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书名
作者
高级搜索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余时风起 ...
九月的天气,依旧残留着盛夏的余威。南方的这座城市,仿佛被浸泡在一罐温热而粘稠的蜜糖里,连风都带着沉甸甸的湿度,拂过皮肤,留下一种挥之不去的黏腻感。这黏腻感并非单纯的汗水,更像是空气本身析出的某种胶质,附着在裸露的肌肤上,缠绕在发丝间,连呼吸都带着一股水汽饱和的滞重。街道两旁的行道树是些有些年头的枫香,枝繁叶茂,本该是生机勃勃的绿意,此刻叶子边缘却已隐隐透出些许焦渴的倦意,像是被持续不断的热浪灼伤了边缘,蔫蔫地、无精打采地挂在枝头,纹丝不动,宛如一幅定格在琥珀里的静物画。树荫深处,知了声嘶力竭,把最后的光阴唱成一首无止境的、令人昏昏欲睡的歌。那声音并非清亮的鸣叫,而是一种干燥的、带着摩擦感的嘶鸣,与灼热的空气搅拌在一起,不由分说,一股脑地糊在每一个行色匆匆的行人身上,黏腻而挥之不去,仿佛给整个城市都罩上了一层无形的、湿热的薄膜,连时间的流速都变得缓慢而胶着。
市三中高二(七)班的教室,位于这栋颇具年代感的红砖教学楼的四楼西侧,下午两点多的光景,仿佛一个巨大的、正在文火慢炖的蒸笼。西晒的阳光虽被厚厚的、洗得有些发白的深蓝色窗帘挡去大半,但热力依旧顽强地渗透进来,将室内空气烘烤得更加闷浊,带着一股阳光炙烤布料和灰尘的独特气味。老旧吊扇在头顶吱呀呀地转着,那声音带着一种有气无力的节奏,三片扇叶铆足了劲,却只搅动起一阵阵温热的风,非但没能驱散闷热,反而把四十多个少年人呼出的二氧化碳、汗液蒸发的气息,以及粉笔灰的味道均匀地铺散开来,形成一种独属于校园夏末的、复杂而令人倦怠的气味——那是青春的躁动与午后的疲乏混合在一起的、难以言喻的氛围。
数学老师姓王,是个戴着厚重黑框眼镜、声音平缓得几乎没有起伏的中年男人。他的讲课声像一条几近干涸的溪流,在午后的困倦里若有若无地流淌,催眠着台下大多数强打精神却仍眼神涣散的学生。粉笔头偶尔划过黑板,发出“吱嘎”一声刺耳的轻响,短暂地刺破这黏稠的寂静,留下几道白色的、断续的轨迹,随即又被更深的寂静吞没。阳光透过窗帘未合拢的缝隙,顽强地挤进来几束,像舞台上追光灯的光柱,将空气中漂浮的无数尘埃照得纤毫毕现,那些细小的粉笔灰、纤维屑、甚至是微不可见的生物,在光柱里缓缓飘落、旋转、升腾,如同一场无声而迷你的、带着疲惫的寂寥雪景,又像是时间本身可见的微粒,在这闷热的教室里无声地流逝。
余时风坐在靠窗的倒数第二排位置,微微侧着头。他的目光越过了刷着绿漆、漆皮有些斑驳脱落的木质窗框,投向外面的世界。一根掉了漆的蓝色中性笔在他指间灵活地转动,像一只被驯服的、安静的蓝色蝴蝶,在他修长的指尖翻飞起舞。笔杆粗糙的断面恰到好处地摩擦着虎口处那层因常年握笔而形成的薄茧,带来一种熟悉而细微的触感,这触感让他感到一丝奇异的安定,仿佛在这令人昏昏欲睡的氛围里,这是他唯一能抓住的、属于自己节奏的实物。窗外的天空被窗户框成一幅静止的画,蓝得透彻,高得遥远,几缕云丝淡得几乎看不见,像被画家随手用稀释的白色颜料抹开的纱,了无痕迹。他的眼神是放空的,没有焦点,似乎穿透了眼前沉闷的、被晒得发白的操场、斑驳的围墙,落在了某个很远很远的地方,一个没有粘腻汗水、没有枯燥公式、没有沉重期望的地方;又似乎只是单纯地被困在了这沉闷得令人窒息的午后,什么也没看进去,只是本能地寻求着一丝想象中的开阔,用以对抗胸腔里那份日益沉重的压抑。
忽然,同桌郭明用胳膊肘轻轻碰了他一下,动作隐蔽而迅速,声音压得极低,气流般掠过耳边,带着一丝紧张的提醒:“喂,时风,老师看你呢。”
余时风猛地一个激灵,仿佛从一场悠长而迷茫的梦境边缘被硬生生拽回。他几乎是本能地迅速坐正身体,脊柱绷得笔直,像一根被突然拉紧的弦,目光匆忙聚焦在黑板上那些密密麻麻、令人头疼的公式上。心脏在胸腔里不轻不重地漏跳了一拍,带来一阵短暂的失重感。他下意识地抿了抿唇,感受到唇瓣因室内干燥的空气而有些干燥起皮,握着笔的手指收紧,指尖因用力而微微发白,冰凉的笔杆硌在指腹,仿佛这样就能抓住刚才溜走的神思,重新嵌入这按部就班、不容丝毫懈怠的轨道。他能感觉到王老师的目光似乎在他身上多停留了可疑的一秒,那目光透过厚厚的镜片,带着一种审视的意味,让他后背微微发凉。
就在空气几乎再次凝固,那股无形的压力即将落下的瞬间,下课铃尖锐而救赎般地响了起来,“叮铃铃——”,突兀得像一道赦令,瞬间击碎了教室里的沉闷。原本死水一般的空间立刻沸腾着活了过来。桌椅腿与水泥地摩擦出刺耳纷乱的声响,如同骤雨敲打铁皮屋顶;喧哗声、笑闹声、收拾书本的噼啪声、迫不及待冲出座位的脚步声迅速汇成一片躁动的、充满生命力的海洋。王老师停下了讲到一半的公式,粉笔还捏在指尖,他看着瞬间失控的场面,嘴唇嚅动了一下,终究什么也没说,只是无奈地摇了摇头,夹起教案,端起那个印着“先进教师”字样的、边缘掉了好几块瓷的搪瓷杯,快步走了出去,背影很快消失在喧闹的走廊里。
余时风周围的同学像出笼的鸟儿般涌向门口,带着一种被解放的狂喜。他却慢了一拍,像是被按下了慢放键。他不急不缓地收拾着桌上的东西,把摊开的数学课本和写了一半的练习册仔细地摞齐,边角都用指尖对得正正的,仿佛在进行某种郑重的仪式,然后才小心地塞进那个洗得发白、边缘有些磨损、却干干净净的帆布书包里。他的动作有条不紊,与周围的欢腾嘈杂隔着一层无形的薄膜,仿佛外界的喧嚣都被这层薄膜过滤掉了,只剩下他自己安静有序的小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一切都有其固定的位置和顺序,这能给他带来某种掌控感,用以对抗外部世界的纷乱与不确定。
“时风,打球去啊!”体育委员赵强抱着一个有些磨损、表皮纹路已不太清晰的篮球在门口喊了一声,篮球在他指尖轻快地旋转着,带着青春特有的、无处发泄的躁动和活力。他身后跟着几个同样跃跃欲试的男生,脸上都洋溢着运动前的兴奋。
余时风从书本间抬起头,日光灯的冷光落在他微垂的眼睫上,投下一小片浅浅的阴影,让他清秀的脸庞看起来有些疏离。他露出一个有些歉然的微笑,那笑容礼貌而疏离,像湖面上轻轻漾开的一圈涟漪,很快就消失了,不留痕迹:“不了,你们去吧,我还有点事。”他的声音温和,却带着一种不容置喙的婉拒,像一堵柔软却坚韧的墙。
“又有事?你也太不够意思了,次次都不来。”赵强撇撇嘴抱怨了一句,语气里带着些许不解和失望,但倒也没强求。对于这个成绩顶尖、性格却过分安静、仿佛总隔着一层纱的同学,他总觉得无法真正靠近,像是面对一口深井,看不清里面的波澜。他转身吆喝着其他人,声音洪亮,“走走走,咱们去,抓紧时间还能打半场!”一阵风似的,几个男生簇拥着他跑向了楼下喧嚣沸腾的操场,脚步声在空旷的走廊里回荡成遥远的、渐行渐远的鼓点,最终被更广阔的空间吸收。
教室里的人很快走得差不多了,如同退潮后留下的寂静沙滩,只剩下歪斜的桌椅、地上偶尔散落的纸屑和空气中尚未散尽的粉笔灰味道。余时风背上那个洗得发白的帆布书包,分量不轻,里面装着沉甸甸的课本和期望,也装着他和母亲未来的希冀。他是最后一个走出教室的,轻轻带上了门,门锁发出“咔哒”一声轻响,将这午后的沉闷暂时封存。
他穿过弥漫着喧闹和躁动气息的走廊,下楼,却没有走向敞开着的、洒满金色夕阳的校门,而是脚步一拐,转向了教学楼后面那排隐匿在几棵高大香樟树浓荫下的低矮破旧的平房——那里是学校的自行车棚和堆放杂物的角落,是校园里最沉默、最容易被遗忘的角落,连阳光似乎都不愿在此过多停留,只在傍晚时分吝啬地投下几缕斑驳的光斑。
车棚里自行车已经不多,稀稀拉拉地停着,在水泥地上投下长长的、歪斜扭曲的影子,像一幅抽象的画。空气里弥漫着铁锈、灰尘、旧轮胎和机油混合的特有气味,浓重而沉闷。最里面靠墙的位置,一个身影正弓着背,蹲在地上,全神贯注地对付着一辆看起来饱经风霜、堪称文物的二八大杠自行车。他手边散落着扳手、钳子、螺丝刀等工具,发出零星的、不耐烦的金属碰撞声,在寂静的车棚里显得格外清晰。
余时风脚步几不可察地顿了顿,像是犹豫了一瞬,呼吸也微微屏住。但他还是走了过去,脚步很轻,几乎没有声音,像是怕惊扰了什么,又像是本能地想要靠近那片与他日常截然不同的、带着粗粝质感的世界。
蹲着的人听到细微的动静,猛地抬起头,动作带着一种受惊动物般的警觉。汗水顺着他轮廓分明的脸颊滑落,在下颌处汇聚,最终滴落在早已沾了斑驳油污的白色校服T恤上,洇开深色的、不规则的痕迹。他的眼神很亮,像被水浸过的黑曜石,在昏暗的光线下闪烁着,却带着一股毫不掩饰的不耐烦和野性的倔强,像某种被困在牢笼里、时刻准备着冲撞撕咬的小兽。浓黑的眉毛紧紧拧着,在鼻梁上方形成一个深刻的“川”字,昭示着主人极差的心情和濒临爆发的烦躁。
是闻骇。班里甚至年级里都很有名的“问题学生”。那些关于他的传闻总是带着刀锋般的锐利和一点神秘的色彩:打架狠,脾气爆,独来独往,顶撞老师,像一匹离群的、受伤的狼,用冷漠和尖锐武装自己。没什么人敢轻易招惹他,也没什么朋友,他的存在本身就像一团模糊的、移动的阴影,与周围按部就班、充满秩序的世界格格不入。
闻骇看到是余时风,眼里极快地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意外,像是没想到会在这里遇到他,更没想到这个平日里几乎毫无交集的、如同生活在透明玻璃罩里的“好学生”会主动走过来。但那点意外迅速被他惯有的、冰层般的冷漠覆盖,他又低下头,继续跟那辆老掉牙的自行车链条较劲,手下用力,扳手与锈死的铁链摩擦发出令人牙酸的声音,语气硬邦邦的,像扔出一块冷硬的石头,砸在沉闷的空气里:“有事?”两个字,充满了戒备和驱赶的意味,仿佛在划定界限。
余时风在他面前站定,目光落在那辆纠缠的、沾满油污的自行车链条和齿轮上,没有在意对方恶劣的态度。他的声音依旧温和,像炎夏午后穿过厚重树叶缝隙侥幸漏下的一缕细微凉风,轻轻拂过燥热的空气,试图带来一丝缓解:“需要帮忙吗?我看你弄了很久了。”他的语气里没有好奇,没有怜悯,也没有高高在上的优越感,只是一种单纯的观察陈述,仿佛只是在陈述一个客观事实。
闻骇没抬头,手下更用力地拧着一个似乎锈死的链条接头,手臂肌肉绷紧,显出清晰的、年轻的线条,语气更冲了,带着明显的抵触和一丝被窥探的恼怒:“不用。你看你的书去。”他听说过余时风,成绩顶尖,安静寡言,是老师眼中标准的乖学生,榜样,跟自己完全不是一类人,隔着一条看不见的、深不见底的鸿沟。这种好学生莫名其妙跑来关心他?看笑话或者假装慈悲、满足那点可笑的优越感还差不多。他不需要这种施舍般的关注,更厌恶那种仿佛能看透他狼狈处境的目光。
余时风却没被他尖锐的态度逼退,也没有如他预期般尴尬离开。他只是安静地在那里站了一会儿,目光专注地落在那些复杂的、锈迹斑斑的链条和齿轮上,仿佛那是什么值得研究的精密仪器,而非一堆破铜烂铁。忽然,他蹲下身,这个动作让他和闻骇处于同一高度,打破了那种居高临下的视角。他伸手指了指自行车链条的一个连接处,那里的铁锈尤其厚重,几乎将关节完全包裹,颜色深褐,像是凝固的血块:“这里,好像卡死了。要不要试试用点油?”他的建议很具体,带着解决问题的务实,而非空泛的关心。
闻骇的动作猛地停住,再次抬起头看向他,眼神里带着审视和一丝来不及掩饰的愕然。余时风就蹲在那里,夕阳的余晖恰好从车棚破损的顶棚缝隙落在他一侧肩膀上,勾勒出他清瘦的、略显单薄的轮廓。他的校服领口干净整洁,露出里面洗得发白的T恤领子,眼神清亮透彻,里面没有闻骇预想中任何一种情绪——没有嘲讽,没有怜悯,也没有高高在上的好奇,只有一种很纯粹的、专注于问题本身的平静,甚至是一种……难以理解的、真诚的关心?闻骇觉得有点别扭,心里那点尖锐的、时刻准备刺伤别人以保护自己的防备,像是猛地戳在了一团柔软而温吞的棉花上,无处着力,反而让自己晃了一下,那股紧绷的怒气也似乎泄了一丝缝隙。
他喉结滚动了一下,似乎想说什么,但最终只是避开了对方那过于干净、让他无所适从的目光,闷声闷气地、几乎是从喉咙里挤出一声:“嗯。”算是默许。然后从旁边那堆杂乱的工具里,动作有些粗鲁地翻出一小瓶锈迹斑斑、几乎看不出标签的润滑油,瓶身也沾着黑乎乎的油污,递了过去,手指不可避免地沾上了更多的黑油,与瓶身融为一体。
余时风很自然地从他沾满油污的手里接过油瓶,指尖轻轻地、不可避免地擦过闻骇粗粝的手掌边缘。他的手指细长白皙,指甲修剪得整齐干净,与闻骇那双沾满黑油、指节粗大、带着新旧细小伤痕和厚茧的手形成了极其鲜明的、触目的对比,像是两个截然不同世界的碰撞。他小心地倾斜油瓶,将几滴清亮的油脂准确滴在卡死的链条关节上,动作稳定而精准,没有浪费一滴。
闻骇看了他一眼,眼神复杂难辨,里面似乎闪过什么,但很快又隐去。他不再犹豫,抓住链条,借助油剂的润滑,手臂肌肉再次贲张,用力一扳,“咔哒”一声轻响,那顽固的、锈死的关节终于屈服松动。他几下利落地把链条重新装好,动作熟练得与他暴躁的脾气有些不符,然后站了起来,用脚蹬了一下脚踏板。车轮终于顺畅地转动起来,发出均匀而轻快的嗡嗡声,链条与齿轮啮合顺畅,打破了车棚里持续已久的、令人烦躁的安静,也仿佛驱散了一丝凝滞的空气。
“谢了。”闻骇的声音依旧有点硬,像是未经打磨的粗粝砂纸,带着不习惯道谢的别扭,但先前那股刻意拒人千里的尖锐劲儿,终究是淡了不少。他不再看余时风,仿佛那声感谢已经耗尽了他所有的社交能量,弯腰开始默不作声地收拾散落一地的工具,动作幅度很大,带着一种不拘小节的、近乎发泄的利落,将扳手、钳子等工具哐当哐当地塞回车座下面挂着的一个锈迹斑斑的小铁盒里,发出嘈杂的声响。
可以试试加一个背景音乐,超级推“hanabi”,网易云的,写文和改文时我都听的是这首,实在太有感觉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余时风起
下一章
回目录
加入书签
看书评
回收藏
首页
[灌溉营养液]
昵称: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你的月石:
0
块 消耗
2
块月石
【月石说明】
打开/关闭本文嗑糖功能
内容: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