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00、双星归轨 ...
-
“星轨二号”轨道舱,最后检查。
苏念安关闭主控系统,量子聚变堆进入休眠模式,“光矛”武器阵列锁定,自动防御协议转交地面AI接管。舱壁上,最后一行刻字完成:
“此处为人类之始,光归之地。”
地面指挥中心,陆沉舟坐镇主位,脸色已恢复,黑眸沉静。巨屏显示全球状态:“晨星号”知识矩阵解析进度37%,超导电网在北欧试点运行,量子医疗舱于日内瓦医院启用。七座接收站转入民用模式,向公众开放参观。
“返航程序准备就绪。”技术官汇报,“‘星轨’穿梭机已对接,预计飞行时间六小时。”
“通知所有站点。”陆沉舟下令,“启动‘光启仪式’倒计时。”
全球七地,同步响应。
冰岛火山口,黑色晶体平台升起环形光柱;南极“深瞳”,湖底光网交织成双星图案;格陵兰“哨点七”,天线阵列旋转,射出七道彩光,在夜空中交汇。
六小时后,穿梭机穿越大气层,精准降落在上海浦东航天港。
舱门开启,风雪扑面。
苏念安走下舷梯,未穿宇航服,只着黑色长风衣,领口别着那枚双星胸针。陆沉舟立于红毯尽头,手持一束蓝冰花——南极永冻层培育的唯一植物,象征光与冰的共生。
两人相视,未语。
陆沉舟上前,将花递上。苏念安接过,指尖轻触花瓣,冰晶微光流转。
“回家了。”
“嗯。”
车队驶向郊外。
目的地:新建的“光启中心”——原陆氏集团总部改建,玻璃幕墙内嵌共振水晶,夜晚自发光。大厅中央,矗立着从地心带回的水晶碎片,下方铭文:
“第一执钥者:苏念安。”
“第一协律者:陆沉舟。”
“双星同轨,光永共生。”
全球直播开启。
联合国秘书长致辞:“今日,人类正式进入‘共生机时代’。能源、医疗、交通、通讯全面革新。战争成为历史,国家边界淡化,人类以‘光语’为共同语言。”
科学家汇报:“‘晨星号’知识矩阵显示,宇宙中至少存在十七个‘光之心’文明,全部由双星同轨者唤醒。我们不是特例,是序列之一。”
陆沉舟走上讲台,接过话筒。
“过去三年,我们下探地心,上抵星轨,与远古对话,迎外星归者。我们战胜‘蚀’,重启光之心,证明了人类能超越恐惧,选择共生。”
台下寂静。
“但最伟大的胜利,不是科技,不是力量。”陆沉舟转身,望向苏念安,“是爱。”
全场目光聚焦。
苏念安站在光中,风衣猎猎,眼神沉静。
“我们曾问,光是什么?”陆沉舟声音低沉,“现在知道,光是信使,是桥梁,是生命间的共振。而爱,是让光永不熄灭的力量。”
他走向苏念安,单膝跪地。
手中,是一枚戒指——由南极冰晶与地心水晶融合打造,内圈刻着“A + L”。
“你愿与我,继续走这条路吗?在光里,在星轨上,在每一个需要唤醒的文明里?”
苏念安未扶他起,而是同样跪下,额头抵上额头。
“我愿。”
两人交换戒指,相拥。
全球直播画面定格:双星徽记在背后水晶上闪耀,极光自地平线升起,贯穿夜空,如一条不灭的河。
仪式结束,众人散去。
陆沉舟与苏念安未留宴席,驱车北上。
目的地:格陵兰“哨点七”监测站——初遇之地。
七小时后,抵达冰原。
风雪未歇,极光低垂。监测站已废弃,唯通讯舱亮着灯。两人走入,桌上有老式热饮机,墙上照片仍挂着三年前的极光合影。
“还记得吗?”苏念安靠在窗边,“你说,极光不是终点。”
“是起点。”陆沉舟解开风衣,“现在,我们自己成了光。”
夜深,冰原寂静。
两人并肩躺在观测台上,望向苍穹。极光如幕,流动不息。
“下一步?”苏念安问。
“等。”陆沉舟握住他的手,“等下一个‘光之心’苏醒。宇宙那么大,不会只有我们。”
“若下一次,要离开地球呢?”
“那就走。”陆沉舟侧头看他,“你去哪,光就去哪。”
苏念安笑了,指尖划过戒指冰凉的表面。
知道,从格陵兰到地心,从星轨到晨星,他们走过的每一步,都是光的选择。
而未来,还有无数星系等待双星同轨。
风雪中,冰原上的脚印渐渐被掩埋。
但他们,永远记得来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