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9、易小天的新巢穴 ...
-
午后三点的阳光斜斜地穿过搬空的曾经当做储藏室的客房,在满地尘屑中切出一块暖金色的光斑。
严序和易小天并肩站在光里,身前是尘迹斑驳的空白墙。
“颜色,你定。”
严序将手机递过去,屏幕上是色彩选择界面。
易小天的指尖在几十种白色系中游移,最终停在一个叫做“燕麦”的色块上。
那是一种介于米白和浅灰之间的颜色,带着些许暖意,又不会太过甜腻。
严序点点头,下单了水性环保漆。
涂料送到后,他们花了一整个周六下午来粉刷。
严序负责高处,易小天专注地涂抹着下方的墙面。
少年握着滚刷的动作从生涩渐渐变得流畅,燕麦色的涂料温柔地覆盖了墙上的旧痕。
期间,一点乳白的涂料溅起,恰好落在易小天的鼻尖上,凉凉的触感让他眨了眨眼。
严序看见了,放下自己的刷子,从旁边工具架上取下一块干净的湿布,对折后伸手过去。
他的动作很轻,布料柔软地拂过少年的鼻尖,带走了那点突兀的白色。
易小天仰着脸,安静地等他擦完,像只被顺毛的小猫。
当最后一面墙被刷完,夕阳正好照在燕麦色的墙面上,反射出柔软的光。
那些深浅不一的印记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均匀的、包容的底色。
严序站在门口,目光沉静地扫过这个刚刚重获新生的空间。
曾经堆满旧物的压抑感已被燕麦色的宁静驱散,空气中还飘散着水性涂料特有的、淡淡的清新气味。
易小天正跪在铺开的旧报纸前,像布置一个庄严的仪式,将颜料管一支支按色系排列。
沉静的群青、温润的赭石、生机勃勃的翠绿。
他排列得极其专注,仿佛在调兵遣将。
当最后一管柠檬黄被放置在合适的位置,易小天抬起头,目光越过地上斑斓的方阵,直直地望向那面最大的刚刚干透的燕麦色墙壁。
他的眼神不再是平日的躲闪或依赖,而是一种纯粹的、创作者般的打量与渴望。
他没有说话,但严序瞬间读懂了他眼中的话语。
那干净得如同一张巨幅画布的墙,正在无声地召唤那些鲜艳的颜色。
严序的嘴角几不可察地牵动了一下。
他想起自己当初说的“想画就在家画”。
原来,少年把这句话,连同这整面墙,都当成了承诺。
“想画就画。”严序的声音在安静的房间里响起,平淡却带着应许的重量,“这是你的墙。”
易小天的眼睛倏地亮了,像被点燃的星火。
他紧紧握住手边那管群青,指节因用力而微微发白。
严序用手指轻轻触碰墙面,感受那微凉的湿气。
“表干两小时,实干24小时。”
他用侦探汇报证据般客观的语气说道,“明天下午,它才是你的画布。”
易小天看着墙面,眼中闪烁着计算的光。
严序递来一本厚厚的草图本:“布局,可以先在这里演练。”
“或者——”他又将一张简单的宜家目录推到易小天面前,意思很明确:选你喜欢的。
易小天的目光掠过那本充满标准化模板的家具册子,指尖没有丝毫停留。
他拿出自己的素描本,翻到崭新的一页。
上面早已用铅笔勾勒出了房间的轮廓,线条虽然带着少年人的稚拙,却充满了不拘一格的大胆想象。
这并非传统的卧室布局。
房间的一角,他画了一个结构扎实的木质平台,形态介乎于树屋与堡垒之间,几乎占据了整个角落。
平台被抬升至半人高,下方是掏空的设计,形成了天然的、隐蔽的储物空间,可以用来收纳他那些宝贝颜料和画作。
通往平台的,不是常规的楼梯,而是几级固定在结构上的原木矮梯,每一步都宽大而稳固,更像是一个邀请而非通道。
平台上方,铺着看起来就无比蓬松柔软的厚垫子和素色毯子,仿佛一个专属于他的悬空的巢穴。
平台的“屋顶”压得很低,营造出一种被温柔包裹的安全感。
从那里,恰到好处地垂落下几条暖黄色的小串灯,灯泡像是凝固的萤火。
可以想象当夜幕降临,这里将会被笼罩在一片温暖而私密的光晕中。
整个设计,与其说是一个睡眠区域,不如说是一个精心构筑的能满足他所有安全感需求的庇护所。
既提供了隐蔽的藏身之处,又拥有一个可以俯瞰整个房间的、绝佳的观察视角。
严序端详着草图,目光掠过那抬高的平台、隐蔽的储物空间和低矮的屋顶,瞬间了然。
这并非普通的睡眠区,而是一个精心规划的“巢穴”。
一个高高在上、有顶有围墙、能给予绝对安全感的私人领地,完美契合了少年那保留着野猫般警觉与依赖共存的习性。
“好。”
严序的评价只有一个字,却立刻转化为行动。
严序没有直接将草图交给老师傅。
他带着那张充满童稚笔触的画纸,去相熟的木工作坊待了一下午。
老师傅叼着烟斗,眯眼端详着画纸上那个像树屋又像堡垒的结构,会意地点点头。
两人在CAD软件前仔细推敲,将天马行空的想象转化为精确到毫米的施工图,每个接缝都标注得清清楚楚。
几天后,严序独自将切割打磨好的所有木构件运了回来。
大大小小的板材边缘都做了圆角处理,摸上去温润如玉,散发着淡淡的松木香。
于是接下来的周末,家里回荡起有节奏的敲击声。
严序挽起袖子,按照图纸将一个个部件组装起来。
易小天就抱着膝盖坐在不远处,看着横梁与立柱在严序手中逐渐成型。
当最后一块顶板严丝合缝地卡入榫卯,那个在画纸上存在的巢穴,终于在这个角落稳稳落地。
少年赤脚爬上矮梯试了试,所有边缘都圆润得不会伤到他分毫。
严序带着易小天径直驱车前往城西那座巨大的家居城。
周末的午后,这里虽有人流,但空间高阔,并不显得拥挤逼仄。
时值夏末,午后的阳光依旧带着分量。
严序穿着一件炭灰色的棉质衬衫,袖子整齐地挽至肘部,露出线条利落的小臂。
下身是修身的深色牛仔裤和一双看起来便知经久耐用的工装靴,全身上下没有任何显眼的标识,唯有腕间一枚样式简洁的黑色手表,透露出他一丝不苟的严谨。
他整个人站在那里,就像一道收敛了所有光芒的剪影,沉稳而疏离。
走在他身侧的易小天,则像是从林间误入城市的光影。
他身上是一件略显宽大的橄榄色T恤和一条洗得有些发白的破洞牛仔裤。
这都是严序之前沉默地听完商场柜员热情介绍后,为他置办的“正常青少年”装扮。
只是少年野性难驯的气质穿透了这层文明的外壳。
墨黑的头发有些过长,柔软地遮住了部分额头和脖颈,眼神警惕而明亮,仿佛时刻在评估周遭的环境。
当严序的车驶下家居城地下车库的斜坡,沉入那片充满汽油与混凝土气息的阴凉时,一直安静靠在窗边的易小天,身体几不可察地绷紧了一瞬。
他的目光迅速扫过入口处的消防通道标识、摄像头角度以及车道分流指示,像一台自动校准的扫描仪。
车库顶棚低矮,日光灯管发出嗡嗡的低频噪音,车辆驶过带起空旷的回声。
这一切构成了一种易小天所警惕的、充满不确定性的封闭空间形态。
他的指尖无意识地蜷缩起来。
然而,当严序沉稳地将车倒入一个正对电梯厅,光线充足且远离管道的车位时,易小天紧绷的肩线微不可见地松弛下来。
这个位置符合他本能中对于“安全”与“便捷撤离”的所有要求。
乘电梯直达家纺楼层,“叮”一声轻响后,门向两侧滑开。
易小天站在门口,有片刻的静止。
巨大的空间向上挑空,穹顶洒下经过设计的柔和光线,冲淡了地下车库带来的压迫感。
空气里是织物柔顺剂、香氛与崭新木材混合的复杂气味。
他的眼睛轻轻眨动,适应着这与外界截然不同的“室内气候”。
他没有流露出寻常少年的好奇与兴奋,更像一只被突然放入新领地的野生动物,调动所有感官在谨慎地评估环境。
他的视线掠过那些按风格与色彩精心陈列的样板间,没有停留在任何一件具体的商品上,反而更关注空间的整体结构。
紧急出口的绿色指示牌、空调出风口的位置、以及那些隐藏在装饰植物后方不易被察觉的角落。
严序没有催促,只是在一旁耐心等待,给他足够的时间去消化和理解这个新环境。
直到易小天的呼吸重新变得轻缓,目光终于落向那些堆叠如山的织物样品时,严序才迈开脚步,引领他走向那片柔软的迷宫。
他们直奔三楼。
空气中弥漫着新织物的气息。
两旁是灯光柔和的店面,陈列着各式各样的枕头、被褥和毯子。
严序放慢脚步,让易小天走在自己前面。
易小天在家纺区缓步浏览,最终停在一个以天然材质为主的品牌前。
店员迎上来,严序抬手示意无需介绍,留给易小天充足的选择空间。
少年的指尖在不同样品间流连。
他跳过了那些绒面或过于厚实的冬季款,手指最终停留在一张亚麻混纺的薄垫上。
这种材质有着独特的微凉体感和天然的粗粝纹理,完美适合夏末初秋的过渡季节。
亚麻的透气性能排解最后一丝暑气,而其本身的厚度又足以隔绝地板的凉意。
它的硬度也恰到好处,提供了足够的支撑,符合野性直觉中对“稳固巢穴”的基础要求。
对于毯子,他的选择却截然不同。
他毫不犹豫地走向那堆米白色的羊羔绒毯,将整只手埋进去,感受那细密柔软,带着微微暖意的触感。
这并非出于温度考量,而更像一种纯粹的对触感安全的渴望。
在逐渐变凉的夜晚,当身体需要一点包裹时,这种柔软而轻暖的材质能提供最直接的慰藉,如同动物依偎在母兽的绒毛里。
严序看着这两样选择,心里已然明了。
垫子的选择体现了少年对环境的敏锐感知,而毯子的执着则暴露了他内心对温暖与安全的本能需求。
他默许了这份“触感优先”的选择,并基于自己的逻辑,额外要了一张可水洗的纯棉薄毯。
更适合白日小憩时搭一下,也便于换洗。
最终,他们带着那张亚麻薄垫、一条羊羔绒厚毯和一条备用纯棉毯离开。
这个组合,既尊重了易小天野性的直觉,也包含了严序沉静的理性,共同为那个崭新的“巢穴”奠定了最初的舒适基础。
整个挑选过程不到二十分钟。
对他们而言,这不是一次闲逛,而是一个目标明确、高效执行,并且充分尊重易小天感官需求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