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4、这件事,永远不会过去! ...

  •   傍晚,“刘记风味小馆”的灯光依旧是带着点怀旧的暖黄。老刘头看到他们三人进来,熟稔地招呼着。
      这次沈锐坐到了萧然旁边,顾砚坐在对面。沈锐火力全开,主导着话题,从农大最近的科研进展,再到A市的天气和饮食,努力营造着一种轻松又专业的氛围。他一边热情地给顾砚倒茶布菜,一边不忘把技术话题抛给萧然。
      “顾老师,您这个基因沉默和过表达的思路,萧老师之前跟我提过一嘴风险,说现有技术已经公开了这个基因与耐盐碱性相关,对创造性有影响。依您看,具体难点在哪?”沈锐把问题精准地引向顾砚现阶段的主要技术。
      顾砚放下筷子,看向萧然,目光沉静:“萧老师的判断很专业。难点主要在于,合作方之前那个被驳回的申请,已经公开了过表达这个基因的结果。按照常规逻辑,审查员会认为,既然沉默降低抗逆性,那么过表达能够提高抗逆性就是可以预期的。”
      他思考了一下,继续说:“但我认为,一般情况下,某一基因在植物中过表达后存在负向调控作用,仅能代表这个基因具有负向调控植物表型的作用。因为植物体内的基因表达存在多条通路,同一个表型会受到多个基因的影响。所以,在现有技术仅验证了过表达该基因能够降低抗盐碱性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无法预期沉默这个基因能够提高抗性。萧老师,你觉得呢?”

      萧然强迫自己将注意力集中在技术逻辑上,避开了顾砚的目光。他斟酌着词句:“理论上是这样,如果取得了‘预料不到的技术效果’,数据支撑扎实,确实是创造性的充分条件。但关键在于,审查员是否认可这种‘预料不到’。您提到的转基因植株稳定遗传和田间效果数据,很关键。在交底书里,必须用最详实、最无可辩驳的实验数据来展示,与现有技术相比,效果是非显而易见的。”
      他的分析冷静、客观,条理清晰,完全站在专利代理人的角度。
      “明白了。”顾砚点头,认真地记下萧然的建议,“我会尽快补充这部分数据分析,尤其是田间试验的复杂性分析和技术效果的各项数据。”
      沈锐在一旁听得连连点头:“专业!太专业了!有萧老师把关,我就放心了!来来来,吃菜吃菜,顾老师您尝尝这个!”
      席间,沈锐依旧扮演着气氛组和话题引导者的角色,努力不让场子冷下来。
      萧然则尽量将自己缩在“代理人”的壳里,只在涉及专利问题时才开口,言简意赅。顾砚的目光时不时落在他身上。
      就在饭局进行到后半段,桌上的手机突然急促地震动起来。沈锐拿起来一看,笑嘻嘻的说是自己老婆打来的,准是打来查岗的。
      “喂?老婆?”听到电话那头说话带着哭腔,沈锐脸色瞬间变了,“……什么?妞妞发烧了?多少度?……39度5?!好好好!你别急!我马上回来!”沈锐的声音很是焦急,他猛地站起来,一脸歉意地看着顾砚和萧然,“顾老师,萧老师,实在对不住!家里孩子突然高烧,我得赶紧回去!你们慢慢吃,账我结过了。”
      “沈经理快回去吧,孩子要紧。”顾砚立刻说道。
      “哎!谢谢顾老师!谢谢!改天赔罪!萧老师,你……”沈锐看向萧然,眼神里带着点“你懂的”的暗示,“你陪顾老师把技术细节再聊聊!拜托了!”
      说完,不等萧然反应,抓起包和钥匙就风风火火地冲出了餐馆。

      小小的方桌前,瞬间只剩下萧然和顾砚两个人。
      空气仿佛在沈锐离开的瞬间凝固了,桌上未吃完的菜肴冒着微弱的热气,却驱不散那股陡然降临的尴尬。

      萧然端起茶杯想要喝口水缓解尴尬,却发现杯子里早已空了。他放下杯子,目光落在桌面的木质纹理上,仿佛那里有什么极其吸引人的东西。
      顾砚没有动,也没有说话。他只是静静地看着萧然,那目光沉甸甸的,如有实质般压在萧然身上。
      不知过了多久,也许几分钟,也许只有几十秒,却漫长的像一个世纪。顾砚终于开口:“然然,我送你回去。”
      “不用麻烦顾老师,我打车就好……”萧然几乎是立刻拒绝,声音有些发紧。
      “顺路。”顾砚打断他,已经站起身,“走吧,车就在外面。”
      “顺路?”萧然僵在原地,不可思议的问。
      “嗯。”顾砚拿起外套,动作流畅自然,完全不因为自己撒谎而心虚。
      萧然自知拗不过顾砚,只好站起身,跟在顾砚身后,沉默地走了出去。

      夜色已深,顾砚的车内很安静,只有空调出风口细微的风声和引擎低沉的运转声。淡淡的、属于顾砚的干净气息萦绕在狭小的空间里,无声地撩拨着萧然的神经。
      他侧头看着窗外飞速倒退的街景,身体僵硬地靠在副驾驶的椅背上,每一根神经都紧绷着。
      车里这短暂的独处,比刚才在餐馆里更让人窒息。萧然能清晰地感觉到顾砚的目光偶尔扫过自己侧脸。
      车子驶过一个路口,转入一条相对安静的支路。路灯昏黄的光线投入车内,明明灭灭地掠过两人的脸庞。
      终于,顾砚低沉的声音打破了沉默,带着压抑了太久的不解:“当年,为什么走得那么决绝?连一个解释……都不肯给我?”
      这句话,在萧然的心湖里掀起了滔天巨浪。

      来了。终究还是来了。
      这六年里,他无数次在深夜被这个问题惊醒,又在黎明前用麻木将它强行压下。他以为时间已经将伤口磨成了坚硬的痂,却没想到顾砚只是轻轻一问,那痂便瞬间崩裂,露出底下从未真正愈合,依旧鲜血淋漓的伤口。
      秦岭深处那两个月的记忆碎片,不受控制地翻涌上来——烈日炎炎的天气,荆棘丛生的山路,还有那一通通来自老家、彻底击碎他所有希望的电话……那些被他深埋的狼狈与绝望,此刻争先恐后地涌进脑海。
      他强迫自己将视线从窗外收回,却依旧不敢看顾砚,只能死死盯着前方仪表盘幽幽的光。
      过了很久,他才挤出一句话:“都过去了,顾老师。”他刻意加重了那个称呼,“现在……我们谈专利合作就好。”
      车厢内再次陷入死寂。
      顾砚没有再追问,也没有像萧然预想中那样流露出愤怒或悲伤。他只是沉默地开着车,侧脸的线条在昏暗的光线下显得异常冷硬。
      然而,透过眼角的余光,萧然清晰地捕捉到顾砚眼底深处的执着。那眼神仿佛在无声地说:没有过去,这件事,永远不会过去!
      接下来的路程,两人再无一言。只有窗外不断变换的街景,证明着时间的流逝。

      车子最终平稳地停在萧然的小区门口。
      “到了。”顾砚的声音平静无波,听不出任何情绪。
      “……谢谢顾老师。”萧然低声道,逃也似的解开安全带,推开车门。夜风带着凉意吹在脸上,他却感觉不到清明。

      他没有回头,径直走向小区大门,刷卡,进入。
      电梯上升的失重感让他有些不适。他跌跌撞撞地打开家门,没有开灯,径直缩进沙发里,黑暗中,只有他粗重的呼吸声。
      “为什么走得那么决绝?连一个解释……都不肯给我?”
      这句话,在他脑海里反复回响。
      他蜷缩在窗帘的阴影里,像一只受伤的小兽,承受着旧日伤痕被狠狠撕开的剧痛。心乱如麻,无法思考。
      窗外城市的灯火通明,却不能给他带来分毫的暖意。

      第二天一大早,萧然刚打开电脑。
      流程系统的提示音响起,沈锐发来的消息跳了出来:顾老师的第二个专利——关于那个Br16基因沉默/过表达技术的案子,也正式立案,撰稿人:萧然。
      萧然点开案件详情。交底书比预想的要完整,顾砚显然认真整理过,数据和逻辑链都相对清晰。
      他深吸一口气,既然无法避免,那就尽一个代理人的本分。在能力范围内,他将权利要求布局得尽可能稳健,说明书中的实施例描述得详尽无遗,对每一个可能被审查员质疑的点都预先埋下了伏笔。
      稿件完成后发给顾砚审核。顾砚的回复很迅速,也很简洁:“已阅,无修改意见,同意提交。”
      第二个“顾砚专利”尘埃落定。

      提交完成,苏予棠的邮件发过来,人也凑过来:“然哥,我这边有个饼干制备方法的案子,快到期了,您帮我质检一下。”
      “好。”萧然点开邮件。这是他带的徒弟,还不能独立撰写,需要他最后质检把关。
      稿件整体思路清晰,撰写规范,看得出苏予棠进步很大。
      萧然一页页翻过去,目光最终停留在制备方法的描述上。那里只写了原料配比和大致的烘焙条件。很多关键的信息——烘焙的温度和时间,加入的助剂具体是什么成分,起到了什么作用?这些都没有写清楚。
      萧然批注:“请补充烘焙的温度和时间,助剂成分、用量,并说明助剂所起到的作用。”
      苏予棠在旁边看着,小声解释:“啊,这个……我之前跟对接的业务提过一嘴,让他记得提醒客户补充详细的制备参数。”
      萧然敲击键盘的手停下,看向她:“即使你跟业务说过,稿件中也必须做好明确批注。否则,万一业务忘记问客户,或者客户忘记补充,你自己没有在稿件上留下痕迹,时间一长你也忘了,案件出了问题怎么办?到时候你这边说你告诉业务了,业务那边说你没说过,来回扯皮,责任算谁的?”他顿了顿,声音沉了沉,“做代理人,在撰写的每一个环节,都要留下清晰的痕迹,保护自己,也是对客户负责。这不是不信任,是应该养成的职业习惯。”
      苏予棠被说得脸颊发红,立刻点头:“嗯,明白了然哥!是我疏忽了。”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4章 这件事,永远不会过去!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