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4、13.临王 ...

  •   “边城可以给你,诏书也可以给你。”南宁王往殿前铜鹤的方向瞥了一眼,鹤前站的是郑文贞,他颔首,将手中的诏书藏进了袖口,心中默念可惜。那上面本是拟好的诏文,写着“赐封邸于齐”。
      东海之齐与塞北临邑,实在不可同日而语。
      晋王赵镕心中暗自好笑:“看来四哥不但是个聪明人,还是个大善人。”
      兰王赵钰瞧着赵铮的眸子,竟看不出虚假推让之意,不禁遐想,他真的愿去临邑,终生不回吗?
      群臣神态各异,有人讥笑,有人痛心,有人不解。可无人知晓,这便是赵铮心底最真切之心愿,在他眼里,再好的封属也不及临邑万一。他苦等十一年,便是为了这一天。
      南宁王的手搭在赵铮额前行礼的臂上:“平身吧,临王。”
      “临王。”晋王赵镕仍在回味着这个封号,心中甚是满意。更令他高兴的是,前几日君上诏诸王内侍入宫,虽然不知何意,今日若将他赵铮丢去了临邑,此人便成了颗百无一用的弃子,从此赵铮与俪阳宫便再也风马牛不相及了。
      赵铮再拜:“谢君上。”
      南宁王仍似笑非笑:“君子成人之美。临王铮,今日以后,你的字便是‘成美’了。”
      “是。臣谢君上。”
      赵铮直身而立,站在南宁王身侧之后,宛若老鹰背后的雏鹰。
      “咦,那是那个四殿下吗?”绍京卫左将军张明志似乎许久没有见过赵铮一般,惊叹道。
      右将军张致远立刻纠正他道:“叫临王殿下。”他抬头望去时,面上也流露出诧异之色。
      晋王赵镕、兰王赵钰站在左首最前列,见到赵铮时,也不禁失了神。
      赵钰倒还好些,赵镕已是一副不可置信的模样:“这是……四哥?本王前几天见他……好像不长这样啊?”
      赵铮朝赵镕瞧了一眼,轻浅一笑,赵镕竟觉得,那是书上所言的烨然若神人,顾盼便生辉。
      两列文武仿佛也第一次见到赵铮似的,纷纷慨叹起来:“士别三日,殿下容止风度,令臣等刮目相看。”
      可惜,这些溢美之词在赵铮耳中不过尔尔。自九岁入白虎园,他便不喜华服,不爱装束,平常到每日出入的街巷坊市,隆重到每年一度的千秋盛典,他总是几件常服在身。在绫罗遍地、贵人满城的京州,一个千金散尽、朴实无华的公子,实在是很不惹眼。
      他心中自知,如今向他投来的欣赏目光,不过是因为人靠衣装罢了。剥去这身皮,他什么也不是。
      是以,他以肖若君父的微笑面对每一个人,这样便不必虚与委蛇,也不必同人解释他的心。
      沐云殿外,霞光满天,冠礼后,朱衣紫衣又一道鱼贯而出。赵铮站在南宁王身后,目送着最后一人走出宫门。
      最后一人走后,南宁王不发一言便走了,赵铮追随他身后,再之后,是郑文贞及两列低眉顺眼的内侍宫人。
      一路往俪阳殿而行,途经一座看起来很苍老很疲倦的宫殿。
      赵铮不常入宫走动,自小又在宫外白虎园独居,不知为何这样一座红墙斑驳、落叶满阶的宫殿会出现在威严的天家脚下。他抬头瞧了宫门前的雕花匾额,虽已有了年代的痕迹,但 “凤鸣宫”三字赫然在目。
      南宁王背过手,瞧着红墙上的裂痕与霉斑:“人总会有老的一天,宫殿亦如是。我方才瞧那些臣子们出宫门,像极了‘姹紫嫣红’四字,与此间风景倒成了个对子。”他略一沉思,“文贞,孤想不起来了,那戏文上如何说的?”
      郑文贞笑道:“君上,奴婢愚钝,仿佛听过,一时却记不起。”
      于是赵铮应声道:“断井颓垣。”
      “嗯?”南宁王回头,“你还在?临王好大的胆子啊,给孤对了这样煞风景的一对。”
      赵铮微笑:“臣是个闲人,看的是闲书,听的是闲曲儿。臣记得有这样一句,‘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臣看此间风景,一时想起,若不合君上心意,也是臣才学不通的错,臣甘愿领罚。”
      “你倒是逍遥。”南宁王道,并未吩咐赏罚,继续沿着宫墙走去。
      “君上……”赵铮还是忍不住道,“也爱看戏文么?”
      南宁王霎时驻足,赵铮慌忙低头行礼,但听他道:“是她爱看。”
      她是谁?赵铮心中不解,但南宁王不说,他也不继续追问。
      但也许……是从前住在这座凤鸣宫的先王后曹氏吧。
      “你跟着孤,还有话说?”
      听见声音,赵铮才发觉南宁王已行至数步之外,急忙几大步匆匆追上:“臣还有一请。”
      “今日加冠封王,你还有何请?”南宁王背着手,走在朱红色的宫道上,两侧内侍宫人纷纷下拜。
      “不是临王还有所请,是赵铮还有所请。”
      南宁王笑道:“诡辩。”
      “十一年……”赵铮声音略微颤抖,“臣没有忘,君上忘了吗?”
      这一次,南宁王停下了脚步,不再向前走:“孤记得。”
      赵铮眉头渐渐舒展,眼中却渐渐红润:“成美对爹爹,还有所请。”
      苍老的声音中流淌出一丝不易察觉的暖意:“说。”
      郑文贞挥了挥手,随侍的内侍和宫人纷纷退去。
      转眼间,宫道上只剩下他二人。赵铮面对南宁王孤独的背影,跪道:“赵成美欲求娶北冥郡主。”
      南宁王回过身,正视着跪立的赵铮,赵铮亦未回避他刀锋般的神色。
      “北冥郡主?”南宁王想了想,“云中王女?”
      赵铮道:“是。”
      “是那个丫头啊。”南宁王笑道,“她今年也该十八了吧?”
      赵铮道:“是。臣会在临邑,把她风风光光地娶回家。”
      “噢?”南宁王道,“你要在临邑成婚,不在京州?”
      赵铮笑道:“想来,女子远嫁定会思乡。临邑离云中近些,她若想家了,登上歧鸣关便能看到家。”
      南宁王摇头笑道:“临王,你今日讨了好大一笔债呐。你要靖安侯打下的边城作封地,要云中王的掌上明珠作妻,怪不得,你今日跟孤说的话,比一年来说得都多。”
      赵铮道:“是,所以臣会离开京州,永远留在临邑。”
      南宁王叹道:“所以你是铁了心,不回来了?”
      不知为何,这句话出自这个人口中,令赵铮心头一颤。他道:“臣……”
      南宁王道:“你又怎知云中王定会割爱成全?”
      赵铮道:“北国大旱三年,十月无雨,无兵无粮,我临邑尚多饿死,此时和亲,云中王一定会答应。”
      南宁王道:“想要云中王答应,那你可有法子可以救两国的灾?”
      赵铮道:“宁朝可以救云中。”
      南宁王笑道:“宁朝尚且自顾不暇,如何顾得上他人?”
      赵铮的心跳得厉害:“若君上肯为臣舍弃一颗棋子,宁朝就可以救云中。”
      南宁王大笑:“你说说,要孤舍什么子?”
      宫道静谧,赵铮的心跳声已将他自己淹没:“东海富饶……”
      这四个字倒是超出了南宁王对赵铮的意料:“你知道些什么?”
      赵铮压制住内心的波澜,努力平静道:“臣在临水殿中,救济过一名东海客商。他告诉臣,曾见满船稻谷,自东海而来。”
      见南宁王不言,赵铮继续道:“可这船粮食并未到边城临邑,至少如今还未到。如此看来,君上当是在等一个时机。”
      “什么时机?”
      “一个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时机。”
      南宁王笑道:“是孤从前小瞧你了。”
      赵铮道:“这笔账,臣愿意替君上还。”
      南宁王又如平常般似笑非笑,令人捉摸不透:“你拿什么还?”
      赵铮坚定道:“臣会在临邑替君上戍边,臣有生之年,定让两国盟好,天下太平,不让云州人越雷池一步。”
      南宁王淡淡道:“这就是你的开价?孤不需要。”
      “那君上有没有想过,让我边关将士置之死地的代价?!”赵铮红着眼道,“君上……不能就当是为了龙城飞将,为了无定河骨,为了臣,为了臣的十一年……不能么?”
      “你的十一年……”南宁王的声音瞬间高了几分,即便是个不完整的残句,依旧让人直面君王之怒。
      赵铮害怕听到,即使他已经猜到那未出口的三个字必然是“算什么”。他不敢沉默,开口便道:“那就当,是为了臣的娘亲……”
      “住口!”南宁王大喝。远在宫道之外的郑文贞都听到了,不禁倒吸一口凉气:“哎呀,真不知这临王殿下这是说什么了,惹得君上发这样大的火……”
      一群昏鸦掠过宫道上空,停在凤鸣宫碧瓦的积雪上,此起彼伏地嚎叫。
      在一声声悲怆哀婉的鸦鸣中,二人却相对无言。赵铮其实并不觉这样无话可说有什么奇怪,毕竟这十一年来的多半时间,他也并没有多少话同面前之人说。
      就连这条宫道,于他也像陌路。
      沉默半晌,南宁王先开了口:“你走吧,临王。”
      临王……这两个字出口轻如鸿毛,入耳却重如泰山。
      “臣,谢君上。”赵铮哭得酣畅淋漓,笑得泪流满面。他三拜之后,目送着南宁王迈过凤鸣门,消失在九重宫阙之中。
      或许这个孤独而苍老的背影,是他此生见君父的最后一面。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4章 13.临王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
作者公告
素昧平生的朋友们,这里是平明孤客。我呢,既是《鲲宁元年》的作者,也是其中的一员。欢迎大家来书中看我:)故事写完,我也该放下执念,重新做人咯~希望大家开心快乐每一天!
……(全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