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短篇小说  ...
            
                
                
                    - 
                          他喜欢定期回顾人生的错误,小到每晚睡前的日记,每周结束的回顾,大到每月计划的复盘,每年成长的自省,他有一堆写得密密麻麻的反思录,他永远不会忘记那些做错的事情,伤害过的人,他发誓不会走进一样的死胡同。
  能不能不要管我的生活!
  他对着父母吼叫,我有选择生孩子和不生孩子的权利。
  因为父母又问他打算什么时候要孩子,他被问了成百上千遍,他的回答永远立足在他的自我意愿和未来规划之上,至于弱精的事实,他有意无意地忘记了。
  父亲的眼睛缩起来,母亲的肩膀塌下来,他们的脸上再次浮现出难堪且悲伤的神情。他意识到自己做了什么,小腿抖了一下,多少次了,两个月前他才在日记上写下“不要因为一些可选择性忽略的问题对父母大喊大叫”。
  他软下神情,温声扯开话题,把父母拉进他创造的其乐融融的氛围之中,在他们舒展的纹路中确认自己还是孝子。送走父母后,他找到印刻着那个错误的日记本——
  父母年纪大了,他们受不了尖锐的声音,愤怒的面庞,流露出厌恶的双眼。然而情绪滑坡是如此难以预料的事,我想躲避那些咆哮着滚过来的石头,却总是被砸得粉身碎骨,自我嘴中逃离的唾沫星子,集结成一股不容小觑的复仇力量,愧疚的浪潮将我淹没,又是这种熟悉的窒息感,为什么总要为了这些无法彼此理解的事情争吵?既然逃避和声嘶力竭的结果都是一样的,为什么要发起注定两败俱伤的战争?
  ……
  只有弱者才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对那些无法达成一致意见的问题,我再也不冲他们发脾气了。
  不过两个月而已,他在新的日记本上写下重复的感悟——
  为什么不坦白?坐下来,平心静气地承认弱精的事实,很难吗?我是为了所谓的自尊心才决定掩盖真相吗?当然不是,是因为说出来也没有用,不错,只要一天没有孩子,他们就会无休无止地说下去。发脾气也不能解决问题,但能让他们消停一段时间,
  可我不能再陷入这样的怪圈了,扭曲、爆发、疯狂、冷静、歉疚、弥补,百害而无一利,聪明人得跳出这样的流水线。
  下次他们再谈起这些那些话题的时候,我应该去阳台上抽根烟。
  合作公司的经理跟下属在群内沟通问题,下属回复的速度有些慢,而且回复的态度也不够好,“您”字都没用上,分不分得清谁才是甲方?
  他直接在部门小群说:以后群里再扯不清楚,凡事不赖烦不配合的乐捐200元,墨迹得很,看以后谁还拖项目后腿。他选了转文字,没来得及检查,就手滑发出去了。他讨厌撤回,撤回会留下发送不认真的痕迹,但“赖烦”是什么鬼,他同样讨厌错别字,时间就在这两种讨厌的夹缝中溜走了,他错过了撤回的机会,错别字碍眼极了,他啧了一声,下一条特意@了罪魁祸首。
  下属很快出来认错,在群里发了两百块钱红包,说请大家喝奶茶。
  两小时后他在茶水间碰到了下属,下属在看到他的那一秒就垂下眼把手机摁亮,手指在屏幕上快速跳跃,仿佛真的有什么很重要的事亟待处理。下属头也不抬地离开了茶水间,擦过他的肩膀时也没有丝毫的停顿,他从这一连串的细微动作中觉察出了愤恨。他害下属丢脸,下属因此埋怨他。
  是他的错吗?
  他取出手机,点进对接群看聊天记录,惊觉双方的沟通是如此的正常。对方没有介意下属的回复速度,也没有介意她用的是“你”而不是“您”——起码表面上看不出来。但他却因此把下属骂了一顿,还让她平白无故花了两百块钱。好吧,确实是他做得太过火了。
  到了周日他在一周回顾上写——
  在看到xx的回复后,我为什么会勃然大怒?
  因为这个项目进展得并不顺利,之后除非有奇迹发生,不然不可能在原定计划内完成了。在看到消息之前,我刚跟老板和一群经理开完会,开会时老板着重点了我的项目,问我有没有把心思放在上面。我有苦难言,老板当然不愿意听过程的艰辛,他想要的只有数据和结果,所有目光都凝在了我的脸上,我不“狡辩”,就只能认错。
  老板对我做的事,我对下属又做了一遍,我将我受到的伤害转移到了另一个人身上,我用这样的方式来释放压力。
  再有下一次,我应该跟她道歉。不对,不应该再有下一次了,这是我这辈子最后一次迁怒于人,切记,
  收到小薇的消息时,他正在商场跟妻子一起挑新的床垫。感到振动,他掏出手机瞥了眼,看见小薇说下周来北京,问他要不要见面。他的鼻子不受控地抖了抖,好像已经闻到了小薇的香水味。
  妻子察觉到他的心不在焉,问他怎么了。他摇头,没什么,就是工作上的事。
  他跟小薇是在朋友的聚会上认识的,那时他还没有结婚,小薇身边有个分分合合的男友,他们的目光隔着一些人撞上了,同类的眼睛能放大躁动的欲望,两个小时后,他俯在小薇身上,说我爱你。
  小薇露出没当回事的笑,我们今天刚认识。
  他不管不顾地确认,一见钟情,命中注定,我遇见你就是为了爱你。
  小薇问,那你要跟我结婚吗?
  他一愣,重复小薇的话,我们今天刚认识。不敢延续这个话题的他抱紧小薇,嗅闻她裸露在外的肌肤,问她喷的是什么香水。
  小薇轻声说了一个名字,慌张的他没记住,也没再问一遍。他想今天犯的错误是小苍兰味的。
  他在日记本上写下了小薇的名字,他买的日记本都是带锁的,除了他自己,没人会知道那些隐秘的念头、愚蠢的错误和糟糕的反省,没人能猜到在一副循规蹈矩的皮囊之下,藏有怎样的惊涛骇浪。
  他结婚之后,跟小薇断续见过几次,小薇跟纠缠不清的男友彻底分手,很快嫁了个上海的富二代。
  对于小薇,对于那些事情,妻子一无所知。
  无知便不会痛苦,这个逻辑使他毫无负罪感地继续跟小薇往来,小薇每次来北京,都会告诉他。
  不能再这样下去了,毫无缘由的,他在那年年底幡然醒悟,在做年度计划的时候,把“删掉小薇的所有联系方式”写在了第三条。
  他正打算删除微信好友时,小薇给他发了张照片,是一本写着《永远都在等待跨年》的书,她的话紧接而来,看到这本诗集的名字就想到你。
  他讶然,为什么?
  过了很久小薇才回复他,我感觉你就是那种永远都在等待跨年的人,不止是跨年,生命中还有很多重要时刻你都在等待中度过。你等着这件事过去,等着那件事过去,等着困难过去,等着翻涌的情绪过去。
  他不愿意承认,你对我的评价太片面。
  小薇说,我们的关系本就是局限的,片面地走入对方的生活,不是吗?
  他很想坦白,于是他也这样做了,我本来打算今天删了你。
  小薇问,现在不这么打算了?
  他答非所问,我在等待跨年。
  于是小薇说,那么,提前祝你新年快乐。于是小薇一直留在他的通讯录中。
  他写,我不删掉小薇,是因为小薇只是一个无关紧要的错误,就像V的存在不会影响一个想要学中文拼音的人。小薇就是我生活中的那个“V”,我也只是小薇生活中的“V”,我们柔和地滚过对方的生命,不会给他人造成伤害。又或者,小薇的存在不是一种错误,离开小薇才会造成错误,那些只能在不那么亲密的人身上释放的欲,那些跳脱规矩之外的情,小薇都无声无息地帮我装住了。不错,小薇不是一个需要修正的错误。
  小苍兰的味道又涌进他的鼻端,他问了句煞风景的话,你总来北京,你老公不会怀疑吗?
  小薇抚摸他脊柱的动作顿住,我是北京人,你不知道?
  他怔住了,你没跟我说过,你也没北京口音。
  小薇问,你觉得我是哪里人?
  他说,像东北的。
  小薇微微一笑,好吧,我骗你的,我是长春人。
  他分不清小薇说的话哪一句是真,哪一句是假,他眯了眯眼睛,说了句指向不明的为什么。
  小薇耸耸肩,我跟他离婚了,他还有什么身份怀疑?
  他感觉有些秩序崩陷了。
  他回家,按了指纹旋开门,看见蹲坐在玄关处的妻子。
  他平静地笑了笑,怎么坐在这?地上凉,快起来。妻子问你刚刚跟谁在一起。他知道他藏不住小薇了,他是聪明人,聪明人懂得适时坦白,适时道歉,适时承诺,适时安抚,在火还没烧起来之前,让水漫进来。妻子决定原谅他,他太了解妻子,如果妻子不是这样的性格,婚后他不会跟小薇再有往来。
  他给小薇发消息,我们不要再见面了。下一秒他看见了红色的感叹号,小薇先一步把他删了。
  他好像明白了什么,他对妻子旁敲侧击,想知道他到底是怎么被发现的。妻子淡淡扫他一眼,那个女人找到我,说只有我知道这件事,你们才会彻底结束。
  几个月后他认识了一位年纪比他小十岁的女人,他花费了一些心思去试探,她放弃了一些猜疑咬住钩,小玥代替了小薇的位置。她们不一样,也一样。
  他依旧瞒着妻子,他洞悉妻子的弱点,她离不开他,这就是他可以肆无忌惮的缘由。可是在本子上他不这么记录,他写,我认为每个男人都需要一个这样的角色,人不去犯一些小错,迟早会犯更大的错误,既然人无完人,那我自己制造一些可控的缺点,总好过埋在何处不知何时会爆炸的地雷。
  他总是定期回顾人生中的错误,又不定期地犯下同样的错误。他原以为那是因为他不够强,现在他终于想明白了,那不是他的问题,强者不是不犯错误,而是不会笨手笨脚地走弯路,他们清醒地走进泥地,又能克制着及时抽身。“出淤泥而不染”,这才是犯错的最高境界,他了悟,他决定以后将这句话视为自己的座右铭。他还是会定期回顾人生中的错误,只是不再把它们当做必须擦除的耻辱。
  2025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