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2、调查组 ...
-
下午徐晨光来了个电话,说起联合调查组的事。张云星为人性格敦厚,对事情往往有些独到的看法,徐晨光对他也非常信任,有事没事喜欢找张云星说说。
联合调查组有了一些初步结论,偷工减料这件事基本是坐实了。
从劳务提供的现场照片上看,基础钢筋数量、规格与图纸确实对不上,经询问现场工长、质检后,也证实了这一点。
另外,本来应该采用绑扎方式进行固定的箍筋,实际采用了焊接方式。箍筋焊接在主筋上,很容易造成主筋性能受损,在实践中也是严格禁止的。
这说明工长、质检对现场几乎没管,或放任了这一结果。
钢筋翻样、下料阶段就出现了错误,负责翻样的是一个刚毕业不到一年的小姑娘小孙。小孙最大的特点就是迷迷糊糊、做事粗心大意,出门忘带手机、下班忘打卡、电脑忘密码是常有的事,钢筋翻样出错似乎也不是什么难以理解的事。
这样的小姑娘其实适合当敢死队,张云星心想,对面是不是有敌人说不定也忘了。
可是审核的人呢,也不能她翻出来就拿去下料呀。徐晨光说,据说那段时间她师傅生病了,三天两头往医院跑,根本顾不上她的这点东西。
唉,这就没办法了,屋漏偏逢连阴雨。
“劳务队也没发现吗?”张云星问。
翻样虽然是总包单位完成的,但现场制作、安装却是劳务队完成的,从提供给劳务队的图纸和技术交底上看,也没有任何毛病。
“劳务队说,他们发现了问题,也向翻样人员和现场工长小王做了反映”,徐晨光说道,“但小王后来通知说,将错就错按照实际翻样和下料的规格、数量施工就可以。他已经反馈给技术部去和设计院沟通了。设计院口头回复说没问题,设计变更通知单晚一些时候出来。”
“没见到正式设计变更通知单,至少也应该有个星讯交流记录吧。这劳务队还真敢干呀?”张云星说道。
“修月影那娘们,就是个草台班子,有什么不敢干的”,徐晨光道。
据说建设单位工期催的非常急,等着做什么献礼来着。小王通知劳务队说,如果不能按期完成,就别想顺利拿到劳务结算款,还要罚款20万。劳务队迫于压力,这才违规施工的,出于谨慎他们还是拍了照片。
当时的现场工长小王是从其他单位借调过来的,已经回到原单位了。在调查组找到他问话时,小王说变更通知的事确实有,但当时自己明确告诉他们要等正式变更单出来,才能施工。
至于强压着他们违规施工的事,小王矢口否认。小王说:“我是说过要押他们的结算款,并且要罚款,但不是因为这事,而是因为劳务队把箍筋焊在主筋上,还不服管,因为这事我们还吵起来了。”
“最后谁的责任搞清楚了吗?”张云星问。
“搞不清楚了,各说各的,谁也没证据”,徐晨光道,“小王坚持认为这就是劳务队有预谋的行为。”
“设计院咋说?”
“设计院说,施工单位负责技术的何工找到他们,说是工期特别紧,重新下料已经来不及了,请他们帮忙算一下,将错就错行不行”,徐晨光道,“他们初步匡算了一下,钢筋规格变小,再加一根就可以了。至于长度问题,他们还需要再仔细算一下,但原则不建议减少。”
后来不知怎么地,需要增加的钢筋也没增加,长度还是减少了,都施工完了,设计院不同意出具这个变更通知单。
“验收环节呢,没有人发现问题吗?”张云星问道。
“验收单上都写着‘验收合格。符合图纸及规范要求’。但当时负责质检的庄工和方悦欣进行交接时曾说,基础钢筋验收他认为是不合格的,当时还出具了‘验收不合格,要求整改’的意见。后来项目部说要赶工期,压着他签字验收,他估摸着考虑设计安全系数问题应该也不大这才签字的。谨慎起见,他将原先出具的‘验收不合格’的单子并没有销毁,还将复印件交给了方悦欣一份。”
“调查组找到庄工,他是咋说的?”
“庄工说当时建设单位工期压的非常紧,出±0.000节点是必保的,否则项目部所有人员当月绩效扣50%。而且据说这家设计院的设计非常保守,钢材浪费大,建设单位对他们其实很有意见。”徐晨光说。
“修月影也找了他好几次,那娘们挺难缠,后来庄工开了验收合格的单子,监理也签了字。但庄工说,这件事就是自己没有坚持住原则,项目部并没有人强压他这么做。”
张云星沉思起来,庄工前后两次说的内容明显不一致,而且还将原先“验收不合格”的单子交给了方悦欣一份,如果一旦有事是存了心思自保的。可为什么这次调查组找到他,又大包大揽地自承了验收环节的全部责任呢?
到底是项目部的管理疏忽和工期压力,导致下料、现场、验收环节的过错,还是利用了工期压力,从一开始就在为偷工减料埋伏笔,这里面区别可就大了。
可项目部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又不是民营企业,偷工减料的那点东西也进不了自己的口袋,完全是得不偿失呀。更何况现在民营企业大多也都很规范了,这种事也是不做的。
“喂,云星,在吗?”徐晨光没有听到张云星的声音,以为掉线了。
“哦、哦,在的,徐大哥。”张云星连忙回答。
“昨天晚上,庄工还找方悦欣要回这份签着‘验收不合格’意见的单子,但方悦欣这丫头也挺精,说是找不着了。”徐晨光继续说道,“前两天也有集团领导给我打电话了。”
“怎么说?”
“话是这么说的,‘小徐呀,这次质量事故的事项目部还是要勇于担当,不要将某些人的胡言乱语或没有根据的猜测抖露出来,让公司形象进一步受损。毕竟管理疏忽也主要是前任项目经理和项目部的事,跟你关系不大。舆情的事闹成这样,虽说你这边可能有责任,但我会想办法跟相关领导沟通,尽量让你少担责或不担责。当初调你去接手这个项目,也是看中你成熟稳重,大局意识强,这个时候还是要发挥定海神针的作用。项目部的员工,也要做好工作,让大家不信谣、不传谣,忠于事实,谨言慎行。’”徐晨光回答说。
“是熟悉的领导吗?”
“熟悉是熟悉,但平时走的并不近。”徐晨光回答说。
唉,毕业不到一年、粗心大意且独当一面的翻样人员,借调的工长,改口的质检,蓄意掀桌子的劳务,徐晨光这个项目还真是庙小妖风大呢。
快要挂断电话的时候,张云星提了一句关宁回来的事。徐晨光和张云星在一个项目的时候,就见过关宁几次,后来关宁辞职说要去乾南山寻道的事,徐晨光也知道。听说关宁回来了,徐晨光坚持要过来给关宁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