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5、第四十五章:时光予暖:顶尖品牌与公益初心的圆满 ...
-
初秋的阳光透过 “晚?时光” 珠宝工作室的落地窗,在展柜上洒下细碎的金光。展柜里陈列着最新一季的 “人间烟火系列”—— 项链的主石是温润的和田玉,雕刻着菜市场的竹篮、阳台的晾衣绳、深夜的台灯,每一件都藏着普通人的生活片段。苏晚坐在靠窗的办公桌前,手里捏着一封客户来信,信纸边缘已经被摩挲得有些软,字里行间满是暖意:“苏小姐,我给母亲买了‘人间烟火’的竹篮吊坠,她看到的瞬间就哭了,说像极了小时候外婆买菜用的篮子。谢谢您把我们的日常,变成了能戴在身上的回忆。”
“在看什么呢,笑得这么甜?” 厉烬寒推门走进来,手里拿着一个保温桶,里面是星晚早上非要让他带来的 “爱心便当”—— 其实是幼儿园老师帮星晚做的三明治,边缘还捏着星星的形状。他走到苏晚身边,弯腰把保温桶放在桌上,目光落在信纸上:“又是客户的感谢信?”
苏晚点点头,把信递给他:“这是本月收到的第三十七封了。以前总觉得‘情感珠宝’是个小众的方向,没想到能被这么多人认可。” 她抬头看向展柜最显眼的位置,那里摆着父亲的海鸥相机,旁边放着 “时光系列” 的初代样品,相机镜头上贴着一张小小的便签,是星晚三岁时画的歪歪扭扭的太阳,“现在工作室能成为国内顶尖的情感珠宝品牌,其实都是因为我们一直没忘初心 —— 把故事藏进珠宝里,让每一件首饰都能成为温暖的载体。”
厉烬寒接过信,认真地读着,嘴角也跟着扬起笑意:“你值得这份认可。从‘星遇’到‘时光’,再到‘人间烟火’,每一个系列都带着你的温度。上周我去参加商业峰会,还有人跟我夸‘晚?时光’,说你们的珠宝不是冰冷的金属,是能‘说话’的回忆。” 他顿了顿,从口袋里拿出一份文件,“对了,厉氏公益基金会的年度报告出来了,你看看 —— 我们今年在全国开设了二十所儿童艺术教室,捐赠的艺术教具够五千个孩子用,还有你工作室捐的‘小太阳’公益吊坠,已经送出去一千多个了。”
苏晚接过报告,指尖拂过 “儿童艺术教育专项” 的标题,眼里满是欣慰。一年前,厉烬寒提出拓展厉氏的公益板块时,就和她约定要 “把商业的温度,变成更多人的希望”。现在,厉氏公益基金会不仅资助贫困地区的艺术教育,还和 “晚?时光” 合作推出了 “公益定制计划”—— 每卖出一件 “人间烟火” 系列珠宝,就捐出 10% 的收益用于儿童艺术课堂,而 “小太阳” 吊坠则是苏晚特意设计的安全银饰,送给艺术教室的孩子们,吊坠背面刻着 “你本来就发光”。
“下周艺术教室的揭牌仪式,我们带星晚一起去吧?” 苏晚抬头看着厉烬寒,“她上周还说要给小朋友们画海报,说要画满星星和相机,像外婆家的老照片一样。”
厉烬寒笑着点头:“好啊,星晚肯定高兴。昨天她还拿着你的设计本涂涂画画,说以后要当‘会画珠宝的小画家’,跟妈妈一样厉害。”
揭牌仪式定在周六的城郊小学,星晚穿着淡蓝色的小裙子,手里抱着一卷画纸,像个小大人一样跟在苏晚身边。学校的操场上已经搭好了简单的舞台,背景板上画着孩子们的涂鸦,旁边堆着崭新的画架和彩笔。厉爷爷和厉奶奶也来了,厉奶奶手里提着一个布袋子,里面是给孩子们织的小围巾,厉爷爷则拿着相机,要给孩子们拍 “艺术教室的第一张照片”—— 他说要跟苏晚父亲的海鸥相机 “比一比,看谁拍的照片更有温度”。
“妈妈!你看!” 星晚突然拉着苏晚的手,指向舞台旁边的展示区,那里摆着 “小太阳” 吊坠的样品,还有孩子们画的 “我的梦想” 画作。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正拿着吊坠,兴奋地跟身边的老师说:“老师,这个太阳会发光吗?我想把它送给奶奶,她总说我是她的小太阳。”
苏晚蹲下身,轻轻摸了摸小女孩的头:“这个吊坠虽然不会真的发光,但它代表着‘你本来就发光’呀。只要你坚持画画,以后肯定能成为很厉害的小画家,到时候你的画,就是最亮的光。”
小女孩似懂非懂地点点头,紧紧握着吊坠跑开了。厉蓉从后面走过来,手里拿着登记册,笑着说:“嫂子,今天来的孩子比预计多了二十个,我又让基金会的人去调了一批彩笔,应该很快就到。” 自从厉氏公益基金会成立后,厉蓉就主动申请加入,负责儿童艺术教室的对接工作,现在的她少了以前的尖锐,多了几分温和,每次见到星晚,都会提前准备好小礼物。
“辛苦你了,厉蓉。” 苏晚笑着说,“没想到你这么喜欢跟孩子们打交道。”
厉蓉低头看了看正在给孩子们分发画纸的星晚,眼里满是温柔:“以前总觉得生活没什么意义,现在看到孩子们拿到彩笔时的样子,才知道能帮到别人是这么开心的事。爷爷说我现在像变了个人,其实是我终于找到了自己想做的事。”
揭牌仪式开始后,厉烬寒作为基金会代表发言,他没有说太多华丽的辞藻,只讲了星晚的小故事:“我女儿三岁的时候,第一次拿起画笔,画了一个歪歪扭扭的相机和一颗星星,说要送给天上的外公。那时候我才明白,艺术不是遥不可及的东西,是每个孩子心里都有的光。我们做公益,就是想帮更多孩子留住这束光,让他们知道,不管在哪里,都能拥有做梦的权利。”
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苏晚看着台上的厉烬寒,又看了看身边正跟着厉爷爷学拍照的星晚,心里满是安稳。她想起五年前第一次在珠宝展上遇见厉烬寒的场景,那时候的她还在为设计稿发愁,还在害怕未来的不确定性;而现在,她有了成功的事业,有了温暖的家庭,还有了能一起传递善意的家人,所有的 “慌” 都变成了 “安”,所有的期待都变成了现实。
仪式结束后,孩子们涌进新的艺术教室,有的拿起彩笔画画,有的围着厉爷爷看相机,星晚则拉着厉蓉的手,教她怎么画 “会发光的小太阳”。苏晚和厉烬寒站在教室门口,看着里面热闹的场景,厉烬寒轻轻握住苏晚的手:“还记得你以前说,想让珠宝成为‘温暖的载体’吗?现在我们做到了,不仅是珠宝,还有公益,还有这个家,都成了温暖的载体。”
苏晚靠在厉烬寒肩上,看着教室里孩子们的笑脸,轻声说:“其实最该感谢的是你。如果不是你一直支持我,我可能早就放弃了‘情感珠宝’的方向;如果不是你陪我兑现和爸爸的约定,我可能不会这么坚定地想把温暖传递下去。”
“我们是一家人,不用这么客气。” 厉烬寒低头在苏晚的额头印下一个轻柔的吻,“以后我们还要一起做更多事,带星晚去看更多的艺术教室,帮更多孩子实现梦想,还要把‘晚?时光’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让更多人相信,生活里的每一段时光,都值得被珍藏。”
傍晚的时候,一家人一起去了海边 —— 就是去年他们看星星的那片海。星晚兴奋地在沙滩上跑,手里拿着厉爷爷给她的小相机(儿童玩具相机),一边跑一边喊:“爸爸妈妈!我要拍海边的星星!像外公的相机一样!”
苏晚和厉烬寒跟在后面,夕阳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厉爷爷和厉奶奶坐在沙滩上的野餐垫旁,厉奶奶正给厉爷爷剥橘子,厉爷爷则拿着相机,拍着远处奔跑的星晚。厉蓉站在旁边,手里拿着手机,记录下这温馨的一幕,偶尔还会帮星晚捡贝壳。
“你看,星晚跑得多开心。” 苏晚笑着说,伸手拂过被海风吹乱的头发。
厉烬寒点点头,从包里拿出一件东西递给苏晚 —— 是一个小小的丝绒盒子,里面装着一枚新的吊坠,主体是两片交叠的叶子,一片刻着 “晚”,一片刻着 “烬”,叶子中间嵌着一颗小小的蓝宝石,像海边的星星。“这是我让工作室的设计师帮我做的,叫‘共生’,代表我们一家人,还有我们的事业和公益,都是相互陪伴、共同成长的。”
苏晚接过吊坠,眼眶有些发热。她把吊坠戴在脖子上,刚好和父亲相机旁的 “时光系列” 吊坠叠在一起,形成了一道温暖的风景。“真好看,我很喜欢。”
“喜欢就好。” 厉烬寒轻轻抱住苏晚,让她靠在自己怀里,两人一起看着远处的夕阳 —— 夕阳把海面染成了橘红色,归船的影子在海面上慢慢移动,星晚的笑声顺着海风飘过来,混着海浪拍打沙滩的声音,像一首温柔的歌。
“厉烬寒,” 苏晚闭着眼睛,靠在厉烬寒怀里,感受着他的体温,感受着身边家人的气息,轻声说,“我以前总怕自己做不好,怕事业和家庭不能兼顾,怕辜负爸爸的期待。可现在我知道,只要有你在,有家人在,只要我们一直记得初心,就什么都不用怕。”
厉烬寒轻轻拍着苏晚的背,声音温柔而坚定:“是啊,我们什么都不用怕。因为我们有彼此,有星晚,有这个家,还有能一起传递善意的事业。以后的日子,我们会一起慢慢变老,看着星晚长大,看着‘晚?时光’成为更多人心里的‘温暖符号’,看着公益基金会帮更多孩子实现梦想 —— 这就是我们最好的圆满。”
星晚跑累了,扑进厉烬寒怀里,仰着小脸问:“爸爸!我们什么时候能再来看星星呀?我还要给外公的相机画星星!”
厉烬寒抱起女儿,笑着说:“等天气再冷一点,我们就来,到时候爸爸带你看最亮的星星,妈妈给你讲外公的故事,好不好?”
“好呀好呀!” 星晚兴奋地拍手,小脑袋靠在厉烬寒的肩膀上,看着远处的夕阳,嘴里哼起了不成调的《小星星》。
苏晚看着怀里的父女俩,又看了看不远处的厉爷爷、厉奶奶和厉蓉,心里满是幸福。夕阳慢慢落下,星星开始在天边闪烁,海风吹过,带着海水的咸湿味,也带着家人的温暖气息。
她知道,这就是最好的结局 —— 有爱的人在身边,有热爱的事业,有能传递善意的初心,所有的时光都被温柔以待,所有的期待都变成了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