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4、第 34 章 ...

  •   暮色四合,最后一抹橘红的晚霞恋恋不舍地沉入西边天际线之下,将舞台让给了东江市的万千灯火。白日里喧嚣的城市并未沉寂,而是换上了一身流光溢彩的华服,开启了另一场无声却生机勃勃的演出。

      曾珂站在市中心一座摩天大楼的顶层观景平台边缘,夜风拂动她额前的碎发,也带来下方城市蒸腾而上的烟火气息。她并非来此观光,作为东江这片土地的阴鬼差,她的职责始于日落之后。此刻,她正以一种超越凡俗的视角,俯瞰着这座她必须守护的城市。

      视线所及,东江市区如同一幅徐徐展开的巨大、璀璨的星图。主干道“光华大道”宛如一条流动的光河,车灯汇成的红色尾灯长龙与白色前灯交织,缓慢而有序地流淌,勾勒出城市的动脉。两侧鳞次栉比的写字楼褪去了白日的严肃,巨大的玻璃幕墙反射着霓虹与LED广告屏的绚烂光影,变幻着蓝紫、金红、银白的色彩,将夜空映照得如同梦幻之境。远处,横跨东江的“飞虹大桥”被无数景观灯勾勒出优美的弧线,倒映在波光粼粼的江面上,仿佛一串遗落人间的巨大珍珠项链。

      但这片辉煌之下,最打动曾珂的,是那些星星点点、温暖而具体的“人间烟火”。

      她目光微凝,穿透了距离与障碍,落在一条名为“梧桐里”的老街上。这里没有摩天大楼的压迫感,两旁是上了年岁的梧桐树,枝桠间缠绕着暖黄色的串灯,像无数只温柔的萤火虫栖息其上。下班的人们步履匆匆,脸上带着卸下一天疲惫的松弛。街角那家开了二十多年的“老张面馆”门口排起了小队,氤氲的热气裹挟着骨汤的浓香和葱花的辛香,隔着几条街似乎都能闻到。老板老张系着围裙,动作麻利地捞面、浇汤,和熟客打着招呼:“李老师下班啦?还是老样子,多放香菜?”“对头对头,今天可累坏了!”被称为李老师的男人推了推眼镜,脸上是满足的笑意。几个放了学的孩子背着书包,挤在旁边的糖画摊前,眼巴巴地看着糖稀在老人灵巧的手下变成活灵活现的龙、凤、孙悟空,发出阵阵惊叹和欢呼。

      再往南,是东江著名的“星光夜市”。此刻正是它一天中最热闹的时刻。数百个摊位整齐排列,灯火通明,人声鼎沸。烤架上滋滋作响的羊肉串、鱿鱼须散发出诱人的焦香;铁板上翻滚的炒河粉、炒年糕热气腾腾;水果摊上,切好的西瓜、哈密瓜红黄相间,晶莹剔透;手工艺品的摊主们卖力地吆喝着,展示着精巧的编织、泥塑。一对年轻情侣手挽着手,女孩被一个卖手工发饰的摊位吸引,男孩则无奈又宠溺地在一旁等待,手里已经拎了好几袋小吃。几个穿着校服的学生围在一个卖旧书的摊位前,叽叽喳喳地讨论着,不时爆发出一阵笑声。空气中混杂着食物香气、汗味、香水味,还有讨价还价、朋友相聚的喧闹声,构成了一曲充满生命力的市井交响乐。

      曾珂的目光掠过夜市,投向一片宁静的居民区——“静安苑”。一扇扇亮着灯的窗户,像无数双温暖的眼睛。她“看”到三楼东户,年轻的妈妈正系着围裙在厨房忙碌,抽油烟机的轰鸣声隐约可闻,客厅里,爸爸坐在地毯上,耐心地陪刚学会走路的孩子搭积木,小家伙咯咯笑着,把刚搭好的“高楼”推倒。五楼西户,一位白发苍苍的老教授戴着老花镜,在台灯下翻阅着厚厚的典籍,手边的收音机里流淌出舒缓的古典音乐。隔壁的阳台上,一个穿着运动服的女孩刚结束夜跑回来,正对着手机视频通话,脸上洋溢着青春的笑容,似乎在和朋友分享今天的趣事。这些灯光,每一盏背后都是一个平凡而温馨的故事,是这座城市最坚实的根基——安居乐业。

      滨江公园的长椅上,依偎着几对喁喁私语的情侣;广场上,大妈们随着节奏明快的音乐跳着广场舞,动作整齐划一,脸上洋溢着健康的红晕;夜跑的年轻人戴着耳机,呼吸均匀地从步道上跑过;遛狗的老人慢悠悠地走着,小狗欢快地嗅着路边的花草……这一切,都显得那么安宁、祥和,充满了尘世的幸福与满足。

      然而,在这片璀璨与温馨之下,曾珂的感知却敏锐地捕捉到了截然不同的气息。她的“视野”切换了模式,那些温暖的灯光、喧闹的人声仿佛被一层薄纱隔开,城市的阴影处、角落缝隙里,一些不和谐的“杂质”开始显现。

      在“梧桐里”老街深处,一条狭窄得仅容一人通过的背阴小巷里,白日阳光难以企及之处,一丝丝若有若无的灰黑色雾气正从潮湿的墙角渗出,带着阴冷和腐朽的气息,缓慢地蠕动着,试图向更光亮、人更多的地方蔓延。那是“阴晦”,由长期郁积的负面情绪和偶尔不幸的死亡残留所滋生,虽不致命,却能让人莫名感到压抑、烦躁,甚至带来霉运。

      “星光夜市”边缘,靠近一个废弃报刊亭的阴影里,一个模糊不清、形态扭曲的轮廓正贪婪地“吸食”着空气中飘散的、因争抢摊位或价格纠纷而产生的微弱“戾气”。那是“食气鬼”,一种低等的游魂,以负面情绪为食,放任不管,它会逐渐壮大,甚至可能影响附近人的心智,诱发更大的冲突。

      随后打出一股灵气,击散了那食气鬼,曾珂继续走着。

      更远处,靠近东江旧码头的一片待拆迁区域,断壁残垣间,曾珂感觉到一股更为深沉、带着怨恨的寒意。那里似乎盘踞着一个因非正常死亡而滞留的“怨灵”,它尚未完全成型,但散发出的怨念如同冰冷的触手,无声地污染着周围的环境,让偶尔路过的流浪猫狗都惊惧地绕道而行。

      “你是怎么死的?有什么心愿未了?”

      “嗯?”怨灵抬起头,那是一个老太太。“你能看见我?”

      “老奶奶,我能看见你,也可以帮助你,跟我说说吧。”

      这些,都是曾珂的“责任区”。它们如同城市光鲜表皮下的微小病灶,若不及时清除,日积月累,终会酿成大患,破坏这来之不易的安宁。

      一阵夜风吹过,带着江水的微腥和城市夜晚特有的复杂气味。曾珂深吸一口气,那混合着食物香气、植物清新以及……一丝不易察觉的阴冷气息的空气,让她更加清醒。她看着脚下这片灯火辉煌、生机勃勃的土地,看着那些沉浸在各自小幸福中的人们——面馆里大快朵颐的食客,夜市里欢笑的情侣,家中温馨的灯火,公园里悠闲的身影……他们的平静生活,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未来希望,都建立在一个看不见的基石之上——阴阳秩序的平衡。

      而她,曾珂,东江的阴鬼差,就是这块基石最重要的守护者之一。她的工作没有鲜花掌声,无人知晓,甚至充满危险。她要行走于光明与黑暗的交界,与那些常人无法理解、甚至恐惧的存在打交道。她要清除这些潜藏的“病灶”,疏通淤积的“阴气”,安抚躁动的“怨灵”,将一切可能威胁到阳世安宁的“阴”之因素,扼杀在萌芽状态。

      这份责任,重逾千钧。每一次夜幕降临,对她而言,都是一次无声的出征。她守护的,不仅仅是城市的物理安全,更是这万家灯火下,每一个平凡人安稳做梦的权利。

      曾珂最后深深看了一眼那片宁静的“静安苑”,那扇亮着温暖灯光的窗户里,孩子正被爸爸抱起来转圈,清脆的笑声仿佛穿透了空间,在她心底轻轻回荡。她嘴角勾起一丝几乎看不见的弧度,那是对这份“人间值得”的确认。

      下一刻,她的身影如同融入夜色般,从观景台边缘无声无息地消失。再出现时,已如一片落叶,轻盈地落在“梧桐里”那条滋生“阴晦”的小巷入口。她周身的气息瞬间收敛,变得与周围的阴影浑然一体。巷口昏黄的路灯在她身后投下长长的影子,而她的目光,已锁定了巷子深处那团蠕动的灰黑雾气。

      夜,还很长。东江的安宁,需要她这样的守夜人,在无人知晓的角落,默默挥动驱散阴霾的利刃。曾珂指尖微动,一丝精纯的、带着净化之力的灵光悄然凝聚。她的身影,坚定地没入了那片需要被净化的阴影之中。

      回来已经一周了,白天曾珂和段天成去凌珏道长那里练功,晚上曾珂去整个城市巡查冤魂所在,日子进入了一个相对平静的时间段。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