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赌约 ...
-
南川一中的学习节奏远比初中迅猛。
开学不到两周,各科老师就已经甩开膀子,用成堆的讲义和飞快的进度宣告了高中生活的残酷。
在这片没有硝烟的战场上,谢聈和商寄之间的较量,迅速从日常行为的摩擦,升级为了学业成绩的正面交锋。
数学课是主战场之一。
数学老师老陈是个注重思维拓展的老教师,经常在讲完基础内容后,在黑板上出一道难度颇高的思考题。
“给你们五分钟,看看谁能解出来。”老陈扶了扶眼镜,露出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
全班顿时安静下来,只剩下笔尖划过草稿纸的沙沙声。
谢聈凝神静气,迅速在纸上演算。他的思路清晰,步骤严谨,一步步向答案逼近。
旁边的商寄则完全是另一种风格。
他咬着笔杆,眉头紧锁,盯着题目看了足足两分钟,然后突然眼睛一亮,在纸上飞快地写下几个关键的转换步骤,几乎跳过了所有中间过程,直接得出了答案。
“老师,我做出来了。”商寄率先举手,声音里带着掩饰不住的得意。
老陈走过来,看了看商寄的解题过程,点点头:“思路很巧妙,用了柯西不等式直接放缩,跳了不少步骤啊。答案是对的。”
商寄冲谢聈扬了扬眉毛。
谢聈面无表情,只是默默地在自己的解题过程旁边,用红笔备注了商寄使用的这种更简洁的方法。
一分钟后,谢聈也举手:“老师,我也解出来了,用了另一种方法。”
他的解法更加传统和完整,每一步都写得清清楚楚,虽然篇幅较长,但显得扎实可靠。
“很好,两种思路都值得学习。”老陈满意地点头,“商寄的方法更巧妙,谢聈的更严谨。你们俩可以互相看看对方的解法。”
下课铃响,老陈前脚刚走出教室,商寄就凑到谢聈旁边:“怎么样?优等生,这次是我快吧?”
谢聈合上笔记本,淡淡地说:“投机取巧。高考阅卷是按步骤给分,你那样写,中间分可能全丢。”
“结果对不就行了?”商寄不以为然,“过程什么的,心算一下就知道啦。”
“狂妄。”谢聈吐出两个字,起身准备去接水。
“哎,等等,”商寄叫住他,“下午物理小测,敢不敢比一比?”
谢聈脚步一顿:“比什么?”
“比谁分数高啊。”商寄笑得挑衅,“输的人,帮赢的人打一周的午饭。”
谢聈转过身,看着商寄自信满满的脸,沉默了两秒。
“可以。”
物理一直是谢聈的强项,他以思维缜密、计算准确见长。
而商寄则更依赖物理直觉和空间想象能力。
小测卷子发下来,果然难度不小。
最后一道大题是关于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情景复杂,需要分段分析。
谢聈全神贯注,仔细分析每一个过程,列出详细的方程。
他的草稿纸上的演算过程清晰工整,如同印刷体。
商寄则一边做题一边小声嘀咕,在草稿纸上画着潦草的轨迹图,时不时还用手比划一下粒子的偏转方向。
他的计算过程依然跳跃,但关键的受力分析和运动学关系抓得很准。
交卷铃响,两人几乎同时放下笔。
“等着给我打饭吧,同桌。”商寄信心满满。
谢聈没理他,只是仔细地回想自己有没有计算错误。
第二天物理课,卷子发下来。
谢聈98分,商寄97分。
谢聈错了一道选择题,粗心看错了单位。
商寄最后一道大题最后一步计算失误,结果错了,扣了3分。
“啧,可惜。”商寄看着卷子,捶了下桌子,“明明思路全对!”
谢聈看着自己的卷子,对那个因为粗心而丢掉的两分感到十分懊恼。
但听到商寄的抱怨,他心情莫名好了一点。
“午饭。”谢聈提醒道,语气平静无波。
商寄哀嚎一声,瘫在椅子上:“知道了知道了!小爷愿赌服输!”
于是,接下来的一周,每天中午放学,商寄都不得不认命地冲向食堂,挤在人群里,打两份饭回来。
第一次他把饭放到谢聈桌上时,还恶声恶气地说:“吃吃吃,噎死你。”
谢聈看着餐盘。
——居然都是他常吃的菜,口味清淡,荤素搭配。
他有些意外地看了商寄一眼。
商寄扭过头,嘟囔道:“随便打的,谁记得你喜欢吃什么。”
谢聈没说话,拿起筷子安静地吃饭。
之后的几天,商寄打来的饭总是很合他的口味。
一周的“赌债”终于还清。
周五中午,商寄把最后一份饭放在谢聈桌上,长舒一口气:“解放了!”
谢聈拿出饭卡,递给他:“谢谢,这周的饭钱。”
商寄愣了一下,摆摆手:“算了算了,愿赌服输,哪能要钱。”
“拿着。”谢聈很坚持,“不然下次不比了。”
商寄看着谢聈认真的表情,只好接过饭卡:“行吧,你这人真没劲。”但嘴角却微微上扬了一下。
这场小比的硝烟尚未完全散去,英语老师又宣布了一个消息:下周进行全班英语演讲比赛,主题自选,计入平时成绩。
消息一出,班里一片哀鸿遍野。
对于大多数习惯了笔试的中国学生来说,公开演讲简直是社死现场。
谢聈微微蹙眉。
他的英语笔试成绩顶尖,但口语表达相对平淡,更别说站在全班面前演讲了。
商寄却显得跃跃欲试:“这个有意思!小爷我终于有机会大展身手了!”
接下来的几天,谢聈利用课余时间认真写稿、修改、背诵。
他的演讲稿逻辑清晰,用词精准,但听起来更像一篇优秀的范文。
商寄则几乎没怎么写稿子,只是列了几个要点,大部分时间都在听原声材料,模仿语音语调,或者在没人的地方练习肢体语言。
演讲比赛当天,抽签决定顺序。
谢聈抽到了中间靠后的号码,商寄则抽到了第一个。
“也好,早点讲完早超生。”商寄满不在乎地走上讲台。
令人意外的是,站上讲台的商寄仿佛变了个人。
他褪去了平时的吊儿郎当,姿态从容,目光自信地扫视全班。
他的演讲主题是关于极限运动的魅力,语言生动活泼,配合着恰到好处的手势和丰富的表情,甚至还穿插了一个小幽默,引得全班发笑。
虽然用词不如谢聈精准,语法也有几处小错误,但整个演讲极具感染力和吸引力,赢得了热烈的掌声。
英语老师频频点头,给出了很高的评价。
谢聈坐在台下,看着在讲台上发光发热的商寄,心里有种陌生的情绪在涌动。他不得不承认,商寄的表现出乎意料地好。
轮到谢聈时,他深吸一口气,走上讲台。
他的演讲主题是关于人工智能的伦理思考,内容深刻,结构严谨,发音标准。
但整个过程他几乎全程看着稿子或者教室后墙,语调平稳得没有太多起伏,像是在做学术报告。
演讲结束,掌声礼貌但不算热烈。
老师评价:“内容非常扎实,逻辑性强,体现了深厚的阅读积累。如果在表现力上更放开一些,会更好。”
谢聈走下讲台,心情有些复杂。
他清楚地看到了自己和商寄在这方面的差距。
成绩出来,商寄出人意料地拿到了最高分,谢聈则以微弱的差距排在第二。
下课后,商寄凑过来,难得没有炫耀,只是说:“喂,你讲的内容真挺牛的,我看好多人都没完全听懂。”
谢聈有些意外地看了他一眼。
“不过嘛,”商寄又恢复了那副欠揍的样子,“演讲嘛,最重要的是气场!你得跟观众有交流!下次小爷教你两招?”
“不需要。”谢聈低下头整理书本,但语气并不像以前那样冰冷。
放学铃声响起,同学们纷纷收拾书包离开。
谢聈习惯性地留下做一会儿作业再走,商寄则通常第一个冲出教室。
但今天,商寄磨蹭了一会儿,等教室里人走得差不多了,突然对谢聈说:“喂,要不要一起去图书馆?听说进了几本新的物理竞赛题集。”
谢聈抬起头,怀疑地看着他:“你会主动去图书馆?”
“小爷我也是热爱学习的好吗?”商寄撇嘴,“去不去?不去我自己去了,听说挺抢手的。”
谢聈犹豫了一下。他确实对那本题集感兴趣。
“……去。”
夕阳的余晖将两人的影子拉长,一前一后地走向图书馆。
走在前面的商寄偶尔回头催一句“快点啊优等生”,谢聈则不紧不慢地跟着,保持着一米左右的距离。
图书馆里很安静。
他们很快找到了那本新到的题集,但只剩下一本了。
两人对视一眼,空气中瞬间又充满了竞争的味道。
“先到先得?”商寄挑眉。
“猜拳。”谢聈提议。
“行!”
石头、剪刀、布!
谢聈出布,商寄出石头。
“Yes!”谢聈眼中闪过一丝难得的雀跃,伸手拿过书。
“三局两胜!”商寄不服。
“愿赌服输。”谢聈抱着书,走向阅览区的座位,嘴角几不可查地弯了一下。
商寄悻悻地跟过去,坐在他对面,从书包里胡乱掏出一本皱巴巴的练习册:“哼,小爷我刷别的题一样碾压你。”
阅览室里安静下来,只剩下书页翻动和笔尖划过的声音。
两人各自埋头做题,偶尔抬头看向对方时,目光在空中短暂交锋,然后又迅速低下头,仿佛在比较谁更专注。
不知不觉,窗外天色渐暗。
谢聈做完一章题目,抬起头,发现商寄还皱着眉头啃一道难题,手指无意识地转着笔,嘴里念念有词。
“用动能定理和动量守恒联立,”谢聈突然低声开口,“设碰撞后速度为未知数。”
商寄猛地抬头,愣了一下,随即按照提示想了想,眼睛顿时亮了起来:“对啊!我怎么没想到!”他迅速低下头演算起来。
几分钟后,他解出了那道题,心情大好,把演算结果往谢聈那边推了推,略带得意地挑眉,仿佛在说“看,我算出来了”。
谢聈瞥了一眼,淡淡点头:“嗯。”
看似平淡的回应,却让商寄觉得比赢了赌约还舒坦。
图书馆的管理员过来提醒闭馆时间到了。
两人才惊觉已经快七点了。
收拾好东西,并肩走出图书馆。夜晚的凉风吹散了白天的燥热。
“喂,谢聈,”商寄突然开口,语气是少有的正经,“下次月考,咱们真刀真枪比一次?不光比物理,比总分。”
谢聈脚步放缓,看向身旁的商寄。
路灯的光线在他脸上投下明明暗暗的轮廓,那双总是带着戏谑的眼睛里,此刻闪烁着认真和挑战的光芒。
这种感觉很奇妙。
他们明明是竞争对手,是彼此最想超越的那个人,但在图书馆里,他们却又可以短暂地成为“战友。”
谢聈深吸一口微凉的空气,点了点头。
“好。”
简单的一个字,却像是一个郑重的承诺。
商寄咧嘴笑了,恢复那副懒洋洋的样子:“那就说定了!输了的人…”
“别再提打饭的事。”谢聈打断他。
“啧,没劲。”商寄耸肩,“那输的人…答应赢的人一个条件,不违反校规不违背道义的前提下,随便提。敢不敢?”
谢聈思考了几秒钟。
“可以。”
两人在校门口分开,走向不同的方向。
谢聈回头看了一眼商寄消失在街角的背影,感觉胸腔里有一种陌生的、火热的情绪在涌动。
那是遇到旗鼓相当的对手时,才会燃起的斗志和期待。
学霸的战场,从来不只是为了分数和排名。
更是为了证明自己,为了追逐那个同样优秀、甚至在某些方面让自己不得不仰望的身影。
这场战争,他绝不会输。
谢聈握紧了书包带,加快了回家的脚步。
而远处的商寄,也吹着口哨,脚步轻快。
高中生活,因为有了一个值得全力以赴的对手,而变得格外有趣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