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心跳的异响 ...
-
初夏的雨,不急不缓,带着沁人的凉意,持续不断地敲打着“然心咖啡”的玻璃窗,汇成一道道蜿蜒曲折的水痕,将窗外行色匆匆的路
人和湿漉漉的街景,晕染成一幅朦胧的流动油画。
午后三点,店里客人稀少,舒缓的爵士乐与沙沙的雨声交织,营造出一个与世隔绝的宁静空间。
李然站在柜台后,心不在焉地用洁白的软布擦拭着刚清洗消毒过的白瓷杯。他的动作缓慢,眼神却不受控制地,一次又一次地,飘向那个靠窗的角落。
宋木新。
这个男人就像一块强大的磁石,自从他三个月前第一次踏入这家小店,就牢牢吸引住了李然所有的注意力。
他今天依旧是一身量身定制的深灰色西装,面料挺括,剪裁精良,完美勾勒出他宽肩窄腰的优越身形。肩头沾染着从室外带来的细密雨珠,在暖黄色的灯光下折射出细微的亮光。他收起那把质感极佳的黑柄长伞,动作从容不迫,在门边的伞架上妥善放好,每一个细节都透露出一种浸入骨子里的优雅与严谨。
“下午好,宋先生。”李然不自觉地挺直了背脊,声音放得比平时更轻柔些,仿佛怕惊扰了这片宁静。
宋木新闻声,只是微微颔首,目光在店内极快地扫视一圈,带着一种习惯性的、掌控全局般的审视。随后,他迈步走向那个他专属的座位——店里最僻静、视野最佳,能俯瞰整个街口,却又巧妙地位于视觉死角的角落。那里仿佛天然成了他的领域。
他脱下西装外套,没有一丝褶皱地搭在椅背上,然后落座,打开随身携带的超薄笔记本电脑,瞬间便沉浸在他的商业世界里,与周遭的闲适氛围格格不入,却又奇异地融合。
李然悄悄深吸了一口气,开始为他准备惯常点的美式咖啡。选用他偏好的、深度烘焙的巴西豆,仔细研磨,精确控制水温和水流。整个过程,李然做得一丝不苟,甚至带着点虔诚的意味。
只有他自己知道,胸腔里那颗心脏,正不合时宜地、剧烈地鼓噪着,撞击着肋骨,声音大得他几乎要怀疑对方也能听见。
这太不正常了。
李然暗自蹙眉。他从小体弱,那颗脆弱的心脏陪伴他度过了无数个小心翼翼的年头。
直到十八岁那年,他幸运地接受了心脏移植手术,重获新生。术后恢复良好,他的心跳一直平稳、规律,像最精密的仪器,从未出过差错。可唯独在见到宋木新,或者说,在感受到宋木新存在的时候,这颗安分了多年的心脏,就会像个毛头小子一样,失控地狂跳,带着一种陌生的、滚烫的悸动,从心口蔓延至四肢百骸。
他将其归咎于对方过于强大的气场。
是的,一定是这样。李然对自己说。宋木新身上有种不怒自威的气势,冷静,疏离,像一座终年覆盖着积雪的远山,令人望而生畏,却又忍不住想去探寻。
他将冲泡好的咖啡放在托盘上,配了一小碟他今早刚烤好的、宋木新似乎颇为青睐的杏仁饼干。他观察到,宋木新偶尔会就着咖啡吃一小块,这细微的偏好让李然莫名地感到一丝满足。
端着托盘走过去时,李然下意识地放轻了脚步,像猫一样。
宋木新正专注地看着电脑屏幕,修长的手指在键盘上飞快地敲击,手背的骨节分明,腕间一枚低调奢华的铂金手表折射出冷冽的光芒。窗外的天光透过被雨水模糊的玻璃,柔和地映在他的侧脸上,勾勒出利落的下颌线和挺直的鼻梁,他的眉头微蹙,似乎在思考什么难题。
“您的咖啡,宋先生。”李然将杯碟轻轻放在桌面上,声音压得很低。
就在他放下杯子的瞬间,宋木新忽然抬眸。
两人的目光毫无预兆地在空中相撞。
那一刹那,李然感觉自己的呼吸都停滞了。宋木新的眼睛很深邃,是那种近乎墨色的黑,里面仿佛蕴藏着深不见底的漩涡,冷静,锐利,似乎能轻易看穿一切伪装。
李然只觉得一股强大的电流从那对视中窜遍全身,让他心脏猛地一缩,随即是更狂乱的跳动。他几乎是仓皇地垂下了眼睫,掩饰住眸底翻涌的慌乱,指尖微微发颤。
“今天人不多。”宋木新忽然开口,声音低沉平稳,听不出什么情绪,却像大提琴的弦音,轻轻拨动了李然的耳膜。
李然愣了一下,完全没料到对方会主动开启话题。这三个多月来,他们的交流仅限于点单、递送和最基本的问候。
“是……是啊,”他感觉自己的舌头有点打结,不自觉地捏紧了手中的托盘,“下雨天,客人总会少一些。不过……熟客大多还是会来。”
宋木新几不可察地点了一下头,目光重新回到了电脑屏幕上,示意对话结束。
李然悄然退回到柜台后,将微凉的指尖按在自己左胸的位置,那里依旧擂鼓喧天。
他偷偷地、长久地注视着角落里的男人。
他今天系了一条藏蓝色的领带,上面有若隐若现的银色暗纹,与他清冷的气质相得益彰。李然发现自己甚至已经熟悉了他的一些小习惯——思考时会无意识地用指尖轻敲桌面;阅读重要文件时会微微抿紧薄唇;心情尚可时,喝咖啡前会加半块方糖;而像今天这样眉头微锁时,则意味着他可能遇到了棘手的问题,需要咖啡因的纯粹刺激。
这个男人像一本精装却难以翻阅的书,李然只敢在远处,小心翼翼地观察着封面,猜测着内里的只言片语。
店门再次被推开,风铃叮当作响。进来的是物业中心的张经理,一个热心肠的中年女士。
“小然,忙着呢?”张姐熟络地打招呼,收起滴水的雨伞。
“张姐,还是老样子,拿铁?”李然暂时从偷窥中抽离,换上温和的笑容。
“对对,麻烦你了。”张姐倚在柜台边,压低声音,朝宋木新的方向努了努嘴,“喏,宋总又来了?看来他对你这儿的咖啡是真爱啊。”
李然笑了笑,没有接话,专心打奶泡。
张姐却打开了话匣子:“说起来,小然你这店能开起来,还真得谢谢宋总呢。”
李然的手一顿,疑惑地看向她:“谢谢宋总?”
“是啊,当初你这铺位,可是有好几拨人盯着呢,开出的条件也比你好。要不是宋总当时正好看到租赁方案,随口说了句‘写字楼底层需要一家有格调的咖啡店,而不是又一家快餐店’,这位置啊,还真未必能轮到你。”张姐接过热乎乎的拿铁,意味深长地笑了笑,“宋总一句话,可比我们磨破嘴皮子都管用。”
李然彻底怔住了。
他回想起几个月前租下这个店面的过程,确实顺利得超乎想象。
他一个刚毕业、毫无背景的大学生,凭着父母的支持和一腔热情,竟然能在如此黄金的地段,以相对合理的价格拿下这个铺位……他从未想过,背后竟有这样的缘由。
可那时,他根本不认识宋木新,宋木新又如何会帮他?
送走张姐后,李然整个下午都有些心绪不宁。他几次尝试整理库存清单,目光却总是不由自主地飘向那个角落。宋木新接了一个电话,语气简洁,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力,即使隔着距离,也能感受到那种运筹帷幄的气场。
下午五点左右,雨势渐歇。
宋木新合上电脑,开始收拾东西。他一丝不苟地穿好西装外套,整理好领带和袖口,然后拿着空咖啡杯和并未动过的饼干碟,走向柜台。
“咖啡很好。”他将杯碟递过来,目光落在李然脸上,比下午时似乎多停留了半秒。
李然感到脸颊有些发烫,接过杯碟:“谢谢。那个……宋先生,我也要谢谢您。”
宋木新挑眉,露出一个询问的眼神。
“张姐告诉我……是您……当初帮我争取到了这个店面。”李然鼓起勇气说道,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温热的杯壁。
宋木新神色平淡,仿佛这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不必客气,合适的店铺配合适的经营者,对整栋楼的品质都有提升。”
他的理由官方而合理,听不出任何私心。
李然却不知哪里来的勇气,或许是那颗不听话的心脏怂恿了他,他抬起头,迎上对方的目光,语气带着真诚的感激:“无论如何,我都很感谢您。如果……如果您不介意,我想请您吃顿饭,以示谢意。”
话一出口,李然就后悔了。他是不是太唐突了?像宋木新这样的人物,日程表恐怕是以分钟计算的,怎么会答应他这种小咖啡店主的、毫无分量的邀请?
然而,宋木新并没有立刻拒绝。他看了看腕表,沉吟了大约两秒,那短暂的沉默对李然而言却像一个世纪那么漫长。
“周五晚上,我有空。”他抬起眼,语气依旧平淡。
李然几乎以为自己听错了,愣了一瞬才忙不迭地点头:“好!周五晚上!您……您喜欢什么口味的菜?”
“你定。”宋木新从西装内袋里取出一张纯白色的名片,材质硬挺,上面只有他的名字和一个手机号码,极致简洁,“确定地点后,发信息给我。”
李然双手接过那张仿佛还带着对方体温的名片,指尖微颤。
宋木新没有再停留,微微颔首,便转身走向门口,撑开那把黑伞,步入了雨后将停未停的薄暮之中。他挺拔的背影很快融入街角的人流,消失不见。
李然却还站在原地,紧紧捏着那张名片,指尖因为用力而微微泛白。胸腔里的心脏依旧在失控地跳动,但这一次,慌乱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清晰的、蓬勃的、名为期待的悸动。
他小心翼翼地将名片收进钱包最里层,然后转过身,开始哼着不成调的曲子,手脚麻利地收拾起来。窗外的天空依然阴沉,可在他眼中,却仿佛瞬间亮了起来。
那天晚上,打烊之后,李然没有立刻离开。他站在店门口,仰头望向身后高耸的写字楼。在无数扇相似的窗户中,他准确地找到了宋木新公司所在的那一层——那里依然亮着几盏灯。
想到那个男人可能还在挑灯夜战,李然心中悄然泛起一丝难以言喻的关切。
回到家中,他坐在电脑前,几乎查阅了全城所有评价上佳的餐厅,最终选定了一家以食材本味和私密环境著称的日式料理店。他小心翼翼地编辑着短信,措辞改了又改,删了又写,反复确认时间地点无误后,才像完成一件重大仪式般,按下了发送键。
几分钟后,手机屏幕亮起,提示音简短而清晰。
李然几乎是屏住呼吸点开了信息。
屏幕上,只有言简意赅的五个字:
「收到,周五见。」
没有多余的寒暄,符合他一贯的风格。可李然的嘴角,却不受控制地向上弯起,形成一个大大的、明亮的笑容。他将手机轻轻贴在依旧欢快跳动的心口,第一次,不再去深究这异常反应背后的原因。
窗外,夜幕低垂,雨早已停了。清冽的空气里,似乎都弥漫开一丝若有若无的、甜美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