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89、咎瓦尤斯 ...
-
《罗兰之歌》(Chanson de Roland),法国中世纪英雄史诗“武功歌”的代表作品,全诗共分为291节,长4002行,以当时民间语言罗曼语写成。它反映了当时民众在割据纷争局面下的统一愿望,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其中心人物为“查理大帝”。
史诗叙述的故事发生在查理大帝时代。查理大帝出兵西班牙,征讨摩尔人即阿拉伯人,历时7年,只剩下萨拉哥撒还没有被征服。萨拉哥撒王马尔西勒遣使求和。查理决定派人前去谈判,但大家知道马尔西勒阴险狡诈,去谈判是冒险之事。查理大帝接受其侄儿罗兰的建议,决定让罗兰的继父、查理的妹夫加奈隆前往。加奈隆由此对罗兰怀恨在心,决意报复。在谈判时他和敌人勾结,定下毒计:在查理归国途中袭击他的后队。加奈隆回报查理大帝,说萨拉哥撒的臣服是实情,于是查理决定班师回国,并接受加奈隆的建议由罗兰率领后队。当罗兰的军队行至荆棘谷,遭到40万摩尔人军队的伏击。罗兰率军英勇迎战,但因众寡悬殊,终于全军覆灭,罗兰英勇战死。罗兰的好友奥里维曾三次劝他吹起号角,呼唤查理回兵来救,都被罗兰拒绝。直到最后才吹起号角,但为时已晚。查理大帝赶到,看到的只是遍野横陈的法兰克人的尸体。查理率军追击,大败敌人。回国以后,将卖国贼加奈隆处死。、
在诗歌中,查理大帝的形象为身着白色盔甲与黄金头盔,身边挂着咎瓦尤斯,该佩剑据说可以一天颜色改变多达3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