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第8章 ...
-
第8章
BY:晋江·华卿晴
楼县,卫宅,内宅,正院。
柳夫人从夫君这里得着答案,今年一旦皇家大选,卫家姑娘一定参选。
至于人选?自然是卫三姑娘。
于是柳夫人就跟娘家通气,这事情定下了,一旦大选,卫家女一定参选,一旦入宫,全凭婕妤娘娘吩咐。
关于卫家、柳家的诸多小心思,来了一趟楼县的齐王全知道。
柳婕妤给娘家递话,接头之人,让齐王收买了。
对于生母与外祖家,两边消息,齐王都是如掌中观纹,做到尽皆有数。
关于柳家起意,让卫家送女进宫,这么一件小事情,齐王不想掺和。毕竟关系着生母,齐王也要照顾几分生母的情绪。
至于提携柳家?这不存在。
对于外祖家的感情,齐王不愿意多想,一旦多想,复杂的很。
关于柳家,一些知道皮毛的都会以为是商户出身。
实则柳家真正的根底,知道内情的要么装傻,要么闭嘴。
前世的高子曜在年少时是不知道外祖家的真正根底。等着入朝办差后,又岂会不知道。
不过装傻罢了。毕竟外祖家是商户,总比着是魏贵妃娘家的家生子的名头好听。
柳婕妤能上位,沾着魏贵妃的光彩。
当年,在魏贵妃的寝宫里,宣平帝让柳婕妤侍寝了。
不过,那会儿的魏贵妃还不是贵妃娘娘,只是初入宫的魏婕妤。那会儿的柳婕妤也不过是跟随魏婕妤入宫的家生子宫女。
柳宫女进宫的目的,原是侍候好魏婕妤。最后顶着一个背主的名头上位。
在一些嚼舌根子的蛐蛐暗讽里,柳婕妤背主。
可落在一些想飞上枝头的宫女眼中,柳婕妤命好。
一朝侍寝,怀上皇子。
待柳婕妤成了皇子生母后,其家族也沾着光彩。
彼时,柳家不止拔出家生子的奴籍。魏贵妃娘家还非常识趣。
又或者说,那是在帝王的暗示操作下,给柳家主,也就是柳婕妤的亲爹补上了一个七品小官的官帽子。
从奴才到官老爷,可谓是一步登天。
奈何柳家主的定力不够,在官场上走了歪路。尔后,卷入贪腐的案子。
当年,宣平帝瞧在四皇子的体面上,暗中抹掉柳家主的贪污名讳。
明面上的罚,那是没罚的。可柳家主的官帽子,在那一遭后被摘了。
不止如此,柳家还被人专门的点拔一回。要柳家人知情识趣,想不招灾?一家人赶紧离开神京都,麻溜儿的滚回老家去。
柳家求过柳婕妤,柳婕妤也没法子,谁让亲爹贪墨。
一遭犯帝王忌讳,或者说柳家一朝富贵,飘了。
招人眼,招人恨,必然的。
柳婕妤在宫廷内不得圣宠,唯一的亲儿子又不养在跟前。她能怎么办?
唯有给娘家递话,回老家去。老老实实,安安份份,往后,看小一辈的本事。
奈何柳婕妤想着侄子们要争气,可惜,柳家的小辈们貌似也不够争气。
在齐王眼中,甭管前世今生,两辈子的时光。齐王翻来覆去,他就没瞧出来柳家出过一个人物。
外祖家的舅舅和表兄弟们皆不靠谱,齐王也不强求。他们能够不惹祸事,齐王就满足了。
怎么说呢,反正经过两辈子的时光,齐王对于外祖家的要求就余下这一点底线与体面了。
楼县,齐王来过一遭,走时,带走郭氏姐弟,觉得颇有收获,心情甚好。
楼县,卫宅。
下差后,卫县丞回了内宅,与夫人商量一件事情。
“皇家已经颁布圣旨,秋日大选。承天府治下,年十三岁至十七岁的官家千金,皆可入神京都参选。”卫礼提及此事。
“婕妤娘娘捎回来的口信,全成真的。”柳夫人满面惊喜。
前面虽然有宫廷里的消息,到底不踏实。如今成真,柳夫人觉得心口悬着的石头落下来,彻底踏实。
“老爷,您瞧,这让月姐儿参选,还是蓁姐儿参选,又或者姐妹二人一道参选?”柳夫人问了关键处。
当初回给娘家的消息,只道卫家姑娘一定参选。
至于谁参选?那会儿没敢讲明白,毕竟皇家选秀的旨意没出来。
如今嘛,柳夫人要问一个明白。
“月姐儿那里,怕是母亲不同意的。”卫礼要顾及了亲娘的想法。
“蓁姐儿容貌出众,天生丽质,让她参选吧。”卫礼想到三女儿的容貌,可谓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金小娘容貌就很美,三女儿更胜其小娘三分,落卫礼眼中,这就更好了。
“关于这等大事,我得跟金小娘提一提。还有蓁姐儿,她可不能继续在老宅小住,得赶紧回了县城。”
柳夫人关心切切的讲道:“关乎大选,得寻着教养嬷嬷仔细的教导一番才成。”
娘家有过提点,柳夫人心头有数的很。
“关于教养嬷嬷一事,夫人可有想法?”卫礼的目光落在柳夫人身上。
“我娘家那一边已经寻得一位好嬷嬷。到时候,我去请人来家。”柳夫人把事情揽在身上。
“如此,又要辛苦夫人。”卫礼感激一番。
柳夫人瞧着执起自己手的夫君,温柔一笑。夫妻二人此刻是含情脉脉。
次日,卫庄老宅。
老太太见着儿媳的陪嫁柳嬷嬷。此时的柳嬷嬷在给老太太恭敬问安后,又说明来意。
“皇家大选吗?”老太太惊讶一回。
这时候老太太的心头有一番琢磨。此时此刻,她的耳边免不了回响起三孙女讲过的一些话。
这些话在扰动着老太太的心绪。
到底,老太太多番思量后,压了下去。
“原来如此,老身倒不好多留蓁姐儿继续小住了。”老太太话罢,还是点头同意了让三孙女回县城。
至于三孙女会不会参选,由着他老子爹和老子娘去安排。
老太太老了,有些事情上她是不想多掺和。又或者说在小事上,老太太还会嘀咕几句。真的遇上大事情,老太太是不会逆了儿子儿媳的心意。
厨房里。
卫小月在进修厨艺。她平日的消遣嘛,从来是练习一二厨艺,开发一二点心与新菜肴来。
再或者是有闲没闲,写一两首酸诗,再画几幅小画。
至于做女红嘛,卫小月努力过,奈何没有那等天份。
想当举世无双的绣娘?卫小月办不成。
“真香。”卫小蓁尝了二姐姐做的小点心,开口称赞赏一回。
奈何在心底,卫小蓁还是吐槽一回。
她想,瞧二姐姐做厨娘,貌似做得挺开心。哼哼,不过小道,以此来诱惑梁澄那一个农家子罢了。
这些日子卫小蓁努力了,奈何梁澄不给力。
在卫小蓁的眼中,梁澄就像一颗顽石。真心不开窍。
越接近,卫小蓁越想骂一骂梁澄,他眼瞎。
凭何在梁澄那儿,二姐姐处处完美,她呢?全是忽视,不提也罢。
“三姑娘,老太太唤您。”张家婆子来递话。
“祖母唤我……”卫小蓁惊讶一回。
“二姐姐,你继续忙,我去一趟祖母那儿。”卫小蓁说道。
“三妹妹,祖母唤你,想必有事。你快去吧。”卫小月温柔回话。
面上温柔,在心底,卫小月巴不得三妹妹赶紧离开,越快闪身越好。
卫小月近日被三妹妹烦的不行。
往昔三妹妹住在县城卫宅,她住卫庄老宅。隔着远些,描补一二,倒显姐妹二人感情嘛,打打闹闹,颇为不错。
如今一旦住一处,远香近臭,实乃真理。
瞧三妹妹近日做派,不止扒拉着卫小月不放。还处处学了卫小月的做派。
卫小月写酸诗,三妹妹凑近,也附和一二。
若如此,姐妹二人一起做一做诗,画几幅画,也是乐趣。
奈何三妹妹还爱点评一番,总说些丧气话。好好的诗与远方,在三妹妹的嘴里全成了讨人嫌弃的蛐蛐。
把卫小月堵着,堵得难受。
一难受,卫小月不念诗,不画画。她干脆的改为不动笔,就动手。
于是卫小月钻厨房里打发时间。她开始研究新点心,顺道嘛,就光明正大的做些自己爱吃的麻辣鲜香的小吃食。
不能抒发一下诗情画意,那就甜甜嘴儿。
就这,三妹妹也跟来。好在,在厨艺上,三妹妹可能是吃人嘴软,如今知道讲些好听话。
如此,倒算是哄着卫小月。
甜言蜜语,夸赞一声接一声,这让卫小月慢慢的舒坦起来。
近日,卫小月动笔少了,做吃食的劲头足了。
一盘子的糕点送进烤炉,卫小月有闲心跟张家婆子问一问堂屋发生的一些消息。
“张嬷嬷,祖母如何唤了三妹妹?”卫小月随口一问。
“回二姑娘,县城来人,说是来接三姑娘回去的。”张家婆子说了听来的一二消息。
“哦。”卫小月点头。
此时此刻的卫小月是心生欢喜,三妹妹要回县城卫宅吗?真的太好了。
“三妹妹真得宠,父亲母亲和金小娘少瞧几眼,也是巴巴儿的念着。”卫小月捂嘴笑一回。
在心底,卫小月不羡慕三妹妹的受宠爱。
比起县城,卫小月更想呆了卫庄老宅。这里有她熟悉的一切。
更何况呢,卫庄是卫小月选定的家。未来几十年里,她还要在此生活一辈子呢。
家在,人在,心安在。对于卫庄,卫小月更有感情的。
“张嬷嬷,你替我盯一盯火候。”卫小月跟张家婆子叮嘱一番。
这烤炉几时熄火,几时开炉?张家婆子好些年瞧下来,真心会了。
这会儿一听到二姑娘吩咐,忙应下来。
至于卫小月?她捡着前面蒸好的小点心装进食盒。尔后,准备亲自送到堂屋去请祖母品鉴一番。
堂屋里。
卫小蓁一来,便听到一个坏消息。县城来人,来接她的。
“不,我不回去。”卫小蓁不同意回县城。
老太太瞧着神情倔强的三孙女,她瞧着这是一个倔种的模样。
在心头,老太太免不得要思量,这样的三孙女合适了进宫参选吗?
天家富贵,高攀难得。可这人选挑错了,就怕是祸非福啊。
老太太在心里嘀咕一番。面上笑着,说道:“蓁姐儿,糊涂了。让你归家去还有什么同意不同意的?莫要说胡话,且收拾一下,就回县城去。”
见老太太唬了脸,卫小蓁有一瞬间的害怕,尔后,又不怎么怕了。
毕竟活过两辈子,卫小蓁觉得她的胆儿肥了。
“祖母,我舍不得您。”卫小蓁央求道:“要不,让我再多住一些时日吧。”
老太太不想再劝,只使上一眼色给柳嬷嬷,让柳嬷嬷当嘴替。
“三姑娘,这一回请您归家去,乃是老爷夫人的吩咐,金小娘也关心切切的念叨着您呢。”柳嬷嬷识趣的开口,小心的劝着话。
“……”卫小蓁懒得理会柳嬷嬷,见人开口,装没听见。
就在堂屋气氛尴尬时。
卫小月提着食盒进屋里,一进屋,便笑道:“小点心做好了。祖母,三妹妹,先尝尝。”
话罢,卫小月打开食盒,摆了小筷。
不止如此,她又从身后的丫鬟张冬儿的手上接过茶壶,一一给祖母和三妹妹倒上煮好的茶汤。
“香着呢,祖母,您尝尝。”卫小月浅浅一笑,撒娇道。
老太太这会儿没拒绝,端了茶盏,嗅了茶香。尔后,再是吹一吹,闻一闻香味。
许是等着茶汤的温度适应,老太太浅浅的品一口。
“这味道醇香。小月,你煮的茶,越来越好。”老太太夸一回。
“既然祖母喜欢,那不妨多饮半盏。”卫小月笑着,落坐于祖母身畔。
“三妹妹,也尝尝。”卫小月劝话。
“不尝了。”卫小蓁不开心的模样,溢于言表。
“我没有招了三妹妹不高兴吧?”卫小月问道。
三妹妹的做派,免不得让卫小月想到,当她没脾气,冲她撒火了。哼。
“二姐姐,你帮忙劝一劝祖母嘛,我不想回县城,我舍不得祖母。”卫小蓁不傻,压一压心火,尔后,一开口就给她的二姐姐上难度。
卫小月用一种看小孩儿胡闹的神情瞧了一眼三妹妹。她不傻,不开口。
“蓁姐儿,你为难你二姐姐做甚?柳嬷嬷来请人,这是你父亲母亲的意思。老身不同意,那还像话吗?自家人的自家事,还讲不讲体面了。”老太太的一番话,点拔到止。
柳嬷嬷是明白人,她知道,应该她出场了。
“老太太,您误会了。三姑娘最是孝顺体贴不过的,又岂会让老太太为难。”柳嬷嬷的话一出口,一下子把卫三姑娘给架起来。
“……”卫小蓁不能沾了不孝顺的名声。
“那……”卫小蓁不情不愿的讲道:“我便回县城吧,自是不能让祖母为难的。”
“好孩子。”老太太开心笑了,此刻,把手中的茶盏搁回桌上。
老太太继续说道:“你啊,回了县城,也不必时时念着老身。只要多多的体贴一番你父亲母亲等长辈的不容易,老身知晓,也欣慰着。”
话罢,老太太褪下手腕上的一只银镯子,给三孙女戴上。
“这支镯子,还是当年你们祖父给亲自挑的。我啊,一直戴着,全做念想。如今,传给你了。”
老太太免不得也要安抚一番三孙女。银镯子嘛,虽然不是特别的贵重,可是一旦沾染上感情二字,意义不同,份量不同。
“瞧瞧,祖母多心疼三妹妹。”卫小月在旁边打趣一句。
“……”卫小蓁心底还是不开心。
若可能,她真想呛一句二姐姐的话。奈何嘛,还要顾及脸面。
卫小蓁觉得,她忍了这回。
只是在心底,卫小蓁发誓,二姐姐莫要得意。哼,走着瞧。
卫庄老宅,卫三姑娘来一趟,尔后,又离开了。
在卫小月的眼中,貌似老宅的平静日子是恢复了。
楼县,卫宅。
在卫小月不知道的时候,卫三姑娘曝光一波。
在父亲和嫡母跟前,卫三姑娘提及二姐姐的签文,当然,得是她炮制的那一支签文。
“这事情,还有谁知道?”柳夫人神色严肃的跟庶女卫小蓁问道。
“二姐姐是当事人,自然知道。还有……便是祖母也知晓。”卫小蓁挺直背脊,坦然回道。
金小娘在旁边瞧着女儿的做派,她的心情,可谓是又气又急。
气,女儿冲动。急,怕女儿惹恼了老爷和夫人。
在心头,金小娘忍不住想问,女儿真的活了两辈子吗?
还是上辈子给憋屈的,这,总不能是让农家子梁澄给勾引的,在美色面前糊涂了。
可梁澄什么模样?金小娘没亲眼见着,却让下面人打探的很清楚。
梁澄,容貌平平。本事嘛,没下科场,不敢做数。
不过嘛,从学堂打探来的消息,让金小娘知晓,梁澄算是一个好学上进的读书人。
要问金小娘多满意梁澄?不存的。
金小娘不反对,可能也是对于女儿说的上辈子,关于梁澄的前程,还是抱着一些幻想的。
再是一瞧女儿如今失智的模样。金小娘突然觉得,也许梁澄当女婿也不错。
也罢,就女儿如今的嘴脸,真去搏天家的富贵?金小娘害怕,怕自家的女儿干出糊涂事。
没法子,就怕糊涂人,真不够聪明。
天家富贵离着卫家太远,一旦女儿搏命争富贵,娘家是帮衬不上的。
老实些,下嫁了,也许是福气吧。金小娘这会儿想通了。
一旦想通了,金小娘觉得在女儿的婚事上,顿觉天地宽。
“母亲知晓……”柳夫人惊讶,尔后,目光落到夫君身上。
卫礼对于夫人的目光自然是装着视而不见。他瞧着三女儿,静静的瞧着。
良久后,卫礼说道:“此事不可再提。”
“金氏,你领了蓁姐儿回屋去,让她好好的闭门思过。这事情她既然早前知晓,为何不提。如今讲了,又是生了什么龌龊心思,真是一个糊涂种子。”卫礼的目光有些冷。
“老爷,蓁姐儿只是一时糊涂,她没坏心思。”金小娘赶紧跪下,跪在卫老爷跟前求情。
“她的眼中,可还有我这父亲?可还知晓家族荣辱,关系重大?她不糊涂,她啊,这心坏了。”
卫老爷指着自己心口,一时之间,说了重话。
金小娘捂嘴,哭着可怜。
卫小蓁被父亲的态度给吓唬住。卫县丞待儿女的态度是严父。
可再是严父,总会有温情。在卫小蓁的心中,她还是会贪念了父亲的宠爱。
此时此刻的卫县丞又不同,那等冷霜挂脸上,眼神寒如冰的态度。就不像是看女儿,更像是看仇人。
“金氏,没听到老爷的话吗?把蓁姐儿领回屋去。”柳夫人发话了,一开口,就准备打发走金小娘母女二人。
金小娘不敢多话,忙起身,扯着女儿卫小蓁的衣袖,领人告退。
待金小娘母女离开后。
柳夫人叹息一声,说道:“夫君,你瞧,这事情有变数啊。”
“变数……”卫礼此时不再唬了脸。
在夫人跟前,卫礼语气缓和。只道:“怕是要劳烦夫人亲自回一趟老宅。”
“只如此吗?”柳夫人隐约懂了丈夫的心思。
“先把母亲和月姐儿都接回来吧。”卫礼回道。
“也好,接回母亲和月姐儿,一家人嘛,有商有量。”柳夫人赞同一回。
“倒是蓁姐儿,夫君真要罚?”柳夫人又问道。
“磨一磨她的性子。”卫礼给了结论。
“蓁姐儿那孩子,总不能只有一张漂亮脸蛋儿。也好,磨一磨那孩子的小性子吧。”柳夫人赞同一回。
这一厢,卫礼夫妻有决断。那一厢,被领回屋的卫小蓁,一回屋后,她就抱着金小娘哭。
“小娘,我不想参选。让二姐姐去。”卫小蓁压着声音跟生母哭诉。
“唉……”金小娘一声叹息。
“你这孩子,这般性子,小娘哪敢让你去参加皇家大选。”金小娘瞧着愁人的女儿。
她在想,她的上一辈子是不是猪油蒙了心,怎么就敢让女儿去搏天家富贵。
瞧一瞧,这孩子不够明事理,一门的小心思啊。这去搏命?怕是送命。
金小娘又想到女儿说的上一辈子结局,好像真是送命了。
“小娘,你会帮我,你会帮我,对吗?”卫小蓁听着生母的话,忙追问道。
“小娘只心疼你,只心疼你。”金小娘搂着女儿,连声安慰。
金小娘瞧得出来,女儿让老爷的态度吓唬住了。
这般胆小,唉,她的闺女。能怎么办?金小娘都替女儿的前途感到惆怅。
卫庄老宅。
彼时,卫小月陪着祖母用过夕食,此刻,正在消食。
屋内,祖孙二人谈着春日的好光景,言笑晏晏。突然,卫小月感觉到耳根子发痒,痒痒的,就像是被人蛐蛐儿一般。
在心头,卫小月忍不住想到,谁在蛐蛐她吗?
左想想,右想想,卫小月觉得除了三妹妹会嘀咕她,应该没旁人吧。
次日,卫庄老宅。
卫小月把一匣子的墨条递给张家婆子,说道:“劳烦张嬷嬷替我跑一趟了。”
“奴知道,这给梁二郎君的。”张家婆子是熟门熟路,老办差人。
“请张嬷嬷吃茶的,一点心意。”卫小月递了一个小荷包。
荷包还是张家婆子的孙女张冬儿替二姑娘绣好的。
当然,荷包里的大铜子,那就是卫小月自己的私房钱。
至于这一个小小的荷包嘛,卫小月塞给张家婆子,全当是给对方辛苦跑路的茶水费。
“二姑娘放心,您吩咐,奴办事。准错不了。”张家婆子收荷包的动作利落。尔后,拿着装了墨条的匣子便告退。
待张家婆子离开后,卫小月起身,隔窗望着张家婆子离开的背影,目光悠悠。
“盼望上苍保佑,让玄真考运好,此榜就提名吧。”卫小月双手合十,无声呢喃。这会儿的她在悄悄祈祷。
卫庄,梁家。
梁澄见着登门的张家婆子送上卫二姑娘的礼物。收下,又是再三谢过。
待张家婆子离开后,梁澄打开匣子,便瞧见小匣子里装得满满的墨条,此时,他是心中暖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