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3、第二十三章:茶室试探与清迈机票 ...
-
—林晚不是火。我心里有数。
午后阳光透过高尔夫俱乐部巨大的落地窗,在光洁的大理石地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顾言刚结束一个漂亮的挥杆,白色小球精准地落在果岭边缘。他走到休息区,手机屏幕恰好在此时亮起,是林辰发来的消息和照片。
照片上,陆景珩倚在黑色的宾利旁,侧脸线条冷硬。下面的文字充满了少年的愤怒:「言哥,你认识这个人吗?我哥现在就在他手底下做事!我看着他就来气!」
顾言眼神微凝,随即恢复成一贯的平静。他走到安静的角落,拨通了林辰的电话。
“小辰。”他的声音透过电波传来,带着让人安心的温和力量,“照片我看到了。陆景珩,我认识。”
电话那头传来林辰急促的呼吸声,显然还在气头上。
“听我说,”顾言打断他可能出口的抱怨,语气坚定,“你现在要做的不是冲动,而是相信你哥。他比你以为的要强大得多。”
他顿了顿,给少年消化的时间:“把这件事交给言哥,你安心备考,好吗?等你考上A大,你能给他的支持会比现在多得多。”
又温言安抚了几句,顾言挂断电话,转身看向刚从果岭上走下来的陆景珩。
“你那场‘过家家’,”顾言拿起毛巾慢条斯理地擦着手,声音平淡得像在讨论天气,“还没玩够?”
陆景珩正准备拿水的手一顿,眉头蹙起:“什么意思?”
顾言抬起眼,目光平静却带着深意地看着他:“把来历不明的人放在身边,还给了他秘书的权限。”他微微前倾,声音压低了几分,却字字清晰,“景珩,引火取暖,小心……玩火自焚。”
陆景珩的脸色沉了下来:“林晚不是火。我心里有数。”
“是吗?”顾言轻笑一声,不再多说,只是将毛巾搭在肩上,转身走向下一个发球台,“但愿你的‘有数’,能赶得上变化的速度。”
---
周五下午,校董会议室的氛围庄重而严肃。“校级科研基金规划与学生参与座谈会”的横幅悬挂在正前方。
林晚坐在文学学会的席位上,镜片后的目光专注而沉静。当轮到人文社科组发言时,他站起身,走向演讲台。
“各位老师,主席,”他的声音清朗,不卑不亢,“我代表文学学会,就人文类项目基金的分配现状,提出以下几点数据和思考……”
他引用的数据详实,逻辑链条清晰,不仅指出了当前分配中重理工轻人文的倾向,更提出了具体的、可操作的改进方案,包括建立更透明的评审流程和引入社会影响力评估维度。
陆景珩坐在副主席的位置上,目光始终落在林晚身上,带着毫不掩饰的欣赏。在随后的自由讨论环节,当有人对林晚的方案提出质疑时,陆景珩几次出言,从学校整体发展和学生多元成长的角度,有力地支持了林晚的提案。
端坐主位的张董一直安静地听着,指尖有一下没一下地轻点着桌面。最终,在各方陈述完毕后,他清了清嗓子,一锤定音:
“林晚同学的意见很有价值,数据充分,思考深入。学校的发展不能只看短期的技术产出,人文底蕴同样至关重要。我提议,本届基金分配要重新调整,不能忽视文学学会等优秀人文社团,具体比例由学生会细化后报给我。”
他看向林晚,脸上是长者对晚辈的赞许笑容:“林晚同学,很好。”
座谈会在一片讨论声中结束。众人陆续离场时,张董的秘书悄然走到林晚身边,低声道:“林同学,张董请您留步,去茶室喝杯茶。”
林晚目光微闪,谦逊点头:“好的。”
---
茶室隐藏在行政楼深处,推开厚重的实木门,淡淡的檀香和茶香扑面而来。张董正坐在茶海前,手法娴熟地冲泡着功夫茶。
“林同学,坐。”他示意了一下对面的位置,将一盏澄澈的茶汤推到林晚面前,“今天表现得很出色,为我们这些老家伙提了个醒啊,学校不能只盯着那些能快速变现的东西。”
“张董您过奖了,我只是尽一个学生的本分。”林晚双手接过茶杯,微微欠身。
“本分?”张董笑了笑,话锋似不经意地一转,“像你们这样优秀的年轻人,眼光应该放长远。有些陈年旧事,比如……那个不了了之的科技园项目,水太深,牵扯太多,还是少碰为妙。”
他说话时,目光状似随意地落在林晚脸上,捕捉着他每一丝细微的表情。
林晚闻言,脸上只有茫然,他微微蹙眉,像是在记忆中努力搜索,随即才恍然大悟般:“科技园?张董您是说……好多年前那个计划吗?”他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语气带着学生的坦诚,“抱歉,我只是在学生会整理旧档案时,好像瞥见过这个名字,具体内容完全不了解。那都是我很小的时候的事情了吧?怎么好端端说这个。”
张董端着茶杯的手稳如磐石,眼神却深邃了几分。
林晚仿佛没有察觉,他低下头,看着杯中沉浮的茶叶,用一种请教的口吻继续说:“我对过去的项目不了解。只是这次为了准备基金的材料,研究了一下现行的几个校企合作子基金,有个拙见,不知道对不对……”
他抬起眼,目光清澈地看向张董:“我发现它们在交叉股权和SPV的结构设计上,似乎为了追求回报率,存在杠杆过高的隐患。一旦基础资产估值波动,或者底层现金流出现问题,可能会引发连锁反应,甚至反噬母基金。当然,这只是学生看书看来的的一点纸上谈兵,让张董您见笑了。”
茶室内安静了一瞬。
SPV(特殊目的实体)、杠杆、基础资产、连锁反应……这些精准的金融术语从一个普通的学生口中如此自然流畅地说出,带着与他年龄和身份极不相符的老辣。
张董眼底最后一丝疑虑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沉的审视和了然的忌惮。他呵呵一笑,打破了沉默:“后生可畏啊。看来林同学看的书,很杂,也很深。”他意味深长地看着林晚,“以后有什么‘想法’,可以直接来找我交流。我这里,永远欢迎有才华的年轻人。”
“谢谢张董赏识。”林晚恭敬地应下。
---
离开行政楼,傍晚的风带着一丝凉意。林晚走到无人的角落,拿出加密手机。
“张董已确认我的身份。他在忌惮,暂时安全,但已被重点关注。”他给K发去信息。
几乎同时,陆景珩的消息跳了出来,内容却出乎意料——不是晚餐邀请,而是一张机票的预订截图。
陆景珩:“庆祝你首战告捷。寒假第一天的航班,清迈。带你去看万人天灯。”
附图是漫天温暖灯火如同星河坠落的壮丽景象。
“你母亲我已经安排好人照顾了。”
林晚握着手机,指尖在冰冷的屏幕上停留。那光芒如此温暖,几乎要烫伤他冰封的计划。他闭了闭眼,将那一瞬间的动摇狠狠压下,回复了一个带着惊喜与依赖的字:
“好。”
他收起手机,正准备离开,口袋里的另一部日常用手机震动了一下。是学生会内部系统的邮件提醒。
发件人:顾言(学生会主席)
主题:关于「圣桥-星辉资本」校企合作峰会前期协调事宜
顾言这是在用最正式的方式,给他递来一张无声的警告函——“我知道你的手段,我也能看到你的每一步。在我的棋盘上,安分些。”
温暖的机票与冰冷的邮件在他手中形成了残酷的对比。他几乎能够感到自己心脏在两种温度里抽搐。
远处,顾言坐在车内,看着林晚低头查看手机的侧影,平静地对着电话那头吩咐:“嗯,邮件他应该收到了。继续看着,寒假期间,尤其是清迈之行,有任何异常,随时告诉我。”
他挂断电话,引擎发出一声低吼,汇入车流。
一边是陆景珩铺开的、通往云端温暖灯火的浪漫之旅。
一边是顾言设下的、通往荆棘权力迷局的试炼之路。
而他,林晚,站在这个十字路口,清楚地知道,这两条路,最终都指向同一个复仇的终点。下一个落子的人,依然是他。他必须在这温情与杀机并存的漩涡中,走出一条只属于自己的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