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烟火里的圆满 ...
-
秋末的阳光变得温柔,透过“小满便民服务站”的玻璃门,在浅米色的墙面上洒下斑驳的光斑。林小满正蹲在柜台前,给一台老式收音机换电容,指尖灵活地捏着细小的零件,旁边的刘宇则在帮一位老人登记快递信息,声音温和:“张大爷,您把收件人电话再报一遍,我核对一下。”
这样的场景,已经成了服务站的日常。自从两人确定关系后,刘宇只要不加班,每天都会提前半小时来店里帮忙,早上帮着整理货架、煮菊花茶,晚上陪着林小满关店,有时还会带来母亲做的热菜,让忙得顾不上做饭的林小满能吃上一口热乎的。
“小满师傅,你这儿能修取暖器不?”门口传来熟悉的声音,是李阿姨,手里拎着一个老式油汀取暖器,“天儿冷了,想拿出来用,结果插上电没反应,你帮我看看。”
“能修,您放这儿,我看完这台收音机就给您修。”林小满抬头笑了笑,又指了指旁边的椅子,“您先坐会儿,喝杯菊花茶暖暖身子。”
李阿姨坐下,看着忙碌的两人,忍不住打趣:“你们俩现在真是越来越有默契了,我看啊,这服务站都快成你们俩的小小家了。”
林小满的脸一下子红了,手里的螺丝刀顿了顿,偷偷看了眼刘宇——他也在笑,耳朵尖有点红,却没反驳,只是给李阿姨添了杯茶:“阿姨您别取笑我们了,小满一个人忙不过来,我就是搭把手。”
“搭把手好啊,”李阿姨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缝,“小满这孩子不容易,能有个人帮衬着,我们这些老邻居也放心。”
正说着,张婶也来了,手里拎着一兜刚蒸好的红薯,还冒着热气:“小满,刘宇,快尝尝我刚蒸的红薯,甜得很!”她把红薯放在柜台上,又看向林小满,“对了小满,我家闺女下个月结婚,想请你帮个忙——她新房里的家电想检修一下,顺便装几个插座,你有空不?”
“有空,您跟我说个时间,我过去帮您弄。”林小满连忙答应,“检修家电不收您钱,装插座就收个材料费就行。”
“那怎么行,该多少钱就多少钱,你可别跟我客气。”张婶笑着说,“你帮了我们这么多忙,我们还没好好谢谢你呢。”
林小满还想推辞,刘宇就接过话:“张婶,您就听小满的,检修家电本来就是举手之劳,装插座收材料费就够了,她要是收多了,回头我还说她呢。”
张婶这才作罢,又跟两人聊了会儿天,说小区里最近要组织“邻里节”,让他们到时候也去参加,跟大家一起热闹热闹。
等李阿姨和张婶走后,林小满看着柜台上的红薯,心里暖暖的:“咱们小区的邻居真是太好了,总给咱们送东西。”
“是你人好,大家才愿意跟你亲近。”刘宇剥了个红薯,递到林小满手里,“快尝尝,热乎的。”
林小满咬了一口,甜丝丝的暖意从嘴里滑到心里。她看着刘宇,突然想起第一次在3号楼修灯时的场景——那时候的他,还带着点对女生修电路的怀疑,如今却成了自己最坚实的依靠。
“对了,下周就是‘邻里节’了,咱们店里要不要准备点什么?”刘宇突然问。
林小满想了想:“要不咱们搞个‘免费检修小家电’的活动吧?再准备点糖果和小礼品,跟大家热闹热闹。”
“好主意!”刘宇眼睛一亮,“我明天去买些小礼品,比如指甲剪、钥匙扣之类的,实用又便宜,再打印点活动海报,贴在小区里。”
接下来的几天,两人一有空就忙着准备邻里节的活动。刘宇打印了海报,贴在小区的各个公告栏里;林小满则整理了常用的工具和配件,还特意准备了一个“便民服务手册”,上面写着家电保养小技巧、常见故障处理方法,打算在邻里节的时候免费发给大家。
邻里节当天,小区广场上格外热闹——有跳广场舞的,有猜灯谜的,还有卖小吃的,到处都是欢声笑语。林小满和刘宇在广场角落搭了个小摊子,摆上工具和小礼品,旁边挂着“免费检修小家电”的海报,很快就围满了人。
“小满师傅,我家的电熨斗坏了,你帮我看看呗。”
“小满,我家的台灯接触不良,有时候亮有时候不亮,能修不?”
“刘宇,你们这手册能给我一本不?我想带回家给我儿子看看,让他也学学怎么保养家电。”
两人忙得不可开交,林小满负责检修家电,刘宇负责发手册和小礼品,偶尔还会帮林小满递工具。小区里的老人们也来帮忙,有的帮着维持秩序,有的帮着递水,还有的把家里的椅子搬来,让等待的邻居们坐着等。
忙到中午,活动才稍微清闲了点。林小满刚想歇口气,就看到小区物业的王经理走了过来,手里拿着一个红色的证书。
“小满师傅,刘宇,恭喜你们!”王经理笑着把证书递给林小满,“经过业主们的投票,你们的便民服务站被评为‘年度最佳邻里服务站’,这是证书,还有一点小奖励,希望你们能继续为大家服务。”
林小满接过证书,打开一看,上面写着“向阳里小区年度最佳邻里服务站——小满便民服务站”,红色的印章格外醒目。她心里一下子涌满了感动,眼眶有点发红:“谢谢王经理,谢谢大家的认可,我们一定会继续努力的。”
“这都是你们应得的,”王经理笑着说,“你们为小区做了这么多事,帮大家解决了不少麻烦,大家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周围的邻居们也纷纷鼓掌,有的还拿出手机拍照,说要把这个好消息发到小区群里,让更多人知道。
下午,活动结束后,林小满和刘宇收拾好摊子,回到了便民服务站。林小满把证书放在柜台最显眼的位置,看着它,心里满是成就感——从一开始的上门维修,到现在的服务站,再到这个证书,她在这座城市,终于真正扎下了根。
“以后,咱们的服务站会越来越好的。”刘宇从背后轻轻抱住林小满,下巴抵在她的肩膀上,声音温柔,“我跟我爸妈说了咱们的事,他们想见见你,这个周末有空吗?”
林小满的心跳一下子加速,转过身看着刘宇,有点紧张:“叔叔阿姨……会不会不喜欢我啊?我只是个开便民服务站的……”
“别担心,”刘宇揉了揉她的头发,笑着说,“我爸妈早就知道你了,还总说你踏实肯干,是个好姑娘。他们肯定会喜欢你的。”
周末,林小满跟着刘宇去了他家。刘宇的父母很热情,做了一桌子菜,还一个劲地给林小满夹菜,拉着她的手问长问短,丝毫没有嫌弃她的工作,反而还说:“小满啊,你这个便民服务站开得好,能帮到大家,比什么都强。”
吃饭的时候,刘宇的妈妈还偷偷把一个红包塞给林小满,说:“这是我们的一点心意,你拿着,以后跟刘宇好好过日子,要是有什么困难,就跟我们说。”
林小满推辞不过,只能收下红包,心里暖暖的——她知道,自己不仅在这座城市有了事业和爱人,还多了一个关心自己的家。
从刘宇家回来的路上,两人手牵着手,走在小区的小路上。月光洒在地上,拉长了他们的身影,路边的路灯亮着,像一个个温暖的小太阳。
“刘宇,”林小满停下脚步,看着他,眼睛亮晶晶的,“我想明年把爸妈接来,让他们也看看这座城市,看看咱们的便民服务站,好不好?”
“好啊,”刘宇紧紧握住她的手,笑容温柔,“到时候咱们一起带叔叔阿姨逛逛,让他们看看你在这里的成就,他们肯定会为你骄傲的。”
林小满靠在刘宇的怀里,感受着他的温暖,心里满是幸福。她想起自己刚来这座城市时的迷茫和无助,想起第一次上门维修时的紧张,想起装修店铺时的辛苦,想起开业时邻居们的祝福……所有的努力,都在这一刻有了最好的回报。
她知道,未来的日子里,可能还会遇到困难和挑战,比如服务站的生意会有起伏,比如生活中会有琐碎的矛盾,但她不怕。因为她有刘宇在身边,有小区里善良的邻居们支持,有自己一直坚持的梦想。
便民服务站的灯还亮着,透过玻璃门,照亮了门口的小路,也照亮了林小满和刘宇的未来。在这座充满烟火气的城市里,他们会一起守护着这家小小的服务站,守护着向阳里的温暖与便利,把日子过得像门口的向日葵一样,永远向着阳光,永远充满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