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8、天下不太平(八)  ...
            
                
                
                    - 
                          关于喂狗这件事,宣家男女老少态度空前一致,坚决不能让狗皇帝得逞。被流放的时候宣家都没有骂过的话,现在在心里骂了个千遍万遍。
  喂了狗了喂了狗了喂了狗了……
  宣绣看着众人义愤填膺的样子,默默地坐在一边,到了晚上,她才叫上宛氏与柳氏,一起进了宣老太太的房间。
  四个人彻夜长谈,到第二天出来,都眼眶红肿。
  皇帝在门口蹲了一夜,也熬得双眼通红,与宣绣相距三步,相顾无言。
  柳氏本要说话,被宛氏拉了下袖子,叹了口气,转身走了。
  皇帝向前走了两步,试探着握宣绣的手,见她没有拒绝,一晚的阴云终于见日:“你娘是不是答应了?”
  宣绣说:“你真的要迎娶我当皇后?”
  “我发誓!”
  “没有后宫?”
  “你就是后宫,唯一的后宫。”
  “我比你大了六岁。”
  “我不嫌你老。”
  宣绣脸色微冷。
  皇帝立刻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解释道:“等你老了,走不动了,做饭做衣服这种事就只能朕来干了。”叹息一声,顿觉自己责任重大,“朕会好好照顾你。”
  宣绣:“……”原来他们是这样的皇帝皇后吗。
  皇帝想了想:“我们回宫以后可以多找几个伺候的人,只有一个太容易走丢了。”这两年,他让宣家的人打听过吕公公,可惜一直没什么消息。
  宣凝思家心切,所以先走一步,迎接皇帝銮驾过了两天才抵达。这两天时间,在宣绣的游说下,宣家众人虽然没有完全赞成她嫁入皇宫,却也没有明着反对了。
  随銮驾而来的还有合邕知府。
  “臣合邕知府水埠稳参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他伏在地上叩拜。
  皇帝极力邀请宣绣与自己同乘无果,正郁闷,闻声不耐烦地说:“你就是把朕关在牢里的合邕知府啊。”
  宣家想起这一茬,顿时觉得合邕知府果然是英雄真本色!
  合邕知府吓得浑身发抖:“臣不敢,臣惶恐,臣有罪,请皇上责罚!”
  皇帝看着宣绣,小声说:“当年把朕关在牢里的就是他,你说怎么罚他?”
  宣家人脸色一变。
  合邕知府大小是个五品官,别说宣绣还没有嫁给皇帝,就算嫁了,也没有后宫干预前朝的道理。
  宣绣一言不发,仅用余光冷冷地瞪了皇帝一眼。
  皇帝缩缩头,对合邕知府说:“嗯,待朕回京再处置。”
  合邕知府说:“臣还有事启奏。”
  “说。”
  “臣两年前抓到了一名叛党,苦于不知圣驾何方,不能及时禀告,才关押至今。”
  皇帝对这种琐事毫无兴趣,挥挥手交给宣凝,知府将人送上来,未到近前,就听到熟悉而尖锐的声音:“皇上,皇上,是我啊,是小人吕长年啊。皇上救我!”
  皇帝愣了下,抬头看去,被捆得结结实实的那个不是吕公公是谁。
  宣凝挡在皇帝面前,对合邕知府说:“他是皇帝贴身太监吕公公,怎么会沦为叛党?”
  吕公公又开始大呼冤枉。
  知府说:“两年前,南兰县村正上报县内发生一起多人械斗丧命的案件,我带人赶到的时候,发现吕公公神情异常惊慌,便将他押回了府衙询问。才知道他竟然出卖皇上,将您的行踪泄露给杀手。幸好吾皇乃真命天子有上天庇佑,才没有让这个卖主小人得逞。”
  吕公公道:“小人是为了让这群杀手自投罗网,才送到宣家的呀。小人一直在客栈等皇上的消息,看在小人对皇上一片忠心的份上,饶了小人吧。”
  皇帝烦躁地说:“一并带回京城发落。”
  当初皇帝逃出京城时,一路躲躲闪闪,生怕被韬王找到,如今胜利归来,一路浩浩荡荡,百官争相朝见。抵达京城已是两个月后。
  延王爷率百官出城相迎。
  没心没肺如皇帝,看着城墙前跪拜了一地的臣子,想起出逃时狼狈的情景,也不由地叹了口气。
  “朕误信奸臣,使江山蒙难,愧对祖宗啊。”
  难得听皇帝说人话的众臣们都有些不适应,却还是口呼万岁,说了一些连自己都不相信的辩解之言。
  皇帝倒是挺相信,觉得这场灾难主要是韬王太坏、自己太善,不禁又叹了口气。
  皇帝回去后第一件事,就是封赏功臣。
  宣统已经是定国公了,就赏赐金银和房屋,宣络为一等永隆侯,宣凝为三等淮南侯,宣冲为一等安昌伯。宣净虽然军功不显,但被宣统请封为世子。
  这些倒还罢了,众臣都知道,没有宣家不计前嫌,皇帝的皇位是拿不回来的,但是……娶宣家一个生了两个女儿的妇人为后就过了。
  一群大臣开始上书游说皇帝收回成命。
  皇帝将大臣关在书房里,很认真地威胁:“要不娶阿绣,要不娶你们中的一个。你们看着办。”
  ……
  回去的大臣们一边哭一边要求媳妇儿在明天上朝前,多拿几条裤子给自己穿。
  第二天,大臣们吸取教训,不再说皇后的事儿了,开始说后宫。
  皇帝就在文武百官的面前,很干脆地说:“要不不纳,要不纳你们。你们看着办。”
  ……
  没想到经历了一系列考验的皇帝依旧是那个不靠谱的皇帝,一点儿都没有变!
  大臣们哭泣着退朝。
  韬王在哪里!
  求回来。
  韬王叛乱时期,大多数大臣都短暂地屈服过,这时候说话腰杆子也不是特别硬,部分地方上调的官员对皇帝不熟悉,也不敢随意开口,所以这件事最后还是这么定了。
  这件事里最尴尬的莫过于宣绣的前夫光禄寺少卿。尤其是他的两个孩子,先前改姓宣也就算了,现在还要封公主。女儿是公主,媳妇儿是皇后,但他不是皇帝……这,怎么听都感觉吓人。
  他辗转反侧了好几天,自觉在京城没有立足之地,干脆辞官归故里了。
  和他一样尴尬的还有一人,就是端静的渣爹。
  同样是能屈能伸的大丈夫,渣爹也在叛乱中存活到了最后,但万万没想到的是,自以为“牺牲”的大女儿摇身一变,以侯爵夫人的身份回来了,这就很打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