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4、第 54 章 ...
-
腊月初八的清晨,窗外还蒙着一层薄雾,沈清和是被厨房里飘来的甜香唤醒的。他揉着眼睛坐起身,身上还裹着厚厚的珊瑚绒睡衣,赤脚踩在暖脚垫上,一步步朝厨房挪去。
厉沉舟正站在灶台前,手里拿着长柄勺子,轻轻搅动着锅里的东西。砂锅里冒着细密的热气,甜香混着谷物的醇厚气息,在小小的厨房里散开。“醒了?”厉沉舟听见脚步声,回头看了他一眼,眼底带着刚睡醒的柔和,“再等十分钟,腊八粥就能喝了。”
沈清和凑到灶台边,踮着脚往砂锅里看——红豆、绿豆、莲子、桂圆、红枣、糯米、花生、薏米混在一起,熬得软烂,汤汁浓稠得能挂在勺子上。“放了这么多料啊,”他吸了吸鼻子,甜香更浓了,“比外面卖的还香。”
“昨天特意去菜市场挑的,”厉沉舟把火调小,盖上锅盖,“你不是说小时候外婆总在腊八节熬腊八粥吗?我照着你说的配方,加了点桂圆,更甜一点。”沈清和心里一暖,伸手从背后抱住厉沉舟的腰,脸贴在他温热的衬衫上:“还是你最懂我。”
等腊八粥盛出来时,雾气已经散了些,阳光透过窗户洒在餐桌上,给瓷碗里的腊八粥镀上了一层暖光。沈清和舀了一勺,吹凉了放进嘴里,糯米的软糯、红豆的绵密、桂圆的清甜在舌尖散开,暖意在胃里慢慢蔓延开。“太好吃了,”他眼睛亮晶晶的,又舀了一大勺,“比外婆熬的还好吃。”
厉沉舟笑着摇头,给他碗里又添了一勺:“慢点吃,没人跟你抢。对了,等会儿吃完粥,咱们去趟超市,买点糯米粉和豆沙,下午做年糕。”沈清和立刻点头:“好啊!还要做你上次说的红糖年糕,我想尝尝。”
吃完腊八粥,两人换了衣服出门。超市里已经满是年味,入口处挂着大大的红灯笼,货架上摆着各种年货——坚果礼盒、糖果罐、春联福字,连播放的音乐都是喜庆的《恭喜发财》。“人好多啊,”沈清和拉着厉沉舟的手,慢慢在人群里走,“比平时热闹多了。”
厉沉舟点头,目光扫过货架:“先去买糯米粉,记得买袋装的,比散装的干净。”两人走到粮油区,挑了两袋糯米粉,又去零食区买了些豆沙和红糖,还顺便拿了一袋红枣和葡萄干,打算做年糕的时候加进去。
排队结账时,沈清和看见前面的阿姨手里拿着一袋冻饺子,忽然想起什么:“咱们也买点饺子皮吧,晚上包点饺子吃,猪肉白菜馅的,你不是喜欢吃吗?”厉沉舟笑着点头:“好,等会儿去生鲜区买肉馅和白菜。”
从超市出来,手里拎着满满两大袋东西,沈清和的手被勒得有点红。厉沉舟赶紧把他手里的袋子接过来,放进车里:“下次别拿这么多,我一个人拎就行。”沈清和揉了揉手,笑着说:“没事,我也有力气的。”
回到家,两人歇了会儿,就开始准备做年糕。厉沉舟把糯米粉倒进大盆里,加了适量的温水,慢慢揉成面团;沈清和则把豆沙倒进碗里,加了点红糖,用勺子搅拌均匀,再把红枣和葡萄干洗干净,切成小块。
“面团揉好了,”厉沉舟把面团放在案板上,揉成一个光滑的大面团,“你先把豆沙铺在模具底部,我来放面团。”沈清和点头,拿出准备好的方形模具,在底部刷了层油,把豆沙均匀地铺在上面,再撒上一层红枣和葡萄干。厉沉舟则把面团分成小块,擀成薄薄的面皮,铺在豆沙上面,再重复铺一层豆沙和果干,最后用面皮把模具铺满。
“放进蒸锅,蒸四十分钟就行,”厉沉舟把模具放进蒸锅,盖上盖子,“等蒸好后,放凉了再切,不然会粘刀。”沈清和坐在旁边的小凳子上,看着蒸锅冒出来的热气,忍不住问:“还要等四十分钟啊?我都有点等不及了。”厉沉舟笑着摸了摸他的头:“别急,好东西都要等。咱们先去准备饺子馅,等饺子包好,年糕也差不多好了。”
两人分工合作,厉沉舟剁肉馅,沈清和则把白菜洗干净,切成碎末,再用纱布把白菜里的水分挤出来。“肉馅里要加点姜末和葱花,”厉沉舟一边剁肉一边说,“再放两勺生抽、一勺料酒、半勺盐,搅拌均匀,这样馅才香。”沈清和点头,按照他说的,把调料一一加进肉馅里,再用筷子顺时针搅拌,直到肉馅变得粘稠。
等饺子馅准备好,年糕也蒸好了。厉沉舟把模具从蒸锅里拿出来,放在案板上,掀开盖子——金黄的年糕散发着糯米的香气,里面的豆沙和果干隐约可见,看起来就很有食欲。“好香啊!”沈清和凑过去闻了闻,“等凉了我要先吃一块。”
“先包饺子,”厉沉舟把模具放在一边,“包完饺子煮好了,年糕也差不多凉了。”两人坐在餐桌前,开始包饺子。厉沉舟包的饺子又快又好看,一个个像小元宝一样;沈清和包的饺子却有点歪歪扭扭,有的还露着馅。“你看你包的,”厉沉舟拿起一个沈清和包的饺子,笑着说,“这馅都要漏出来了,煮的时候肯定会破。”
沈清和有点不好意思,噘着嘴说:“我已经很努力了,谁让你包得这么好。”厉沉舟放下饺子,手把手教他:“你把皮放在手上,放一勺馅,然后把两边的皮捏在一起,再从右边往左边捏褶子,慢慢来,别急。”沈清和跟着他的动作,慢慢捏着饺子皮,虽然还是有点丑,但比之前好多了。“你看,这样不就好了吗?”厉沉舟看着他包好的饺子,笑着说,“多练几次就会了。”
两人包了满满两盘饺子,刚把第一盘放进锅里,门铃就响了。沈清和去开门,看见林哲和江叙站在门口,手里还拎着一个大袋子。“我们来蹭饭啦!”林哲晃了晃手里的袋子,“刚在甜品店做了点小蛋糕,顺便买了点水果,想着你们肯定在忙,就过来帮忙了。”
江叙笑着补充:“上次你说想吃我们做的芒果班戟,今天特意做了点,给你们带过来了。”沈清和赶紧让他们进门:“快进来,刚好包了饺子,等会儿一起吃。年糕也刚蒸好,等凉了你们尝尝。”
林哲和江叙走进来,把袋子放在餐桌上,看见案板上的年糕,忍不住凑过去闻了闻:“好香啊!这年糕是你们自己做的?”厉沉舟点头,把刚煮好的饺子捞出来,放进盘子里:“刚包好的饺子,你们先尝尝,还有腊八粥,在锅里温着,要不要喝一碗?”
林哲立刻点头:“要!早就听说你们今天熬了腊八粥,特意过来蹭的。”江叙则拿起一个饺子,放进嘴里,嚼了嚼,赞道:“好吃!肉馅很鲜,白菜也很脆,比外面卖的好吃多了。”
四人坐在餐桌前,吃着饺子,喝着腊八粥,偶尔聊几句天。林哲咬了一口年糕,甜糯的口感混着豆沙的香甜,还有红枣和葡萄干的味道,忍不住说:“这年糕也太好吃了!比王阿姨送的还好吃,你们也太会做了吧。”沈清和笑着说:“是厉沉舟做的,我就帮忙打了个下手。”
吃完午饭,四人坐在客厅里休息。林哲拿出手机,翻出一张照片:“你们看,这是甜品店新做的春节装饰,门口挂了红灯笼,窗户上贴了窗花,是不是很有年味?”沈清和凑过去看,照片里的甜品店充满了春节的氛围,红色的灯笼和金色的福字格外显眼。“真好看,”他点头,“下次有空我们去看看。”
江叙则想起什么,从包里拿出两个红包:“快过年了,这是给你们的春节红包,祝你们新年快乐,万事如意。”沈清和愣了一下,赶紧推辞:“不用不用,上次元旦已经给过了,怎么还给啊?”林哲却把红包塞到他手里:“元旦是元旦,春节是春节,不一样的,你们就拿着吧。”
沈清和只好收下红包,心里暖暖的。他转头看了厉沉舟一眼,厉沉舟会意,从抽屉里拿出两个包装好的盒子:“这是给你们的春节礼物,里面是我和清和一起做的腊肉和香肠,还有一罐年糕,你们拿着尝尝。”林哲和江叙接过盒子,连声道谢:“太谢谢你们了,每次都给我们带这么多好东西。”
聊到下午三点多,林哲和江叙要走了,他们还要回甜品店准备明天的材料。沈清和和厉沉舟送他们到门口,林哲忽然想起什么,回头说:“对了,除夕那天,咱们一起吃年夜饭吧,在甜品店做,我们准备食材,你们负责做饭,怎么样?”沈清和立刻点头:“好啊!到时候我们早点过去帮忙。”
送走他们,两人回到家,开始收拾客厅。厉沉舟把剩下的年糕放进冰箱,沈清和则把饺子馅放进保鲜盒里,打算晚上再包点饺子,送给王阿姨尝尝。“王阿姨上次送了我们年糕,咱们也送点饺子给她,”沈清和说,“还有对门的张爷爷,他一个人过年,也送点饺子过去。”
厉沉舟点头:“好,等会儿包好饺子,咱们就送过去。对了,明天咱们去□□联和福字,还有灯笼,把家里装饰一下,更有年味。”沈清和笑着说:“好啊!还要买些烟花,除夕夜的时候放,肯定很热闹。”
第二天早上,两人吃过早饭,就去了小商品市场。市场里比超市还热闹,到处都是卖年货的摊位——春联、福字、灯笼、烟花、鞭炮,还有各种生肖玩偶,叫卖声此起彼伏。“人好多啊,”沈清和拉着厉沉舟的手,慢慢在人群里走,“咱们先去□□联吧。”
两人走到一个卖春联的摊位前,摊主热情地招呼:“两位帅哥,□□联啊?看看这个,上面写的‘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广进达三江’,还有这个‘一帆风顺年年好,万事如意步步高’,都是今年的热门款。”厉沉舟笑着摇头:“我们不要做生意的,要家庭用的,温馨一点的。”
摊主立刻拿出另一副春联:“这个好,‘春回大地千山秀,福降人间万户欢’,还有这个‘和顺一门有百福,平安二字值千金’,都是家庭用的,寓意好。”沈清和拿起那副“和顺一门有百福,平安二字值千金”的春联,看了看:“这个好,就买这个。”
两人又买了几个福字,还有两个红色的灯笼,打算挂在门口。走到烟花摊位前,沈清和停下脚步,看着各种各样的烟花——有冲天炮、烟花棒、烟花筒,还有会喷花的小烟花。“咱们买这个吧,”他指着一个烟花筒,“这个看起来很漂亮,除夕夜放肯定很好看。”厉沉舟点头:“好,再买几盒烟花棒,晚上可以在院子里玩。”
从市场出来,手里拎着满满当当的东西,沈清和的脸上满是笑容:“现在越来越有年味了,就等过年了。”厉沉舟笑着说:“是啊,等贴了春联,挂了灯笼,就更有年味了。”
回到家,两人就开始装饰房子。厉沉舟搬来梯子,把春联贴在大门两边,又把福字倒贴在门上,寓意“福到了”;沈清和则把灯笼挂在门口的挂钩上,插上电源,红色的灯笼亮了起来,格外喜庆。“太好看了!”沈清和站在门口,看着装饰好的房子,忍不住说,“比去年在老家过年还热闹。”
厉沉舟走过来,从背后抱住他:“以后每年咱们都这么过,热热闹闹的。”沈清和点头,靠在他怀里,心里满是幸福。
接下来的几天,两人忙着准备年货,还去了趟菜市场,买了些鱼、虾、肉和蔬菜,打算除夕夜做一桌丰盛的年夜饭。期间,他们还去给王阿姨和张爷爷送了饺子,王阿姨又回赠了他们一些自己做的酱肉,张爷爷则给了他们一包自己炒的瓜子,说让他们过年的时候吃。
腊月二十三那天,是小年。按照习俗,要吃灶糖,送灶王爷上天。沈清和特意去超市买了灶糖,还买了些水果,摆在桌子上。“以前在老家,小年的时候,我妈都会买灶糖,说让灶王爷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沈清和笑着说,“没想到现在自己也开始过这个节了。”
厉沉舟点头,拿起一块灶糖,放进嘴里,甜甜的,黏黏的:“好吃,比我小时候吃的还甜。”两人坐在客厅里,吃着灶糖,看着电视里的春节晚会预告,偶尔聊几句天,屋子里满是温馨的氛围。
腊月二十八那天,林哲打来电话,说甜品店已经准备好了年夜饭的食材,让他们明天过去帮忙。沈清和答应下来,挂了电话,就开始准备明天要带的东西——他们打算带点自己做的腊肉和香肠,还有一罐年糕,让大家一起尝尝。
第二天早上,两人早早起床,收拾好东西,就去了甜品店。甜品店里已经很热闹了,林哲和江叙正在忙着准备食材,店里的员工也在帮忙打扫卫生,装饰房子。“你们来了!”林哲看见他们,笑着说,“快进来,食材都准备好了,就等你们来做饭了。”
沈清和和厉沉舟走进来,把带来的东西放在桌子上:“这是我们做的腊肉和香肠,还有年糕,等会儿一起吃。”江叙笑着说:“太好了,刚好还少点肉菜,这腊肉和香肠正好用上。”
四人分工合作,厉沉舟负责做主食,他打算做红烧鱼、清蒸虾、糖醋排骨,还有一个大炖菜;沈清和则负责做素菜,炒青菜、凉拌木耳、番茄炒蛋;林哲和江叙则负责做甜点,他们打算做一个水果蛋糕,还有一些小饼干,作为饭后甜点。
厨房里忙碌起来,切菜声、炒菜声、说话声混在一起,格外热闹。厉沉舟的厨艺很好,不一会儿,红烧鱼的香味就飘了出来,鱼肉鲜嫩,汤汁浓郁;沈清和炒的青菜也很好吃,清爽可口;林哲和江叙做的水果蛋糕看起来也很诱人,上面铺满了草莓、蓝莓、芒果,还有一层厚厚的奶油。
中午的时候,年夜饭的食材基本都准备好了,只剩下一些需要现做的菜。四人坐在休息区,吃着江叙做的小饼干,喝着热可可,偶尔聊几句天。“明天就是除夕了,”林哲笑着说,“终于要过年了,这一年过得真快。”沈清和点头:“是啊,感觉昨天才刚认识你们,没想到已经一起过了这么久了。”
江叙看着他们,笑着说:“以后咱们每年都一起过年,做年夜饭,放烟花,热热闹闹的。”四人相视一笑,心里都满是期待。
腊月三十那天,是除夕。早上,沈清和和厉沉舟早早起床,收拾好东西,就去了甜品店。林哲和江叙已经在店里等着了,他们还邀请了王阿姨和张爷爷一起来吃年夜饭。“王阿姨,张爷爷,快进来坐,”沈清和赶紧迎上去,“外面冷,快进来暖暖身子。”
王阿姨和张爷爷走进来,看着店里的装饰,忍不住赞道:“这店里真热闹,比家里还温馨。”张爷爷笑着说:“还是你们年轻人会玩,我们老人家,过年也就是自己做顿饭,吃了就算过了。”林哲笑着说:“以后过年,您就跟我们一起过,热热闹闹的多好。”
四人开始准备年夜饭,厉沉舟负责炒菜,沈清和帮忙打下手,林哲和江叙则负责摆放餐具,王阿姨和张爷爷坐在旁边,偶尔帮忙剥剥蒜,聊聊家常。不一会儿,一道道美味的菜肴就端上了桌——红烧鱼、清蒸虾、糖醋排骨、大炖菜、炒青菜、凉拌木耳、番茄炒蛋,还有腊肉和香肠,满满一桌子,看起来就很有食欲。
“开饭啦!”林哲端上最后一道水果蛋糕,笑着说,“大家快吃,都是自己人,不用客气。”王阿姨拿起筷子,夹了一块红烧鱼,放进嘴里,嚼了嚼,赞道:“好吃!这鱼炖得真入味,比我做的还好吃。”张爷爷也夹了一块糖醋排骨,酸甜可口,忍不住说:“这排骨做得好,我孙子肯定喜欢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