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第01章 ...
-
Rinat也不知道,Worm根本不是什么独行侠,他背后的Dark Souls组织在圈子里可是传说级的存在。而且,就连“Volki”(狼群)和“Stalkers”(追踪者)都对他们的头儿——TuFed有所顾忌,虽然只是出于各自的利益考量,但至少他们会“有所顾忌”。
更重要的是,Rinat完全不知道,Worm的电脑防御系统是TuFed亲自设置的。因此,当Rinat那串巧妙构造的数据包成功绕过防御、摧毁程序、并窃取管理员权限时,Worm简直目瞪口呆。
几分钟后,支援Wormа的是“Lilu”,半小时后,TuFed亲自上线参战。
到那个时候,Rinat已经半清醒,意识到自己根本不是在跟什么小虾米过招。当他看到日志里签名为“2FED”的操作记录时,心里就明白——自己玩大了。而就在这时,TuFed忽然中止了攻击,并提出“要不现实中喝个啤酒,聊聊?”
Rinat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但他还是答应了。
就这样,他认识了可爱的Lilu,摩托发烧友Worm,总是神志不清的Илюха,还有那个网名根本读不出来但大家都叫“Тяпа”的情圣。过了一周,他还认识了Кеда,一个住在白俄罗斯的神秘女孩,即便她对Rinat很有好感,但他至今对她仍有几分敬畏。当时的见面会上TuFed并没有出现,后来Rinat才知道,原来谁都没见过TuFed的真人。
不过,重点不是这个,而是——这一次的事件简直是前所未有。因为这竟然是TuFed头一次,在遭遇挑衅时选择拉对方入伙,而不是直接把对方干掉。
很久以后,Rinat才回忆起自己当初接到“铃木”那个订单的过程,还有那段时间里,自己总觉得有人在暗中观察他。那种感觉像极了被顶级猎手盯上的猎物——悄无声息,毫无痕迹。他将这些猜测和记忆整理好,发了一封信息给TuFed。
回信只有一行字:TuFed标志性的“Эээ…”,什么都没说,但也说明了一切。这句话意味着:别指望从他口中再套出任何信息了。
Rinat心领神会,从此不再就此类问题向首领多问一句。
Dark Souls 这个黑客组织干的活儿,其实和“Volki”(狼群)、“Stalkers”(追踪者)还有无数其他网络帮派、社群、协会什么的也没太大区别:接单写程序,搞防护系统;接着又收钱去破解这些系统,或者别人的类似系统;然后又得掏钱保自己不进监狱,逃避各种大小不一的网络犯罪指控;再写程序、再卖……如此循环。
最近这阵子,他们赚的钱也就勉强够吃穿,能活着就算不错了。于是很多成员在暗地里也开始兼着合法的副业,不仅能多赚点,还能把手上的非法收入“洗白”,以备不时之需。
当然,这两年来什么事都遇到过。有时也能捞到一大笔,大家聚在一起(当然不是全员,TuFed从来不出现),去高档酒吧好好狂欢一把。但也有过几次差点被网络警察盯上的倒霉事,只能靠四处借债付封口费才勉强脱身……
不过,有一次,他们真的顶不住了。准确说,是钱是有,但那次行动的信息居然直接落到了“Jet”手里——这个混账是网络警察的头子,是出了名的“黑客猎手”,见一个咬一个,不给留活路。
结果,他们的成员之一“Торик”被判了一级网络犯罪罪名,硬生生吃了十五年刑,送进了“Raiza”监狱。想保外?想都别想。
他们早就习惯了这些风浪。公开合同(Open Contract)也不是第一次见。这类任务的规则很简单:谁先干成,钱就是谁的——不管你花了多少时间、才智、人力物力。总之就是个全员参与、胜者通吃的竞标系统。
但五百万美元的公开合同……呃,这可不一般了。而且据说,这还没开始多久,街上就已经有一堆人被抓了,一堆人死了。
不过,说实话,死人和被捕对Rinat来说根本不算什么事。他和这帮人这些年一直走在一条极窄的路上——左边是死,右边是牢。他们靠的从来不是运气,而是精确到极致的小心。
只要不踩空,就没问题。
Rinat很清楚,接下来根本不需要浪费时间去讨论接不接这个活。结论一定是统一的:
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