆位置。”云头形态的复杂程度并没有让张闻胜放弃登陆作战的想法,“降落伞和气囊准备的如何?”
      “降落伞只有所需的三成,气囊还在赶制,预计能满足八成装配。”
      “很好。”比起降落伞,能够提高登陆成功率的气囊才是更为重要的,张闻胜不希望有任何小伙子在登上冻云时遇到意外。就算是真有意外发生,装配气囊后掉进海里也未必会淹死。压缩气囊不仅可以降低防护服的重量,让身穿厚重防护服的特战队员们能落足于冻云之上,还能起到救生筏的作用。
      “优先策略调整,炮击目标锁定从连云分离的,高速接近的,巨型的坠云体,对长城不构成直接威胁的碎片暂不列为计算范围内的目标。”闫和靖将参谋部最新决定的策略发布出去,可心里面根本没底,他不知道这决策是否正确,又能否减少后方的损失。
      “三处登陆点,很好。”已经安装好气囊的张闻胜走进亢龙游空器,首批飞向被寒雾包裹着的冻云。如果尝试失败,就只能利用垂直发射井进行穿透性登陆了。
      波澜壮阔的雾气背后,是冷酷无情的嶙峋怪地。
      就算是游空器稳定性极好,也还是被多变的阵风弄得飘忽起来。
      着陆风险不断提高的同时,也让张闻胜打消了会被埋伏的担忧。
      就算是能骗过探测器,在如此混乱的环境中,敌人也不可能在头部区域留下伏兵。
      亢龙游空器散开又汇合到一处,符合着陆条件的只有一个地点。
      确认登陆条件欠佳后,张闻胜决定改变计划,他的目标是冻云的顶部。
      尚未被压缩的冻云,有着较为松散的结构,落在那样密度的物质中,冲击能量会被吸收掉大半。
      只要控制好频率和位置,就不会发生意外,对于久经考验的特战队员们,张闻胜是有信心的,问题反而是能否在短时间内将全部特战队员都送上来。
      “迫近,我要实地看看。”张闻胜必须确认自己的想法是否可行,毕竟这意味着上千战士的生命。
      游空器逆风缓缓升高,可在舱门打开后张闻胜却被推到了旁边。
      看不出面孔的特战队老兵,对着他摆摆手指,随后抢先跳了出去。
      下落的过程有受到侧风的影响,但撞进冻云中留下的人形深坑,立刻就让无比紧张的众人大笑起来。战士们纷纷跳出,尽力在光洁的冰面上留下属于自己的痕迹。
      足足两个小队成功降落后,张闻胜才被许可迈出舱门。
      腾空的时间远比预想来得短,撞击时的感受却要更为猛烈。
      “标记落点。”经过冻云层时,张闻胜试着发出命令,确认通信系统是否正常。他相信用不着自己叮嘱,特战队员们也会分散开,但毕竟是和计划有所出入,进行染色标记将有助于后续小队识别登陆地点和方向。
      “收到。”特战队员们立刻实施张闻胜的命令,同时也有几个战士将网铺开,避免穿透冻云层的将军在落地时受伤。虽说三级防护服的抗冲击能力极好,可上了岁数的人,毕竟还是要照顾一二的。
      这种朴实的价值观,正是张闻胜多年来有意倡导的结果。特战队不同于别的部队,面对的是你死我活的战场,因此队员必须具有能动性和相近的价值观才行。
      没想到自己会落在网中,张闻胜多少还是略感吃惊的,不过很快他就随着几个特战队员撤离到附近的高点,观察冻云层间的地形。
      实际情况和多种探测模式汇总而成的模型略有出入,这不仅是因为肉眼观察和雷达构型的偏差,也是冻云内部情况多变所导致的。
      “留下一个小队,观察登陆区状况,风险过高就再找地方。”张闻胜不会断然终止登陆作战计划,在冻云中一旦和敌人相遇,那必定会是一番惨烈的战斗,到时候人员不足会非常被动不说,后续登陆也会受到敌人的干扰,造成大量不必要的伤亡。
      有气囊减轻重量,行动起来虽然变扭,顾虑也少了许多。按照张闻胜的命令,首批登陆的特战队员们以扇形向外散开搜索。无人机被接连放出,扩大搜索范围,与长城同步更新战场的模拟环境。
      “我的也挂了。”,张闻胜听着身边的特战队员抱怨着配套无人机才放出去就被狂风吹走的悲惨结果,给了个明白的回馈。可如此陌生的环境又必须依靠无人机进行侦查,否则风险系数太高。
      “未发现异常目标。”闫和靖看着通过加密程序单独发送来的信息,兴奋地挥舞着拳头,可很快他就硬生生将自己的手拉了回来。闫和靖不仅仅是怕自己的行为被有心人注意到,更是担心张闻胜的安危,那里毕竟是从未有战争发生过的地方。
      所有链雷引爆的时候,配合远距离超声波与氧气弹,足以在冻云层中掀起一场连环光影秀,但也会误伤到位置不明的友军。到目前为止,特战队同步过来的坐标仍然偏差较大。
      “距离多少?”
      “距离目标370米,正前方。”
      “各小队放慢速度,开启定位。”张闻胜已经抵达目标位置,可却并未发现任何异常,左右两路也没有接敌,多半是定位坐标偏差导致。
      “炮击准备。”,坐标校准完成后,闫和靖立刻发出炮击指令。
      巍峨的长城外,厚重的防护吗一扇扇打开,一根根红色的炮管随之探出,瞄向空中。
      “试射。”闫和靖不想等待,将军和特战队正处于危险之中。制导炮弹会准确命中目标,云首区域将会被崩散下落。如果一切都如预想那般,那么坠落区将会从海岸延续到长城防线后区,大部分最终会成为农业用水被存储起来。
      接到炮击开始的消息很久之后,张闻胜才听到滚滚而来的爆炸声。冻云层内声波反射条件复杂,竟然无法确切识别出爆炸位置的方向。
      “前进,遇到敌人,迅速解决。”张闻胜发出进攻命令,敌人就在前方,无论是□□还是全副武装的士兵,都不可能如同在地面上时那样自如。要是能捕捉到对方的精确位置,战斗就将简单很多,只可惜长城没有足量的炮弹。“注意炮击区,可别被自己人的炮崩了屁股。”
      “明白。”,作战时没人会提及军官的职务信息,所有特战队员都能根据修饰过的语言风格判断出说话人的身份。谁都能听得出来,这次是撞到了大鱼。特战队风风雨雨中等待着的,就是这一刻。落后即灭亡,谁也没想到,能有机会在天空上展现训练的成果。
      “没豆子。”,上层没有发现敌人,这多少让张闻胜感到意外,但也深感庆幸。再精妙的战略构想,也难免被战术上的疏忽大意给葬送了。
      估算好抵达长城的距离,张闻胜在战术空间中将那条死亡线又向自己拉进了些。后续登陆的单位正在接近,虽说沿着标记好的路线行进会快很多,可冻云层之间的环境变化太快,如果再遇到强劲的风流,能否及时跟上就很难说了。
      受到自然条件的限制,冻云抵达长城时已经完全成型,对于其生成和发展阶段的研究远不如敌方。借助这一信息差优势,谋划出让长城难以预防的战术可以说是早晚的事情。张闻胜研究过所有可能的战术,现在剩下的可能性已经不多,可没有一样是能让他放松警惕的。
      特战队的数量对于敌还是未知数,这是他们最大的优势。战士们的士气也不错,没人退缩,没人胆怯,没人质疑,小伙子们从不缺少杀敌的勇气。突袭将会是最大的机会,一招不胜,这仗就不好打了。
      张闻胜有意放慢速度,避免队伍脱节。敌人如果是想空降□□,或是在城市上空爆破冻云引发大范围坠云,那么埋设的炸弹数量必须足够多,绝不可能龟缩在一隅。可如果是打算运兵,也该广设眼线,绝不可能深入到这里还没有遇到任何抵抗。
      对于特战队员们而言,未知因素在减少,剩下就是熟悉的战斗了,差别无非是环境有些特殊罢了。张闻胜要尽可能抓准进攻的时机,能否在开战之初就给对方以重创,几乎就全看时机的掌握如何了。
      “裂云导弹密集发射,落点锁定9号坐标线,进行持续攻击,绝不能允许任何一块儿超限冻云从我们的头顶上经过。”闫和靖发出攻击命令,实在是因为已经到了底线。如果再不开始进行密集攻击,破坏底层冻云可能就来不及了。
      裂云导弹的数量紧张,因此参谋们必须精确计算好攻击的节奏,确保将对长城威胁最大结构点全部消除,避免坠云的直接撞击。
      望着能量爆散形成的模拟场,参谋们的心情也是非常矛盾。一方面希望能够迅速摧毁不稳定的底层冻云,另一方面又担心会误伤到正在连云中执行秘密任务的特战队员。
      自从出生以来,闫和靖还是头一次希望,可怕的坠云都落在自己头顶上。
      无需后备区动用威力更大的导弹,将军和特战队也自然也就少了一层危险。
      “加快脚步,火烧屁股啦。”张闻胜紧盯着背后的死亡线,考虑连云速度加快的影响,发动突进的时间可能要提前,这就意味着向前推进的速度必须加快,再难有足够的时间用来侦查和讨论战术,遭遇战也将会异常惨烈。
      是见证战士们勇气的时候了,死亡进行曲将会演绎出怎样的胜负瞬间,又会有多少次超出预料的转折,就不是任何凡人所能预料的了。面对即将到来的生死之战,张闻胜感受到了身体的亢奋,他已经做好了准备,虽死无悔。
      按照标准流程,裂云导弹攻击完毕后,将会发送□□,但具体的点燃时间则是掌握在指挥中心。闫和靖肯定不会轻易动用□□,可想要消除连云中不稳定的结构,并固化底层,大面积的燃烧融化再冻结的过程是不可或缺的。
      “跟不上的,就离开。”张闻胜以无比沉重的心情作出这一决策,与其让特战队员们陷入火海,还不如向大海寻求生机,尚未跟上来的战士还有机会搭乘游空器离开。押后的小队大多配有降落伞,只是希望他们不要正巧撞到□□。
      敌我识别信号足以确保他们不会触发感应□□,可如果直接碰撞的话,张闻胜认为还是有可能引发□□爆炸的,甚至是连锁爆炸。毕竟,那些□□已经超过了使用期,说不准会发生什么。
      “继续向前,到上层去。”见有机会接近上层冻云,张闻胜就带着周围的小队过去,至少这样能避开随时会化为火海的冻云底部。
      虽然是抱着必死的决心,可张闻胜也没想到冻云间的情况如此复杂,现在他要开始为自己的体力是否能支撑到最后担心了。有胆子来到这里的长城守护将军,却不敢去想象每次连云国境都要派人上来阻击的日子。危险暂且不说,就算是物资消耗怕也是难以持续的。他老了,就算是这次有命回去,也没机会能再来。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