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6、36 ...

  •   无梅跟着沈星白一路走着。
      过了两条街,终于看见了一间花铺。
      “我们到这家看看吧。”沈星白低头询问她的意思。
      无梅无意识地点点头,跟着沈星白进了花铺。
      “无梅,你看这盆兰花不错,是不是?”沈星白拿起一盆花问无梅,却发现无梅进了花铺一直在发呆,不由叹口气,走到她跟前,看着她。
      “阿?”无梅这才惊醒,看着他道,“什么事,星白?”
      “什么事?”沈星白皱着眉看她,“你可是来帮我挑花的,怎么只顾着对墙发呆呢?”
      无梅环顾四周,才发现自己居然盯花铺的墙发呆,便忙道歉道:“阿,对不起。”
      “没关系。”沈星白温和一笑道,“只是我不希望你这样恍惚不开心。”
      “知道了。”无梅点头,看着他手中的花盆不由笑道,“星白,你想送兰花给咸阳王吗?”
      “怎么,不好吗?”沈星白看看手中的花道,“绿油油的,挺有生气的阿。”
      “不错。不过我看那个王爷似乎不喜欢那些小花小草,他喜欢的应该是……”无梅在花铺里扫视一周,终于看到她要的,便走过去,指着那样道,“就是这种!”
      “他会喜欢这种?”沈星白看着那东西道,“如果我没有看错的话,这是棵树吧?” 
      “对。这叫南烛,叶子光滑似山帆,3月开花,结的果实如朴树果子般成簇状,生青熟紫,内有细籽,酸甜味道。”无梅笑着问店家道,“店家,我说的对不对?”
      “不错,小姐说的很对。据说南烛久服还能轻身不老。”
      “这么好的东西,那你怎么还放在角落里呢?”沈星白提出疑问道。
      “一般人不喜欢树类植物,买花花草草的比较多。这两棵南烛从我们开铺那天已经有了,一直到今天还是没有卖出去。公子要的话本店就成本价给你。”
      沈星白将无梅拉到一旁,悄声问道:“无梅,这种无人问津的树有用吗?”
      “相信我。”无梅向他保证道,“他绝对喜欢树多过花草。”
      “那好吧,店家,我就要这两棵南烛,帮我包好了直接送到咸阳王府。”
      “好的。”
      “无梅,晚上你想吃什么?我们要不要去越人馆尝尝南人小吃?还有江南的舞蹈,很有意思。”
      “好啊。”无梅点头,“反正我也从来没有吃过异国的食物呢。”
      “那我们这就去吧。听说晚上去越人馆的话,不一定有位。”

      无梅与沈星白一起到了越人馆时,只见里面已有八成位置已坐满了人。
      两人跟着店里的小丫鬟入座。
      无梅四下看去,只见楼中间有一个水池,中间有一个嫩黄的莲花台,四周是粉红的花瓣,就像一朵盛开的莲花一样。
      “请问水里有鱼吗?”无梅问那个小丫鬟。
      “有,都是从梁国运来的王余鱼。”她见两人不解的样子便笑着解释道,“传说吴王阖闾坐船到江上,吃荟鱼时将它的残余的肉丢到水里,就变成了鱼,所以叫王余鱼。两位如果想尝一尝可以点清蒸王余鱼。”
      “真有趣。”无梅听了这种传说不由微笑。
      沈星白问道:“我们就来一道这个。你们这里还有些什么菜色?”
      小丫鬟从怀里掏出一朵丝绸做的花,一个黄灿灿的铃铛道:“公子,小姐,这是菜单和召唤铃铛,如两位确定好菜色请摇动铃铛,我们会马上过来。”
      “知道了。”沈星白接过两样东西。
      小丫鬟这才退下。
      “无梅,看看喜欢什么。”沈星白将那朵花地过来。
      无梅一看,只见这朵花是用丝绸做成的,菜色名都用五色丝线绣在上面。前面是吉祥的菜名,后面是解释菜的组成:
      “四季平安-干煸四季豆,
      温香软玉-银鱼豆腐羹,
      五子登科-红烧狮子头,
      年年有余-清蒸王余鱼,
      字字珠玑-扬州炒饭,
      ......”
      无梅一行行地浏览下来,不由惊叹:“好多阿,我都没有听说过的东西,不知好不好吃。”
      沈星白接过来看道:“也是,那待会问问那小丫头,让她推荐一些我们北人点的比较多的菜色。”
      “还是你聪明!”无梅赞他一声,这样是比自己瞎点好。

      “啪啪啪!”随着三声击掌声,一个明眸皓齿的女子漫步走上莲花台,冲着所有客人微微一福礼。
      大堂顿时安静下来,那女子环顾四下,这才说道:“各位客人,今天越人馆表演的是南面宋国的鲍参军的《堂上歌行》,鲍参军就是鲍照,他与谢灵运、颜延之在宋朝时极富盛名。鲍参军把汉魏乐府的质朴刚健与南方民歌的艳丽结合起来,充满了热情。这首《堂上歌行》就是鲍参军追忆他于京城时交结贵族的生活经历。”
      这时却有一个小丫鬟上来在女子耳边低声说了些什么。那女子惊异地看看西首,盈盈一拜道:“原来老王爷也赏脸来了越人馆。还是老王爷考虑周到,来这里的客人中确实可能有一些只听得懂鲜卑语的老人。我以后会用汉语和鲜卑语各讲一遍。”
      接着这女子果然又用鲜卑话重新介绍了一遍鲍参军的典故。
      最后她再拜众人,用汉语和鲜卑语先后讲道:“好春光,好年华,大家须尽情欢乐!!”
      台下众人闻得此言,顿时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随着这女子悄然退下的身姿,上来两排红衣女子,脸上个个脂粉未施,无梅远远看去都觉得她们的脸如羊脂白玉般嫩滑,满头又长又黑的头发随意披在肩上,却给人说不出的妩媚感觉。
      “噔”的一声弦响,原本静立不动的女子顿时摆动衣袖,凝眉盼目,婉转地一齐唱道:
      “四坐且莫喧,听我堂上歌。昔仕京洛时,高门临长河。
      出入重宫里,结友曹与何。车马相驰逐,宾朋好容华。
      阳春孟春月,朝光散流霞。轻步逐芳风,言笑弄丹葩。
      晖晖朱颜酡,纷纷织女梭。满堂皆美人,目成对湘娥。
      虽谢侍君闲,明妆带绮罗。筝笛更弹吹,高唱好相和。
      万曲不关心,一曲动情多。欲知情厚薄,更听此声过。”
      柔柔软软的调子,十分优美的节拍,云袖飞舞的美景,美人依稀藏在纱后,意境非常好。所有人都看得呆了。
      最后众女摆出天女撒花的姿势,引得全场一片叫好声,接着又是一阵连绵的掌声。
      “万曲不关心,一曲动情多。唱得真好!”沈星白感叹,“这句就是‘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的另一种说法。南人含蓄的诗词就是比北朝的动听。”
      “万曲不关心,一曲动情多。”无梅反复琢磨此间的意思,一时间有些怔然。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